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6 黑暗之心——人類殘酷史詩《現代啟示錄》

2021-02-08 電影正反打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收聽本期節目


 主 播:姜翛嶰  夏蔫蔫   五指毛  

後  期:姜翛嶰     編  輯:飯飯


船上漂泊幾十年,大器晚成的英國著名作家康拉德將畢生的恐懼與絕望都寫進了小說《黑暗之心》。


電影巨匠奧遜.威爾斯將《黑暗之心》改編成廣播劇,並野心勃勃地希望將之拍成電影,然而被雷電華公司拒絕執行,不甘心的威爾斯將《黑暗之心》的主題滲透在他的其他幾部電影《公民凱恩》、《上海小姐》和《第三個人》中,夙願難成,鬱鬱而終。


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站在兩位巨人肩膀上的天才,大導演科波拉攜著兩位前輩的欲望和理想,踏入煙霧繚繞,鼓點駭人的叢林,卻像原著中的男主角科茲一樣,宿命地迷失。歷經地獄劫數後,這部夢魘般的作品涅槃重生。


本期節目的三位主播@夏蔫蔫@姜翛嶰 和@五指毛 將講述這部經典之作背後的故事。



本期節目片單


現代啟示錄 Apocalypse Now (1979)導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類型: 劇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黑暗之心 Hearts of Darkness: A Filmmaker's Apocalypse (1991)

導演: Fax Bahr / 喬治·海肯盧珀 / 埃莉諾·科波拉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關注我們:豆瓣  |  知乎  |  微博

收聽方式:喜馬拉雅  |   荔枝FM  |   網易雲音樂



☝掃碼關注

全宇宙最話嘮最無聊的電影電臺,

關於經典電影的評論和推介。

主播們要麼貌美如花,要麼文藝矯情。

來吧,我們互相傷害吧!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節目

相關焦點

  • 《現代啟示錄》背後的「黑暗之心」
    《現代啟示錄》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從誕生之初就自帶「黑暗」屬性的《現代啟示錄》        作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電影生涯中最重要的電影作品,相對於講述家庭式愛恨情仇的《教父》,我個人更青睞於探討人性與戰爭本質的《現代啟示錄》。
  • 世界經典電影系列(10)《現代啟示錄》
    出自《教父》導演科波拉之手,深入越南戰爭的史詩電影,透視人性黑暗面的大師傑作——《現代啟示錄》,一個電影人的災難啟示。影片改編自約瑟夫·康拉德小說《黑暗之心》,曾經被《公民凱恩》的導演奧遜·威爾斯相中,但最終是威爾斯的崇拜者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走完了這趟「九九八十一難」的叢林之旅。故事梗概很多影評人認為《現代啟示錄》其實是一部公路片。儘管它沒有公路,有的只是河流。好萊塢公路片的模式是,當一段路走完,人生境界也隨之發生改變。
  • 現代啟示錄【一起學電影】
    4分鐘看完《現代啟示錄》,場面震撼↓↓↓153分鐘(公映版)/劇情/戰爭/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
  • 關於導演的「黑暗之心」
    關於導演的「黑暗之心」2020年元月5日  越來越多喜歡電影的年輕人開始關注電影導演的工作
  • 《教父2》和《現代啟示錄》都是科波拉執導,哪部是其巔峰之作?
    今年的北影節雖然已結束近一個月,但有一部影片的重映依然未得到足夠的談論,那就是美國導演科波拉電影生涯中的巔峰之作——《現代啟示錄》。人類永遠走在善與惡的繩索上《現代啟示錄》是由波蘭裔英國小說家康拉德的《黑暗的心》(1899年連載,1902年出版)改編的,《黑暗的心》故事發生的時間和《現代啟示錄》完全不一樣,後者將故事時間安排在1968年。一個故事場地在越南和緬甸,一個則在非洲,其中的人事因緣也有著巨大的差異,但我覺得電影《現代啟示錄》仍然忠實地遵循了原著的精神。
  • 《現代啟示錄》:跨越四十年的精神吸引力來自何處
    今年的北影節雖然已結束近一個月,但有一部影片的重映依然未得到足夠的談論,那就是美國導演科波拉電影生涯中的巔峰之作——《現代啟示錄》。人類永遠走在善與惡的繩索上《現代啟示錄》是由波蘭裔英國小說家康拉德的《黑暗的心》(1899年連載,1902年出版)改編的,《黑暗的心》故事發生的時間和《現代啟示錄》完全不一樣,後者將故事時間安排在1968年。一個故事場地在越南和緬甸,一個則在非洲,其中的人事因緣也有著巨大的差異,但我覺得電影《現代啟示錄》仍然忠實的遵循了原著的精神。
  • 現代啟示錄,把戰爭當成實驗品的小白鼠
    觀看了今年最熱的影片《八佰》,然後寫了一篇觀感《八佰,八佰,八佰,現代啟示錄》,裡面提到了二部電影,一部是講述同一個故事題材的《八百壯士》,一部是同戰爭題材的《現代啟示錄》。在出演這部影片時,馬龍已經已經嚴重發胖,與原著中的瘦高人物形象大相逕庭,更為糟糕的是,他也沒有讀過原著,這部世界經典小說,康拉德的《黑暗之心》。但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馬龍大爺收人錢財,替人演戲,圓滿的完成了任務。而導演差點為了此片,為了藝術,歷盡千難萬險,賭上了身家性命,差點街頭要飯。
  • 《黑暗之心》「教父」之父的最野心悲情之作
    《現代啟示錄》並非是講述越戰,而是通過對現實的真實再現,雕琢人性的瘋狂。▲  影片改編自約瑟夫·康拉德的小說《黑暗之心》,電影則將故事發生的背景從非洲改到了亞洲,並將時間點設置在了越戰期間。主人公威拉德上尉奉命暗殺已在原始叢林自立為王的陸軍上校庫爾茲,威拉德上尉的尋找之路上的所見所聞匯成了一次對現代西方文明的審判:當一個自以為先進的文明陷入野蠻的泥沼中時,它究竟是會被黑暗同化還是能夠度化野蠻?
  • 從尼採、康拉德直到科波拉——重讀《現代啟示錄》
    認識「惡」的沉浸式旅程《現代啟示錄》是一部真正的「沉浸式」電影。但是,它絕不是今天我們片面、膚淺地去理解的那種靠高科技的視聽環繞帶給人感官刺激上的「沉浸」。這部影片的沉浸是在心理層面、思想層面的。這是一場跟隨角色去認識「惡」,認識「黑暗之心」的沉浸式旅程。
  • 《湮滅》#32 燈塔、黑暗之心、與恐怖谷
    湮滅這詞不僅僅是五彩斑斕的「閃光」將會湮滅人類的棲息地,也是人類自身的自我毀滅。五人小隊裡的心理學家說「幾乎沒有人想要自殺,但幾乎人人都想尋求自我毀滅。」好吧,還是老弗那一套死亡本能理論。片中的五個人幾乎都是人類社會的邊緣人,有些人反抗有些人隨遇而安。
  • 從尼採、康拉德直到科波拉 ——重讀《現代啟示錄》
    很多導演,比如伍迪·艾倫,就經常被錯位地歸於前者……    《現代啟示錄》是科波拉的野心之作(儘管一開始曾決定由喬治·盧卡斯來導演,但這個創意核心一直是科波拉本人的)。雖然它不像《對話》(1974)那樣在一個簡單的故事中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四兩撥千斤,但的確比已經成為電影教科書級別的《教父》(1972)複雜且深入得多(有一種說法是,科波拉拍《教父》是為了給《現代啟示錄》積累資金)。
  • 重讀《現代啟示錄》:從尼採、康拉德到科波拉
    很多導演,比如伍迪·艾倫,就經常被錯位地歸於前者……《現代啟示錄》是科波拉的野心之作(儘管一開始曾決定由喬治·盧卡斯來導演,但這個創意核心一直是科波拉本人的)。雖然它不像《對話》(1974)那樣在一個簡單的故事中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四兩撥千斤,但的確比已經成為電影教科書級別的《教父》(1972)複雜且深入得多(有一種說法是,科波拉拍《教父》是為了給《現代啟示錄》積累資金)。
  • 重讀《現代啟示錄》:從尼採、康拉德到科波拉
    這是一場跟隨角色去認識「惡」,認識「黑暗之心」的沉浸式旅程。啟示錄四騎士與士兵之惡今天來看,《現代啟示錄》好就好在沒有拍成美式主旋律。一個常識是,好萊塢大多數所謂大片都是美國主旋律,戰爭題材尤其如此。《現代啟示錄》另一個不俗的地方是,沒有拍成通常的「反戰片」。
  • 黑暗中難以自拔的黑暗之心
    黑暗中  難以自拔的黑暗之心  我喜歡無所事事沒完沒了的凝視世界,植物還行,動物就有點厭惡,我不想普度眾生,只歡喜對喜歡的東西沒完沒了  康拉德《黑暗的心》說的是非洲黑暗叢林和比叢林更黑暗的人心,膚色黑暗引起的黑暗,真是一語中的。人類總是對黑暗充滿好奇,我從康拉德的書裡看剛果河畔密不透風的森林,它們一不注意就從眼前迷離般消逝。
  • 原創 | 戰爭電影排名第一《現代啟示錄》幕後真相
    弗蘭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的《現代啟示錄》是公認的戰爭電影經典。
  •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電影》之《黑暗之心》
    這一期介紹的電影就是《黑暗之心》,文字來自原書。《現代啟示錄》在1979年公映後,在票房和評論界都迅速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使它一舉成為當代美國經典影片。如今,法克斯·巴爾(Fax Bahr)和喬治·海肯盧珀(George Hickenlooper)執導的《黑暗之心:一個電影人的啟示錄》對於這一傳奇之作仍然貢獻良多,這部紀錄片以編年的方式反映了科波拉的影片混亂嘈雜的製作過程。
  • 西安SKP影城 | 10月15日《現代啟示錄》加映
    西安SKP國際影城作為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展映影城,將為大家帶來4部影片,分別為電影節開幕影片:電影《就愛斷舍離》原名《時光機 Happy Old Year》及三部展映影片:聚焦義大利-費裡尼《八部半》、4K修復《象人》、4K修復《現代啟示錄》。影片已於貓眼電影APP,獨家開啟預售。
  • 特別放映|《現代啟示錄》:湄公河上的公路片,逆著歷史的奧德賽
    6周實際耗費16個月的拍攝……1979年震古爍今的《現代啟示錄》問世在8月15日正式上映之前未完成版已在坎城電影節上斬獲金棕櫚面對媒體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談道:這不單單是一部關於越南戰爭的影片戰爭的末日剪影神曲般的地獄景象康拉德的黑暗之心馬龍·白蘭度的癲狂表演大門樂隊的迷幻搖滾華格納的輝煌歌劇共同構成了《現代啟示錄》震懾人心的魔力11月1日(本周日)18:30影協將在新太陽B101舉行
  • 文學丨《黑暗之心》另類價值觀的解讀
    這種超前的寫法,在《黑暗之心》中收穫了最強烈的效果。康拉德成功地在小說的每一個角落,都滲透進了它的主題:即黑暗。黑暗像是一群奔跑的野獸,出沒在人物的四周,同時也追擊著小說的讀者。 黑暗之心的第二層意義,是指白人殖民者的內心世界和非洲的原始社會一樣,都是黑暗而野蠻的。
  • 德普確認出演《叢林之王》 演繹翻版現代啟示錄
    德普確認出演《叢林之王》 演繹翻版現代啟示錄 時間:2017.05.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結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