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Story 第10期 | 飛花流觴行酒令

2021-03-03 璐璐的英文小酒館

中國的酒歷史源遠流長,享譽中外,可以說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都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今天是大年初七,大家過年期間想必也是喝到盡興了吧。今天的酒館就來和大家聊聊傳統的酒令(Traditional Chinese drinking games)。

酒令是筵宴上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可追溯至西周時代,最初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的,提醒人們不要過量飲酒,在享受美酒的同時也不要忘記保持風度和禮儀。

Jiuling has a long history dating back to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11th century BC - 771 BC). Originally it was introduced to regulate people's drinking habits and so ensure that they should observe rules of etiquette while not drinking to excess.

《紅樓夢》第四十回中就有描述:鴛鴦吃了一鍾酒,笑著說:「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

到了戰國時期,酒令加入了競爭賞罰環節,最受歡迎的酒令之一便是投壺 (Pitch pot).

It wa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6 BC - 221 BC), that Jiuling evolved to include ways in which a toast could be made.

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遊戲,也是一種禮儀。在戰國時期較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發揚光大。投壺是把箭向壺裡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

Pitch pot is a traditional East Asian game that requires players to throw sticks from a set distance into a large, sometimes ornate, canister

酒令在唐、宋、元、明、清時期繼續得到發展。它們不僅形式上潮流,還很具有藝術性,所以受到了優雅的知識分子以及普通的民眾的喜愛。

Jiuling continued to thrive through the Tang,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ine production. They became quite fashionable and even artistic in its form thus meeting the elegance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practices of the common people.

一般來說,酒令根據受眾可以分為兩種,一類是給文人雅士玩的,是為雅令;而另一類則面向普羅大眾-是為通令。

Generally, Ju L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for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other for the  general public.

能參加雅令的人多半需要滿腹詩書,知識淵博,反應機敏。

最常見的雅令就是出題作詩或者對對子。一般,會設有一名「令官」,宣布行令的規則,再給出一行詩設定一個基調或者韻腳,酒桌上的其他人需要根據規則繼續創作,讓這首優美的詩接續下去。如果漏了一行,失去了韻律,則需要罰酒一杯。

In one popular literary drinking game, or yaling (雅令), a 「supervisor」 would offer a line of poetry, setting down a pattern or rhyme for the others to follow. His drinking buddies then continued the composition on the spot, keeping this exquisite verse alive. He who missed a line, and lost the rhyme, paid the fine, then drank some wine.

文人行雅令,大多是爭奇鬥巧的文字遊戲,是比機智、逞才華、鬥思維的智力遊戲,不過也很能活躍飲酒氣氛,賓主盡歡。酒令包含經史百家、詩文曲詞,典故對聯、歷史傳說等等,有較高的文學欣賞價值。

Usually a literary game is a unique and artful literary contest that requires superior wisdom, broad knowledge and fast response. Players do their best to improvise original, novel, unpredictable and well-crafted literary pieces, including quotations from scriptures, history, poems, proverbs, and fairy tales.

中國詩詞大會帶火的飛花令便是雅令的一種,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

行飛花令時可選用詩和詞,也可用曲,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七個字。比如說,酒宴上甲說一句第一字帶有「花」的詩詞,如「花近高樓傷客心」。乙要接續第二字帶「花」的詩句,如「落花時節又逢君」。丙可接「春江花朝秋月夜」,「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丁接「人面桃花相映紅」,「花」在第四字位置上。接著可以是「不知近水花先發」、「出門俱是看花人」、「霜葉紅於二月花」等。到花在第七個字位置上則一輪完成,可繼續循環下去。

行令人一個接一個,當作不出詩、背不出詩或作錯、背錯時,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

流觴曲水,是源於中國的一種遊戲,後來流傳至日本、朝鮮半島。夏曆的三月人們舉行祓禊儀式之後,大家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

A winding stream party (Chinese: 流觴曲水; pinyin: liúshāngqūshuǐ 或者曲水流觴) is an old Chinese custom in which the participants, usually scholars or politicians, wait by a winding stream and compose poems before their cups full of rice wine float down to reach them.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會稽內史王羲之偕親朋謝安、孫綽等四十二人,相聚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的蘭亭,修禊祭祀儀式後,舉行流觴曲水的遊戲,四十二人人飲酒詠詩,所作詩句結成了《蘭亭集》,王羲之為該集作《蘭亭集序》。從此流觴曲水,詠詩論文,飲酒賞景,歷經千年而盛傳不衰。

In the ninth year of the Emperor Yonghe (353 CE), forty-two literati gathered along the banks of a coursing stream and engaged in a drinking contest - cups of wine were drifting down from the upstream, and whenever a cup stopped in front of a guest, he had to compose a poem or otherwise drink the wine. At the end of the day, twenty-six literati composed thirty-seven poems in total and the Lantingji Xu, as a preface to the collection was produced by Wang on the spot.

通令則比較接地氣,行令方法一般有擲骰、抽籤、划拳、猜數等等,很容易活躍酒宴氛圍,熱鬧氣氛,因此比較流行。

But the uneducated masses weren’t entirely left out in the cold: popular drinking games, or tongling (通令), are an equally ancient tradition. Unlike the snobbish yaling, these accessible inebriators continue to be played in parks and pubs across China today. The most commonly seen are finger guessing.

民間流行的猜拳在唐代被成為「拇戰」,「打令」,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勢表示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必等於某數,遊戲雙方各報一數,如果所說數字和加數之和正好相同,則為贏家,說白了有點類似我們今天的划拳"十五,二十"的遊戲。

Finger guessing is fast, loud, and fun. Two drinkers each throw out a handful of fingers simultaneously, while shouting a number from zero to ten. If one of the drinkers somehow guesses the sum of fingers on show, they win, and the other takes a quaff. If both guess right, or, more likely, neither does, the game goes on. 

猜拳的時候,還會說很多吉祥話,比如「一定恭喜」,「二泉映月」,「三星高照」,「八仙過海」等等,簡直快活熱鬧極了!

In anticipation of a late night, one rule states that the fool that shouts a number lower than the fingers they』ve actually shown is immediately due for a drink. To spice up the rowdy game, players can’t simply shout numbers. They have to toss out a pleasant-sounding, poetic phrase, instead. 「Two springs, reflecting the moon!」 「Three stars, hanging high!」 「Eight immortals, across the sea!」

因為猜拳形式簡單,通俗易學,又有很強的刺激性,因此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古代普通的民間家宴中,用的最多的也是這種酒令方式。

以上就是本期的特別節目-古代熱鬧的酒桌遊戲行酒令啦。

酒館的特別板塊

China Story

用英語  說中國

在每期的結尾,我們都會給大家一個小小的問題,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本期的問題是:

和現在的酒桌遊戲比起來,古人的酒令頗有雅興,請問「有雅興」你會如何用英文解釋呢?

Jiuling – Traditional Chinese drinking games 

酒令

Western Zhou  

西周

Etiquette   

禮儀

Drink to excess  

過量飲酒

Pitch pot 

投壺(戰國時盛行)

Warring States period  

戰國時代

Elegance   

風雅

Intellectual  

知識分子/有文化的人

Literary drinking game 

雅令

Rhyme

韻腳

Composition  

作文/作詩

Improvise

即興創作

Scholar

學者

Literati

文人

Stream

小溪

Finger-guessing

划拳/猜枚 

[聲明] 本推文部分圖片為網際網路搜尋素材,若發現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繫小助手微信:luluxjg2,我們將儘快處理。

酒館不打烊,陪你過新年。

鋪子有各種好吃好喝好玩好看的年貨正在熱銷中,從下方菜單進入酒館鋪子,挑選你中意的好物吧!

相關焦點

  • 行酒令
    飛花令就是古時候人們經常玩一種"行酒令"的遊戲。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是中國古代酒令之一,屬雅令。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為令官,或出詩句,或出對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續令,所續必在內容與形式上相符,不然則被罰飲酒。
  • 【國學知識】行酒令
    到了秦漢之間,承襲前人遺風,文人們亦在席間聯句,名之曰「即席唱和」,用之日久,作為遊戲的酒令也就產生了。「酒令」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賈逵傳》:「(賈逵)嘗作詩,頌、誄、連珠、酒令凡九篇。」這裡提到的酒令,即是行令的令辭。魏晉時,文人雅士多喜襲古風,整日間飲酒作樂,清談老莊,遊心翰墨,作流觴曲水之舉。
  • 流傳已久的划拳酒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種遊戲既考驗人的才華和機敏,又能讓宴會充滿樂趣,因此成為文人們宴會上的酒令之一。唐詩、宋詞、元曲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和酒文化是有一定的關聯的。當然,行酒令成熟於隋唐時期,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也就是說,在周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酒令,只不過當時的酒令可能比較單一。
  • 行酒令:「五魁首、六六順,八匹馬」,啥意思?80後基本不知道
    我們熟知的酒令古代人對於喝酒很有講究,喝酒之前通常會作「行酒令」,可能很多人對行酒令這三個字很陌生。這些行酒令我們都耳熟能詳,但是他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嗎?「行酒令」的背後隱藏著深厚的「酒文化」。然而「酒文化」的形成、豐富、發展的過程,受到了許多衝擊。那麼大家知道這些行酒令的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下。
  • 行酒令,中國的酒文化
    酒令是筵宴上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較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飲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別風行,他們還常常賦詩撰文予以讚頌。
  • 憑欄已覺梅心動,倚戶才知菊色頹‖【曲水流觴】2017第270期
    冬日有寄(新韻)文/紀成知難回返復長行,載道舟車路自通。清淡風流雲散意,潔白雪落水凝情。思新畫作千層綠,憶舊詩吟一片紅。身鍍陽光心鍍月,存顆火種暖平生。尊前巧對飛花令,窗外狂吹落葉風。幾度傷懷秋已盡,一聲嘆息恨無窮。此時莫問來時路,過眼繁華轉瞬空。 釋懷文/雨載鷹已釋閒愁覺境寬,心潮不再一凝團。塵中況味誰人品,卷裡情懷我自看。笑語三生輕富貴,逍遙半世落貧寒。
  • 酒場搖色子搞氣氛,文人行酒令談高雅
    現代社會酒場搖色子來提升氣氛,我們來看看文人行酒令的遊戲,來提升一下酒場的高雅。從前,一些文人有時利用字素分析作酒令。酒令是喝酒時作的一種文字遊戲。酒令都有一定的要求,不會或者不合要求,就罰他喝酒。就和現在我們流行的搖色子、吹牛、划拳是一樣性質,只不過酒令顯得更加的高雅。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圓周率與飛花令的碰撞,是理性與感性的交融
    在看下面的內容前請大家先回答小編一個問題:圓周率小數點後第204位是多少?
  • 用四川方言玩一次飛花令,才曉得四川話有多好玩
    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遊戲,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 飛花令要求對令人所對出的詩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詩句格律一致,且規定好的字詞出現的位置同樣有著嚴格的要求。我和我的一群毛根朋友都是俗人。
  • 聊齋懸案:行酒令背後的鬧鬼之謎
    酒過三巡,大家開始行酒令。一個人說:「田字不透風,十字在當中;十字推上去,古字贏一鍾。」一個說:「回字不透風,口字在當中;口字推上去,呂字贏一鍾。」一個說:「囹字不透風,令字在當中;令字推上去,含字贏一鍾。」又一個說:「困字不透風,木字在當中;木字推上去,杏字贏一鍾。」
  • 今日對聯128期,飛花逐水心何處,縱馬追風意遠方
    【今日對聯128期】飛花逐水心何處(艾曉東)落葉歸根夢幾多(艾曉東)【今日對聯128期】發表出句:飛花逐水心何處(艾曉東越嶺翻山飽眼福(劉冬梅)10. 啼鳥縈林意幾般(韋桂鋒)11. 舒柳搖琴夢闌珊(李朝方)12. 明月窺窗夢幾回(何仁)13. 落葉隨風夢在枝(陳撥平)14.
  • 自帶999條行酒令的天津小酒,你買到了嗎?
    999條行酒令怎麼玩都不重複!沒買上的差點大打出手……這陣仗讓我以為7-11在搞什麼促銷活動……10瓶一條的超炫酷黑白包裝,方便攜帶。啞光硬紙盒/燙金logo/貼合盒子的防偽標誌,怎麼看都是高逼格的代名詞!
  • 濮陽記憶:酒令一籮筐(上)
    為活躍氣氛,濮陽人會行五花八門的酒令。過年了,少不了小酌幾杯,現搜集整理一籮筐酒令,奉送給大家,希望對你有用。濮陽人說的猜枚其實是划拳,是最魏傳統的酒令之一。主要規則是飲酒時兩人同時伸出一隻手,幾個手指或蜷或伸,並各說一個數, 誰說的數目跟雙方所伸手指的總數相符,誰就算贏,輸的人喝酒。雙方都不伸手指,對應數是零;雙方手指都伸開共十個手指,對應數是10。從0到10十個數,有對應的名稱。
  • 陪孩子玩飛花令遊戲,輕鬆記憶《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
    「飛花令」中的"飛花"一詞,出自唐朝詩人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是中國古代酒令之一,屬雅令。沒有詩詞基礎的人根本玩不好它,所以飛花令便成了文人墨客們喜愛的文字遊戲之一。一.古代玩法行「飛花令」時只能選用詩和詞,也可用曲,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七個字。例如:甲說一句第一字帶有"花"的詩詞,如"花開堪折直須折」乙要接續第二字帶"花"的詩句,如"落花人獨立"。
  • 古琴曲《流觴》:曲水流觴,風雅之極
    「曲水流觴」 主要有兩大作用,一是歡慶和娛樂,二是祈福免災。古琴曲《流觴》,被收錄於被錄入《西麓堂琴統》第3卷。描寫的是在三月三上巳節之日,晉代著名大書法家、會稽內史王羲之偕親朋謝安、孫綽等42人,在蘭亭修禊後,舉行飲酒賦詩的「曲水流觴」活動,盛了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遊浮水徐徐而下,經過彎彎曲曲的溪流,
  • 紅樓酒令之猜拳與拇戰淺解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由湘雲提議玩的酒令是拇戰,戚序本和商務本《石頭記》均誤作「猜起拳來」[4],第六十三回「怡紅夜宴」中,眾人玩佔花令散去之後,老嬤嬤們吃酒時所玩的酒令才是「猜拳」,由這些沒有文化且被作者稱為「魚眼睛」的人來玩,可知這種酒令是當時酒令遊戲中最普通的一種了。
  • 紅樓夢第28回酒令,「女兒喜,頭胎養了雙生子」的女兒是誰?
    《紅樓夢》有幾大讖語最要注意,分別是第五回太虛幻境的金陵十二釵判詞、曲子;第十八回賈元春點的四處劇目;第二十二回元宵節燈謎;第二十八回的「酒令」;第五十四回的王熙鳳「聾子放炮仗」笑話;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掣花籤;第七十回瀟湘館的柳絮詞和放風箏……這些之前都說過。下面聊聊第二十八回馮紫英的酒令第一句「女兒喜,頭胎養了雙生子」。這一句可以肯定是說史湘雲與馮紫英生了一對雙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