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一個人在世上生活,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2021-01-18 坦然的狐狸

一個人在世上生活,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是應該要什麼,人生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寶貴的、真正值得爭取的。這就是正確的價值觀。二是能夠要什麼,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是最適合自己的性情和稟賦。這就是準確的自我認知。有了這兩條,內心就會寧靜,行動就會從容。——周國平

我們常說隨波逐流,很多人活在這個世上都是在「隨大流」,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什麼事情能做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方向在哪裡。

01生活:搞清楚自己不想要什麼,不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年少時,因為經歷少,往往很迷茫。越長大,越會發現人生沒有那麼多的歲月靜好,也沒有那麼多的雲淡風輕,更多的是看清生活的現實,在時光裡漸漸的看清自己,認識自己。

人活一世,很多人都選擇了圓滑處世,認為這樣更加務實、明智,可以逃避世俗帶來的壓力,也有些人特立獨行,怎麼舒適怎麼生活,這樣做本身是沒有錯的。

重要的是,將來能否承擔這個選擇的後果,比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一個人獨居,獨居本身沒有錯,但要搞清楚自己的想法,是為了趕時髦,還是為了逃避未來承擔一個家庭的責任,還是個人性格真的適合一個人獨居?

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每個人都可以活得千姿百態,年輕時候做任何選擇都有情可原,隨著年歲越大,要考慮的事情就要全面:父母的心情,街坊鄰居的議論等等,獨居,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但,如果你在人生最後的時刻,回顧自己的一生無怨無悔,不負來世上走一趟,沒有遺憾你的選擇就沒有錯。

我們面對生活,會呈現不同的姿態,性格,我們有不同的夢想,信念,不可能會遇到與自己人生軌跡相同的,又能融合在一起的人可以學習一下,更沒有生活的範本,像寫報告一樣,千篇一律的格式。

所以,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最起碼能知道自己最不想要什麼,做好規避,在未來的生活裡領悟自己的人生,進化自己,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

日本雜物管理專家山下英子曾推出自己的概念「斷舍離」:「斷」代表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代表處理掉堆在家裡的沒用的東西;「離」代表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看似簡單,但運用到我們的生活裡,卻有點複雜,真正能做到斷舍離的人都是優秀的人。

人生,越懂得放下,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成功的人,肯定對自己的人生做過成功的斷舍離,不是「多」就是好,合適就好。

02愛情:認清現實,懂得選擇

林夕曾在歌詞裡寫道:沒有人會百分百交出自己,你也無法百分百地擁有對方。

努力愛一個人,可是對方不是那麼喜歡你,努力的為家庭付出,愛人卻從未想過好好珍惜。

愛一個人就像參加一場考試,越是緊張,越是努力,反而該記住的都沒記住,該發揮的沒有發揮出來。反而,把心態放輕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能有好的成績。

愛情裡也是一樣,你越沒分寸,越愛得激烈,想要去佔有,反而讓對方也感到窒息,無法承受。

或許你已經忘了自己想要在這場愛情裡得到的是什麼了吧,或許你一心只想得到的是那個人,已經把自己的初心都忘記了。你過得還快樂嗎?

愛情,也是要看清現實,也是要懂得選擇的,不是自己的,就放手吧。

很多人習慣於「將就」,去一個網紅飯店吃飯,去了之後,才發現,不是自己喜歡的菜式,那來都來了,就在這吃吧;看一場電影,不是自己喜歡的,越看越看不進去,可是票都買了,那就看完吧。遇到一個人,相處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對方和自己不合適,可是已經付出那麼多了,不能白費了。

因為已經付出了,那就不能輕易放手,很多人都是這種想法吧,不想讓自己曾經的努力打水漂,即便生活已經是麻木,已經是貌合神離。

曾經看過一段新聞,一對夫妻結婚三十年堅持AA制,視頻裡老兩口一直在指責對方,完全沒有愛的影子。很多人感嘆,既然已經這樣了,為什麼不分開呢。

現實生活裡,應該也有不少人雖然在婚姻裡卻是還過著搭夥過日子的生活,因為計算著離婚後得失,失去的房子、車子、存款,還有年老後的生病需要有人在身邊而放棄了本可以屬於自己的選擇。

所以,愛情的選擇很重要,如果一直計較成本付出,那麼就永遠讓錯誤不停累加。愛情,更是不能退而求其次的,你計較的太多,在乎的太多,就放棄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利。

結:

周國平說,一個價值觀正確而且堅定的人,他知道人生中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對重要的看得準、抓得住,對不重要的看得開、放得下,大事有主見,小事能超脫,心態自然會好。

人活一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很重要,否則你的人生不只是偏離了方向那麼簡單。

更重要的,一直讓自己生活在糾結和壓力之中,沒有任何幸福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天長日久,失去了生活的勇氣。

相關焦點

  • 夜讀|周國平:成為你自己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武城縣融媒體中心主播亞男,今天和您分享的文章是周國平的《成為你自己》。這下你或許有些猶豫了,會這麼想:整個兒變成了他,不就是沒有自己了嗎?對了,我的朋友,正是這樣。那麼,你不願意了?當然嘍,因為這意味著世界上曾經有過拿破崙,這個事實沒有改變,惟一的變化是你壓根兒不存在了。由此可見,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最寶貴的還是他自己。無論他多麼羨慕別的什麼人,如果讓他徹頭徹尾成為這個別人而不再是自己,誰都不肯了。
  • 讀了周國平10本書,總結出6個人生道理,一起說給你聽
    心靈是精神和靈魂的結合體,安頓好自己的心靈,人生就會減少很多困惑;關注自己的心靈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就不容易在物質、權利、誘惑面前迷失方向。周國平先生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可能會遇到很多工作、生活、人情世故上的疑惑,但只要本著讓身體健康,讓心靈安寧的原則去做決定,這一生就不會差到哪去。
  • 周國平李鴻谷做客騰訊書院:做自己讀書的主人
    周國平強調,一個人來到世界上,最重要就是讓自己完整,文史哲沒有嚴格的界限,都是精神生活的一個部分。「不走彎路,直奔大師」是周國平讀書的第二個特點,「一個人一輩子能夠用來讀書的時間是很有限的,一輩子能夠讀的書也是有限的,既然如此,就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比較平庸的作品上面,應該直接去找那些大師。」
  • 《願你慢慢長大》: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古今中外的優秀頭腦對此進行了許多思考,發表了許多言論。談到周國平,我覺得大部分女性都應該比較熟悉。雖然他讀的專業是哲學方面的,但寫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談論婚姻、愛情和孩子。所以他的書有眾多的女性讀者。
  • 周國平:休閒時間在生活中佔的比重越來越高,是社會的趨勢
    周國平:簡單地說,尼採最強調的是兩個東西。一個是人要有健康的生命力。生命要健康,不要有病態的生命。他說的當然不是身體,實際上是指一種生活態度。你要有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這種健康的生活態度肯定體現在各個方面,包括和自然的融合、奮發向上的精神等等。另外一點,他強調人要有高貴的精神追求。
  • 心靈導師周國平獻給職場人的10句名言
    周國平有人說「女人不能不讀周國平,男人不能不讀王小波」,被譽為「心靈導師」的周國平,可謂是人生探秘的大家,那麼,他對職場又是怎麼看的呢?他有什麼感悟或者思想告訴我們職場之人呢?萬事開頭難,難就難在人皆有懶惰之心,因為怕麻煩而不去開這個頭,久而久之,便真覺得事情太難而自己太無能了。於是,以懶惰開始,以怯懦告終,懶漢終於變成了弱者。惰性是人的天性,人人皆有,但母親將我們帶到這個世上時,沒有給我們披上一件懶漢的外衣,也沒有給我們的頭上打下弱者的烙印。所有的懶惰都是我們自己沒有管住自己的天性,沒有去開一個「行動」的頭,而釀成。
  • 周國平的泣血之作,只為告訴世人,懷孕時別照X光
    也許你知道周國平,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位父親,就是周國平。作者簡介及創作背景周國平,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代表作品有《人與永恆》《周國平人生哲思錄》。有句話說道:男不可不讀王小波,女不可不讀周國平。足以可見周國平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 周國平直播5大問答:你的焦慮診斷報告
    對於生命本身就有的,要超脫,自己沒辦法支配就不要較勁了;對於自己給自己造成的煩惱,哲學可以幫你想明白自己要什麼,讓你有一個立足點去正確面對煩惱。   2. 周國平:你很勇敢,很敬佩你。創業也需要一種哲學上的準備。創業其實是你有了一種能力,你要把這方面的能力和市場的需要對接起來,為你的能力找到市場,但這其中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 所以,一個人能夠真正有創業的勇氣和韌性,需要先把人生的問題想明白,你需要什麼?
  • 美學家蔣勳:為何現在的年輕人不知自己想要什麼?
    有一個人是這麼回答的,除了那些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大部分人都妄圖通過考研來延遲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可是等到研究生畢業的時候,他們還是會同樣面臨同樣的問題。有時候出現在你人生的問題,就像數學試卷上你不會解答的數學題一樣,如果你懷著僥倖心理不去解決的話,它遲早會再次出現在你人生的考卷上。
  • 當一個人沒有目標和方向的時候,他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就是因為他們並有真正了解自己,認為制定目標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找到自己的目標非常困難,不能實現或是沒有辦法實現的目標都不能叫作目標,只能叫作妄想。要知道,沒有一個人能一帆風順地走向終點,在人生的旅途中總是會充滿各種各樣的挑戰,只有知道自己該去哪裡,我們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這種目標才是有意義的,才是有價值的。
  • 周國平:我的童年
    我是絲毫不記得我的誕生屋的情形了,受母親情緒的感染,我總把它想像成一幢明亮寬敞的樓房,總之世上沒有比它更美麗的房屋了。 幼時周國平侯家路位於上海東南角,屬於邑廟區,後改稱南市區。那裡是上海的老城,窄小的街道縱橫交錯,路面用不規則的蠟黃色或青灰色大卵石鋪成,街道兩旁是低矮陳舊的磚房和木板房,緊緊地擠挨在一起。
  •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怎麼辦?
    你問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怎麼辦?在20歲出頭的年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情,也是一件幸運的事 情,因為當你有了困惑之後,你才會思考,才會一步步地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真的沒有關係,你不必太過焦慮,但是你需要了解自己對什麼感興趣,願意把時間投入在哪一方面。當我問一個人,你喜歡 什麼或者你對什麼感興趣的時候,我最害怕聽到「不知道」的回答。
  • 《遺願清單》這輩子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其實這兩個女人都相當可悲,活了一輩子,還是幫一小女孩去實現遺願,她們甚至連自己最想做什麼都不知道。 一個是古稀之年的家庭主婦。一輩子圍著家裡兩個男人轉。自己身染絕症,擔心的是這兩個男人以後的生活,祈求女兒回來照顧他們。女兒委屈拒絕,憑什麼呀!日本的男人真特麼幸福!可是正因為日本女人願意一輩子這樣低眉順眼的犧牲自己,慣溺男人,誰不願意做一個幸福的低能兒!
  • 周國平:保護好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的生活
    我們平時生活得太複雜了,做的許多事情和生命本身沒有什麼關係。當然,既然在社會上生活,這是沒有辦法的,但是我們應該經常尋找機會,讓自己回歸生命的單純,體會一下生命本真的狀態。在嬰兒身上,我們看到了這個狀態,我們自己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也是這樣一個單純的生命。雖然後來變得複雜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要清醒,要儘量保護好生命的單純。
  • 一個人生活在世上,就必須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
    一個人生活在世上,就必須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履行屬於自己的義務。對家庭、對朋友、對民族、對社會、對事業等等,你都必須盡到責任和義務。  一個主動承擔責任的人,就會感到身上有一股無形的壓力,而有壓力就自然有動力,就會把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承擔到底。這樣的人是正直的,是高尚的,更是有人格魅力的。  一個人可以有很多缺點,但若缺少責任感卻是要不得的。
  • 《海上鋼琴師》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海海,每個人都在找尋想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渾渾噩噩,任時光流逝。有人知道自己心中嚮往,卻沒有勇氣去追求,在掙扎中將歲月蹉跎。也有人,既明晰自己所求所愛,又有勇氣聽從內心召喚,做回誠實勇敢的自己,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今天的主角「1900」就是這樣一位勇士。
  • 為什麼「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冒出這樣一句偏激的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所謂「不可不讀」即「非讀不可」之意,發此言論者著實應該重新組織語言。讀書為什麼要分性別?就算男女各有偏愛,但凡事沒有絕對之說。
  • 【親子教育】周國平:什麼才是對孩子高品格的愛?
    為孩子報班補課、安排工作、燒菜做飯、買車買房,似乎安排好了孩子的一切,你以為這是因為孩子離不開你,其實是你的生活在無可救藥地依賴著孩子獲得意義。周國平,作家,哲學家,曾以《妞妞》中的悲情父親形象感染千萬父母,如今已擁有一個女兒和兩個兒子。來看看他如何看待兒女的成長和未來,來讀讀他怎麼詮釋家長的愛與孩子的幸福之間的關係。
  • 為什麼說,女人要讀周國平,男人要讀王小波?
    最近在網上有看到這樣的論斷說,女人要讀周國平,男人要讀王小波。其實對於這句話,我看到的第一眼時是比較好奇,為什麼?然後產生餓的第二感受就是我完全不贊同。我首先了解到為什麼會有人做出這樣的論斷。話說,周國平的作品多是散文,行文優美,意境優雅,而相反王小波的書的風格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粗俗,但我覺得恰是這種粗俗才是最真實的,毫無遮掩的。「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們最不了解的。」這些富有哲理而且又得體的文字是出自周國平的。周國平是當代著名的哲學家,學者和作家。
  • 周國平:現代人最缺乏的能力,其實是這種能力
    有些人並不一定喜歡熱鬧或者頻繁的社交,但是比起這些,他更不懂得如何和自己相處。獨處讓他覺得寂寞空虛,覺得生活很喪;熱鬧不一定很好,但至少掩飾了自己的虛弱。 但其實人最需要的一種能力,卻是獨處的能力。這是高與學習、社交這些能力之上的精神層次的能力。一個人在物質之上,總會有精神活動,而高質量的精神活動才是一個人豐盈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