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最初是由日本雜物管理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一種人生整理觀念。同名書籍《斷舍離》講述了如何通過「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掉堆放在家中無價值的東西,離——脫離對物質的迷戀」整理物品的同時整理內心,以追求極佳的居住環境,逐步幫助我們找到真正有需要、有價值的東西。
「斷舍離」聽著頗為複雜,其實要做到非常簡單,即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什麼東西是現在需要的,是適合自己的,將其收入囊中,不符合的一概丟棄。
有對韓國夫妻就直接將自己的家進行斷舍離,甚至做到了「家徒四壁」。夫妻倆非常喜歡家中「四白落地」和「一塵不染」的感覺,所以房子住了好幾年還是宛若新房。很多人不理解這樣的居家場景,有的人說沒有生活氣息,甚至有的人懷疑是炒作,也有人非常喜愛,但屋主說:可能只有真正嘗試過,才會知道這樣的生活有多爽
一進門就是客廳,之前沒有單獨玄關,現在只保留了原來的空間結構,鞋櫃隱形在背景當中,整個空間看上去更加乾淨清爽。
之前的客廳面積較小,現在把大陽臺朝向客廳的部分打通內包,擴大整體客廳空間和視覺面積,還在靠近落地窗的位置打造一個休閒下午茶區域。
曾經夫妻倆也和現在的很多人一樣喜歡囤積物品,結果導致生活中除了工作就是收拾屋子打掃衛生。後來,學習了斷舍離,讓他們降低了物慾,同時也對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學會丟棄。
雖然看起來「家徒四壁」,但他們說,只有試過才知道這樣的生活有多爽。
斷舍離不代表生活不精緻,食物一樣可以帶來生活的精緻感和儀式感。給茶桌鋪上不同的桌布,偶爾也能把這裡當成臨時的小餐廳,晚餐時順帶欣賞夜景,早餐時打開窗戶順帶呼吸新鮮空氣,倍感愜意。
斷舍離的生活有很多的好處:
1、空間變得清爽。不需要的雜物不會出現在出現視野裡,有足夠的空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2、不用擔心家務,心情也變得愉悅了起來。
3、減少瑣事。比如,不用再擔心「明天穿什麼衣服好,真麻煩」,因為精挑細選後的衣櫃,都是自己最愛的穿搭,不需要考慮這麼多
4、提高時間利用率。在原有生活中總是提不起精神,「斷舍離」改變了原本壓抑的生活狀態,減少了很多消磨的時間。
5、尋找物品的時間減少。雜亂無章的擺放導致尋找物品花費時間多,有時候還會找不到,當環境變得整潔時,一切都變得井井有條。
通過學習與實踐「斷舍離」,人們將會重新思考自己與身邊物品的關係,從對物品的關注轉換到對自己的關注,「斷舍離」我們不需要、無價值、不適合的物品,讓自己身邊的環境得到一次真正有意義的「大掃除」,再由外部環境逐步引申到我們自己內部環境——心靈世界,煥然一新。
「斷舍離」突破的是物品的界限,更是促進了個人精神上的「斷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