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天,首都博物館將推出《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錦繡中華——古代絲織品文化展》、《江山如畫——12到20世紀中國山水畫藝術展》三大特展,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件國寶級文物薈萃一堂,展錦繡中華、江山如畫,揭秘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今天上午,記者特地前往首都博物館探訪三大特展。
穿越千年
考古新發現揭秘越地文明
今天,《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開幕,將持續到2020年2月16日。展覽按照浙江歷史發展脈絡,從「文明序曲」「古越春秋」「空山新雨」「東南樂土」「南渡臨安」「面向大海」六方面,講述浙江歷史文化的燦爛輝煌、文化演進的源遠流長。
此次展出的376組件文物包括: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伎樂銅屋、距今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豬紋陶缽等,僅一級文物數量已達百餘件。展品時間跨度從史前直至明清時期。其中,部分展品出自最新的考古發現尚未定級。
首博專家告訴記者,從文物的歷史分布和所在地區、珍貴程度來看,絕對是第一次在首都全景呈現浙江地區的文物文化資源。
錦繡中華
漢代織錦巧繡「壽為國慶」
明天,《錦繡中華——古代絲織品文化展》即將開幕。首博特意提示觀眾增添衣物,因為這裡的展品是最嬌嫩的絲織品,展廳溫度特意調低。
展廳裡,將有一批「最」有特色的文物亮相,包括最早的三版套印——泥金銀火焰紋印花紗、最早的加金織物——龜甲紋織金錦帶、最早的織金羅——湖藍色雲紋織金羅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與國慶有關的漢代織錦。錦上右側邊緣已殘,但仍可看出山狀是雲紋,禽鳥、飛龍、獨角獸、雙角獸、翼獸等動物形象穿插。漢代先民還巧妙地將「登高明望四海貴富壽為國慶」文字織在錦上。專家說,這裡的國慶並非國慶節的意思,而是表達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美好願望。「漢代先民把這段文字織在錦上,使我們今天得以看到絲綢之路開通的時代,中國面對世界的博大胸襟。」
據統計,該展覽共上展文物175件組,集合了首博、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等15個省市自治區共22家博物館和文博機構的文物藏品。該展覽將持續至11月24日。
江山如畫
93件名家作品描繪大好河山
93件(組)宋代至近現代的山水畫作品明日將亮相《江山如畫——12到20世紀中國山水畫藝術展》,分「登山」「臨水」「攬勝」「棲居」「臥遊」五部分展現祖國山河美景。
方從義《武夷放棹圖》、宋旭《五嶽圖》、仇英《赤壁圖卷》、董其昌《紀遊圖冊》、傅抱石《延安圖》、齊白石的《四季屏》等精彩畫作悉數登場。初步統計,該展覽涉及一級品文物多達30件(組)。該展覽將持續至12月1日。
展覽期間,首博還將定期推出面向各年齡層公眾的互動活動和講座,公眾可通過首都博物館的官方網站、微博、官方微信了解活動具體日期和報名方法。記者 劉冕 文 武亦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