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斷舍離?為什麼要斷舍離?斷舍離什麼?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斷舍離
這裡的「斷」指的是可以將生活中不需要的決斷掉;舍指的是能夠捨棄多餘或者沒用的東西;離指的是脫離欲望的執念。
光怪陸離的社會,使人們的生活變得錯中複雜,從衣食住行用的種種方面,增加生活的步驟。就拿晚上洗臉的例子來說:「卸妝水、洗面奶、清潔面膜、保溼面膜、水乳、精華液、晚安面膜」,一整個流程下來,休息時間就會相對縮小。
精緻的生活與簡潔的生活是不矛盾的,但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選擇,或者判斷自己是否需要。
因此,這裡的斷舍離,是捨棄自己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極簡到最大,你就會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也能找到更好的自己。
然後說為什麼要斷舍離
大學生活讓我深刻體會到斷舍離的重要性。大學的宿舍空間非常有限,尤其是對於愛買衣服的女生來說,一個衣櫃恨不得掰成兩半使用。我的大學室友本就愛網上購物,常常因為優惠券和滿減,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
她的一畝三分地連放腳的地方都堆滿了她網上淘來的各種玩具,像是刺繡、戳戳樂、印花貼、飛行棋等等,玩具上又堆滿了平常不穿的外套。很難想像,一打開門,宿舍猶如一個倉庫,連走路都要多加注意。
快畢業的時候,室友發現這些東西搬離宿舍會非常麻煩,郵寄費也很貴,我們一通收拾下才發現,很多東西其實用不到,直接給收廢品的阿姨了。
明明可以節省掉那一部分的錢和空間,換來更加舒服自在的生活空間,但是在大學畢業前不久才知道,室友問過我,為什麼我的東西就沒有那麼多,也不要收拾那麼久。
我跟她說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我的生活物品進行斷舍離,並記錄下來,下次還要買的時候,我會知道這個東西的結果,漸漸地我只會購買我需要用的。都是用的,整理起來也會方便很多。
所以,我們需要斷舍離,學會不給自己的生活壓力。
最後是斷舍離什麼
有一句說:「無欲則無求」。不要迷戀、期待一些事物,也就不會有患得患失的恐慌。這種思想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提出的,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處於戰亂之中,老子認為「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才是人們享有安定幸福生活的前提。所以希望王侯將相能夠淡泊名利、質樸無華,無私奉獻、清心寡欲。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自己應該斷舍離什麼,不如想想自己需要什麼。生活上,心靈上找到自己需要的,整理出來之後,可以將身邊不需要卻存在的東西進行斷舍離。要學會放下,才能有所收穫。要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生活才會是你自己喜歡的樣子。
《斷舍離》的這本書就是在生活和心靈上雙重淨化,褪去繁雜的生活,回歸本心,用實實在在的方法教你捨棄,讓你了解自己,讓生活變成自己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