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旅途-日本祗園祭

2021-02-28 善遊日本

本期精彩導讀


1.人生就像旅途-日本祗園祭

2.通俗易懂的史上最強日本史—— 「朋友」來了有美酒

3.世界上有三種司機,一種是好司機,一種是女司機,一種是女新手司機!!!

4.我反手能....那是因為你....

5.乃們這樣對待馬裡奧大叔,乃們有考慮過叔的感受麼??


★★微店、淘寶搜索「善遊日本」即可關注我們的店鋪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搜索「善遊日本」即可關注我們的微博




祗園祭

日本三大祭之一的「衹園祭」是由京都的八坂神社舉辦的,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節慶活動。因為以前八坂神社被稱作「衹園神社」,所以節慶就被稱為「衹園祭」。

每年的整個7月都會舉辦各種活動,京都的大街小巷全是節日的色彩。高潮是「山矛遊行」——每年7月17日舉行,享有「活動的美術館」美譽的豪華花車「山矛」沿著主要街道遊行,遊客們於當天定必會陶醉於這座城市的熱情洋溢的氣氛中。

衹園祭起源於9世紀,當時作為日本中心的京都為了平息正在流行的瘟疫,開始舉辦衹園祭。在古代,人們最恐懼的就是瘟疫,認為是惡靈搗鬼。因此開始在城中心的庭院——「神泉苑」豎起66根矛以驅除汙穢。

時至今日,之所以在節慶活動結束後,立刻毀掉人們嘔心瀝血才做成的山矛花車,就是因為花車曾在整個城市中遊行,匯集了各種惡疾。

市中心的酒店很早就被預約滿了。也因為是酷熱的時期,也要充分做好防暑的準備啊。

衹園祭的主要活動是人們拽著山矛,在主要街道中遊行的「山矛遊行」。山矛的裝飾大多源自地方的故事或趣聞,裝飾豪華絢麗,素有「活動的美術館」的美譽。準確來說,「山矛」是指神靈所乘坐的「山車」和「矛車」 (即各種遊行用的花車。山車是普通花車,矛車是在山車上載有小屋的花車)的總稱。每年7月17日上午9時,載有各路神仙的9座矛車和23座山車,共32座花車就會集結於四條烏丸街。巨大的山矛依據號令,充滿震撼地進行轉動90度的「拐街角」。

·

「矛車」最重可達12噸、高達25米,動輒需要40至50人拉動繩子。在進行拐街角時,還需要有4個人進行指揮。組裝巨大山矛的時候,只使用繩索而不使用一根釘子。正因如此,即使拽拉著巨大的山矛,也完全不會崩塌。其中一路領先的「長刀矛」的頂部必須裝有長刀。據說古時當瘟疫流行時,裝飾了長刀後瘟疫因此而治癒。

而且最特別的,就是只有這臺「長刀矛」上可以承載著一名身穿神聖服飾的男孩——「稚兒」。每年選出的「稚兒」,他作為神的使者,必須完成各種使命。在山矛遊行中,他們在矛車上表演「太平之舞」。

「山車」通常重量介乎1.2至1.6噸,大約由20個人抬著。在巖戶山、北觀音山和南觀音山的山車與矛車同樣由人拽拉,所以也稱為「拽山車」。

在17日舉行山矛遊行的前一天,16日稱為「宵山」,大約有40萬人參加。宵山期間,從下午6點開始,京都的主要街道、「四條通」、「烏丸通」都會禁止車輛通行,成為「步行者天堂」(日語「行人專區」)。幾十個燈籠點亮山矛,伴奏樂聲聲入耳,激起人們對節慶活動的無限期待,小攤也擺滿街頭。

八坂神社中演奏石見神樂和日和神樂,展現神社的神體——素盞鳴尊打退八岐大蛇的情景。

歷史悠久的名門在此期間,將特別展示家中珍藏的美術品。展品多為屏風,所以也稱為「屏風祭」。雖然可以隨便參觀,但因展覽在住宅中舉辦,請遵守禮節,不要觸摸展品、不要妨礙他人的起居生活。

(內容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如果對您的口味,記得把善遊日本介紹給您的好友喔^00^~~二維碼在不遠處的下方,你懂滴



相關焦點

  • 她是《藝妓回憶錄》的原型,日本祗園裡最後一個傳奇
    但序言裡,作者說起他曾留著小百合的錄音,因為小百合說話的方式很特別,是一種經過訓練後專門用以取悅男人的聲音,和婉動聽。因此他一直保留著這段錄音。小百合的原型就是巖崎峰子——日本祗園裡最後一個傳奇。事實上,1992年,峰子在家中接待了一位名叫阿瑟·高登的美國留學生的採訪,在此後長達兩周的時間裡,峰子向高登詳細講述了自己的藝伎生涯,為此留下的錄音資料長達100小時。
  • 看著已1000多歲的日本京都葵祭,真佩服日本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我的回答中肯定有對日本祭慶的感嘆,日本的祭慶實在是太多了!據估計日本的祭慶約有30多萬個,基本上每個季節每個月份裡都會進行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祭慶。關於日本為什麼會有這麼祭慶,普通的說法是因為祭慶是日本人希望藉助神靈的力量,來順應四季的變化而驅邪扶正的一種形式,日本人相信,通過這種祈願活動,能讓自己全年都能夠順順利利。
  • 祗園祭是男女相愛的最好季節
    ,這一活生生的感覺非在現場不可,所以我跟國內赴日過暑假的好友一律推薦京都的祗園祭,沒有第二個推薦。作者手繪祗園祭圖 「祭」的大致意思相當於中文的「節日」,表示那些人頭攢聚,萬眾如潮時的情景。說來也怪,我住在神戶,離京都不遠,行車只要1個多小時的路程,可每去京都,都覺得是一次旅行,因為每次行程都有不同的感受。
  • 沒去日本穿浴衣逛夏日祭,夏天就算白過!
    日本人常說:人生之目的為祭。如果你喜愛日本文化,一定不要放過這個濃縮了日本千年文化的時刻!我們搜集了2018年夏日祭和花火大會的最全信息。關於夏日祭:夏日祭是日本的神社夏天舉辦的節日祭典,也是日本傳統節日,不同的神社一年至少舉辦一次,所以全國大大小小的祭奠活動數以萬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夏日祭和花火大會,你嚮往的夏天在日本
    日本人常說:人生之目的為祭。
  • 大阪天神祭 送你一場這個夏日裡最繁盛的煙火
    昨天晚上我參加了大阪天神祭。這個從1690年就已經開始的祭祀活動,和東京的神田祭、京都的祗園祭一起,並稱為日本的三大傳統祭祀活動。
  • 日本關西(下)——酷暑中的祗園祭
    這回終於該寫到祗園祭了,看過《古都》的人一定對這個日本最重要的祭祀活動印象深刻,在書中,女主人公在祗園祭的祈願中碰到了她的孿生姊妹。
  • 京散策---祗園・八坂
    八坂神社的外面人來人往車輛穿流不息仿佛形成了自然與人的邊界分成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八坂神社是日本最知名且歷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相傳該社的祭神是牛頭天王他被視作退治怨靈的疫神若牛頭天王得以安定則侵擾京都的疫病就會被拒於城外源於此舉的祭典被京都的民眾推向極致
  • 【日本演歌】花開在旅途|原由子
    花咲く旅路(花開在旅途)|原由子日本人喜歡將「旅途」「旅行」「鐵路」比喻為「人生」,這個在很多日本的歌曲中得以體現。比如之前已經介紹過的歌曲《浪漫鐵道》、《吉日啟程》。在《花咲く旅路》(花開在旅途)中,同樣把旅途形容為人生。個人認為,《花咲く旅路》是一首非常優雅動聽的歌曲,只要是聲甜的女性演唱都很好聽。我更喜歡歌詞所詮釋的人生與樂觀態度。《花咲く旅路》在1991年發表,並參加了同年日本紅白大賽,原由子演唱,由其丈夫桑田佳佑作詞並作曲。該歌曲在日本是一首動聽的勵志歌曲,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歌手如夏川裡美、村上雪等都翻唱過這首歌曲。
  • 日本東北三大夏日祭之青森「睡魔祭」
    日本人常說人生之目的為祭(MatsuriI)。祭的形式是狂歡,所以,這句話也等於「人生即是狂歡」。
  • 中國藝術家齊聚日本大地藝術祭,這場展到底什麼來頭?
    這裡曾經農業繁盛,人口密集,"越光米"和"吟釀清酒"是日本名產。在拱門上,人生被分為五個部分,從人的頭型開始,「一個男孩」在爬行,「一個人」背著一箱的「光」,一個試圖爬上牆的人,和最終一個「破舊的人」。通過這五個部分,人生被抽象視覺化。從生到死,人的一生都在掙扎著。
  • 提前半年準備,日本東北夏日祭值得你這麼做!
    當然是最不容錯過的夏日祭!日本夏日祭該去哪看?LP首推日本東北,青森弘前恢弘的睡魔祭,秋田逗趣令人驚嘆的竿燈祭,仙臺繽紛絢麗的七夕祭……每一個都不容錯過! 日本東北夏日祭  #青森睡魔祭# 青森ねぶた祭り活動時間:每年8月2日至7日地點:青森縣青森市
  • 京都三大祭 日本「送瘟神」形式五花八門
    「送瘟神」作為日本重要的習俗和祭祀活動,至今依舊廣為傳承。其中「祇園祭」就是為驅散疫病、消災降福而設立的,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也成為「京都三大祭」之一。此外,日本不同地區也有各種送瘟神的習俗。
  • 獺祭,在中國最有名的日本清酒
    一在國內,說起日本清酒,知名度最大的應該是獺祭了。
  • 日本音樂祭的過去與現在
    這是我在2014年8月3日參加日本音樂祭《Rock in Japan Festival 2014》看見的景致,那時,我被樂團サカナクション(魚韻)迷幻炫目的演出,包裹得泫然欲泣。 到日本生活,最大的嗜好莫過於觀賞Live表演,而能夠參戰大型戶外音樂祭,更等於是進入一場難得可貴的全天候盛宴,戴上手環,取代單調的紙本票券,舉起手,就獲得夢幻樂園的入場資格,跳脫漫長、乏味、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日本搖滾音樂祭的歷史得從何說起?
  • 日本著名的神社,其建築沿襲唐代風格,原來是從中國學來的!
    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樣,當你做出決定並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事實上,這些建築風格在唐代就已從中國傳入日本。但經過朝代更迭,有些東西在當地消失了,在日本保存得很好。幾乎所有到訪京都的遊客都會在祗園打卡,這裡是古代歌舞伎出沒的地方,也是京都最古老的地方。很多遊客會在和服店租借和服,然後到京都的各個旅遊景點打卡拍照。
  • 『2020抗疫專輯-62』日本青森「睡魔祭」被取消了?
    >4月9日據《河北新報》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即將於8月2-7日在日本青森市舉行的青森「睡魔祭」被取消。這是自1958年青森睡魔祭改為在商業街進行睡魔遊行的形式後首次停辦。花火,就是我們說的煙花,在日本,大型花火大會觀賞人數多達數十萬。青森「睡魔祭」就是其中日本東北比較有名的花火大會,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重要無形民俗文化遺產。它是東北三大節日中最古老的。
  • 雛祭、葵祭、祗園祭...日本最不能錯過的6大祭典活動
    雛祭り(ひな祭り),是日本女孩子的節日,又稱為雛遊、桃日、桃花節、上巳、女兒節。祗園祭是日本京都每年一度舉行的節慶,被認為是日本其中一個最著名的祭典,整個祗園祭長達一個月,各地區都會出一個花車進行巡遊,而坐在花車最頂端的是經過挑選的男孩扮演君王角色。
  • 日本傳統節日|お祭り
    說起夏天的日本,大家都會想起什麼?小編對夏天的日本印象最深的就是就是日劇或動漫中的主人公穿著浴衣參加お祭り(祭典活動)的場景了。日本有很多的祭典,大多歷史悠久,已經無法追究其起源的祭典也有很多。日本祭典多其實和它的本土宗教——神道教息息相關。祭典是源於對神的祭祀活動,而神道教以自然崇拜為主,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所以有「八百神」一說,可見日本的神之多,所以祭祀活動也就非常多了。
  • 人生就像一首歌
    :你們要以感謝為祭獻與上帝,又要向至高者還你的願,(詩篇50;23)說: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孩子進入學校,學習了一切的知識,就如曲譜的旋律和音調,可以讓人去歌唱,感覺歌的美妙(人生的美妙)。基督徒的人生就像一首歌,在基督裡本為嬰孩,一問三不知,但藉著聖靈的光照,在主的話語中得到造就,就感覺到人生的美妙,就像曲譜定準旋律和音調一樣,就可以曉得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