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半邊山旅遊度假區,是由寧波城投公司投資開發的生態型綜合性海洋旅遊項目,總用地約8平方公裡,自2003起開始謀劃以來,圍繞「依託自然山海資源,打造濱海休閒勝地」總體定位,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品位建設,著力打造特色,建設一流景區,目前累計投入逾50億。海景皇冠假日酒店、寧波工人療養院、五彩漁鎮、歡樂海洋、四季百草園、環海健身道等一批特色鮮明的高品位項目相繼建成或開業,極大地提升了「休閒象山」的品位和形象,為象山發展海洋旅遊、創建旅遊強縣,注入了強勁的發展活力。
約8平方公裡的旅遊度假區以「半邊山」命名,而半邊山卻是塊彈丸之地,據《象山地名志》記載:「半邊山其西南削立成半邊,故名。長0.18公裡,寬0.08公裡,岸線0.55公裡,面積0.014平方公裡。一峰突起,海撥35米,南端有幹出礁伸出,火山巖構成的巖崖地貌獨具特色,極其稀罕。」
半邊山「極其稀罕」的巖礁景觀,卻因地處「偏僻」,還藏在深閨鮮為人知。它有巖礁「仙洞」的奇觀,有海上日出的瑰麗,有晚霞夕映的壯美,有波濤逐浪的韻律,更有著許多神奇的民間傳說。「八戒釘耙」、「老虎洞」、「七姐妹礁」、「夫妻抱子」、「八仙過海」等,一個個生動形象的動聽故事,都為秀麗的半邊山增添了神秘色彩。這是一個沉睡在東海之濱的處女秘境,一個賞景攝影的人間天堂。曾有無數遊客翻山越嶺前去「八戒釘耙」灘賞景行攝,而「老虎洞」東灘、西灘秘境奇觀,只因沒有徒步棧道,而讓人們望洋興嘆。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半個月時間內,我曾先後5次約伴赴「老虎洞」東、西兩灘冒險探秘和行攝,其中2次從陸地攀巖踏礁進入西灘,3次乘船登礁踏灘進入東灘和西灘。儘管冒著極大的風險和忍受極度的勞累,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對 「老虎洞」火山巖地貌的特色特徵有了深入了解,也深感掀開「老虎洞」東、西兩灘神秘面紗的重要意義,讓人們共賞壯美奇觀。
「老虎洞」東灘——無限風光在「虎口」
在象山,從老虎洞東沙灘登礁上灘拍攝島礁風光,以前很少有之。我雖冒險探秘,卻有「無限風光」的迷戀。
站在巖礁上眺望四周,東南面,一座高約60米的半邊山,懸崖峭壁,峻險壯美,似橫跨於東海之濱的一道秀麗屏障;西北面有一座幹出礁伸向海面,外側有一高約3米、寬約1.5米的不規則橢圓形穿孔巖洞,當地百姓稱為「老虎洞」,巖礁形如猛虎下山,虎視眈眈,其逼真的虎形令人驚嘆。走近細看,又如一隻盤踞在巖礁上的雄虎朝海嘶吼。換一個角度觀察,奇石「怪獸」形態各異,相向對視,虎口覓食。
我在想,當地百姓稱之為「老虎洞」,其名稱的來歷肯定源於這虎形的巖礁。群眾真聰明,「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猛虎下山》
▲《臥虎嘶吼》
▲《虎口覓食》
不遠處的礁巖灘中,有一根高約2米的墨黑色石柱巍然聳立,像一隻巨型海龜伸長脖子仰天長嘯;礁灘外側,夕陽映照下的「七姐妹礁」錯落有致,金黃剔透,仿佛一顆顆璀璨的海上明珠光芒四射;腳下的巨礁奇石色彩斑斕,似形態各異的怪獸,蹲伏著、匍匐著,礁石周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藤壺(觸),形如巖釘黑褐褐一片。
東沙灘獨具特色的火山巖島礁,和旭日、晚霞、月光交相輝映,各有韻味。伴著潮起潮落,一波波浪花「譁譁」拍打著島礁巖灘,奏著動人的海之樂章,令人陶醉。
▲《仰天長嘯》
▲《海上明珠》
▲《晚霞映天》
▲《孤礁賞月》
▲《虎洞天象》
「老虎洞」西灘——奇礁怪石似仙景
「老虎洞」西灘集海蝕崖、海蝕洞、幹出礁,卵石灘於一體,景觀各異,奇特壯美。仰望西北面,向南延伸的「丁」字形崖礁,臨海外側巖峰突起,「兩大一小」的崖巖形如「夫妻抱子」,據說,還留下了一個神秘而動聽的民間故事,引人入勝......
退潮後,巖礁底露出一個三角形巖洞,洞底是烏油光滑的卵石灘,洞壁金碧輝煌,民間傳說這裡是真赤龍修成正果的地方。坐在洞中向東探視,奇礁怪石美景如畫,恍如仙境。
令人稱奇的是,站在西灘觀看「老虎洞」,一點沒有東灘那樣形如猛虎下山或張口嘶吼的感覺,倒象一道面向大海的「朝天門」。這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西灘的火山巖礁崖、洞穴、巖灘,鬼斧神工,天造地設。這種奇特的礁巖風光,為人們賞景行攝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如果能運用晨曦或晚霞的光影或慢門技法等去拍攝,奇特的巖礁圖景格外壯觀。
▲《夫妻抱子》
▲《洞中探景》
▲《島礁海韻》
▲《旭日東升》
「八戒釘耙」灘——萬象山海美如畫
「八戒釘耙」灘因建有棧道,曾有許多遊客慕名前去賞景行攝。站在沙灘上向東南方遙望,又有一座向南延伸的「丁」字形臨海崖礁,當地百姓曾有一個神秘的傳說:從前,豬八戒途經東海惱火時,他揮舞釘耙狠命一耙,把鎖門山劈成兩半,使壁立的巖礁露出了9道凹凸起伏的尖峰,形如釘耙,故稱「八戒釘耙」。
「八戒釘耙」峻險秀麗,堪稱奇觀。風平浪靜的晴好天氣,大海懷抱中的釘耙礁,在夕陽或旭日映照下,巖礁神韻秀麗多姿。若遇大風天氣,巨浪拍打巖礁,濤聲陣陣,浪花四濺,像是「豬八戒」揮舞釘耙興風作浪,「釘耙礁」在洶湧的浪濤中氣勢不凡。
「八戒釘耙」灘是象山觀日出、攬海景的絕佳之地。在這裡迎著朝霞,讓你見證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在海面上漸漸升起,能看到海天合一絢麗多彩的景象奇觀。因此,很多遊客曾都來此賞景行攝,並利用大海、日出、晚霞、島礁、浪花等元素,創作出一幅幅精品力作,在各大攝影賽事中頻頻得獎。絢麗多彩的半邊山巖礁風光由此而美名遠揚。
▲《奇礁聽濤》
▲《島礁神韻》
▲《海天合一》
▲《晨曦映海》
近年來,特別是近期,我以紀實為主所拍攝的這幾幅圖片,雖然藝術感不強,但對於人們了解半邊山極其優質的山海資源,是一個直觀的呈現。
半邊山「極其稀罕」的巖礁資源,是一塊亟待開拓的處女地,目前還沉睡於東海之濱,令人惋惜。說實話,我5次冒險探秘和行攝,每次抵達老虎洞沙灘,總會心生感慨和遺憾。我曾不止一次地在想,如若這片巖礁資源得到利用和開發,必將成為東海半邊山旅遊度假區最大的閃光點和最響亮的特色品牌,成為象山攝影和海洋旅遊令人嚮往的奇葩。
通過我對東海半邊山旅遊度假區多次的考察和了解,加上近期親歷「老虎洞」灘的實地探秘,就進一步開發半邊山巖礁自然景觀,有了一些思考和感想:
首先,對半邊山巖礁資源要有一個新的、全面的認識和了解。東海半邊山旅遊度假區的沙灘、海灣資源豐富,風光秀美,譽有「海上麒麟」之美稱。但在象山,沙灘、海灣資源雷同的很多。全縣共有大小沙灘36個,松蘭山、中國漁村、東陳鄉東旦、鶴浦鎮大沙等優質沙灘,都與半邊山新鶴沙灘同質競爭。而半邊山「極其稀罕」的巖礁自然資源,不但在象山具有「唯一」性,而且在全省乃至全國也極為少見。如果我們能認識這個獨特的資源優勢,多作調查研究,儘早謀劃和策劃,就能使半邊山奇特的巖礁自然景觀早日煥發光彩。
其次,要消除開發巖礁自然景觀存有「安全風險」的認識誤區 。旅遊景點必須堅持「安全第一」,沒有安全就沒有旅遊,這是必須堅守的底線。目前赴半邊山「老虎洞」東沙灘、西沙灘賞景行攝,確實存在極大的安全風險,這是不爭的事實,奉勸大家絕不能輕易妄動、冒失險行。但我認為,如果開通直達公路,拓展環山步道,興建山梯棧道,半邊山賞景行攝的風險是可控、可消除的。而且,在建有棧道的「八戒釘耙灘」賞景行攝,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再次,開發半邊山巖礁自然景觀需要可行性研究。東海半邊山旅遊度假區開發建設已達十六七年,景區交通四通八達。但名副其實、最具優勢特色的「寶藏地」——半邊山,卻還是道路不通,荒蕪一片,這真是一個不解的迷。低矮的半邊山平均高度約35米,最高峰約68米,如果能興建一條長約500環山步道和二條高約四五十米的山梯棧道,到老虎洞東、西沙灘賞景行攝,安全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如圖:
▲《半邊山待建棧道示意圖》
因此,修建半邊山環山步道和山梯棧道,我認為是完全可行的、可能的!關鍵是要善於學習借鑑外地的經驗與做法。如黃山海撥1865米,華山最高峰2155米,都建有山梯棧道。湖北恩施大峽谷的「絕壁長廊」488米,位於海撥1700米,建在離地高差300餘米的絕壁山腰。可想而知,這些景區在險峰和絕壁中建設棧道,這是何等的艱難?但是,有投入必有回報,這些以自然資源為特色品牌的著名景點,現在都成為國家5A級景區。「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勝景在險峰」,勝景必在「險峰」和「仙洞」!
我想,在象山投資開發旅遊項目,只有充分利用「沙灘」、「礁巖」、「仙洞」等優質的山海自然資源,才能打造出神秘的旅遊勝景,這是全國各地的基本做法和成功經驗,我們象山也可以這樣做。
當然,開發半邊山巖礁自然景觀,除需修建通道外,還要注重整體包裝,打造特色,推介促銷、安全管理、規範標識,包括眾多小故事的闡釋和挖掘,等等。我認為,只要認清「極其稀罕」的山海資源優勢,儘早啟動謀劃和決策,在不久的將來,半邊山巖礁自然景觀,一定能成為閃耀在東海之濱的又一顆璀璨明珠。
對此,我充滿期待,滿懷信心!
來源:象山縣旅遊攝影協會
作者:白國璋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