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帶孩子體驗世界上最神奇的冒險

2021-02-19 丹媽讀童書

你好!我是丹媽

童書編輯、兒童心理研究者、親子閱讀推廣人

點擊標題下經典圖畫書,可以關注我

丹媽語 -

私人微信:danma02

生活在平凡世界的孩子

哪個不期待這樣神奇的獵熊之旅?

我想這正是《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

深受全世界孩子喜愛的重要原因吧

還沒聽過這個故事?


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

●  ●  ●  

●  ●  ●  

●  ●  ●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全家大小一起去獵熊。一路上他們經過了草地、河流、泥地、森林、暴風雨,最後終於來到了有熊居住的山洞,但熊兩眼一瞪,他們立刻往回跑,穿過暴風雪、森林、泥地、河流及草地一路跑回家,衝上樓,跳上床,異口同聲說:「我們再也不要去獵熊了!」

●  ●  ●  

為 何 要 推 薦 這 本 書

這本書節奏輕快,全文以韻文朗詩的方式呈現,讀者能隨著故事情節享受獵熊之旅的興奮,也能感受到被熊追趕的刺激!書中不斷運用over,under及through三個系詞,對於正在學系詞的小朋友而言透過故事了解其意是一種輕輕鬆鬆又有效的方法,內容使用的語言也比較簡單,句式結構不斷重複,還有各種各樣的擬聲詞,很好地調動了故事的節奏,結局也很好玩哦。

●  ●  ●  

這真是一場有驚無險的冒險!

一家人意氣風發地踏上「徵途」,

連還不會走路的嬰兒也帶上了,

這一家人真夠有膽量的。

路上不斷遭遇的障礙,

也沒有阻擋他們「尋找大狗熊」的雄心壯志,

穿過草地,遊過河流,踏過泥濘,穿過暴風雪……

一路上高唱「we『ve got to go through it!」

當他們跌跌撞撞地摸到了熊洞裡的時候,

啊,一頭巨大的熊撲了出來!!!

一家人傻了眼,掉頭就跑

這回他們再不唱歌了

他們失魂落魄地又一次穿過

暴風雪、樹林、爛泥地、小河……

一直被熊追回到了家裡

五個人鑽到了一條粉紅色的大被子下

這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我們再也不去捉狗熊了!」


你可能會想:「這……不會是真的吧?」

當然不是真正的捉狗熊行動了!

一家人捉狗熊,

怎能連最簡單的裝備都沒有?

怎能帶上一群手無寸鐵的孩子?

怎能穿過寒冷的暴風雪時也是短衣短褲?

很顯然,這不過是一次想像力的自由飛翔

這本書句子押韻

加上又採用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反覆的形式

這本正文一共32頁的圖畫書

前面24頁的句子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我們要去捉狗熊,

我們要捉一隻大大的,

天氣這麼好,

沒什麼好怕的……

上面飛不過

下面鑽不透

天啊,只好硬著頭皮向前走。

只是中間分別更換了野草、爛泥等幾個詞

所以哪怕是再小的孩子只要跟大人讀上幾遍

也能順口而出這首逗人發笑的遊戲歌了


但要說最讓孩子們開心的

可能還是那些生動的象聲詞了

比如形容五個人穿過草地的

「窸窸窣窣(swishyswashy)」聲

涉水過河的「譁譁啦啦(splash splosh)」聲

走過爛泥地的「唧唧吱吱(squelchsquerch)」聲

穿過森林的「磕磕碰碰(stumble trip)」聲

暴風雪「嗚嗚呼呼(hoooowoooo)」的呼嘯聲……

孩子們天生喜歡這些具有音響效果的象聲詞

好發音,可模仿,讀上一百遍也不會說厭煩。

我想他能讓世界上這麼多家庭如痴如醉

秘密只有一個:

就是它非常適合一家人大聲朗讀

甚至是全家一起做遊戲呢!

對,說專業點就是繪本劇表演

這裡我重點介紹下場景的設計

場景設計好了

你和孩子故事也熟讀了

就可以直接開眼啦!

草地場景設計

找一個紙箱,紙箱上面和兩頭都是空的,然後用透明膠粘一些綠色的皺紋紙,這樣孩子在出入時撥開綠色的皺紋紙,就會有像繪本裡描述的「撥開又長又彎的雜草發出沙沙的聲音」那種感覺。紙箱裡也可以放一條綠色小毯子哦,這樣孩子爬過的時候又柔軟又舒服。注意的是,紙箱兩邊要固定在地板上,以免孩子還紙箱裡爬的時候,箱子跟著移動。

河流場景設計

用一些綠色的絲帶,在客廳裡的兩端固定起來。絲帶的水平位置最好從低到高,代表著水位的越來越深。

泥潭場景設計

在地板上可以多放些墊子、抱枕、公仔什麼的,然後在這些墊子抱枕上面鋪一塊褐色的毯子,這樣你可以和孩子「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毯子上,相互攙扶著走過去。

山洞場景設計

在客廳裡用幾張椅子放成兩排,圍成一個山洞的感覺,然後椅子的另一端通向房間,「大狗熊」就躲在房間裡。如果父母一起加入的話,可以製作一個熊面具,大人或孩子可以裝扮成小熊躲在「山洞」裡。關上燈,等人一進來,用手電照亮面具,一聽到尖叫的時候,便開始追趕……相信到這裡會是孩子最興奮的時刻,保證尖叫不斷。

本文由丹媽整理,其他公眾號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繪本拓展】Bizzy Bear 小熊很忙—小小救護員
    It’s an ambulance.Hello, our bizzy bear is saying hello.Bizzy bear is going to save somebody.Let’s get start it. 我們開始吧。
  • 《BEAR ON A BIKE》-奇幻探險床前故事!一起到小熊的夢世界吧~
    Where are you going, bear?I'm going to the market, where fruit and flowers are sold.你要去哪裡,小熊?Where are you going, bear?  I’m going to the forest, where raccoons play and hungry foxes.
  • 世界 | 《神奇馬戲團》:適合帶孩子看的好電影
    沒錯,這家來自加拿大蒙特婁的世界頂級馬戲團之所以舉世聞名,是因為它另闢蹊徑。它不注重請明星藝人、名馴獸師,它的原創沒有動物,也不聘用明星,而是運用燈光、音效、舞美等技術,把魔術、雜技、小丑等與富於藝術感染力的舞臺劇相結合,講述完整的故事,從而製造出一種超乎想像的奇妙效果。
  • 【英文詩朗讀】Bear In Mind -- John Martin
    We both know you aren’t going to catch me.我們都知道你是抓不了我的。All you can ever do is chase me. So,你能做的只是不停地追我。所以,think about it—why bother?」想一想吧——何苦呢?」
  • Bear HUNT 獵熊派對 This Saturday 本周六 fts. Kong (JP) 特邀日本GV明星 Kong
    On Aug 2nd, with DJ Herric (Taiwan), DJ Kuma Ray (China) and much more live entertainment and many more surprises we've prepared for you, it will for sure be an epic night you cannot miss.
  • 《新童話》:「孩子的巴爾扎克」和她的神奇冒險|書評
    漸漸地,他們的腦海裡會有穿靴子的貓,會有小熊仔,最後是人類自己——動物世界裡最複雜和最滑稽的存在,而其雛形早已在童話裡出現。童話裡隱藏著待解密的人生,而塞居爾伯爵夫人書寫的是成長必經的一個階段。在童話內部,塞居爾伯爵夫人與童年的概念狹路相逢;童話,既可以是一種童年的閱讀,也是一種閱讀的童年。
  • 世界讀書日 跟孩子一起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世界讀書日」的美麗傳說「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1996年開始為第一個世界讀書日,所以,2016年是第20個世界讀書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選擇4月23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隆尼亞地區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並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徵著知識與力量。
  • 伴讀 | 牛津樹【7-09】The Hunt for Gold(中)
    孩子們幫忙尋找金子。Wilf 和 Biff 幫助 Luke 的父親。Wilma 和 Chip 幫助 Alice 和 Luke。Wilf 說:我很高興我帶了口香糖,這工作很辛苦。What good children!They were always be helpful.
  • 上海迪士尼樂園,孩子的冒險島,體驗白雪公主世界的魔幻世界!
    迪士尼皮克斯玩具總動員樂園:這片神奇的土地將既是真正的迪斯尼樂園,也將是中國特色的土地,提供獨一無二的體驗。《玩具總動員》電影中的玩具栩栩如生,可以和您一起玩。玩具總動員樂園有三個景點和一個主題人物問候區。
  • Please Look After This Bear. Thank you.
    為你讀英語美文·第280期 帕丁頓熊主播:Sally點擊收聽,公眾號首播 ▽ 這個世界上關於熊的影視形象
  • 愛麗絲Where Are We Going?——謝震廷的自我救贖及與外部的和解
    謝震廷榮獲金曲獎四項提名《愛麗絲Where are we going?》(下稱《愛麗絲》)正是在與生活苦難的對抗和自我掙扎中孕育出的音樂頑石。收錄的十首歌曲並不是歡快之歌,相比於一門心思地鑽研悲喜感的界限,倒不如稱之為對世界理性的認識和對自己從前悲愴的審判。顯然謝震廷在用這張專輯與過去自己的精神世界告別。這是一種自我救贖,也是一種勇敢的、與外部世界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