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火爆的網劇,
必定是《隱秘的角落》無疑。
這部外景地全部在湛江完成的
12集懸疑網劇,
火爆全網,口碑不俗,
全員演技在線。
撲朔迷離的案情,「童話」與現實的穿插,讓《隱秘的角落》成為推理和燒腦的佳作。除了對劇情和演員的討論外,劇中的插曲也成了觀眾們的重點討論話題。
「藍藍的天空銀河裡,
有隻小白船,船上有顆桂花樹,
白兔在遊玩,
槳兒槳兒看不見,船上也沒帆,
飄呀飄呀,飄向西天……」
在第一集結尾,三條故事線交匯成一股,三個孩子在六峰山拍下唱著童謠的視頻,卻無意中記錄下張東升殺人的一幕。
伴著清澈純淨的童聲,天真無邪的《小白船》第一次與聳人聽聞的謀殺交疊在一起,巨大的反差將震驚收緊,也預示了天真與罪惡的糾葛和角力由此而始,少年與兇手共同被捲入這個夏日的漩渦。
一首原本展現童真的《小白船》,
卻在劇裡變成了恐怖童謠。
正如那三個本該天真無邪的孩子,
涉世未深卻嘗盡人情冷暖,
所見所聞讓人唏噓不已。
刷完《隱秘的角落》,不少觀眾和小編一樣,都患上了小白船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在腦海裡不斷把這首歌單曲循環循環再循環。
最深刻的一幕,莫過於在第6集的最後,三個小孩坐在漁船上望向天空。此時,一曲《小白船》緩緩響起,「飄啊,飄啊,飄向西天」——鏡頭一轉,一具屍體浮現在海面上....
這個轉場實在是太詭譎了,原本一首曲調優美、節奏寬廣舒展、代表寧靜安謐的童謠就變成了一首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童謠」了。這首「陰樂」讓人在三伏天也不由得心生一股寒意,細思極恐:
這哪是小白船?船上哪有桂花樹??
為什麼要飄呀飄向西天???
童話與真相,始終是一體兩面。就像以藍天、桂樹、白兔為意象的《小白船》其實是一首安魂曲;就像好學生可能就是壞小孩;就像陽光的尾巴下隱藏著等待觀眾自己發掘的殘酷真相。
很多人不知道,這首《小白船》其實是朝鮮歌曲,是由朝鮮作曲家尹克榮作詞、作曲,後來才被被翻譯成中文在國內廣泛流傳。
這首歌的背後有個悲傷的故事——
1924年,尹克榮的姐夫去世,他看見姐姐常在白天時孤獨的望向天空出現的半月,所以有感而發的創作了這首《半月》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小白船》,來慰藉姐姐失去愛人的痛苦。
原版歌詞描述了孩子們對神秘宇宙的想像和探求的願望,反映了孩子們對美好世界的追求。這首歌曲調優美,節奏寬廣舒展,三拍子韻律鮮明,描繪了月亮在夜空中蕩漾的生動形象和美好的神奇意境。歌曲旋律平穩、寧靜,歌曲結尾部分把旋律推向高潮,隨後又漸漸回到寧靜安謐的氣氛。
而歌詞中有「飄呀飄呀飄向西天」和「晨星來引路」等詞句的出現,再加上曲風比較寧靜安謐,所以在韓國這首歌也被用作安魂曲。
1950年,這首歌被翻譯成《小白船》傳入中國,歌詞大意沒有變化,但傳達出的意境卻不相同:
在《小白船》中,桂花樹、白兔、晨星,無一不描繪了孩子們對天空的美好想像;而在《半月》中,晨星是一座燈塔,指引亡靈飄向西天,靜謐緩慢的旋律,也處處流露出安撫的氣息。
「小娟&山谷裡的居民」在2008年為盲童義演而曾經翻唱過《小白船》,這個空靈的版本被用作為第一集的片尾曲,歌詞最後一句是「飄向雲天外」,還有著童話的意味。
後來,隨著劇情推進,當觀眾意識到《小白船》和死亡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插曲《小白船》的歌詞則改回來原版的「飄向西天」,歌詞之貼切,恐怖到讓人後背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