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陽光網絡連接 貝銳科技創新賦能新基建

2020-12-18 中關村在線

數位化社會的到來,離不開無處不在的網絡。網絡就像人體中的血管一樣,把無數信息和數據輸送到數據中心,再返回到用戶的終端,從而讓我們和世界保持緊密的聯繫。但其實在生產和生活中,網絡連接有時候並不是很通暢。比如在居家辦公期間,想要調用一份辦公室電腦中的文件該怎麼辦?機房出現了故障,而運維人員並不在現場,該怎麼辦……。來自上海的貝銳科技正是可以解決這類問題的公司,其秉承「讓連接無處不在」的理念,在行業中深耕十餘年,正走在實現「讓天下沒有難連的網絡」的路上。

從花生殼到蒲公英不斷成長

花生殼這一軟體在網絡領域可以說是大名鼎鼎,在多年前是發燒友、網絡技術愛好者的必備軟體。從當初的需要刷固件安裝花生殼,到現在許多品牌的路由器系統中已經集成了花生殼,可以說花生殼是網絡領域中的一款傳奇產品了。貝銳科技CEO陳宇曄專門介紹說,「花生殼的開發團隊早先在廣州,而廣州有種日常頗受大家喜歡的零食叫閒花生。每次通宵加班過後你會發現,大家的工位上會有一堆一堆的花生殼,團隊當時認為花生殼這個名字朗朗上口,能讓用戶快速記憶,所以當時產品就以花生殼進行了命名。」。

花生殼的用戶數量從推出後逐年快速增長,團隊針對未來IPv4向IPv6全面轉型的趨勢,經過了對用戶深入的訪談和數據調研,發現遠程桌面控制是用戶的一大剛需。經過大力的投入和研發,貝銳科技的第二款產品向日葵橫空出世,為廣大用戶解決了從廣域網去控制區域網主機的核心痛點。

蒲公英4G工業級無線路由器R300S

電商報價¥458¥528

但對於移動端來說,向日葵剛剛誕生時,行動網路正處於3G時代,3G網絡的網速無法滿足遠程控制的網速需求。而到了15年以後,隨著4G網絡的全面普及,網速跨越式發展,向日葵的用戶數量呈現爆炸式的增長,用戶終於可以流暢的以低延遲體驗到遠程控制功能了。

貝銳科技的第三款產品蒲公英由向日葵衍生而成。以往用戶想要實現遠程的互通互聯,需要自己建立VPN通道,配置非常的繁瑣,需要一臺一臺機器的輸入代碼。而蒲公英力圖讓這一環節變得足夠簡單,採用了自研的CloudVPN技術,用戶只需要圖形化的界面上動動滑鼠,就能完成組網。蒲公英為打破信息傳輸壁壘,解決異地互訪難題而生,能夠為用戶提供智能異地組網整體解決方案。作為遠程移動辦公的首選,可以應用於跨地域數據加密傳輸、數據資產安全共享、安防監控數據傳輸、企業分支節點互聯等。尤其是搭載蒲公英的路由器可以放置在無人售貨機、零售門店、快遞櫃、公交車、監控探頭等,通過蒲公英SD-WAN可以一鍵異地快速組網。用戶在後臺也方便對異地和本地的遠程設備進行管控和配置,大大節約了人力。

正如陳宇曄所說,「我們常常稱自己的公司快成了植物園了,其實這也應和了我們的產品理念。以往談到遠程控制,大家都會想到黑客、灰產等比較灰色的詞彙。而貝銳科技的產品力圖給用戶一個陽光向上的形象,遠程控制是很正面很平常很陽光的一種操作。再比如蒲公英,蒲公英遇到風種子就會四散擺開,就像一個網絡一樣向四面八方的擴散,在擴散的同時播下了新的種子,正迎合了蒲公英SD-WAN的特點。」。

網絡連接安全為首 創新行業應用賦能新基建

上文中談到三款貝銳科技的三款產品,全部基於網絡而生,所以貝銳格外看重網絡連接的安全問題。除了需要企業和個人用戶自身建立一套內部的安全體系和制度外,在外部的第三方認證非常重要。貝銳科技的產品通過了國家最高等級的網絡安全等級保護3.0認證、ISO3001認證以及歐盟270001信息安全認證。這些不但完善了貝銳內部的安全機制,更讓用戶用起產品來能夠完全放心安全問題。

經過了今年疫情期間居家辦公的洗禮,遠程辦公已經成為不可逆的趨勢。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在疫情期間,貝銳科技向用戶解除了帶寬限制,自行承擔了幾百萬的帶寬成本,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借著遠程高速發展的大潮,貝銳推出的工業路由器內置了蒲公英,可以安全的讓工控設備遠程訪問和控制。目前貝銳科技已經切入了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包括工業有屏設備的控制、廣場大屏、無人售貨機、廣告機等都已經使用部署了貝銳科技的產品,從而實現遠程控制和運維,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蒲公英還可以應用在智慧安防行業、IoT物聯網行業、智能交通行業等。

在企業協同辦公領域,貝銳可以將向日葵嵌入到客戶的協同辦公系統中,幫助客戶安全高效地發起遠程協助,輕鬆解決日常辦公時所遇到的難題。在商業地產領域,貝銳可以通過向日葵幫助遠程運維,節約駐點費用和人力,通過私有化部署,實現對數據安全和服務質量最有效的控制,保障帳號和遠程控制的安全。由於醫院的網絡比較特殊,內網封閉、不允許安裝第三方軟體等讓醫療設備的維護和排障必須人工上門處理。向日葵通過截取設備HDMI接口輸出的視頻訊號,模擬鍵盤和滑鼠對設備完成虛擬化控制。再利用4G網絡進行遠程控制,廠商就可以遠程安裝、調試、診斷、排障,大大節約了人力資源。除了上述應用外,向日葵還可以應用在製造行業、零售行業等。

另一個產品花生殼目前還可以應用在大容量數據共享行業中。該行業的客戶面臨著公網IP成本高、訪問區域受限、數據共享困難、無法實時監管等痛點。通過將花生殼進行SDK集成,在NAS設備中嵌入花生殼PHTunnel,讓花生殼自動埠映射,即可從外網一鍵管理內網資源,並且在PC或者移動端APP上都可以使用。花生殼無需公網IP,操作簡單,也不受網絡環境的限制,輕鬆解決了用戶的痛點。

貝銳科技通過自身產品賦能行業用戶,幫助其完成數位化改造。

讓天下沒有難連的網

作為主攻網絡連接的廠商,貝銳科技幫助ISV等完成其解決方案中的互聯互通的部分,對其它生態進行賦能。談到生態方面陳宇曄表示,「貝銳未來將把自身協議完全開放出來給第三方,比如路由器廠商或者第三方設備廠商,讓他們的解決方案集成我們的軟體或者硬體,從而完成整個生態鏈的建立。」

「未來,貝銳將建立一個SaaS雲平臺,為客戶和合作夥伴提供安全、高效、簡單易用的解決方案,讓天下沒有難連的網絡。」陳宇曄在談到貝銳科技未來的戰略布局時如是說。

相關焦點

  • GNTC 2020大會開幕 產業協同創新共築新基建
    ,以遍布全球的網絡為代表的新基建的巨大作用愈發彰顯,新基建的發展蘊含著歷史性的新機遇,也促使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打造新的業態模式。  IPv6使能新基建 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  近年來,數字經濟在全球範圍內強勢崛起,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已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 GNTC2020大會開幕 產業協同創新共築新基建
    一年來,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對各個行業都造成了深刻影響,但在傳統行業遇到嚴峻挑戰的同時,以遍布全球的網絡為代表的新基建的巨大作用愈發彰顯,新基建的發展蘊含著歷史性的新機遇,也促使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打造新的業態模式。
  • 電信副總經理王國權 推動雲網融合新基建賦能千行百業新生態
    ,賦能千行百業新生態」的主題演講。中國電信率先提出了三朵雲的5G架構,成為中國5G網絡架構的基本方案。同時,打造數位化平臺支持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融合應用,實現生態賦能和運營賦能。第三,做到網隨雲動,雲網一體。在持續優化雲資源布局的同時,不斷調整網絡拓撲結構,使網絡按需構建,使不同類型的雲服務彈性適應,使雲網敏捷開通並安全可靠。
  • 新基建浪潮下,臺達創新賦能未來智慧工業
    新基建一時成為風口,涉及諸多產業鏈,但是新基建並非一個短期的概念,相關企業又該如何前瞻布局,謀定未來呢?  作為全球電源管理與散熱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臺達以"互聯生智 賦能新基建"為主題參展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一方面對應中國大力發展的"新基建"政策,另一方面呼應臺達致力於電力電子的核心技術,為智慧城市中的建築、交通、基礎設施及工業製造產業,提供高效節能的綠色解決方案
  • 助力打造廣州「全球定製之都」新名片 尚品宅配創新模式賦能產業升級
    在家居領域,廣東作為定製產業集中地,20年發展造就了數十家上市企業,近半數在廣州,成功打造出「家居定製看廣州」的響亮口碑。  11月3日,由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廣東省定製家具協會主辦的新國貨「全球定製之都」高峰論壇在京舉行。尚品宅配作為廣州「定製之都」示範企業之一,與廣州市政府領導、人民日報領導及其他家居企業代表,圍繞定製產業發展新方向和新目標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與對話。
  • 企業家專訪 |「華宇信息」米坤:新一代法律科技,助力法治中國新基建
    位於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的北京華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華宇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以下簡稱"華宇"),作為行業領軍的智慧信息服務專家,以"智慧+行業"為理念,"法律科技+法律服務"為導向,通過"場景連接"與"法律科技賦能創新"相互驅動,結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整合優秀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構建覆蓋法院、檢察院、司法行政、政法委、紀檢監察、公安等法律機關
  • 小蟻科技:乘著新基建東風,為智慧空間賦能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萬億元,而央行則意向拿出34萬億來布局新基建,佔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新基建正成為近幾年一個明顯的趨勢之一。百度、騰訊、阿里雲等網際網路巨頭們也都紛紛投入巨資加速新基建布局。
  • 2020新基建創新案例TOP100(51-100)
    如何結合「新基建」引入新技術為醫療信息化賦能,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隨著新技術對業務流程的融合滲透,智慧醫療領域逐漸被催生出新的市場契機。IVD體外診斷作為智慧醫療的先行者,在疾病預防、診斷檢測以及愈後評價等環節得到廣泛應用,是醫療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故專家點評為:標新立異。
  • ...國家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新基建 新科技 引領中國數據中心...
    5G、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正在加速賦能實體經濟,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支撐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正在逐步積累。所以說,科技創新為我們國家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三件事:第一,新的成長空間。第二,關鍵著力點。第三,重要的支撐。2019年,我們國家數字經濟創造的GDP達到了35.8萬億元,佔到經濟總量36.2%,居世界第二位。
  • 新基建對網絡安全提出新要求 專家:築牢防護網絡「安全底座」
    今年以來,我國強調以科技產業為突破口,加快推動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日前開幕的第八屆網際網路安全大會上,如何築牢新基建時代的網絡安全防線,成為與會專家熱議的話題。業內人士認為,網絡安全行業需要考慮建立新的網絡安全體系框架。2020年,伴隨一系列新基建政策的落地,各行各業都加快了數位化轉型的步伐。
  • 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新常態 「智」見未來
    要真正發揮科技「端-邊-雲-網-智」架構「春山可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催化了智能化浪潮的加速前行,「新基建」的賦能讓更多的創新模式湧現。企業如何把握這一重大智能化機遇,探尋新動能和新路徑?聯想亮出了自己的答案——「端-邊-雲-網-智」技術架構。
  • 擁抱風口,布局未來——科技獨角獸「新基建」行業觀察
    作為新基建的早期參與者,華為不僅喊出了「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升級」的口號,更聚焦在雲計算、AI和數據技術設施等多個領域;騰訊宣布未來5年將在新基建上投入5000億,用於技術能力、大型數據中心、科研平臺和產業基地等方面的建設;京東在近期發布了「京東新動能計劃」,將整合輸出技術能力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基礎設施;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則將在未來3年投入2000億,用於新基建的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數據中心建設。
  • ...落地首個AI社區;「新基建」賦能軌道交通;阿迪達斯開發智能鞋墊
    「新基建」賦能軌道交通 交控科技將打造「天樞系統」2019至2025年全球數據中心投資實現3%CAGR恆信東方:與華為VR眼鏡的內容合作正在穩步開展中海信8K畫質晶片已商用明年量產,未來兩年將加推6款晶片阿迪達斯開發智能鞋墊為AR眼鏡鋪路,iPad Pro搭配雷射雷達深度傳感器倒計時9天!
  • 挖掘新動能 助推雙循環 新基建賦能康養論壇舉行
    新知資訊 舉報   記者何春雷  11月20日下午,第三屆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大會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與未來高峰論壇之新基建賦能康養分論壇在園博園報告廳舉行
  • 星環科技孫元浩:新基建之大數據平臺的規劃與思考
    近日,星環科技創始人兼CEO孫元浩受邀參加支撐「新基建」,服務「新發展」主題會議,與產業各方共同探討「新基建」,結合星環科技在新基建中的實踐經驗,分享「基於新基建之大數據平臺的規劃與思考」的主題演講,並參與圓桌論壇環節:新基建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 天翼雲安全雲 打造新基建數據安全堅實底座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題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推進新基建」的主旨發言中介紹了中國軟體產業概況和新基建發展趨勢。他認為,「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有關部門要對核心技術產品實施自主可控的多維度測評,大力發展信息技術體系和生態建設,採用先進的「中國體系」,以原創架構優勢實現「彎道超車」。
  • 萬通發展受邀參加2020絲路青年論壇 科技創新賦能城市發展 給城市...
    如何把握新發展格局,已成為中國企業家的共同命題,萬通以戰略思維謀全局,不做斷崖式轉型,也不做大資本併購式轉型,而是運用創新思維,創新發展生態布局,推進企業平穩升級轉型賦能發展,我們所錨定的不但是2035,同時也是5G時代及中國城市發展的未來。新萬通新戰略目標是更好的服務於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服務於政府,進行城市運營研究與規劃、科技賦能、能源管理、提升城市運營效能。
  • 2020高層論壇丨中國移動副總經理高同慶:做好新基建的建設者、創新...
    他表示,我國正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5G為首的新基建成為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移動將深入推進「5G+計劃」,全面加強以5G、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做好新基建的建設者、創新者和投資者。
  • 深圳規劃首批新基建項目總計95個,總投資4119億元
    熱炒了幾個月的新基建建設,對於深圳具體怎麼建,今天上午,在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基建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堅朋介紹,深圳首批規劃了新基建項目總計95個,總投資4119億元,預計本年度可形成投資1006億元。
  • 新基建元年,聯想大寫的「轉型智慧」
    如果給 2020 年的科技關鍵詞做個盤點,「新基建」一詞必然入榜。自 2020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範圍之後,新基建成為各大企業轉型布局的主要方向。在企業紛紛轉型的同時,聯想也在輸出著賦能千行百業的轉型智慧,覆蓋了「新基建」核心技術,並且在政府、教育、金融、製造、能源等各個細分行業與夥伴攜手,推進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