從事聲音工作的朋友們都希望能擁有一套自己的錄音設備,做一個簡單的屬於自己的錄音棚,播音的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一套基礎的錄音設備都需要哪些東西。
電容話筒
我們都知道,話筒是錄音的關鍵。錄音話筒分動圈和電容兩種,在個人錄音棚裡,一般都是使用電容話筒。話筒和音效卡一樣,一分錢一分貨。我們只能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和錄音的目的來選擇使用什麼檔次的話筒。一般來說,千元左右的價位上可以選擇RODE NT2或者NT3;3000元價位上可以選擇 AKG C3000,如果你是大款,可以選擇U87或U89。錄音棚用的是專業的電容話筒,這種話筒很靈敏,需要48V供電。一隻話筒其實就能滿足一般的錄音需要了,如果您的錄音棚比較大,而且有錄合唱和樂器的機會,您就要考慮買更多的話筒了。
防風罩
如果你是使用比較好的電容話筒,那麼防風罩是不可缺少的。 畢竟靈敏的話筒對於你嘴巴氣流的反映更大,噴麥的現象會很明顯。可以配個防風罩,效果非常的好。我做過實驗,用嘴吹一端,另一端上氣流已經被衰減很多了,這樣錄音完全不必考慮噴麥的問題。如果你不想花這些錢,也可以自己做。 有朋友用襪子來做過防風罩,這樣其實很有效,連一些唱片公司也在用這樣的方法哦!如果你是動圈話筒,是想拿在手裡唱的話,就拿一般的棉襪,套在話筒上即可。如果覺得噴麥現象還是比較明顯,可以把襪子疊起來多套的厚一些。這個方法我曾經用過,很不錯。如果你是電容話筒,那是不可能用手去拿了, 你可以找個架子,大小和碗差不多,然後套上絲襪, 就可以做成一個簡易的防風罩了。
監聽耳機
監聽耳機要具備的特點是:一是頻率響應要足夠寬,速度快,保證需要監聽的頻帶範圍內信號失真儘量小,具備清楚的反應監聽對象聲音特點的能力;二是堅固耐用,易於維修和維護。
HiFi(High fidelity,高保真,定義為與原來的聲音高度相似的重放聲音。)耳機面向民用消費領域,用來欣賞音樂、收聽廣播、觀看電影,它們具有以下特點:一是頻率響應儘量的平坦寬闊,以使得欣賞各種音樂都獲得良好的效果;二是效率比較高,以適應民用音響器材輸出能力比較小的耳機放大線路;三是質量輕,佩戴要舒適。
從使用用途上看,監聽耳機分為錄音棚監聽、廣播監聽、擴聲監聽、專用(特種)監聽等,其中錄音棚監聽分為同期(現場返送)監聽和縮混監聽。
監聽音箱
首先要說的是,監聽音箱和我們平常的家用的欣賞音箱不是一個概念。監聽的聲音需要毫無修飾。而欣賞用的音箱都是帶有修飾的,就會矇騙你的耳朵。比如你使用家用的功放和音箱或者電腦多媒體音箱來做監聽混音,在你的音箱上聽著覺得低音夠了,而實際上根本不夠,或者你覺得低音很小,實際上已經大過頭了。所以監聽很重要。只要有可能,最好是選購一對專業的監聽音箱。但使用民用的多媒體音箱也不是絕對不行。因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專業監聽。這樣就要求你摸清了你所使用的音箱的脾氣,做到心中有數。比如你知道你的音箱低音比較厚。就讓低音稍小點。另外,藉助頻譜儀軟體,混音的時候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各個頻段的情況。還有就是和耳機進行對比。一隻專業監聽耳機比民用的音箱要好多了。
電腦
對於電腦來說,其實並不是大家想像的多麼豪華,多麼專業,一臺普通的電腦,只要你的CPU達到奔騰1.5G以上的頻率,內存在1GB以上,硬碟的剩餘工作空間有10GB以上,這就完全可以應付絕大多數演唱愛好者的錄音需要了,主要注意的就是電腦的噪音控制,使用靜音一點的風扇散熱器,為電腦機箱增加地線的連接,這些是為錄音工作起到作用的,地線的連接其實很簡單,北方家庭的話,可以用一根銅電線,一端與機箱的螺絲擰在一起,另一端將銅線纏擰在暖氣片上就可以了,南方家庭一般沒有暖氣怎麼辦呢?沒有關係的,鐵製的自來水管也可以、或者直接用一根釘子,纏擰好銅線後,釘入水泥地、或者牆裡都可以起到接地效果的,接地可以導走大部分的電壓、雜波幹擾所帶來的噪音雜音以及電腦工作中產生的靜電,對錄音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
音效卡
音效卡是電腦中唯一與聲音處理有關的設備,也是最重要的硬體設備之一。錄音時,來自話筒或調音臺的音頻信號都是要經過音效卡進入電腦,因此音效卡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使用音效卡主要是使用它的音頻處理效果。在錄音時,音效卡上的數模轉換器將來自麥克風的模擬信號變成數位訊號,回放時則相反。而音效卡完全暴露在電磁環境惡劣的電腦機箱中,所以音效卡的質量也就很重要。專業的錄音音效卡抗幹擾能力很強,有的音頻工作站系統使用昂貴的全外置數模轉換器來徹底將聲音處理晶片與電腦隔開。目前,集成主板上都已經集成了譬如AC97等板載音效卡。這類音效卡檔次很低,可以通過一些驅動程序來提高AC97的性能使其能夠支持ASIO等指標,用來製作MIDI。但作為錄音來說,其音質、性能就和專業音效卡相差太遠了。一般來講,必須在BIOS設置裡將板載的音效卡關掉,另行安裝獨立的音效卡。我們習慣稱音效卡為「民用卡」和「專業卡」兩種。「民用卡」並不是說就不可以用來錄音,像Sound Blaster Live!這樣的音效卡還是完全可以用來錄音的。但專業音效卡在音質和性能上肯定要超過民用音效卡。目前,個人錄音棚裡常用的,性價比較高的音效卡有Emu 1212M、M-Audio AP192、Creamware PulsarII、RME HDSP9632等。但我們應該知道,音效卡是一分錢一分貨,價格從幾十元到幾萬元以上都有,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和製作目的來決定自己的工作室配置。需要注意的是音效卡的進出口數量。如果你需要錄製多人的樂隊,就最好選擇進出口比較多的音效卡。如果你沒有調音臺或者專業話放,就必須選擇帶有話放的音效卡。
錄音軟體
Cool Edit PRO (功能強大的多軌錄音軟體)非常出色的數位音樂編輯器和MP3製作軟體。不少人把Cool Edit形容為音頻「繪畫」程序。你可以用聲音來「繪」制:音調、歌曲的一部分、聲音、弦樂、顫音、噪音或是調整靜音。而且它還提供有多種特效為你的作品增色:放大、降低噪音、壓縮、擴展、回聲、失真、延遲等。你可以同時處理多個文件,輕鬆地在幾個文件中進行剪切、粘貼、合併、重疊聲音操作。使用它可以生成的聲音有:噪音、低音、靜音、電話信號等。 該軟體還包含有CD播放器。其他功能包括:支持可選的插件;崩潰恢復;支持多文件;自動靜音檢測和刪除;自動節拍查找;錄製等。另外,它還可以在AIF、AU、MP3、Raw PCM、SAM、VOC、VOX、WAV等文件格式之間進行轉換,並且能夠保存為RealAudio格式。
隔音裝修
過去的大錄音棚都是很講究聲學原理的,還需要各種各樣的反射板材來製造混響。而現在這根本就不需要了,所有的聲音效果都是在電腦裡用軟體來製作的,我們需要的,是拾取沒有任何修飾的「幹聲」。所以,我們錄音的房間,要考慮的只有兩個目的:隔音和吸音。首先是隔音。隔音,就是隔住外來雜音的幹擾。比如,你正在錄音,外面的街上卻有個人在大叫「磨剪子來鏘菜刀」,你的心情會如何。如果你的房間不隔音,這聲音就會錄進你的作品裡。隔音材料,可以使用常用的製作沙發的軟泡沫海綿,它的吸聲不是很理想,隔音效果卻很不錯。當然,錄音室的地點最好還是遠離馬路,另外,錄音室設在高樓上,容易受電波幹擾。其實,建造錄音室最理想的地方就是地下室了。現在很多樓房都有地下室,這裡是最不容易受外界幹擾的了。 吸音,就是吸收外來的和室內反射聲的幹擾,提高聲音的純度。因為混響是在電腦裡加上的,我們根本就不需要房間裡有混響發生。相反,我們還要儘量避免聲音在房間裡的反射,保持聲音純淨。吸音材料,可以用棉被和落地的厚窗簾布,地上要鋪地毯。專業一點的,牆上可以貼滿複合材料做成的那種多孔的白色吸音板。不過這樣還是不夠的,錄音棚裡並不需要空空的,放一個棉布質地的大沙發,可以起到很好的吸音效果,又可以休息,一物兩用。
你看,個人錄音棚的布置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從前,在音樂工作室裡,堆滿了各種昂貴的設備。然而,短短幾年過去,情況卻已是大不相同。那些曾經只有花費巨資才能夠擁有的專業硬體設備,如今隨著計算機運算能力的飛速增長,只需用電腦軟體便可模擬。並且,軟音源、軟採樣器、軟效果器、軟調音臺等各種虛擬設備,無論是性能指標還是操作界面的友好程度上,都是傳統硬體設備所望塵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