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譜師:字輩譜與字輩詩

2020-12-24 大譜師V

字輩譜,又稱派語、行第、派引、排行等,是家譜中表示男性成員世系排行、 便於起名和區分家族內部不同輩分成員之間關係的特殊文字。由於多用四言、五言、七言詩的形式表示,因此又稱字輩詩、輩分詩、班行詩、行派詩等。與家譜中的其他部分相比,字輩譜所佔分量不大,但其作用卻相當重要。至於其最早出現的時間,一般認為是在宋代或者稍後。當時,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宗族觀念的進一步加強,各地同姓人之間的聯繫逐漸密切,修家譜的風氣也在各地民間逐漸流行開來。為了便於區分長幼尊卑和在不同地區的族人之間交往時便於稱呼,不少家族在修譜時開始採用五言詩或七言詩的形式,編寫字輩譜,讓族人在起名時依 次選用。一旦這些字被依次用完,則在下次修譜時加以續補。這樣,只要是同一個宗族的人,不管人數多少或遷往任何一個地方,只要報出了自己的名字,族人就可根據名字中的次序確定輩分高低。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程氏五門宗譜》中的字輩排行

當然,由於字輩譜的編修時間大都是在宋代以後,編字輩譜時又不可能把所有同姓人都集中起來確定昭穆次序,因此,字輩譜的使用範圍基本都是在血緣關係完全可以考知的人之間,從而也形成各地同姓宗族有自己的字輩譜,內容並不統一的客觀後果。甚至在同一地區的不同支派的人中,所使用的字輩譜也不完全相同,僅在體例和編排形式上相近。如就所用的字看,字輩譜裡幾乎全是吉祥字,用來表達慎終追遠、尊祖敬宗、詩書傳家、世澤延綿、教化族人、光耀門庭等良好願望,合在一起大多是寓意深刻的字輩詩。

如浙江奉化蔣氏家族的字輩譜是「祁斯開周國,奕世慶吉昌,崇德長受福,貽謀維有常。榮光永炳煥,和樂致嘉祥。坤載自久遠,乾行在健強。匡濟望仁智,安寧思俊良。垂範為邦則,承遠頌時康。昭謨百代盛,繩武守紀綱」,山東曲阜孔子後裔的字輩譜是「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惟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湖南寧鄉劉氏字輩譜是「起序端方,紹允維臧。麟勳渠翰,際運隆昌。枝榮本固,家慶綿長。世守耕讀,輝耀先芳」,陝西富平習氏字輩譜是「國玉永宗,中正明通,繼述承顯,尊守從榮」,

河北邢臺東小汪楊氏字輩譜是「全天文樹,雪瑞崇光。安仁守義,寧國興邦。齊家孝友,際運恆昌。卓善餘慶,奕世禎祥」,都是較有代表性的字輩譜。

另外,還有一些字輩譜是按陰陽五行編定的,如潁川堂義門陳氏字輩譜是「銓清標火員坤,銘海松煌增,錦添相輝培,欽深桂炳均,釧桃燭圻,銅江柳煥土章」,安徽績溪胡氏家族的字輩譜中有「錫沆樹炳增錦海林灶城」等字,每個字的偏旁連起來就是金、水、木、火、土,暗含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五行相生原理,並以此附會人世間祖生父、父生子、子生孫等,以示綿綿不絕。由於這些字輩譜已經帶有了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深刻含義,實際上被賦予了教化族人的功能,已經不再是單純拆開來使用的字輩譜了。

1935年《高密孫氏族譜》中的字輩譜

字輩譜最早是在歷史上出現,其發展也帶有時代特色。如在近年編修的家譜中同樣也多有字輩譜,其使用方法雖然依然不變,但含義已不全是歷史的內容。其中,如福建王氏的字輩譜中有「民主新時代,和平喜盈添。祖澤垂千載,敦倫慶奕年」,或者「子孫傳進步,禮義廣心田」,都在頌揚祖宗功德、勸勵子孫的同時加入了民主、和平、進步等新內容,體現了家譜與時俱進的生命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家譜裡的字輩譜並非採用字輩詩的形式,而是用簡單的數字作為排行,並以其順序依次起名。清朝人俞樾《春在堂隨筆》曾記載,「在紹興鄉間頗有以數目字為名者,如夫年二十四,婦年二十二,合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婦年二十二,合為四十五。生子或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其實,俞樾所說的不過是數字排行起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也由來已久。

在唐朝詩歌作品中,便可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大詩人李白又名李十二、杜甫又名杜二、自居易又名白二十二都是如此。著名文學家韓愈更寫了一首詩,詩名字即「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其中的人名分別代表王涯、李建、李程等,詩中稱呼的都是他們的排行。

宋朝人洪邁所著《夷堅志》也記載,當時「如雲興國軍民熊二,又雲劉十二鄱陽城民也。又雲南南城田夫周三,又雲鄱陽小民隗六,又雲符離人從四,又雲楚州山陽縣漁者尹二,諸如此類,不可勝舉」。元朝時,社會上也流行數字排行的名字,其原因被認為有民族矛盾的因素。對此,俞樾也記載:「徐誠庵見德清《蔡氏家譜》有前輩書小字一行云: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起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此於《元史》無徵。再證以明高皇所稱其兄之名,正是如此,其為元時令甲無疑矣。」在此影響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小名是「重八」,便與數字排行有關。

在他出生以前,他父親朱五四的哥哥朱五一已有四個兒子: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他父親也有三個兒子:重四、重六,重七,所以到他時只能起名重八。另外,朱元璋的祖父叫朱初一,曾祖父叫朱四九,高祖父叫朱百六,名字也都是家族排行。

朱元璋之外,根據俞樾的考證,明朝許多開國功臣的祖輩名字也都是數字排行,其中「開平王常遇春曾祖四三,祖重五,父六六。東甌王湯和曾祖五一,祖六一,父七一,亦以數目字為名」。由此可見,按排行起名的原因還頗為複雜,但這種方法由來己久也是事實。(《家譜文化知識與編修技巧》,王大良編著)

相關焦點

  • 霍氏譜諜中的字輩文化,霍家人必看!
    清朝雍正元年(1723),姑孰霍氏三修《霍氏宗譜》,確定輩分字派,四言詩十六字韻文,敦厚雋永,寓意深遠:「學士孔興,廷選榮光;本宗繼世,德壽隆昌。」自乾隆年間(1755)啟用第一字輩「學」字始,已歷經十二代。公元一九八五年,姑孰霍氏族人合議,接「昌」字輩,依韻合轍,承前啟後,續撰世系三十二字,每輩取用一字為排行,順次而行,世次不紊。霍氏字派世系聯云:「桂蘭才茂,孝友傳芳。天道福善,鳳鳴岐陽。
  • 對宣繼升等發起的50字輩6種版本宣氏譜代通知書介紹
    為了宣氏尋根問祖 ,筆者現將宣氏家族群中流傳的,80年前由宣繼升、宣繼馨、宣繼鑫、宣繼先等四位祖先發起50字輩6種版本宣氏譜代通知書整理介紹如下:       一、50字輩6種版本>宣氏譜代通知書樣式       第1種,捲軸版本50字輩宣氏譜代通知書。
  • 全國張氏字輩總匯
    南充市蓬安縣張家井張氏:始祖張維堯於康熙三十六年奉國朝旨由湖廣永洲府零陵縣卑田鄉張家鵝公大丘調入西蜀順慶府蓬洲東路長寧裡九甲地名張家井長溝立宅居住,邀族眾謫議三十字派。(歡迎連譜)南充市蓬安縣平頭鄉張家溝張氏,據族譜記載原從湖北麻城孝感鄉遷來,字輩:學文君仕國,元遷獻其德,永遠傳萬代,聲名必長發。當前在世的大都是「永遠傳萬代」這一部分。
  • 趙氏字輩大全!
    10慈谿一支趙氏家譜字派(部分)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昌、期,崇、隆、尊、顯,和、易、純、熙,聖、神、文、武,卓、犖、英、奇,溫、良、恭、儉,仁、敬、孝、慈,持、行、瞻、視,動、作、威、儀,綱、綱、法、度,禮、樂、書、詩,切、磋、磨、琢,學、問
  • 字輩|為什麼古代家族字輩,很多都是「轉宗」字派?
    流宗,家族用不同的字來作為字輩,當字輩用完就用不重複的新字來接續字輩,像流水一般,不會重複,萬世不亂。轉宗則是以一定的字數來確定家族的字輩,當字輩用完之後,下一代再次從字輩的第一個字開始啟用,稱為轉宗。因此也就出現了「轉宗出長輩,流宗出小輩」的說法。今天咱們重點來說一下為什麼會出現轉宗的情況。
  • 廣東-叔穎公後裔字輩資料
    譜延昭日月,貴顯佐朝光。純廉興禮義,發達乃隆昌。大展勳猷國祚昌,雲龍鳳虎際民良。忠厚賢嗣繩福澤,綿長奕冀慶餘芳。飛騰宇宙凌霄志,馳騁神州錦棟梁。穎美山川增毓秀,松陽俊士永翱翔。會議商議了修編族譜相關事宜,並且討論商議了統一字輩譜之事項,因各支宗親除波羅鎮有族譜文字記錄外(已在文革時期遺失),其餘各地均為世代口語相傳,在傳承的中,由於記憶及方言差異等原因,難以避免各支的字輩 譜出現部分的差異,經過探討,總結各支傳下的字輩譜如下;(賴恆煥提供)石灰鋪鎮旱田村: 「萬獻良君澤仁賢  毓斯有德日昇月  恆奕世復振鼎作 平原.]
  • 全國鄭氏字輩(二)
    河南鄲城有同支)湖北武穴鄭氏字輩:宣源文必思,志楚秀子(文)添(才),良(華)國元(詩)錫(禮)如(秀),立(立字:沒有起用)所昌能大,時明自學從,本有同功烈,其光見尚生,幫起繼周伯。宜昌鄭氏字輩:宗師兆家學 傳經子成德詩書明道理 禮儀賢世則孝友本能立 文章興典澤積善必延慶 永遠同松柏(現有詩字輩)宜昌長陽鄭氏字輩::修宗必大金玉貴連芳(現有金字輩)宜昌鄭氏字輩:宗師兆家學 傳經子成德
  • 【韓氏頭條】全國各地韓氏字輩匯總大全!
    江蘇省射陽縣地區韓姓輩份:乃、立、朝、廷、啟、秀、良                  江蘇宿遷(昌黎堂)韓氏字輩:培如從樹 華傳忠信 雅淑賢能江蘇連雲港(祖籍山西洪桐)字輩:開竹繼振家 寶善仲連成蘇北沛縣韓姓,堂號也為昌黎堂,其派語為:軍守師繼廣,方政兆宜傳。
  • 中華馬氏家譜字輩寶典——安徽 江蘇 浙江
    21 安徽風陽京山馬廟,清塘小馬,黃泥卜馬齊共譜馬氏一支字輩:克立先天業,尤鍾詩德長。光炎培遠澤,忠厚保家祥。本支聯繫人:馬玉彪,電話:15995837944 ,QQ號:2636625532。22 安徽淮北小馬家莊馬氏一支字輩: 開國成家,文明正{光}新{華},道樹法立,世德永欽。
  • 你知道家譜中字輩嗎?你又了解字輩的美好寓意嗎?
    字輩,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於表示家族輩份的字(多為名字中間的字),俗稱派。
  • 趙氏字輩大全(2017年8月更新)
    由於各種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後,世人對字輩譜變得陌生,這種現象在年輕一代更是明顯,趙氏子孫要謹記我族字輩,字輩不僅是祖輩對後輩殷切希望和期許,更是我輩尋根問祖的依據,通過字輩和始祖可以找到同支宗親,趙氏宗親微信公眾號:zhaoshizongqin要立志弘揚我趙氏文化和興旺趙氏家族!
  • 龔氏家譜【歷屆續譜序言】與字輩
    對如十屆譜中,亦澥、仁泉和次泉三世系,原只錄至「世」字輩,甚或「登」字輩始,其上數代,無從稽考,現據諸拾遺補闕。另外,從雲陽龔舉學彙編整理的《宗譜資料》中,尋找到很多我們九屆老譜上沒有的資料:如汝漢世系的乾發、乾榜、乾表和良傅四子乾符以及良猷次子乾光、良凡次子乾壽等,對完善本屆宗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龍氏頭條】全國龍氏字輩大全,看看有沒有你的?
    龍珠和他兒子龍啟先在我那無字輩,龍啟先生了三個兒子,龍啟先去遷源地背的譜回來,字輩是:永遠進朝廷,元亨義貞仁,祖籍高來泰。我們口頭傳下說是永州龍氏,湖廣麻城縣孝感鄉永新村的。有知情與我聯繫:13556827873龍義戉44、四川省武勝縣字輩,大,運,天,開,宏,緒。興,啟,萬,代,仁,文。鍾,毓,賢,良,俊,秀。上,兆,景,星,慶,雲。
  • 江西全南劉氏文房十四房劉備譜——劉氏文化
    江西全南劉氏文房十四房劉備譜宋故始祖:均軒公(均字輩)(外號楊劉司馬筠,史稱楊劉)宋故太祖:輝宗賢(景字輩)(中興四將劉光世父親三兄弟)三世:信榮平(劉光世(劉平)三兄弟)(叟字輩)四世:貴汝幫顯崇祥立達時盈(可字輩)五世:仁文興會秀鄧吳(昊)(尚字輩)(劉伯溫,劉伯文十,文房十四房
  • 全國各地韓氏字輩匯總大全!韓家人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
    江蘇省射陽縣地區韓姓輩份:乃、立、朝、廷、啟、秀、良                  江蘇宿遷(昌黎堂)韓氏字輩:培如從樹 華傳忠信 雅淑賢能江蘇連雲港(祖籍山西洪桐)字輩:開竹繼振家 寶善仲連成蘇北沛縣韓姓,堂號也為昌黎堂,其派語為:軍守師繼廣,方政兆宜傳。
  • 查徐氏字輩,從這裡開始(第三輯)【200條】
    二世祖彥能,三世祖寧均為單傳,四世祖剛配代閆劉三氐育有十子:從大至小依次為泰,欽,釗,銘,鉞,鐸,鍾,鎧,鑛,銳。其中八子鎧由漁山遷居河南夏邑火店徐暗樓,至我已是第二十二代"毓"字輩。自十八世祖起,續譜輩份排列為:"照永英顯毓,傳家蔭蓉昌,克紹先哲訓,福祉慶延長,馨芳昭奕世,鐸聲振國威,德澤恩恵遠,勳華樹鴻文"。
  • 趙氏字輩大全(2017年5月9日更新)
    由於各種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後,世人對字輩譜變得陌生,這種現象在年輕一代更是明顯,趙氏子孫要謹記我族字輩,字輩不僅是祖輩對後輩殷切希望和期許,更是我輩尋根問祖的依據,通過字輩和始祖可以找到同支宗親,我輩要立志弘揚我趙氏文化和興旺趙氏家族!
  • 【彭氏家譜】全國彭氏字輩-四川01
    《大彭吉祥》將陸續搜集整理現有網絡上的各省家譜字輩,也歡迎各地宗親踴躍投稿,方便大家續譜連宗,共敘宗親族誼!我們使用的字輩是:  仕啟國泰,世昌仁正,文學光華,惟德足真,存心己善,立身太成,隆師重道,伩友尊親,法良意美,多士篵生,天錫奇才,永登治平,吉祥雲集,古今欽銘,能守家訓,品列公卿。  08、四川儀隴縣馬安鎮的彭家人  字輩:漢、起、世、國、師,光、明、正、高、廷,大、友、登、天、上,萬、曹、錦、玉、林。是湖廣填川而來的。
  • 張紹江匯總全國張氏字輩! 您上榜了嗎?
    安徽天長張氏字輩:盛正普世文,治國齊聚恆堯舜天才廣,後來永茂興宿州蕭縣黃口鎮馬常莊行政村小張莊張氏字輩:吉孟慶祖長,學道(全)公明顯阜陽阜南縣老觀鄉張大臺子村張氏字輩(已知):金全敬廣振其開。合肥市廬江縣廬城張氏字輩(南槐堂):河清海晏,家呈祥瑞,貴馥南方,子顯孫揚(部分)孝友堂張氏三修字輩:噟正世大,光明顯曜,承紹人文,永昭宗道。
  • 最新蘇氏字輩大全
    四川達縣蘇氏字輩:「春子正如成三良朝自興光宗能耀祖世代永昌榮」。四川宜賓蘇氏字輩:「國正天心順官清民治安雪賢忠富貴容華世代寬」。四川廣元蘇氏字輩:「子年永崇如道顯國恩奉孝傳」。四川資陽蘇氏字輩:「永遠於宗世大榮龍登金光玉紹先德賢才必振興」。四川蓬溪蘇氏字輩:「萬仁君壽秀尚元泰定德中朝向啟智昌財茂光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