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唐》中的李元霸「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是大鵬金翅鳥下凡。隋唐十八條好漢大多分別對應了上天的神仙。
《說唐》這部書裡,描寫了「隋朝十八條好漢」,其實書中只寫出了十三個,分別是:
第一條好漢 ——李元霸,乃上界大鵬金翅鳥臨凡。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在《西遊記》裡,孫悟空都是大鵬金之鳥的手下敗將。
《西遊記》第77回描寫:悟空逃,大鵬追,兩翅就趕上了。要知道,筋鬥雲、七十二變是孫悟空最自負的兩大神通。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大鵬鳥扇兩下翅膀就趕上了。
李白詩曰:「大鵬一日騰風起 ,扶搖直上九萬裡」。他是如來佛的舅舅,平時吃的食物是龍,用翅膀扇開海水,抓住龍而食。是佛教中的護法尊神。
李元霸是這麼一個厲害角色下凡,幫助唐朝打天下。自然是隋唐最厲害的角色,無敵的存在。
他被煬帝封為趙王,生得尖嘴縮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胯下一騎追風白點萬裡龍駒馬,是一匹又矮又瘦、力大無窮又快如閃電的神馬。手持兩柄鐵錘,共有八百斤,天下無敵。
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在他面前,就像幼兒對付大力士。後來被他撕成兩半。
李元霸殺人的標誌性手法就是抓住人的兩條大腿一撕兩半。四平山一戰,憑藉自己的一雙鐵錘,把18路反王的幾十萬大軍像打蒼蠅一樣。
不過他學藝時,他的師傅,紫陽真人一再告誡他:遇到使流金鐺的人不能傷害。
第二條好漢 ——宇文成都,乃上界雷聲普化天尊臨凡。被隋帝封為無敵大將軍,身長一丈,腰大十圍,金面長鬚,虎目龍眉,跨下一匹黃花千裡馬,使一柄流金鐺,重三百二十斤。在隋煬帝的大殿上,和李元霸比力,力舉五千零四十八斤鼎。
在被李元霸殺害後,真身歸天。在李元霸身邊發出陣陣雷擊。李元霸舉錘擊天,天上巨雷落下,鐵錘砸到李元霸的天靈蓋上,李元霸歸天。
第三條好漢 ——裴元慶,乃巡天都太保、八臂哪吒下凡。山馬關總兵裴仁基的第3個兒子,手持兩柄錘,重三百斤,後降瓦崗, 「慶墜山」,喪身於第11條好漢新文禮的火雷陣中。
第四條好漢 ——雄闊海,乃金頂太行山大王,身長一丈,腰大數圍,鐵面虯須,虎頭環眼,聲若巨雷,坐一騎追風馬,兩臂有萬斤氣力,能雙拳殺死二虎。曾經力舉千斤閘,保天下英雄逃亡。力竭閘落而亡。
第五條好漢 ——伍雲召,伍建章之子,隋朝南陽候,身長八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聲如銅鐘,力能舉鼎,萬夫莫敵,坐鎮南陽,後自稱忠孝王,起兵南陽。其子伍登為唐朝南陽王,世守南陽。
後死於高麗國左雄「沒尾駒」尾巴下。此馬看上去沒有尾巴,但只要主人在它頭上打幾下,那馬就前蹄一低,後蹄一拉。從屁眼中
飛出一條一丈多的尾巴。伍雲召沒有防備,被那馬尾巴打中頭部,頓時頭骨破裂而亡。
第六條好漢 ——伍天錫,伍雲召之堂弟,沱羅寨大王,身長一丈,腰大十圍,紅臉黃須,胯下騎烏雅馬,使一柄半輪月混金鐺有二百多斤,有萬夫不當之勇。
第七條好漢 ——羅成,上天白虎星官下凡,北齊勳爵燕公、隋朝靖邊侯羅藝之子。眉清同秀,齒白唇紅,面如傅粉,智勇雙全,七歲打猛虎,十二歲破番兵,坐一騎白龍馬,家傳回馬槍,瓦崗猛虎大將軍,洛陽王世充封其為一字並肩王,歸順唐朝後封為越國公,後被李建成,李元吉陷害而死。
第八條好漢 ——靠山王楊林,隋文帝的叔叔,上界計都星下凡,面如傅粉,兩道黃眉,力能舉鼎,身長九尺,腰大十圍,使兩根囚龍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有萬夫不當之勇。是瓦崗英雄最主要的敵手。
第九條好漢 ——魏文通,隋朝潼關元帥,人稱「賽關爺」之稱,使一口青龍刀。秦瓊秦叔寶是他的手下敗將。
第十條好漢 ——尚師徒,臨潼關總兵,人稱「四寶將」,前三件寶貝沒有什麼了不得:1.身穿七翎甲,2.頭戴馬鳴盔,3.手執提爐槍,重一百二十斤。
關鍵是他的第4個寶貝:跨下呼雷豹,那馬「身上毛片,猶如老虎一般,一根尾巴似獅子一般,馬頭上有一個肉瘤,瘤上有幾根白毛,一扯白毛,這馬一聲吼叫,口中吐出一口黑煙,乃馬中之王,凡馬一見,便尿屁滾流跌倒了」。馬跌倒後,馬上的戰將也會摔倒在地,就會被尚司徒上前殺死。後來這四樣寶貝被秦叔寶佔有。
呼雷豹這匹戰馬實在太厲害。可惜它肉瘤上的白毛被程咬金一時興起揪掉了,失去了隨時吼叫的功能。後來只要秦叔寶有了生命危險,那個馬一著急吼叫一聲,就會救秦叔寶保一命。
伍雲召被左雄的沒尾駒殺死後,秦瓊大怒,挺槍拍馬上前。「沒尾駒」一尾巴抽到呼雷豹的頭上。呼雷豹吃痛,吼叫一聲,鼻孔中吐出一股黑煙。沒尾駒頓時屁尿直流,癱倒在地。和它的主人一起被秦叔寶殺死。
第十一條好漢——新文禮,乃紅泥關總兵,人稱「八馬將」。身長丈二,做起也是一匹神獸,名為「金睛駱駝」,使一條200斤重的鐵方槊。
第十六條好漢——秦瓊,字叔寶。乃上界左天蓬大將下凡,為人豪爽,濟困扶危,人稱「小孟嘗」,奪得了尚師徒的四寶。平時使提爐槍,必要時使「殺手鐧」,為兩條一百三十斤鍍金熟銅鐧,瓦崗飛虎大將軍,大唐護國並肩王、天下都督大元帥。
第十八條好漢——單雄信,上界青龍星下凡,面如藍靛,發賽硃砂,性同烈火,聲若巨雷,使一根金釘棗陽槊,山東綠林之首,專好交結豪傑,處處聞名,後為瓦崗烈虎大將軍,洛陽王世充駙馬。失敗後被李世民處死。
《說唐》這本書中缺失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條好漢。結合其他書籍,估計可能是:
第十二條好漢——韓擒虎,隋朝齊國公,十二歲打虎,十三歲出兵,坐下五明花馬,手執綠沉槍,破番兵數十萬,南往北討,年近七旬,平南陽之亂。
第十三條好漢——王伯當,武藝絕倫,曾為武狀元,文榜眼,使銀尖畫戟,箭法高強,百發百中。後為瓦崗雄虎大將軍,以忠義自詡,忠於李密,萬箭穿身而亡。
第十四條好漢——梁師泰,太平莊莊主,金臉紅須,使兩柄大錘,重一百六十斤。
第十五條好漢——尉遲恭,字敬德,身長一丈,腰大十圍,面如鍋底,一雙虎目,煙燻太歲,火燒金剛,使丈八蛇矛,烏金鑌鐵鎧,雙鳳鐵盔,其祖傳神鞭,類似於秦瓊的雙鐧,必要時作為絕招使用,和秦叔寶有「三鞭換兩鐧」之戰。騎烏騅馬,為劉武周帳下先鋒,日搶三關,夜奪八寨,得太原等州府十餘座,歸順唐朝後封為虢國公。
第十七條好漢——程咬金,上界土底星君下凡,瓦崗寨混世魔王,身長八尺,虎體龍腰,面如青泥,發似硃砂,勇力過人,坐下一匹鐵腳棗騮駒,使一柄八卦宣花斧,重六十四斤 。歸順唐朝後封魯國公。
在《隋唐演義》、《興唐傳》、《瓦崗英雄》等古典文學和評書演義中,故事人物增多,李元霸沒有那麼厲害了,單田芳和陳蔭榮的評書中,突出了羅成的英雄形象。李元霸甚至在羅成手下吃了敗仗。
我認為,《說唐》這本小說,其趣味性和傳奇程度要超過《隋唐演義》和後來的評書《興唐傳》等。
- END -
內容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感 謝 關 注,歡 迎 分 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