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將推出三大特展 百餘件國寶今起亮相

2021-01-18 央視網

  今明兩天,首都博物館將推出《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錦繡中華——古代絲織品文化展》、《江山如畫——12到20世紀中國山水畫藝術展》三大特展,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件國寶級文物薈萃一堂,展錦繡中華、江山如畫,揭秘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今天上午,記者特地前往首都博物館探訪三大特展。

  穿越千年

  考古新發現揭秘越地文明

  今天,《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開幕,將持續到2020年2月16日。展覽按照浙江歷史發展脈絡,從「文明序曲」「古越春秋」「空山新雨」「東南樂土」「南渡臨安」「面向大海」六方面,講述浙江歷史文化的燦爛輝煌、文化演進的源遠流長。

  此次展出的376組件文物包括: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伎樂銅屋、距今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豬紋陶缽等,僅一級文物數量已達百餘件。展品時間跨度從史前直至明清時期。其中,部分展品出自最新的考古發現尚未定級。

  首博專家告訴記者,從文物的歷史分布和所在地區、珍貴程度來看,絕對是第一次在首都全景呈現浙江地區的文物文化資源。

  錦繡中華

  漢代織錦巧繡「壽為國慶」

  明天,《錦繡中華——古代絲織品文化展》即將開幕。首博特意提示觀眾增添衣物,因為這裡的展品是最嬌嫩的絲織品,展廳溫度特意調低。

  展廳裡,將有一批「最」有特色的文物亮相,包括最早的三版套印——泥金銀火焰紋印花紗、最早的加金織物——龜甲紋織金錦帶、最早的織金羅——湖藍色雲紋織金羅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與國慶有關的漢代織錦。錦上右側邊緣已殘,但仍可看出山狀是雲紋,禽鳥、飛龍、獨角獸、雙角獸、翼獸等動物形象穿插。漢代先民還巧妙地將「登高明望四海貴富壽為國慶」文字織在錦上。專家說,這裡的國慶並非國慶節的意思,而是表達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美好願望。「漢代先民把這段文字織在錦上,使我們今天得以看到絲綢之路開通的時代,中國面對世界的博大胸襟。」

  據統計,該展覽共上展文物175件組,集合了首博、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等15個省市自治區共22家博物館和文博機構的文物藏品。該展覽將持續至11月24日。

  江山如畫

  93件名家作品描繪大好河山

  93件(組)宋代至近現代的山水畫作品明日將亮相《江山如畫——12到20世紀中國山水畫藝術展》,分「登山」「臨水」「攬勝」「棲居」「臥遊」五部分展現祖國山河美景。

  方從義《武夷放棹圖》、宋旭《五嶽圖》、仇英《赤壁圖卷》、董其昌《紀遊圖冊》、傅抱石《延安圖》、齊白石的《四季屏》等精彩畫作悉數登場。初步統計,該展覽涉及一級品文物多達30件(組)。該展覽將持續至12月1日。

  展覽期間,首博還將定期推出面向各年齡層公眾的互動活動和講座,公眾可通過首都博物館的官方網站、微博、官方微信了解活動具體日期和報名方法。記者 劉冕 文 武亦彬 攝

相關焦點

  • 東莞舉辦古代青銅玉器展 數十件國寶珍品首次亮相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寶珠記者14日從東莞旗峰山藝術博物館獲悉,即日起至10月31日,金玉其相——古代青銅玉器展在該博物館抱樸堂舉辦。這一活動是由東莞旗峰山藝術博物館攜手保利藝術博物館,東莞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市文聯、東城文化辦等部門共同協辦。記者了解到,由保利博物館提供館藏青銅器近四十件,結合旗峰山藝術博物館藏玉器,為市民奉獻一頓豐盛的金玉饕餮盛宴。
  • 華藝北京首拍攜百餘件拍品亮相上海
    華藝北京首拍攜百餘件珍品亮相上海資訊 │ 來源:北國網 編輯:李國偉  作為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首批「老牌」成員,成立於1993年的華藝國際,2019年總成交額全球前15強拍賣行排名第六、國內第三。此前,「亞東遺珍——陳獨秀、胡適重要文獻特展」已於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巡迴展出,獲得重要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並引起學界廣泛討論。  同時還將展出清宮散佚繪畫中的重要藏品之一《元人秋獵圖》,它在清乾隆年間收貯於北京紫禁城內,經高宗弘曆品讀鑑賞,正式編錄於《石渠寶笈續編》,其後歷經嘉慶、宣統朝鑑藏,直到清末一直保存於宮內,可謂傳承有序,彌足珍貴。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77期):「雲上國寶音樂會」將亮相西安五大...
    第七屆河南省博物館文化創意大賽宣傳海報(圖片來源:鄭州博物館)【「雲上國寶音樂會」將亮相西安五大文物景區】在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之際,XSO西安交響樂團在陝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支持下,將先後走進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博物院、西安城牆五大著名文物景區
  • 等了兩年,《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周六亮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將於6月13日開播,從魏晉南北朝到唐的25件國寶將依次亮相,向觀眾生動展現開放、包容、盛大的時代氣象。根據計劃,《如果國寶會說話》展示了100件文物,共100集,分為四季播出,每季25集。
  • 大英博物館快閃店亮相上海 呈現百餘款文創商品
    可謂是大英博物館首次在國內集合如此豐富的主題文創周邊,通過快閃店的形式集中亮相。 太陽神拉、月亮女神巴斯特、亡靈之神阿努比斯、河沼之神索貝克、守護神荷魯斯及智慧神託特,六小隻化身可愛調皮的形象,帶來玲琅滿目的周邊產品,在營造出濃厚藝術氛圍的同時,讓大家輕鬆了解古埃及文明。
  • 國寶很「有戲」,博物館文物是否需要「流量」帶?
    當然,該現象並非只在上海,「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時同樣是無盡的長隊,陝西歷史博物院據說沒有一天不排隊;在北京故宮博物院,2015年伴隨「石渠寶笈特展」出現了「故宮跑」這個名詞,兩年後,《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再現「故宮跑」,或者需要排隊三四個小時才能一睹畫展。
  • 京劇藝術家馬連良誕辰120周年紀念展亮相首都博物館
    「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 (攝影 陳毓娟)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毓娟):12月22日,「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
  • 鎮館之寶|等了兩年,《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周六亮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將於6月13日開播,從魏晉南北朝到唐的25件國寶將依次亮相,向觀眾生動展現開放、包容、盛大的時代氣象。根據計劃,《如果國寶會說話》展示了100件文物,共100集,分為四季播出,每季25集。紅山玉龍、三星堆青銅神樹、太陽神鳥金箔、曾侯乙尊盤、越王勾踐劍、蓮鶴方壺……100件國寶級別的中國古代文物,將在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中,逐一亮相。節目組走訪了全國百餘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以及50餘處考古遺址,最後遴選出了這100件文物。
  • 三星堆博物館恢復開放 綜合館展陳提升後五大國寶齊亮相
    相比此前重量級展品分布於綜合館和青銅館,此次展陳提升以後,三星堆6大國寶中的5件國寶從此將在綜合館一起亮相。此前的升級改造總投資2300萬元,對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展館的硬體設施、展陳方式進行全面提升改造。改造升級後的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展館面積4000平方米,展示文物394件(套),類別包括陶器、玉石器、金器,青銅器等。
  • 觀察|國寶很「有戲」,博物館文物是否需要「流量」帶?
    博物館、美術館被認為是人類文化和藝術的諾亞方舟,在過去很長時間都被貼有「高冷」「朝聖」等標籤,以上海為例,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需要在館內外排隊數小時才得以一睹展品的只有2002年上海博物館「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2004年上海美術館「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等屈指可數的幾場。
  • 百餘件中西織物文物亮相上海歷史博物館 展示文明交匯的絢麗色彩
    央廣網上海12月2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攜手中國絲綢博物館、南京市博物總館共同舉辦的《東織西造 錦繡生活——中西絲織文物展》今天開幕。本次展覽展示了中國歷代絲綢殘片、明清江南絲綢精品、歐洲絲綢精品、中西絲綢服飾精品和生活器用中的絲織文物,共計139件/組。這些文物來自中國絲綢博物館、南京市博物總館、蘇州絲綢博物館和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其中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7件,三級文物63件。
  • 于右任書法藝術特展在平涼市博物館隆重開展
    于右任書法藝術特展在平涼市博物館隆重開展 2020-09-30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靈鼠兆豐年,來上海博物館鼠年看迎春特展吧!
    靈鼠兆豐年,來上海博物館鼠年看迎春特展吧! 文/金羊網 記者何晶圖/上海博物館供圖進入2020年,上海博物館將以八個橫跨東西、貫穿古今的特別展覽,迎接四方來客。1月10日下午,金羊網記者從上海博物館2020年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月14日,上博將主辦靈鼠兆豐年鼠年迎春特展。
  • 上海博物館調整今年展覽計劃:三大特展延期,五個特展即將登場
    春色好景正當時,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響應觀眾們的觀展需求,上海博物館特將「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與生肖文化有關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則延期至3月29
  • 沈城推出40餘個線上展覽 百姓「雲端」可暢遊各大博物館
    核心提示  「瀋陽歷史的源頭——新樂遺址」常設展覽、「盛世典藏——瀋陽故宮博物院藏國寶展」 「九·一八歷史陳列展」等,百姓可以居家「雲」遊瀋陽各大博物館、紀念館,了解瀋陽地域文化。  展覽內容豐富多彩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瀋陽故宮博物院推出「鏤月裁雲——院藏清代宮廷雕刻精品展」「盛世典藏——瀋陽故宮博物院藏國寶展」「曾在盛京——瀋陽故宮南遷文物特展」「清前三京——興京 東京 盛京展」「乾隆在盛京文物特展」「清代宮廷鐘錶展」以及原狀陳列大政殿、崇政殿、清寧宮、關雎宮等12個線上展。
  • 首都博物館:為青少年定製「讀城」大展
    今天要帶大家走進首都博物館,在那裡,年度大展「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在停展百天後於這個暑假重新開放。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隨著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恢復開放,「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覽再次亮相。
  • 來自18家博物館的25件國寶站到螢屏紀錄片C位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承載傳統文化精髓的國寶站到了螢屏紀錄片C位。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登陸央視紀錄頻道。《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選擇了來自18家博物館的25件國寶,以每集五分鐘講述一寶的形式,為國寶打造專業影像寫真。  《如果國寶會說話》,是央視紀錄片團隊近年打造的一個經典文化品牌。2018年開播至今已播出的第一、第二季,在網上贏得了超高評分。
  • 圓桌|六大館長共話文物故事,故宮將展《韓熙載夜宴圖》
    圓桌|六大館長共話文物故事,故宮將展《韓熙載夜宴圖》 澎湃新聞記者 李梅 2021-01-06 08:15 來源:澎湃新聞
  • 一周觀展指南|馬蒂斯「如一本小說」,三大石窟首次匯聚
    在上海,「弄·潮」——吳昌碩與浦東結緣130周年金石書畫特展、「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相繼開幕;在北京,國家博物館新推出「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即將展出的還包括山西酒務頭考古成果展,在洛陽,重磅的「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已經對外展出。
  • 一周觀展指南|蘇軾特展尚餘十多天,正倉院、馬蒂斯展將啟幕
    展覽共展出248件/組文物。M/M上海製造展期:2020年9月29日—2021年4月18日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法國知名設計工作室M/M (Paris)的中國首展「M/M上海製造」佔據了整個七樓展廳。展覽通過呈現百餘件作品,回顧其30年設計生涯,探討設計如何在不同的語境裡被轉譯與重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