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追蹤》四十年一場夢

2020-10-23 幸福的大麥茶
我寫不來評論,起不來題目。想說的太多,偏偏不知道該怎麼說。《無悔追蹤》可能是我近兩年看過的最喜歡的電視劇。已經習慣了我喜歡的演員老演些只能看精華版或者拿著抹布遮某些角色的劇,習慣了把劇當素材看,一邊看一邊想怎麼改編之。結果遇到了這部劇。

這戲的好不用我多說,人物眾多的群像,個個豐滿。沒有誰是完美也沒有誰是極惡,卻生生地讓人自己生出愛恨來。這個劇裡討人喜歡的角色不少,招人討厭的大概數了數有三個,一個是沒心沒肺的張嬸,逼著眉子交「金尿盆子」,帶著人衝進馮家扒耐火磚,還在抄家的時候順了不少東西。另兩個是蘇大姐和旗袍陳,總是很跟得上形勢,總是能把話正說反說都有理。

可是再想想,也並不恨這三個人,實在談不上「恨」這樣的字眼。張嬸在「超英趕美」年代敲著鑼喊「不出十五年,就把你趕過」那個較真的樣子,不過是個頭腦簡單又容易被煽動的中年女人。蘇大姐被新桅剃了陰陽頭,拿了塊頭巾包在頭上;後來跟著馬大鬍子去甘肅多年。旗袍陳攀了個局長,可是前妻留下的孩子總不叫她「媽」,那天她激動地應了一聲卻換來一句「沒叫你」。

四十年走過來,沒有人逃過這歷史的席捲。土唐刀胡同的所有人都是渺小的,卷挾在歷史中,做著一模一樣的掙扎姿勢,絲毫無關每個人各自的身份。是國民黨潛伏特務的馮靜波,或是派出所所長肖大力,卷在漩渦裡就只有互相扶持。

最後一集實在極妙。我一直等,等著看這麼多年過去,馮究竟要怎麼被肖抓出來。那些證據都已消散,多年過去他到底還是不是「國民黨特務」……然而馮留給肖的,是一根親手刻成的拐杖和一封信。果然如肖所言,不出這個院子,就會有人告訴他真相。而這個人,就會是馮自己。一根拐杖,是給肖那條傷腿的。但四十年裡,他們各自也是對方的拐杖。

從不CJ的角度來看的話,馮和肖是全劇的官方CP。沒有任何別人的情感被賦予這麼多的重視這麼多的筆墨。說到BG愛情的話我喜歡馮和徐小妤的愛情,非常理想非常美,兩個人站在一起誦起萊蒙託夫的《人間與天堂》,那北京的天空像是一個永遠不可觸碰的夢。誠然他們才是精神上能夠溝通的一對,然而徐小妤後來去了深圳,想來是被過去傷了心。馮也曾想過一起過去,但最終沒有去,留在北京當了那個牽扯了他四十年的小學校的校長。

記得劇裡馮在辦公室裡氣得發了話,說要去深圳接受招聘。肖大力就著了急,怕他潛逃到港臺,那他一輩子的追蹤也就沒了著落。但馮又怎麼會真去深圳呢……且說他說出這話的直接原因,是因為受不了別人指戳他,說他是因為靠了兒女親家的關係加了工資。他是個自傲的帶有濃厚傳統文人氣息的人,教育學生的工作是他一輩子的驕傲,他受不了別人這樣抹殺他工作的成績。於是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當徐校長告訴他,有意提拔他當副校長,不想讓旗袍陳來當的時候,他內心是受了震動的。他雖然說了句「我不稀罕當官」,但內心早已決定留下來。他當然絕不是口是心非的官迷,他留下來當這個校長,是為了他這輩子那點文人的追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和這個新的中國已經割捨不掉的聯繫。

四十年潛伏,身在曹營如何心在漢?肖大力喜歡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可是當一個人一生中一半的時光都在演戲,他自己又何嘗分得清真真真假。真真地看到當年的上級四閻王又回來重新成為眾人追捧的對象,真真地看到天下大勢分久必合,河東又成了河西,追不回來的只有這白白拋下的一生。假的是和妻子無愛的婚姻,但也同床異夢地生活了一輩子。假的是肖大力在文革中被當成了他的替罪羊,卻真真地帶走了肖妻的生命。假的是他偽裝成好公民卻夜夜收聽敵臺廣播接受命令,真的卻是他認真工作桃李滿天下,熱心待人,贏得街坊鄰居的尊重。

當假象帶來的真實如此沉重,假象漸漸被壓得看不見,辨不清。他是信仰三民主義,還是共產主義,什麼是真相什麼又是偽裝。是留在北京陪伴他深愛的女兒,他熟悉的磚瓦,還是「回到」陌生的臺灣,那個除了三民主義以外沒有任何他熟知的東西的地方?

他把命拋在了這裡,這裡的一切也深深在他身上打上了烙印。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更願意把馮看作整個劇的第一男主角。新舊的交鋒,矛盾的暗湧,都在他亦真亦假的表象下進行。

這個劇裡的王志文基本屬於早期的氣質,清瘦文雅,穿上長衫活脫脫就是個才子的樣子。我喜歡上王志文是因為《黑冰》,愛的是那種沉穩老練博學而又帶幾分狡黠的感覺。《和你在一起》裡的江老師是個痴人,也是個性情中人。《天道》裡的丁元英則是個狷介的天才。一直到《風聲》裡諂媚而狠辣的王處長,可以說個個不同,但的確,不可能再有馮靜波了。

我說過,中國的男演員裡我只給一個人「狷介」這個詞,這個人就是王志文。所幸這種氣質從90年代一直延續到現在。即使現在,他不可能再演出馮靜波猛一抬頭如受驚鳥兒般的那個眼神,那麼清澈銳利。但他對剃頭包師傅說的那句「我呀,照舊」,那個懶洋洋的聲調,多少年來都是熟悉的。

再說句題外話,我以前收藏過蜀黍年輕時的一張黑白照片,懶懶地倚在一輛白色麵包車上,背了個大包。神情中頗有些恃才傲物的感覺,而我記得他拍這張照片的時候還沒出名。那是我最愛的一張照片。

相關焦點

  • 好劇大回放——《無悔追蹤》
    (點擊本文底部 閱讀原文 可以在線收看這部20集電視劇)《無悔追蹤》是1995年出品,由王志文、劉佩琦、孔琳,李冰冰主演的20集電視連續劇。主要講述四十年追蹤,四十年艱辛,無怨無悔;半輩子潛伏,半輩子改造,終變新人的故事。《無悔追蹤》是一部非常割裂的電視劇,一方面看過的人寥寥無幾,另一方面喜歡的人生生不息,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部在中國電視史上無可爭議不能抹殺的電視劇。四十年追蹤,四十年艱辛,無怨無悔;半輩子潛伏,半輩子改造,終變新人。
  • 《無悔追蹤》遺落的經典
    《無悔追蹤張藝謀的《活著》、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田壯壯的《藍風箏》都出自那個時期,在電視界也有了這部《無悔追蹤》。如此直面建國的諸多歷史事件,在這以後再難有現。大陸的影視創作成功的作品,多數勝在劇本出色,這部劇也不例外。整個戲以小見大,通過一部胡同在建國的種種變遷,折射出新中國歷史的各個時期的風貌。
  • 目前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少有人看過
    目前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少有人看過一些經典的電視劇,哪怕是過了很多年都會被大家拿出來再刷一遍,比如這部高評分的諜戰劇,豆瓣評分9.3,這部劇就是《無悔追蹤》。《無悔追蹤》是尹力執導的年代劇,由王志文、
  • 《茶館》與《無悔追蹤》
    把三年前的劇評搬運過來,算是盡一份綿薄之力……《無悔追蹤》看了一半多,越看越面熟,一尋思,原來是《茶館》的底板兒。立意像,敘事也基本一個套路的。土刀唐胡同就是老裕泰,各路人馬輪番上,再把大事件揉進小人物經歷。劉佩琦的角色,私以為六七成是比著常四爺寫的。這麼一對照,我沒忍住就把《茶館》的電影和本子重新看了一遍。東西還是老的好啊,看罷掩卷,無盡悲涼盡在其中。
  • 目前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少有人看過
    一些經典的電視劇,哪怕是過了很多年都會被大家拿出來再刷一遍,比如這部高評分的諜戰劇,豆瓣評分9.3,這部劇就是《無悔追蹤》。
  • 無悔追蹤
    傲視天下無悔追蹤無悔追蹤,滿屏時時處處都在擰巴著,糾結著,堅持著,執念著太太太經典的一部電視劇了
  • 《無悔追蹤》一部被低估的電視劇,網友:諜戰劇的鼻祖
    這部經典電視劇《無悔追蹤》拍攝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這麼有年代感的一部電視劇,現在看起來仍然風採依舊,其主要的魅力我想還是演員的角色詮釋是非常貼近劇情內人物本色的
  • 《無悔追蹤》編劇揭秘當年創作始末
    近幾年,關於《無悔追蹤》的文學評論還在繼續,有人稱讚這部小說是「警察生命美學的詩性敘事」。提及這些評論,張策笑言:「其實我寫完一部作品後,別人如何評價,我並不是很在意……」  在張策看來,文學創作是一個永遠不能停歇的思考過程,而在當年,《無悔追蹤》起到「校準了創作思想」的作用。
  • 王志文劉佩琦李冰冰的《無悔追蹤》,當時最好的諜戰劇,沒有之一
    這是一部最不像諜戰的諜戰劇,特務紮根於群眾當中,將諜戰埋藏在日常生活,沒有表面上的刀光劍影、風聲鶴唳,卻又步步驚心、扣人心弦,臺詞沒有一句廢話,鏡頭沒有一個多餘,堪稱當時電視劇的巔峰之作,這就是《無悔追蹤》。
  • 安利|我心中的國產神劇NO.1《無悔追蹤》
    片名:無悔追蹤導演:尹力集數:20集時間:1995年
  • 潛伏特務、敵暗我明,王志文劉佩琦步步驚心的諜戰《無悔追蹤》
    這是一部最不像諜戰的諜戰劇,特務紮根於群眾當中,將諜戰埋藏在日常生活,沒有表面上的刀光劍影、風聲鶴唳,卻又步步驚心、扣人心弦,臺詞沒有一句廢話,鏡頭沒有一個多餘,堪稱當時電視劇的巔峰之作,這就是《無悔追蹤》。
  • 從《無悔追蹤》到《沒有過不去的年》,導演尹力說「灼熱之後才知道什麼叫生活」
    朱樺演唱的這首《假如還有來世》,正是尹力的代表作《無悔追蹤》的主題曲。25年前,尹力用一部電視劇《無悔追蹤》描畫新中國成立頭四十年、風風雨雨一路走來社會變革的長卷;而今,電影《沒有過不去的年》則接續此任,堪為濃縮近三十年來世風世相時代巨變的折頁畫。同這兩部作品所呈現、記錄的時代相映,一曲縱貫七十年,總有道不盡的美麗與哀愁……電影上映前夕,導演尹力在北京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
  • 《無悔追蹤》人生的酒盞
    《無悔追蹤》首播於十年前,前不久解禁之後才得重見——當權者的審美格調真是令人扼腕。初看的時候還小,只記得劇情抓人,如今重看卻回味不盡。網上看來此劇資料寥寥,有些人評價這是中國電視劇史上的巔峰之作,個人看來並不為過。    這樣的故事模式並不少見,兩位男主角一個兵一個賊,片頭裡各佔一半畫面相視,由青絲漸變到白頭。
  • 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很少有年輕人看過
    >有一部諜戰劇,它在豆瓣評分上至今未被同類型電視劇超越,得分為9.3分,該劇就是《無悔追蹤一言蔽之,《無悔追蹤》其實就是一個「抓特務」的簡單故事,只不過兩位對手彼此糾纏了快40年。一輩子一直敵對的馮靜波與肖大力,在大半個人生之中無悔追蹤,這其實是榮辱與共,這個「共」字,也屬於每一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
  • 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很少有年輕人看過
    有一部諜戰劇,它在豆瓣評分上至今未被同類型電視劇超越,得分為9.3分,該劇就是《無悔追蹤》。
  • 《無悔追蹤》難得的好片
    起初是聽父親介紹,這是一個反間諜故事,大概內容是記述一個公安人員在建國初期對一名臺灣潛伏特務產生懷疑,於是用近四十年的時間通過調查、接觸,收集證據苦苦追蹤的故事。疫情期間我花了兩天的時間把二十集全看了一遍,五味雜陳。父親對電視劇的主線內容描述的是準確的,在我看來,這個電視劇更多的是,從公安、潛伏特務、普通民眾的角度,印證了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初期的社會歷史變革。
  • 《無悔追蹤》也談本片中那些現在看來的老面孔演員
       這幾天電視劇頻道整個下午都在放<無悔追蹤>,現在看看,真是回味無盡,特喜歡裡面的老北京臺詞,質樸地道,聽著真帶勁,比現在那些什麼劇的有意思多了,真實體現那些年代的北京風土人情.
  • 《無悔追蹤》人在大時代面前的無奈
    一口氣看完了,好壓抑,簡直就是一部荒誕主義的歷史,這段黑暗歷史,電影有霸王別姬,小說有蛙,電視劇有無悔追蹤。都是經典。 人性,永遠說不清楚。 只是不知道當年那些隨意批鬥他人,無限上綱上線的人後來有沒有悔恨 醒悟。 那一代人被時代湮沒,被貼上時代的標籤,而我們這一代又會是什麼標籤呢?是網際網路? 最喜歡的人物,是那個金趙氏和李三老婆。
  • 25年前的《無悔追蹤》讓觀眾見識了「北京胡同版」的諜戰劇
    當這部電視劇在多年以後再次重新被人所提及,人們才突然意識到在諜戰電視劇大行其道之時,這部25年前的《無悔追蹤》很有可能是改革開放之後內地諜戰電視劇的「前輩」。以我們固有的認知,諜戰劇的題材一般會設定在一個戰爭狀態下的大時代背景中,而《無悔追蹤》卻將故事放在了解放以後的和平年間。並且,沒有那些租界裡的紙醉金迷,燈紅酒綠,也沒有那些穿著皮衣,戴著墨鏡,踩著長靴,抹著頭油的型男靚女。更沒有那些驚心動魄的鬥智鬥勇,血肉橫飛的戰場硝煙。
  • 《無悔追蹤》一個大嘴巴子
    《無悔追蹤》當真是部國產劇裡頭難得的佳作,可以說完全不遜於《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圍繞著一警一諜展開的幾十年恩怨糾纏就在這大時代的起起落落裡雞零狗碎地展開,潛藏在生活這池子酣水裡亦敵亦友明爭暗鬥地較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