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世上生活,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是應該要什麼,人生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寶貴的、真正值得爭取的。這就是正確的價值觀。二是能夠要什麼,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是最適合自己的性情和稟賦。這就是準確的自我認知。有了這兩條,內心就會寧靜,行動就會從容。——周國平
我們常說隨波逐流,很多人活在這個世上都是在「隨大流」,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什麼事情能做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方向在哪裡。
01生活:搞清楚自己不想要什麼,不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年少時,因為經歷少,往往很迷茫。越長大,越會發現人生沒有那麼多的歲月靜好,也沒有那麼多的雲淡風輕,更多的是看清生活的現實,在時光裡漸漸的看清自己,認識自己。
人活一世,很多人都選擇了圓滑處世,認為這樣更加務實、明智,可以逃避世俗帶來的壓力,也有些人特立獨行,怎麼舒適怎麼生活,這樣做本身是沒有錯的。
重要的是,將來能否承擔這個選擇的後果,比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一個人獨居,獨居本身沒有錯,但要搞清楚自己的想法,是為了趕時髦,還是為了逃避未來承擔一個家庭的責任,還是個人性格真的適合一個人獨居?
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每個人都可以活得千姿百態,年輕時候做任何選擇都有情可原,隨著年歲越大,要考慮的事情就要全面:父母的心情,街坊鄰居的議論等等,獨居,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但,如果你在人生最後的時刻,回顧自己的一生無怨無悔,不負來世上走一趟,沒有遺憾你的選擇就沒有錯。
我們面對生活,會呈現不同的姿態,性格,我們有不同的夢想,信念,不可能會遇到與自己人生軌跡相同的,又能融合在一起的人可以學習一下,更沒有生活的範本,像寫報告一樣,千篇一律的格式。
所以,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最起碼能知道自己最不想要什麼,做好規避,在未來的生活裡領悟自己的人生,進化自己,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
日本雜物管理專家山下英子曾推出自己的概念「斷舍離」:「斷」代表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代表處理掉堆在家裡的沒用的東西;「離」代表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看似簡單,但運用到我們的生活裡,卻有點複雜,真正能做到斷舍離的人都是優秀的人。
人生,越懂得放下,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成功的人,肯定對自己的人生做過成功的斷舍離,不是「多」就是好,合適就好。
02愛情:認清現實,懂得選擇
林夕曾在歌詞裡寫道:沒有人會百分百交出自己,你也無法百分百地擁有對方。
努力愛一個人,可是對方不是那麼喜歡你,努力的為家庭付出,愛人卻從未想過好好珍惜。
愛一個人就像參加一場考試,越是緊張,越是努力,反而該記住的都沒記住,該發揮的沒有發揮出來。反而,把心態放輕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能有好的成績。
愛情裡也是一樣,你越沒分寸,越愛得激烈,想要去佔有,反而讓對方也感到窒息,無法承受。
或許你已經忘了自己想要在這場愛情裡得到的是什麼了吧,或許你一心只想得到的是那個人,已經把自己的初心都忘記了。你過得還快樂嗎?
愛情,也是要看清現實,也是要懂得選擇的,不是自己的,就放手吧。
很多人習慣於「將就」,去一個網紅飯店吃飯,去了之後,才發現,不是自己喜歡的菜式,那來都來了,就在這吃吧;看一場電影,不是自己喜歡的,越看越看不進去,可是票都買了,那就看完吧。遇到一個人,相處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對方和自己不合適,可是已經付出那麼多了,不能白費了。
因為已經付出了,那就不能輕易放手,很多人都是這種想法吧,不想讓自己曾經的努力打水漂,即便生活已經是麻木,已經是貌合神離。
曾經看過一段新聞,一對夫妻結婚三十年堅持AA制,視頻裡老兩口一直在指責對方,完全沒有愛的影子。很多人感嘆,既然已經這樣了,為什麼不分開呢。
現實生活裡,應該也有不少人雖然在婚姻裡卻是還過著搭夥過日子的生活,因為計算著離婚後得失,失去的房子、車子、存款,還有年老後的生病需要有人在身邊而放棄了本可以屬於自己的選擇。
所以,愛情的選擇很重要,如果一直計較成本付出,那麼就永遠讓錯誤不停累加。愛情,更是不能退而求其次的,你計較的太多,在乎的太多,就放棄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利。
結:
周國平說,一個價值觀正確而且堅定的人,他知道人生中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對重要的看得準、抓得住,對不重要的看得開、放得下,大事有主見,小事能超脫,心態自然會好。
人活一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很重要,否則你的人生不只是偏離了方向那麼簡單。
更重要的,一直讓自己生活在糾結和壓力之中,沒有任何幸福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天長日久,失去了生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