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傳播太快了!各種創新概念每天應接不暇,弄的腦袋瓜子都疼了!但「眼前苟且」的問題依然還那麼多,創新似乎只能在口頭並過不了夜。
問題在於我們對創新本質的理解上出現偏差。
正如我們大多都喜歡金庸武俠或英雄電影,喜歡現在流行的穿越或玄幻主題的網絡小說,在閱讀或觀影過程中我們代入成為英雄主角,成長修煉,打怪升級,扮豬吃虎,天下無雙...,在雖然曲折但註定成功的簡化英雄旅程中,我們獲得「極爽」的快感。這是一種普遍人性,在對待「創新故事」時,我們潛意識也渴望成為「創新故事的主角」,而迎合大家需求,網際網路上廣為流傳的大多是」顛覆性的創新英雄故事」。現實中90%以上的人註定無法成為故事裡的英雄,我們需要更務實的創新理解。
英雄創新VS大眾創新
顛覆性創新:「從0到1」,每一次創新都是顛覆性的,一旦某一領域有所創新,其它相似的行業都要被淘汰,這是美國式創新。贏家通吃,但贏家鳳毛麟角,而且創新周期很長。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創新故事皆是這種,如仙童、諾基亞、柯達、GOOGLE、FACEBOOK以及BAT等等。
連續性創新:「從1到N」,腳踏實地,從一些小事做起,重視細微的改進。若說美國是創新的「英雄模式」的話,德國就是創新的「大眾模式」,「從0到1」幹不過美國,就搞一些中間的技術:在機器、設備和製造業領域,牢牢掌握住中間這一部分的創新。
連續性創新的核心思想
1、創新:就是不同的東西排列、組合、連接
創新:就是X;把不同的東西混起來,形成新的有特定功能價值的東西;
鉛筆鉛筆=鉛筆(沒變)
橡皮橡皮=橡皮(沒變)
鉛筆橡皮=橡皮鉛筆(新產品創新)
創新者就是發現連接價值、組合價值。優秀創業者必須擁有超強的觀察力、想像力、連接力,應用混序思想,具備混序能力,創造社會價值。
咖啡店書店郵局……
2、創新=變化+有益效果
創新結果往往很簡單,簡單到你看到的時候會認為理當如此。區別在於,你認為簡單到不值一提的東西,別人卻找到商機並獲得巨大成功。下面兩個創新案例大家都知道,即使在其被創造出來的時候,實現技術上也沒神馬高大上之處。
感應電卡
冷熱水龍頭
3、創新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
基於這一點,創新思維就是解決問題的思維。如下是麥肯錫問題解決的「七部成詩法」。
如果你能清晰界定問題,往往就成功了一半。如下圖,問題界定至少需要想清楚六個方面。
4、建設領域創新更多源於實踐
案例:地磚勾縫神器
案例:鋪地磚新方法,一人頂十人
案例:鋪地磚神器
案例:建築裂縫補縫「」神藥「」
案例:建築開槽神器
案例:標準支護模板快速安裝
案例:國外新支護模板材料創新
案例:據說用這個小設備幹活掙的更多
案例:一個小設備,砌牆效率高十倍
案例:牆體補縫小神器
案例:小型鋼筋切割神器
案例:小型鋼筋成型神器
案例:小型篩沙神器
上面的創新雖然談不上高大上,但從效益角度都十分可觀,都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與潛力。你可能會說你挑的案例太偏了,都是工地上的,和我們BIMer有毛關係。是的,有毛關係,BIMer擅長動腦和用電腦,工地現場大神門擅長動手,動腦與動手想結合,虛擬與現實共考量,本身就符合創新的「X」邏輯,呵呵!
|BIM聯動三領域||一帶一路新觀點||建築業十三五規劃||BIM學習網原創合集1||BIM執行計劃||項目級BIM應用標準||萬科的科技化之路||數據才是BIM本質||BIM硬體原理||裝配式建築&BIM||綠色建築&BIM||BIM入門四本書||BIM工程管理方法體系||萬科新三好住宅||BIM26大失敗||統一建築語境的BIM+FM||BIM RFP||BIM文檔邏輯地圖||| IPD思想與BIM價值 ||IPD合同深度解析||數據驅動空間價值||FM國際趨勢||BEP全案||BIM標準邏輯||鐵路BIM應用匯總||空間管理||JLL未來辦公||產業網際網路||迪斯尼BIM||社區管理趨勢||你不知道的中國尊||萬科人才能力模型||特許經營是擴張利器|
點擊原文連結,數十門精品課程起飛職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