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第一製片人"↑免費訂閱本刊
『每一條微信與中國影視產業同步』
僅僅就在幾年以前,電影和電視還是沒有太大聯繫的兩個產業。電影人拍攝電影長片,手工剪輯,每部電影花費2000-8000萬美元、耗費一到兩年才能得到成片。電視,從誕生之初開始,就與電影相反,是相對十分低廉、生產快速的產品。兩個產業的盈利模式也完全不同,大家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但最終,不可避免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隨著科技革新,新的發行方式進入市場,同時改變了兩個產業。DVD,藍光,有線電視,衛星電視,智慧型手機等等,這些在過去十幾年間誕生的工具,形成了一場革命,重塑著我們的娛樂方式。更重要的是,這些新的方式推動電影與電視產業開始合二為一,為了利益它們不得不爭奪市場。
電影行業的管理層一直擔心,如果電影也在電視上播放,那麼人們就不會花錢進電影院了。但事實並非如此,人們依然會湧入影院看電影,而且還是會消費DVD、藍光碟、有線電視和Netflix。對於電視也是同理,人們會在電視上看免費直播,也會去購買那些付費產品。仿佛一夜之間,那些行業中輔助性的創業公司就長成了行業巨頭,不僅賺足了大把鈔票,也創造了新的市場需求,從而帶動了內容的生產。
在科技快速重塑發行環節的同時,似乎以更加快速的步伐影響著內容製作。科技也為電影和電視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手段:以前電影需要手工剪輯,電視錄製在磁帶上,但現在它們都可以利用共同的系統進行編輯。
現在,你可以只用製作電視作品一樣的周期和預算就能做出一部可以進影院放映的電影了,可以去和那些動輒幾千萬甚至更高的影片一較高下;而且借力大片砸在營銷宣傳上的真金白銀所吸引來的觀眾,你的電影還有機會從中分流觀眾。
大製片廠一向都對「利潤」比對經濟性更敏感,可這也恰恰限制了他們的盈利潛力。
例如電影《鬼影實錄》就是一部成本不足100萬美元的獨立製片電影,夢工廠和派拉蒙將其買斷,原本是打算提高預算,邀請明星,重拍這部「小片」的,但卻因為製片人的壓力而不得不直接在小範圍內公映,依靠網際網路營銷和口碑的傳播,結果這部電影斬獲了驚人的2億美元的票房收入。
瞧,製片廠的第一直覺是提高自己的成本將這部電影重拍,而不是以最低的風險求得收益最大化!他們還沒習慣「少花錢,只要找到願意買單的那群人」,但現在是他們將這種策略學起來的時候了。
以前電影票和DVD好賣得多,但是現在網際網路和社交工具會驅使一部爛片迅速「下架」,於是當一部大手筆作品遭觀眾「差評」的時候,製片廠將損失慘重。比如,眾所周知,在《異星戰場》撲街之後,迪斯尼記錄了1.6億美元的帳面虧損。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行業的日常,就會明白當下成本膨脹得有多嚴重。以今天的標準,完成一部例如《當哈利遇上莎莉》這樣的幾乎沒有什麼特效的、正常故事片時長的電影,從拍攝、剪輯到配樂、成片將會花去一位有經驗的、有經濟頭腦的製片人將近150萬美元。
而同樣的劇本,拿到主流製片廠去做,加上各種「額外支出」,就將增加近4000萬美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些已經公映的影片所消耗的「額外支出」就知道了。
版權費用:取得一部已經取得市場成功的書籍、遊戲、戲劇等,需要支付50萬-200萬美元;
劇本創作:25萬-500萬美元;
導演:50萬-1000萬美元;
明星:1000萬-2000萬美元;
然而這些費用還算不上什麼,因為它們僅僅是成本膨脹連鎖反應中的開始。
故事的版權費用(50萬-200萬美元)僅僅是前期費用,還要保證在拍攝中獲得某些元素的授權,這不僅會使預算隨之增加幾百萬美元,還會增加項目延期的風險;上述也適用於編劇合同,而且是雙倍條件。
導演:當請到一位一線導演加入項目時,人們總有一種「誤解」,即認為投入的時間和預算越多,電影的成色就會越好。可以說這是浪費了好萊塢最多資源的誤區。
明星:明星可以提高一部電影的預售能力,也會激發大眾的觀影興趣。但是除去你要為他們支付的薪酬和分紅以外,你還得打點好這些明星的其他私人支出,比如他們的化妝師、髮型師還有服裝師等等。你還得考慮他們的司機,要提供更貴的用餐,要延長拍攝日程因為每天的工作時間不得不縮短…這些五花八門的費用都會讓你的預算飆升,但實際上這些花費除了也讓其他劇組人員也延長他們的工作日程以外,跟你的電影基本沒有一毛錢關係。
所以,如果你把這些開銷算進來,就會明白為什麼當下隨便一部電影的前期成本就能到達4000萬至6000萬美元,而實際上以今天科技的便利性,同樣的劇本完全可以用更低廉的成本製作出來,而且一樣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
還記得我剛說過的那個「誤解」嗎?實際上它的反面才是真理!時間和預算越有限,一個導演才越會提前做好功課,在進入拍攝場地之前就把每個畫面都在腦子裡演練了一遍。正是這種事前的構思和對細節的專注才是一個導演創作出佳作的最可靠途徑,也是當下電影人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方式。但是要注意的是,要在經濟拮据的情況下製作出滿足質量要求的電影無疑要求製作者有足夠的技能和經驗。
下面是一些如何在降低預算的情況下不犧牲影片質量的技巧:
1、儘量使用實際場景,而非在攝影棚或製片廠外景地搭建人工場景。比起自己搭建一個公寓場景,不如租用一間正真的公寓來得划算。
2、啟用無名演員。好萊塢有大把大把富有天賦卻沒有機會表現的演員。很多電影都啟用了無名演員,並最終將他們打造成了銀幕明星。
3、所有事情都要提前計劃,請不要在開拍之後才「靈感迸發」!這點很重要。當你拍攝一部電影的時候,你實際是在「執行」一份商業計劃,你該準備好怎樣實現,然後完成它。
4、確保你的劇本符合你想拍攝的那類電影。就小製作電影而言,我更傾向於喜劇片。一部優秀的喜劇,如果故事真實有趣,人物鮮明而且你有本事把觀眾逗笑,那麼一部成本在150萬美元以下的小製作其實就具備了能夠成為票房金礦的要素。
來源:Universal Film-Neil Gordon
— END —
【第一製片人服務影視創業者】
2013年6月創立,微信內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影視商業圈平臺
關注中國最具創造力的製片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影視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影視人和商人們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影視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我們在一起, 看看將來影視業是個什麼樣!
微信:zhipianquan 微博:@第一製片人雜誌
投稿請加QQ:2914166835
商務、項目合作請聯繫 :18600979181 (微信)
聯繫電話: 010-85560807
北 京 方 寸 博 宇 文 化 傳 媒 有 限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