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強化訓練後才能跟得上
事實上任何一門語言,離不開聽說讀寫四種應用技能,外加詞彙和語法兩個基礎。我們在國內學的英語課本,總的來說,偏重的是詞彙和語法基礎,外加有限的閱讀、聽力和寫作,說非常少,除非去參加英語演講或者辯論比賽。
英語書上學到的英語,在國外(不限於英國)能用上嗎?單詞肯定能用上,語法肯定也是有用的,短語估計不夠,聽說讀寫都大大的不夠用,需要強化訓練後才能跟得上。像當年我們去新加坡留學,就是花了半年時間集中強化英文,進了大學才能跟得上全英文的課程。
聽不聽得懂,就看平時積累了
我們在英語書上學的英語,叫standard English,標準英語,而在英國用的英語,種類就比較多了,俚語,俗語,雙關語,方言,聽不聽得懂,就看平時積累了。
我們學英語的主要渠道是教材,學校,BBC,VOA這些標準化的英語。去了當地,根據他們的口音,文化程度,行業,英語又是另外的樣子。
不管怎樣,語言有很多對應之處,你聽到的到底policeman還是cop,能不能理解,那就靠自己的詞彙量和英語水平了。一種東西有沒有用,就看怎麼用了。
是有用的,至少你能聽得懂
英語書是語法的基礎,難道中國這些會英語的人都是去英國學習的嗎?肯定也是通過英語書學習,然後才能跟英國人熟練的交流。
最好的方法其實是看英語電影,就像很多中國電影,英語電影其實最接近英國語言環境的了。
最後一點,說英語書學會了也不能交流的,中國那些學會英語交流的難道是自學成才?
小編總結
單純就口語而言,學校課本上的知識不是很實用 。但我認為,教學課本的知識不是直接面向口語設計的,而是幫助學生學英語打基礎的,比如,擴充單詞,精講語法,搭配,句式,固定結構等等。根據知識點設計課文文章,或引用科技類文章。課文也許對日常口語不能直接適用,但這些基礎知識正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也是說好口語的根本。
但基礎打的好,也要理論結合實踐才行,否則就學成了啞巴英語了。中國很多學生都是英語文法語法好,考試槓槓滴,就是說不出。這不能完全歸罪於課本,畢竟課本知識是要為考試篩選人才準備的,不能只教些沒有深度都日常用語。要想出國不成啞巴,還要從多方面學習英語,單單依靠課本上的知識不夠的。特別是在提高口語方面,看原版電影,讀原版書,聽英語新聞等都是很不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