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不可怕,怕的是習慣了窮!跟著這樣做,你也可以走出貧窮陷阱

2020-12-23 鳳池竹蕭蕭

一、導語

我們為什麼窮?

我們可能會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去解釋。比如:出身不好、父母不好、環境不好、學習不好、能力不好、工作不好、工資太低、開銷太大......

而有人就通過深入研究這個問題,寫了《貧窮的本質》一書,並因此獲得了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就是美國經濟學家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

他們用了15年的時間,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等多個方面,深入剖析了全球貧困的本質,希望能從根本上找到貧窮真正的原因,從而幫助這些窮人逃離「貧窮陷阱」。他們在這本書裡將自己深入到這全世界至少8.65億貧困人口(日均收入低於0.99美元)中體驗到的真實生活一一進行描述,並且把實驗與研究的結果也進行探討。

二、造成窮的5大原因

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為命中注定貧窮或一定老死於貧窮的思想。——富蘭克林

那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呢?這本書給我們總結了5個窮人身上的「病灶」:

1.信息面窄,常常導致錯誤信息固化。

窮者愈窮。儘管我們不否認有時窮人的生活也存在著智慧,但信息缺失常常會導致錯誤觀念固化,很容易會拒絕保險、低成本貸款、存錢、援助等預防和先見方案。

說個真事大家就知道了。2020年初的時候,一個兩歲的侄女被查出來得了白血病,為了治這個病,親戚一家前前後後花了30多萬,扣掉國家農村醫保報銷的,自己實實在實在的也花了小10萬的現金。可能對於有錢來說,這10萬元不算什麼,但對於身在農村靠土地吃飯的窮人來說,真的是一筆足以拖跨整個家庭的費用。

而最讓親戚感慨的是,早在去年有朋友讓她給孩子買個重疾險的時候,她給拒絕了。假如當初她肯花那3千多元的保險費,估計這次的小10萬也能報銷個大半。她說,她聽別人講保險都是騙錢的,所以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保險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她沒讀過書,所以根本就不懂這些。

因為窮,所以很就相對思維固化,而當錯誤的思維固化後,就很難改變其身上的偏見毛病!

2.生活所迫,只能先考慮眼前能看到的事。

貧窮的人,之所以一直貧窮,是因為他們沒有想過從貧窮中爬出來,而只是一直在貧窮中尋找幸福。

窮人的收入有限,往往得到收入,分配完基本的溫飽與開銷後,就再難以承擔去其它東西了,比如儲蓄、未來計劃或社會保障等。因為這些選擇,需要在當下或前期做出少量付出,但回報卻在很遙遠的未來。這就不符合他們急功近利的眼光,所以現實困頓的他們,只能先著眼解決眼前能看到的事,而無法為將來打算了。

3.得不到尊重,收穫體面的成本比別人要高得多。

我們有沒有發現,越是貧困地區,彩禮的風俗越講究,而且開價越高!越是一夜暴富的人,就越會在光耀門楣上拿錢擺譜!

為什麼呢?

貧窮往往會帶來自尊的缺失!因為窮人比富人更好面子,他們永遠覺得面子比裡子更重要!

嫁女兒,一定要對方拿出天價彩禮,這才能在四方八鄰面前顯擺;娶媳婦,一定要擺上百來桌,或者去幾星級的酒店,才能在親戚朋友面前抬得起頭。長期得不到的尊重,只想在這幾個人生大事上好好得些臉面。為了彌補長期的臉面,就會很愚昧地從殘風陋習上鋪張浪費,以示體面!

所以是,越貧窮,越想熱鬧!

4.社會地位低下,好的資源基本輪不上

很多好的資源,都是有基礎的門檻的!

比如說,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高且穩定,但一般都會要求存款在5萬元錢以上;你想讓孩子上好的學校,你就必須得有拿得出手的學區房做保底或繳納一定金額的贊助費;你想獲得一流名師的講課,你就必須交得起高額的學費出來;就連國家推出的預防保健,也會分出三六九等的,你想用免費的,那就打國產的預防針,只預防兩種疾病,要想預防更多疾病的,你就得交錢才能用得上那進口的預防針......

5.寧願投機,而不是投資

越窮的人越想走捷徑,而越走捷徑就越貧窮!妄想一夜暴富,而不去腳踏實地的一點一滴地開始投資!因為天性中的懶惰控制著他們,使得他們根本就看不到所有成功人士背後所付出的成本代價,而只是羨慕被看到的那刻光芒,急切地想一下促成,急功近利地想一步登天!

認知的的偏差使得窮人在窮路上越走越窮,難以翻身,當這種認知越來越限制他們時,就會感覺整個世界無處不存在著」貧窮陷阱「,難逃命運,從而向命運屈服!

貧窮並不是個體現象,而是一種社會現象。這本書裡介紹了很多很多,也介紹了許多機構採取的幫助的措施,但」救急不救窮「,窮是一種病 ,得治!

三、我們這樣開始變

當然,世界上的人,之所以無法擺脫貧窮,還有更多我們不知道的原因,但深究其根本,肯定離不開人類中懶惰的天性和其公式化的思考模式。

雖說,貧窮是屬於社會的一種現象,需要從社會層面去解決它。像我們國家就早早將「脫貧」納入國家大計中,近年來也是在這方面做出了成績的,包括早已普及的9年義務教育、免費的基本預防保健、還有精準扶貧等一系列社會政策,這些都大大改善了我們國家最底層的「窮」!國家政策的扶持肯定是人們擺脫貧窮的中堅力量!

但想要徹底改變一個國家和社會的貧窮,還必須從每個人的自身做起!物質的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思維上的貧窮,沒有錢,可以慢慢去賺,但思維上的貧窮就會讓一個人或幾代人一直貧窮下去。

我們通過這本書,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因為金錢的稀缺,導致很多窮人在決策的時候,往往選擇短期能讓自己舒服的行為,而不會考慮長期對自己有益的選擇。 也因為注意力的稀缺,會讓窮人疲於思考,而無法忍受眼前所謂的一點犧牲,無法儲蓄,無法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那麼,單就從我們個人自身方面,我們可以做出哪些改變呢?以下5點不妨參照一下:

1.增加信息的儲備,多學習;

懶惰是貧窮的開始,自卑是貧窮的延續,而墮落就是以上的結果!

世界上,真正限制我們想像力的不是金錢上的貧窮,而是知識量的匱乏!精神上的貧窮才是真正的貧窮!

而改變貧窮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學習,只有學習,才能讓你掌握足夠多的知識,將不知道的事物變為自己骨子裡的東西,從而經過自己的內化,長成腦袋裡的營養,帶來更多的新知,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知識改變命運!想要改變命運,第一步就是要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百倍的行動量!只有行動量才能帶來看得見的結果呢!

2.相信教育才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

教育改變的是人的觀念、信念與真正的自我覺知,通過教育,我們才能養成下面這些好的行為習慣:

(1)勤思考

對於絕大多數而言,痛苦的根源是貧窮,而貧窮的根源又是自身的懶惰!思想上的懶惰決定了行動上的懶惰,而行動上的懶惰終將會造成物質上的匱乏!

多動腦、勤思考,才能更好客觀地看世界,才有機會跳出舊有的慣性思維,用更多維度的方式找尋不一樣的視角。

(2)自由選擇的態度

貧窮是一切焦慮的來源!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任何時候,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是渾渾噩噩地混過一天,還是積極陽光地打拼一天,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好的教育會給人向陽而生的力量,從而積極努力地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天。

(3)自我覺知

相信自己有所不能,更要相信自己無所不能。每個人走的每一步,讓人舒服的永遠是平路或下坡,讓你痛苦的則是上坡,是進步,是成長。好的教育能開啟人類的自我覺知,人生絕不是兩手一攤的碌碌無為,而是拼盡全力地上進成長!相信能,所以能!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書中的主人公塔拉就說:」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教育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皮鼓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許多人,不是沒有好機會,而是沒有好觀念,而教育就是獲得好觀念的唯一長期有效的途徑!意志上如果對貧窮妥協做無奈狀,那就會導致行為上對改變貧窮的放棄,最終會讓貧窮伴隨一生。

3.積跬步,相信積累的力量;

你可以生於貧窮,但不能死於貧窮!

知道水滴石穿的故事吧。每個月將你的收入的10%進行強制儲蓄,過不了幾年,你會發現,你的經濟情況會比之前的好很多。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絕不是有錢人的事,相比有錢人,其實越窮越要有理財的意識!

(1)設一個專門的帳戶,每個月一發工資,100、200元地隨機往裡存,幾年以後,你就會發現至少你還會有一筆可自由支配的錢可以用;

(2)嘗試做基金定投。銀行的至少每月300元起,但支付寶上可以有100元起的,去嘗試一下。

(3)打新債。打新債不是打新股,打新股會有一定的資金要求,而打新債1000元起就夠了。我試了下,一般封存期在20天到40天左右,但一般都可以做到10%以上的收益,運氣好的話,可以獲得50%以上的收益哦!

4.量力而為,不做打腫臉充胖子的事!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包括給父母養老及幫扶兄弟姐妹!

你想投錢,自己能拿多少就投多少,千萬不要去借或傾全家之力,起碼在沒了的時候,你還有退路;

你想孝敬老人,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明明自己窮得叮噹響,還非要七拼八湊地去答應該無理的要求,或者現在網上常常說的做「伏弟魔」之類的,都是十分不可取的;

千萬不要因為面子,而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你要知道,面子不是用錢去換的,而是用腦袋去掙的!

5.堅持運動,保持健康的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省錢。

有多少人,往往因為生了一場重病,就一夜被打回解放前,從小康跌回貧窮!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前半生用身體賺錢,後半生用錢續命」,想想,值不值當?

讓自己健康,才有本錢去努力賺錢,不是嗎?

最後:

人窮志短,貧窮是一種病,得治!想從根上治,那就得從思維上改變!今天的一小改變,說不定就會影響後代的幾世子孫呢!

貧窮,它很容易讓一個人的眼光變得傾斜,但也很容易塑造一個人。關鍵是不要沉浸在貧窮之中,用貧窮的思維來思考一切,從而喪失了挖掘自身可能性的勇氣!

你,認同嗎?

相關焦點

  • 男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還不上進,窮還理直氣壯
    富蘭克林說過: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為命中注定貧窮,或一定老死於貧窮的思想。這種理直氣壯的窮,會讓男人一直永遠陷在漩渦裡面,找不到出口,看不到希望,還要被自己的老婆嫌棄,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嫌我窮,你怎麼不去找有錢的男人?
  • 嫁窮男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嫁看不到幸福和希望的窮男人
    而女人找男人就會有很多種想法,有的是想找個經濟條件好的,希望自己婚後能夠經濟富裕的過日子;有的是想找長得帥的,天天看著心裡舒服;還有的人想找一個窮一點的,因為她覺得窮的男人可靠,條件不好,肯定會好好的珍惜自己和家庭,在外也比較放心。找個有錢的男人容易花心靠不住,其實也不一定。
  • 過來人告訴你,男人不怕窮,可「窮慣了」的男人不能要!
    在如今的社會裡,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個說法,不怕男人窮,只要是潛力股,在這個社會上就肯拼搏,就肯定能站穩跟腳。不說有一番作為,至少可以管住一家老小的生活。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潛力股、優質股,這就跟股票市場一樣,你看好的並不一定會一路飄紅,而你不看好的也不一定會一直飄綠。
  • 《人民的名義》:窮怕了到底有多可怕?
    因為窮怕了,所以對金錢極度渴望,越多越好,永遠覺得不夠;  因為窮怕了,所以有錢也不敢花,錢只有攥在手裡才有安全感;因為窮怕了,所以在金錢面前丟失了原則和底線,農民的兒子成為大貪官。這讓我想起《北京愛情故事》裡的拜金女楊紫曦,因為小時候家裡窮,買不起喜歡的鞋子,所以長大了之後,就特別執著於買鞋。家裡有一整個房間全是各種鞋,開心不開心都回家看鞋,甚至為了有錢買更多的鞋,違背真心,背叛愛情,選擇被不愛的富商包養。因為缺,所以近乎病態地追求,試圖填滿內心裡的空缺,這是窮怕了的後遺症。
  • 窮有多可怕,你知道嗎
    前者差點,大不了飲食起居上受點委屈,而後者若不足,則會讓人生難以翻身。01貧窮,似一條韁繩束縛你。讓人擺脫不掉現狀,喪失穩重的思考能力。慢慢滋生壞習慣,對自己的生活帶來不良影響。身窮,心不窮的人,則會想盡辦法,克服困難,一點點地向前爬行,即便是蝸牛或笨鳥,也不放棄任何的機會和希望;而身窮,心也窮的人,明明抱怨連天,不想忍受,卻不想付出任何的犧牲來鋪就自己的「富裕路」,只在自己厭惡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路,就在那兒。也許邁上一步,兩步,三步。就能離開原地,上個臺階。可,自己不動,誰會一輩子拉著你?
  •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窮有多可怕!
    文/天涯其實窮並不可怕,怕的是你窮的同時變得懶惰。都說勤勞致富,只有勤勞了才能遠離貧窮。沒有誰從娘肚子裡一生下來就是個富翁,放眼當今社會,哪個有錢人的財富不是靠自己雙手打拼來的,如果不想窮,那就努力改變現狀,命運從來都是公平的,沒有對誰好一點也沒有對誰差一點,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在這現實的社會窮人說句話都沒人在乎,哪怕你喊破喉嚨,都比不上富人的一個眼色。表面上別人答應你的事,一轉身就拋到九霄雲外。
  • 人可以窮,心別窮
  • 貧窮陷阱:貧窮是如何偷走一個人的未來?
    本來可以用這80美元的食物券購買夠一家人吃很多天的價格低廉的主食,但拉瑞恩卻用這些食物券買了蝦、國王蟹腳、沙拉與檸檬蛋白霜派。買完後她回到住處開始做料理,一個人享用完用一百七十六攝氏度高溫烹煮的龍蝦尾佐檸檬奶油。就這樣,一頓飯用掉了一整個月的食物券。
  • 《佐賀的超級阿嬤》有一種智慧叫:窮不可怕,就怕心窮一生
    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如何在貧窮中造就內心的富足?書中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2樂觀的心態,源於對貧窮的獨特見解年幼的德永(島田洋七的原名)因母親無暇照顧,被送往佐賀的外婆家。儘管他一開始百般不願,但最終還是在外婆家渡過了八年時光。說到在佐賀的日子,幾乎可以用「貧困」二字來總結,外婆家有多窮呢?
  • 什麼是貧窮陷阱,我們該如何靠自己擺脫?
    人為什麼會窮?一直以來,社會都存在這樣一個共識:窮,是因為懶。但真的是這樣嗎?在早期,倫敦曾做過相關實驗,結果證明,大部分窮人更願意努力賺錢,但仍然無法擺脫貧困。一言以概之,你窮,是因為你窮。二、貧窮綁架你的思維,從而限制你的能力當人深陷在貧窮的泥潭中時,窘迫的環境會使他們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所需,目光局限造成人更加在意眼前得失,關注短期利益。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尊嚴是自己爭取的,再窮的人,也要窮出骨氣來
    窮人並不可怕,可怕是思想貧窮。從女裝市場那種先付款後選號的地方出來後,我甚至覺得這個精品店的老闆做生意挺厚道的,還讓試戴,要知道,整個女裝市場上百家商家,沒有一個能做到這樣。但精品店的店員,偏偏遇到了這麼個人窮志短的人。男子在帶著女友和其他朋友的情況下,尚能做出這種不太道德的事情,說明他絲毫不覺得這種行為是可恥的。
  • 《男人不可以窮》陳偉霆角色怕老婆 與陳嘉桓對戲
    《男人不可以窮》陳偉霆角色怕老婆 與陳嘉桓對戲 陳嘉桓、陳偉霆《男人不可以窮》劇照    勵誌喜劇《男人不可以窮》已定檔12月24日上映。
  • 為什麼你總是擺脫不了貧困?其實窮不可怕,怕的是沒有財富思維
    你為什麼這麼窮?你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是因為懶惰、行動力差?還是因為思維固化,缺乏遠見?甚或者你也從未思考過,因為早已習慣了按部就班的乏味生活,每日抱怨卻也心甘情願的做一個最普通的窮人。還不是因為窮嘛!你總是撂給自己這麼一句狠話。而一切美好願望的開始,也永遠離不開那個固定的句式:「要是我有錢了,我一定......".這樣的日子周而復始,貧窮張開血盆大口,將我們吞噬。
  • 男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又窮又自卑
    他在想如果自己當初年少有為,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可人生沒有那麼多如果,錯過了就真的錯過。 我們都錯把分手,當成是年少時的無所作為的結果。
  • 蔣勳:你沒有窮過,哪裡知道窮多麼可怕?窮可以逼到人沒有人性
    在蔣勳老先生的訪談裡,他曾經談及財富觀,其中一個觀點讓人印象深刻。他說:「我永遠都不會嘲笑富有這件事,因為你沒有窮過,你哪裡知道窮多麼可怕,窮甚至可以逼到人沒有人性。」很多人都知道錢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於平凡的大多數人而言。
  • 貧窮會把人逼到什麼程度?「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他就像一個惡魔,逼得人自卑、膽怯、懦弱、無能、志短、停步不前、舉步維艱、水盡山窮、逼到絕境、做事退退縮縮、處處受排擠、時時被歧視、老無所養、限制了人的發展、喪失了生活的希望……茶淡了喝的不如水,人窮了活的不如鬼,世界上有一種病,叫:窮病。
  • 《蝸居》:從名牌大學生到「頂級撈女」,比貧窮更可怕的是心窮
    海藻:「你把我讀了四年大學的高等教育,講的跟個農民工一樣不值錢」。在海藻的骨子裡,她本就是個愛慕虛榮的人!於是,海藻第一次、第二次向宋思明借錢,再借房子……海藻欠宋的人情越來越多,還也還不清,只能牢牢地待在宋身邊,用她的話來說就是:「人情債,肉償嘍!」海萍,對海藻做人情婦的事,沒有及早制止,卻不聲不響地接受宋思明權利帶來的各種好處。
  • 《蝸居》:從名牌大學生到「頂級撈女」,比貧窮更可怕的是心窮
    海藻:「你把我讀了四年大學的高等教育,講跟個農民工一樣不值錢」。在海藻的骨子裡,她本就是個愛慕虛榮的人!海萍想買房子,錢又不夠,只能東拼西湊,自從海萍第一次向海藻借錢,就註定了海藻的悲慘命運。海萍的不加阻止讓海藻以為這件事也是可以被原諒的,在婚外戀的深淵越來越深。甚至在被小貝發現後,小貝只想用婚姻來留住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但小貝的心理還是有芥蒂的。海藻把小貝先領證不辦酒席的話告訴姐姐海萍後,海萍的建議,讓海藻徹底失去小貝。
  • 《男人不可以窮》:心裡的貧窮,比口袋的貧窮還要沒出息!
    《男人不可以窮》,一部聽名字會讓你以為是一部非常勵志的故事,起碼會是敘述主角心酸血淚史的故事,可是看到最後才發現原來並不是勵志故事,而是講述的殘酷的現實生活,無論是黃宗澤還是陳偉霆在劇中的角色,似乎性格從頭至尾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在觀看影片的時候不得不讓人有點感到遺憾,但是就是這樣的劇情才是真實生活的寫照
  • 貧窮有多可怕?以前的窮和現在的窮有什麼不同?
    每一次洪澇到來,大家都會冒著雨去收割已經成熟的玉米,每一次都損失不小。如果遇到大的洪澇,根本來不及去收割,一年的努力,大部分都是這樣白費了。如果地裡的農作物還不成熟,洪澇就到來,一年的努力,也是白幹了。交通不方便,大家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怎樣,也沒有人出來打工,青壯年打工,一般也只是在附近幾個村相互幫忙,偶爾會賺點小錢補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