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的本質:就是生意,請不要當成愛情

2021-02-08 騰訊網

作者 | UJ大叔

編輯 | UJ大叔

年關將近,返鄉的時候到了,懷疑人生的時刻來了。

沒結婚的迎來的將是七大姑八大姨的 「 親切問候 」 。

準備結婚的也是面臨一大堆事情,而其中的彩禮就是最令人頭痛的事情。

1、給(收)多少?

2、怎麼給(收)?

3、要不要給(收)回禮?

4、給誰?

這些都是準備結婚情侶產生矛盾的主觀原因,因彩禮而談崩的愛情比比皆是。

現在的人一提及 「 彩禮 」 問題,都變得十分敏感,因為現在的彩禮是 「 錢 」 不再是 「 禮 」 ,這是普遍認同的事實。

即使表面不願意承認這種庸俗觀念,但潛意識裡卻很誠實。

女人:我爸媽辛辛苦苦把我養這麼大,不容易,要你點彩禮怎麼了!

男人:我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其實可以發現,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來自各自原生家庭的要求、觀念等等。戀愛講的是兩個人的三觀合不合,而結婚講的是兩個家庭的三觀合不合,如果只是兩個人的事情,那就不會那麼複雜。

上述引用對話往往是衝突的開始,各有各個的立場,都是站在主觀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沒了解到事實的真相,那真相是什麼?

舉個令人深省的例子:

當一個人進入一個房間,感覺很冷!他切身感受到了冷,所以認為冷就是真相。但是冷是真相嗎?

不是真相!

因為這個時候,有另外一個人也進入了這個房間,他覺得怎麼這麼熱,因為他也切身體會到了熱。所以在同一個房間的兩個人產生了激烈的分歧、爭論。

並且永遠不是有一個完美的答案。因為他們都沒有看到真相,真相是什麼?

真相是:室內溫度為15°。

我們所認為的 「 真相 」 往往是經過加工影響後的 「 觀點 」 。感受 「 冷 」 的人,有可能進入房間之前就有很多人告訴他,這個房間有點冷,而感受到 「 熱 」 的人,可能是從一個非常寒冷的地方過來。

相信大家都可以舉一反三。

所以並不是討論誰對誰錯,因為沒有對錯,是客觀分析彩禮的矛盾與現實,為什麼彩禮會成為結婚的重大阻礙?

一、價值矛盾

彩禮應不應該?當然應該!但問題是:一方覺得你要多了,一方覺得你給少了。

男女雙方家庭存在的差異就是一個 「 估值問題 」 ,估值聽起來是不是像做生意?對!本質就是生意,我並不是說愛情是生意,但婚姻、彩禮是。

購買方與廠家的銷售員準備籤長期合同協議,但是老闆不同意。

一個老闆說我的產品值1000,一個老闆覺得我只能給200,或者銷售員就充當著老闆的角色。

這時候彩禮就變成一個最普通、最基本的市場判斷:到底值不值?

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只要發生以上系列事件,別問!問了就是不值!

一個說:1000塊,我可以買5個不同質量的,換著用。

一個說:良心價,其實我可以賣2000 ,你找不到更好的。

最理想的解決辦法是:保持雙方的對等。

薛兆豐教授說過:婚姻中,兩個人的發力時期不一樣,所以發力方容易敲未發力方的竹竿。

如果兩家母公司投資一家子公司,一方出資,一方出產品,這就是不對等的關係。前期的足量投入,但是你產品有問題賣不出去誰的責任?你資金不夠,無法滿足產品宣傳效果,誰的責任?所以雙方都投錢或者都投商品又或者各一半,這樣大家都沒話說。

彩禮可以要,嫁妝不能少,不能太過雙標。

如果兩個公司談不攏,股東有分歧你個子公司還指望能順利?這下他們反而有了一樣的決定:分手!

在廣義認定裡婚姻只會增加麻煩,不會解決麻煩,何況是一段有問題的婚姻,看看現在的離婚率就懂了。

雙方父母的價值觀會直接影響孩子,他們最後的招數就是讓孩子自己解決。可怕的是,情侶經過家長苦口婆心的分析,就驚奇地發現他們原來沒有了愛情,結果只能是:下輩子我多賺點,你也少要點。

拜託!生意行為你們卻要用愛情的標準來衡量,能不崩嗎?

還有一種愛情至上的人如:私奔,他們就不會遇到彩禮問題,因為大家都鬧掰了,你過你的我過我的,但有可能會遇到現實問題,除非投胎技術好,但是如果投胎技術這麼好,就不會上述那些問題了,所以魚和熊掌在一般人看來,從來就不能兼得。

二、性別矛盾

現在提倡男女平等,這句話就可以看出2個問題:

1、目前依舊存在不平等,所以要提倡。

2、男人仍然是主心骨。

而如今標榜的 「 新女性 」 就是以平等為前提的概念,但是現實並不是如此。很多人以彩禮來 「 物化女性 」 ,這本身就是不平等。而且這不單單是部分男性的看法,在女性中也有類似情況。

「 新女性 」 的概念不是每個人都能達標,不是不想達標,而是不能達標,這一個客觀事實。

以職場為例:

女性就業難度就是要高於男性,因為她們有經期、懷孕、體力不足、社會看法等等多方面的天然劣勢。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女人最多當男人用,而男人可以當牲口用。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直接用男人呢?就這就核心原因,除了一些需要女性優勢的崗位之外,基本崗位都是男性。這是不是不公平?不平等?

一個名女性的成功,又會迎來什麼樣歧視性的流言蜚語?想必大家都知道。

而且大部分女性一旦進入婚姻,為了生育、撫育孩子對於個人職業發展也是巨大的打擊。婚姻的確是對女性更不利、更吃虧。

人類有兩大生產:

1、物質生產

2、人口生產

在概念上物質生產是男性,它是可以獲取報酬的。而人口生產是女性,它是免費的。

不能計價、不能計酬的時候,彩禮就是女性的一種保障、一種補償。不能因為 「 獨立女性 」 而忽略了她獲得保障、獲得補償的重要途徑。

基於這種男女不平等,即使是像上個段落中提到 「 價值對等 」 的情況下女性還是吃虧,這是社會地位以及歧視帶來的客觀事實。

另外講一個比較現實的話題:

免費的東西,大家不會珍惜。沒有付出就得到的東西,大家就是不會珍惜啊。這句話很殘酷,真的很殘酷,但這個現實也客觀存在,不要彩禮就是倒貼。

三、地區文化矛盾

不像以前,現在的人口大量流動。所以兩人的結合,不單單是本地通婚,還有更多的是跨區域通婚,彩禮矛盾又進一步的升級,類似第一種矛盾,但又不是同一種矛盾。

三個典型問題:

重男輕女

伏地魔

風俗

小編舉個代表性的例子:

在沿海某些地區存在一些現象:婚前生子,必須生男孩(合法有證,沒辦酒席);結婚不收賓客禮金;女方家中如果有弟弟,姐夫要給一比見面禮(非小額);男方彩禮給多少彩禮,女方返還雙倍嫁妝。

當跨區域通婚矛盾的發生時,雙方都會做一件事情:讓對方接受自己地區的風俗。但是這種由歷史衍變的文化,哪能輕易妥協。

記住 「 沒有人喜歡被改變 」 ,不是大多數人,而是沒有人。每個人、每種文化都存在既有的看法、既有的想法存在的觀念或者立場,這些都是過去祖輩傳承的產物。

就像你問我: 「 蔡徐坤帥不帥? 」

我肯定回答是 : 「 很漂亮 」

因為在我從小的家庭教育以及在我人生成長的過程中,都植入了男人應該是硬漢的形象。

而當我說:「 蔡徐坤太帥了吧 」 的時候,只有1種可能:為了得到報酬的水軍。

好像有點超綱,我不是揭秘《明星的粉絲量怎麼來的?》,回到正題

矛盾已經很明顯,就是兩個地區的文化風俗差異。

我說我這邊彩禮只要3.8萬,你說要18萬。我說這邊彩禮要18萬,你只給3.8萬是不是看不起我?

你要18萬可以,但是我這邊風俗嫁妝要返雙倍。

我說必須要按我這邊的風俗來辦,你說必須要按你那邊的風俗來辦。你有風俗,我也有風俗,憑什麼要按你的要求來?

地域風俗文化的存在不是只有一兩年,都是上百年甚至上千年。

怎麼解決?

無解!

要不你們兩家都重新找個新地方安家?大家同一起跑線,創一個新風俗。

隨口問問,你,想結婚嗎?

感謝你能看到這裡!我是@UJ大叔,看過點讚,腰纏萬貫。

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那些不要彩禮的姑娘,離婚時,傻眼了吧!
    提起不要彩禮的姑娘,我想起的第一個人是《裸婚時代》中的童佳倩。為了和劉易陽結婚,沒有彩禮、沒有婚房、沒有車子,她還是開開心心把自己嫁了。離婚時劉易陽說,「8年戀愛,1年婚姻,愛情最終敗給了細節。」裸婚的童佳倩,不要彩禮的童佳倩,離開婆家時除了女兒什麼也沒帶走。曾經,我就是那個不要彩禮的姑娘。
  • 結婚彩禮是必需品,女人不能因為愛情而不要彩禮
    所以對於那些即將結婚或者打算結婚的女人來說,結婚彩禮是必需品,女人不能因為愛而放棄彩禮,那樣太愚蠢。因為結婚是一件人生大事,絕對不是依靠幾句甜言蜜語和海誓山盟就能順順利利過完一輩子的,婚姻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如果兩個人結婚連溫飽都不能解決,那麼結婚就成了累贅,所以評判婚姻能否持久和幸福的一個很大的標準就是結婚彩禮。
  • 請嫁給愛情而不是彩禮
    最近小夥子和他父親來到老哥家商量婚事,老哥對他倆說:「我已經打聽清楚了,你們縣那的彩禮是多少錢,我不多要也不少要就折個中15萬,行就往下談,不行的話你們請回吧。」小夥子和父親,還有老哥的女兒聽後,都是一幅驚訝詫異的表情,女兒馬上提出反對說不要彩禮,小夥子父親說:「聽說你們這都是不要彩禮的嗎?最多也就是個10001塊錢嗎?你咋問我要這麼多呢?
  • 鬥羅:網友調侃三舞「不要彩禮的愛情」?小舞的彩禮你怕是給不起
    上周的的《鬥羅大陸》當中,小舞獻祭可以說是一個高潮部分,很多觀眾紛紛表示已經看哭了,除了這些走心的觀眾之外,當然也有一些很搞笑的彈幕評論,其中有一條就是說唐三小舞這是不要彩禮的愛情。而且她獻祭的方式更加霸道,那就是還另外將自己的靈魂也獻祭了。對於小舞來說,這次獻祭之後,那等待她的就是永世不得超生!這是多麼大的犧牲啊!對於這一點,本應該是很感人的一幕,但是有的網友調侃,這真心是不要彩禮的愛情啊!或許是現實中的女方要彩禮傷過他啊,相比較這一點,小舞與唐三定情確實是沒有「彩禮」。但是他們卻有專屬於自己的「彩禮」,而這怕是你根本就付不起的。
  • 今日看「典」之愛情價更高,彩禮可不要
    今日看「典」之愛情價更高,彩禮可不要 2020-12-22 1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一市「不要彩禮」,娘家「倒貼」20萬,彩禮就是走過場
    彩禮,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天價彩禮」「婚姻賣賣」等等詞語,這些年,很多地方的彩禮年年漲,有些家庭承受不了,婚事到最後也沒了,在一些偏遠的地區,彩禮達到30萬,低也有10幾萬,平民百姓哪有這麼多年呢,不過呢,有些地區不要彩禮,而且會陪嫁一些嫁妝,甚至是給女兒一筆錢,留著以後過日子
  • 愛情保衛戰:結婚彩禮女方可以不要,男方不能不給!
    借用媒體評論人俞柏鴻的一句話很有道理:關於結婚彩禮,女方可以不要,男方則不能不給!在近期天津衛視大型情感類節目《愛情保衛戰》裡來了這樣一對嘉賓:男生32歲,曾經閃婚閃離,沒有孩子,現在覺得年齡大了,父母更是著急要抱孫子,於是結婚成了當前最為當緊且必要的事情。
  • 我準備結婚前不要男方彩禮,但我的母親不同意,該怎麼辦?
    我認為,男的娶妻生子說白了就是繁衍他的家族和後代,從古至今一直都有聘禮,我覺得這是應該的,多少可以共同商量,一點沒有肯定不行,有的家庭,你一點不要,反而不珍惜你,看輕你現在還有花女兒彩禮錢的嗎?比如去年我叔家的妹妹結婚,彩禮全部帶回去,我叔置辦的嫁妝三大件,空調冰箱洗衣機花了兩萬,再加一萬八的現金。要是誰家沒讓把彩禮帶回去,怕是被笑話死賣閨女掙錢。嫁妝的話,家裡條件不太好的就是幾千塊萬把塊錢。原來養孩子是要收回成本的,女兒更是待嫁而沽。如果彩禮是對女方父母的感恩,那是不是嫁妝也該給男方父母,也感恩一下?不幸的婚姻,很多是因為有作妖的父母!
  • 戀愛八年,我不要車只要30萬彩禮,男方卻不肯給,他家太會算計了
    01  倩倩今年30歲,和男友相處了八年,今年原本國慶假期要結婚的,可因為彩禮的事情,兩家人鬧得不愉快,現在婚也結不成了,不知道要不要分手。  倩倩的男友家在城裡,家庭條件很好,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房子剛買而且是全款。
  • 「既然都領證了,把30萬彩禮給我吧」「都結婚了還要啥彩禮」
    在如今社會,婚姻在世俗的眼裡就是單純的「買賣關係」,我們曾經信奉著愛情,揣著愛意想嫁給心愛的人,最終都會因為談到彩禮問題而導致結果崩盤。古代的三媒六聘、三書六禮都是婚禮的牌面,意味著兩個家庭對待這個事情的態度。現代男性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禮金沒有那麼重要隨意給點,甚至還有想「白嫖」就把媳婦娶回家的大有人在。
  • 「我不要30萬彩禮了,5萬就嫁」「你現在倒賠30萬,我都不要你」
    在現在的婚姻問題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彩禮問題,因為不同地方的習俗不同,不同人的觀念不同,所以在彩禮的多少上面總會發生分歧,而對於彩禮,也有很多人完全曲解了它的含義,彩禮到底是什麼?它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很多人都不甚了解。
  • 「請把當初我給的10萬塊彩禮還回來!」彩禮到底要不要還?
    那朵朵要不要返還這10萬塊錢的彩禮呢?最近接到多幾個關於彩禮問題的諮詢,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彩禮的這話題,說一說,彩禮到底要不要還?01 什麼是彩禮彩禮這個問題,每年都是熱門話題。2.是否以結婚為目的「彩禮」一詞最早源自於周朝時用作成婚流程的「六禮」中的「納徵」,就是古人會在大婚前有一個月至兩周,由男方領著親屬及媒人,帶著聘禮去往女方家中。這說明,「彩禮」自古以來就是為了結婚而產生。
  • 結婚前,姑娘不要彩禮,男友卻百般計較,最後得不償失
    美好的愛情可遇不可求,只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有時遇到對的人,也很難真正地走到最後,而打敗愛情的往往就是婚前的彩禮和房子,對於男方來說,剛出社會不久,若是攤上天價彩禮和房子,那靠自己無論如何是負擔不起的,最終往往會掏空原生家庭。
  • 女人,不要做一個倒貼的女人,倒貼的愛情不幸福
    愛情,應該是讓人幸福的。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最終能嫁給愛情,所以,女人在選擇屬於自己終生幸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幾點,真正愛你的男人會把自己的女人捧在手心裡愛,他會永遠無條件的付出。而那些不愛自己女人的男人,別談什麼付出,沒讓女人給予就很不錯了。
  • 又窮又沒有風度的家庭,才說要彩禮就是賣女兒
    有些家庭上升到要彩禮就是賣女兒的高度,那麼要彩禮是不是賣女兒呢?我從下面李玫瑾教授的一番話和我自己的經歷剖析一下。李玫瑾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有一次她在演講中提到這樣一件事情:「有一次我和女兒開車在街上,看見結婚的車隊,一溜兒都是豪車,然後我女兒說,哎呀,俗不俗啊。
  • 結婚時男方不願給彩禮,女孩隨便提個要求,男方乖乖拿出10萬彩禮
    我一直認為「彩禮」一說並無什麼不妥,而且結婚拿彩禮也是男方對女方的一種尊重,更是對美好婚姻的一種祝福。只不過應該做到凡事有度,不要假借彩禮之名而肆意貪婪,更不要把婚姻當成謀取利益的砝碼,更不要在婚姻裡精於算計。正如大文豪莎士比亞說的那樣「如果在愛情裡摻雜不屬於它本身的算計,那就不是真正的愛情。」雖然道理人人都懂,但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人不聽勸,非要試試看。
  • 結婚,女孩子必須要彩禮嗎
    縱使心中有萬般不舍,還是放手了這段不屬於自己的愛情。你們說,故事中女孩母親的做法正確嗎同樣的故事發生在另一個女孩身上:女孩是大學班級的校花,同時有兩個優秀的男生追求她,一個窮小子,一個是富二代。女孩最後還是選擇了愛情跟窮小子結了婚。剛結婚那幾年,女孩跟著男孩吃苦受累,但從未有怨言。
  • 要彩禮和不要彩禮的女人,結婚以後的生活,天差地別?
    2每每提起當初沒要彩禮,她後悔地罵自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家小叔子,當時女方要了3萬彩禮,不要小瞧這筆錢,20年前的農村,能解決大問題,兩個人同樣被老人分出來,但他們過得從容滋潤,很快的,他們有了孩子,由於從懷孕到生產都很順利,只花了一千多。
  • 38歲剩女:我漂亮憑什麼不給30萬彩禮?男方一席話讓她如夢初醒
    郭敬明曾寫:「沒有物質的愛情只是虛弱的幌子,被風一吹,甚至不用風吹,緩慢走動幾步就是一盤散沙。」 對於郭敬明說的這句話,很多女人都持認同態度,在她們看來,女人們在乎物質,看重物質,也都是理所當然的。
  • 彩禮,困不死愛情
    愛情不一定是甜蜜的,婚姻不一定是美滿的,這可以理解,因為這是一個概率問題。但愛情絕對與甜蜜無關,婚姻斷然與美滿無涉,人們從來就對它們不抱期待,它們僅僅是一種有價的資源,用來讓生活繼續,讓基因延續,這就難以獲得認同了。而在現實的中國,對於許多人而言,這就是不爭的事實。事實的意思是,它與主觀上是否認同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