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周國平:什麼才是對孩子高品格的愛?

2021-02-22 襄陽市圖書館
米爸說 你聽說過嗎,愛跟人一樣是分品格的。怎樣愛才算高品格的愛呢?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獨立的人,但你可曾意識到,你從沒給過他們獨立的靈魂和精神空間。為孩子報班補課、安排工作、燒菜做飯、買車買房,似乎安排好了孩子的一切,你以為這是因為孩子離不開你,其實是你的生活在無可救藥地依賴著孩子獲得意義。


周國平,作家,哲學家,曾以《妞妞》中的悲情父親形象感染千萬父母,如今已擁有一個女兒和兩個兒子。來看看他如何看待兒女的成長和未來,來讀讀他怎麼詮釋家長的愛與孩子的幸福之間的關係。

我覺得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是要有品格的,並不是說你出於對孩子的愛,你為了孩子的好,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你真正愛孩子話,你就是應該讓孩子現在就快樂,而且讓他一生能夠健康地成長。

如果孩子現在就不快樂,他的人性是扭曲的,他的人性一旦扭曲之後,他將來有的是苦吃了,所以如果父母沒有警惕到這一點的話,那你的這個愛,我覺得品格太低,實際上是害了孩子。



愛就是要有行動,這個行動就是花時間陪他,陪伴他度過歡樂的時光。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其實是給他們人生打底色的過程。如果孩子的童年時代,家庭充滿了歡樂和愛,他的人生底色必然是溫暖而光明的。我相信,這樣的孩子,將來一定會擁有美好的心靈。


所以在我看來,父母對孩子的愛,不能僅僅是表現在物質上的關愛,或者是一些具體處境上的關愛,譬如為他上一個好學校啊,為他買車買房啊,安排人生啊,甚至為他出國,都做好準備,這就算盡到了責任了?不是這樣的,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精神上的關愛。


我覺得家長和兒女的相處是有個過程的,就是說孩子很小的時候,基本上是一種生物性的關係,他就是個小動物,他就需要這種天然的快樂,所以孩子小的時候,我是可以花很多時間跟他在一起玩,讓他快樂。這個過程非常重要。


我總是有這個感覺,孩子投胎到你家裡來了,這是你的榮幸,但是他不屬於你,他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這一點是越來越明顯了。他一定不會按照你定的道路去走,他有自己的人生軌道,從這一點來說,你不能支配他的靈魂。既然都是獨立的靈魂,當孩子得到了尊重,他的自信,他獨特的人生領悟,就會得到增進和成長。


父母跟孩子之間最好的關係是什麼呢?就是成為朋友。平等的靈魂之間才會有友誼,自己把孩子當成了朋友,而且孩子又把你當成他的好朋友,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最好的。很多孩子有了心事,偏偏不願意跟父母講,這是很可悲的。


總體來說在這個靈魂相互獨立的過程中,父母的責任更大一點。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在社會性的東西進來的過程中,他自己有一個獨立的過程,有些東西他喜歡了接受了,有些東西他會拒絕。這樣一種態度,他的這種態度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你的家庭教育有關的。

幸福很簡單,我認為一個人的生命和靈魂都很好,那就幸福了。生命應該是簡單的,靈魂應該是豐富的。真正的幸福就是來自於生命本身的滿足和靈魂的滿足。


我個人的幸福要歸結為兩點,一個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另外一個就是能養活自己,此外,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並且讓他們也感到快樂,這樣就更好了。


你逼孩子學那麼多東西,他將來就幸福嗎?就成功?我才不相信,我覺得你現在就搞這樣一種錯誤的教育,他結果一定不會好,所以這個家長一定要想得開一點。我覺得,老天讓你當了父母,就是對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不能追隨其他人。

一個人在價值觀上就是要自己做主,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尤其在培養孩子的這個問題上,你採取什麼樣的價值觀了,一定是你自己的事,我是根本不在乎這些東西的,我孩子什麼班都不上,現在好的很啊。


把賭注押在教育上,輸了全盤皆輸,贏了也不過是贏的速度。如果押在素質教育,輸了無非就是一次撤退。我的女兒從小到大沒有上過一個課外班,但是她英語很好。


她說如果我考到普通中學,我也能考到一個好學校,但是我不願意再過那樣的生活,我不願意把時間花在應試上。人生的路長著呢,我相信素質好的孩子,最後也一定是真正有所成的人。


孩子有不同的天賦,你一定要去了解,去研究他的天賦,去適應他的發展。比方說我的兒子雖然語文不算太好,但是我發現他的數學不錯,因為他特別喜歡動手做數學題,我覺得這樣就可以了,有一樣優秀就不錯了。

現在中國親子關係中的諸多問題歸結起來的最根本原因是家庭中普遍存在一種現象:父母把自己沒能實現的社會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來實現自己的願望。


做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做個有心人,你只要注意觀察,孩子就一定會有各種奇妙的表現。你要鼓勵他,他提出問題,你去跟他討論,然後他就能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感受到愛思考、愛提問題的好處。

你作為一個有心人去幫他,再用自然力促進智力的生長,孩子的學習效果就要好得多。有些家長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力圖讓孩子快速成長,結果肯定是南轅北轍。



我反覆強調一個觀點,你要為孩子安排一生,你安排得了嗎?你是絕對安排不了的。我說孩子的未來安排在誰手上,掌握在兩個東西手上:一個是上帝,就是命運,命運這個東西是不可測的;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上。那些客觀的遭遇,他抱有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他有沒有能力去面對……這些都取決於他自身的素質。

在這個部分,家長能做的事,就是讓他擁有良好的素質,讓孩子將來具備自己爭取幸福和承受苦難的能力。做到了這一點,家長的責任就盡到了,因為家長只是孩子暫時的監護人。

首先我是不會幹涉女兒找什麼樣的男朋友。一定讓她自己去判斷,因為實際上,像這種情況,女兒找了男朋友,父母又覺得很不好,然後你去幹預的話,結果是更糟糕的。她會對抗,反而走進極端。因為男女之間的這種辨別,很多是靠直覺的。


這種直覺,一定是由你的一貫的價值觀支配的。所以這個如果你一貫的價值觀是對的話,我覺得問題不會太大。因為哪怕就是受了一點欺騙,走了一點彎路,受了一點挫折,我覺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你就讓他去經受吧。這是上帝安排的,但是,我相信只要他素質好,他自己會走回來的。


我希望孩子將來的另一半要具備兩點素質:第一他是個善良的人,這是最重要的,第二我希望他是個優秀的人,他有好的素質。我覺得身為父親,會對女兒的男朋友比較挑剔,這是非常自然的一種情感。但是我會,克制自己,這個是當父親必須有的教養。

本文整理自《周國平:孩子的聰明需要大人來欣賞》(搜狐教育),《周國平:你逼孩子學那麼多東西,他將來就幸福嗎?》(騰訊網),《周國平第二個天使般美好的孩子》(現代快報),向原作者致謝。


相關焦點

  • 什麼才是對孩子高品格的愛?
    你聽說過嗎,愛跟人一樣是分品格的。怎樣愛才算高品格的愛呢?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獨立的人,但你可曾意識到,你從沒給過他們獨立的靈魂和精神空間。  父母的愛,要有品格  我覺得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是要有品格的,並不是說你出於對孩子的愛,你為了孩子的好,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 什麼才是對孩子高品格的愛
    你聽說過嗎,愛跟人一樣是分品格的。怎樣愛才算高品格的愛呢?
  • 平安課堂 | 培養品格兒童的三個秘密
    對孩子的教育,從家開始也會從家畢業,父母在孩子品格成長方面有著不可替代、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次,邀請到了雅歌婚姻家庭諮詢中心的志願者講師、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6A認證講師葉曉秋老師,跟大家聊聊親子教育。 如何教養孩子,可不是做了父母以後自然而然就會的,這是需要學習的。
  • 睡前父母常對孩子做兩件事,孩子不僅情商高,一天比一天聰明
    在一檔親子節目中,有這樣一個主題「餘生能陪伴孩子的時間有多長」?節目中把人生設定為75年,算起來不過900個月份,用一張30乘以30的表格來畫出來,一張A4ZZ紙中,孩子與我們朝夕相處的時間,只有一行多兩格!當時我看到這樣的一個結果,瞬間就淚目了!我無法想像人生如此匆忙,我的心肝寶貝,不過是我人生A4紙上一行多而已。
  • 47歲辣媽蔡少芬談教育:父母感情好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節目中蔡少芬夫婦分享了很多兩人共同的故事,還有一些對孩子的教育,觀眾都很喜歡他們夫妻的育兒觀念。他們有三個孩子,最小的兒子是去年出生的。兩個女兒楚兒9歲,信兒7歲。說起兩個女兒,她們之前跟著媽媽參加過一檔親子綜藝,獲得了網友們一致好評。因為兩個孩子不僅漂亮可愛,還非常懂事。尤其是姐姐,非常讓著妹妹,照顧妹妹。妹妹也很愛姐姐,跟姐姐感情特別好。
  • 媽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心情好時完全不計較,說沒關係沒關係媽媽依然愛你;心情低落時卻大聲說她笨說她不省心,吼完看著她慌亂不知所措的小眼神,又覺得自己特失敗特欠抽,為什麼就不能做個溫暖如春風的媽媽。你怕別人覺得你對孩子的教育很失敗進而斷定你這個人很失敗,你覺得孩子讓你在眾人面前難堪所以必須立即懲罰他給圍觀者一個交代給自己一個臺階下,你氣急敗壞怒火中燒,一時沒控制住當眾罵了他,把外界給你的壓力轉嫁到了孩子身上。
  • 品格教育 塑造美好人生——閬中市凌家壩小學舉行一年級品格教育...
    品格劇《小貓釣魚》品格劇《公交車》副校長周海燕解讀學校品格教育實施六年規劃方案。從什麼是品格教育,小學生應具備的24品格,品格教育的階段劃分及分類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讀。讓新老師們對學校以"品格教育"為特色的教育有了全方位、多視角了解。
  • 成龍親子教育失敗的原因,親子教育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其中最大的黑料,我認為不是他的私生活,而是他對孩子的教育。作為一個演員,成龍是成功的;但作為一個父親,扯下那層皮,能看到他最大的黑幕:他是一個根本不稱職的父親。有關注過娛樂新聞的網友們應該知道,成龍目前被人所知有兩個孩子,一個是正妻所生的兒子房祖名,另一個是不肯承認的私生女吳卓林。
  • 周國平:一個人是否有教養,只需看一件小事
    在陌生人的面前,人人都會隱藏起自己的鋒芒,可在最愛的人面前,往往最擅長肆無忌憚。一個人的教養,就體現在對親近的人的態度上。一:對父母的態度,藏著一個人的修養都說孩子是風箏,父母手裡牽著風箏的線。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用盡全力去託舉,只為讓它飛上藍天,好不容易變得平穩,他們小心翼翼,生怕會有什麼閃失。
  • 親子教育與快餐文化.
    這兩家快餐店基本都是24小時營業,無論什麼時間去,都會開著門,而且裡面基本都是人滿為患。其實我們在親子教育中,也有非常多快餐文化的思維方式。比如,現在的家長特別熱衷給孩子報非常多的特色班、補習班,各種各樣的班層出不窮。
  • 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體諒,源於父母的溫暖和愛
    說到教育孩子,相信每個做父母的都是付出良多,金錢上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投資孩子,什麼名師輔導班、課外特長班,還有學區房等等。思想教育也是非常重視,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親子閱讀,儘量抽時間陪伴孩子,有些還專門陪讀。
  • 臺灣補教文化重品格教育 大陸業者將來取經
    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補教(補習教育)業發展蓬勃,上海昂立教育集團近期就專程到臺灣來「取經」,集團總經理劉常科相當推崇臺灣幼兒的品德教育,直說臺灣的教育服務業做得很好,尤其是幼兒的品格教育,他們決定將於今年暑假來臺舉辦首屆的兩岸夏令營活動,預計招募100多位的大陸學員來臺灣交流學習,體驗臺灣補教文化。
  • 「你乖我才愛你」?父母對孩子「有條件」的愛,其實是「傷害」
    作為家長,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面對不聽話的孩子,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所以才會使用這種短暫有效,但是在長期會有明顯反作用的方式。與此同時,家長也很難意識到這種方法正在對孩子造成無限的傷害。心理學家曾經指出,培養一個孩子的自我人格和自信心,首先要從父母無條件的愛開始。什麼是無條件的愛?愛孩子本來的樣子無條件的愛看似很難,其實很簡單。
  • 信宣 | 仁愛的品格
    今天的文章,分享52個品格合集中的第5個品格——「仁愛」品格定義:按他人樂於接受的方式,用語言和行為表達關切。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準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完,竟從懷裡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裡。
  • 為什麼「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冒出這樣一句偏激的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所謂「不可不讀」即「非讀不可」之意,發此言論者著實應該重新組織語言。讀書為什麼要分性別?就算男女各有偏愛,但凡事沒有絕對之說。
  • 極智親子教育品牌故事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天才,都能成為人才,但後天家庭環境的不同和教育方法之差異,決定了孩子未來不同的人生。儘管人們對孩子的教育意識已經得到極大的提高,但究竟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培養和學習選擇,大多數家長依舊是「隨波逐流、不知所措」。孩子也因專注力差、厭惡學習等因素不能適應學校生活,影響成長與身心健康以及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 | 專訪周國平
    就是說,世人的道德觀念已經太強烈了,人們對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判斷已經固化了。所以你首先要從中解脫,先別去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從中解脫出來後,站在什麼位置上來思考呢?尼採說要站在宇宙和生命的位置上來看待人間的現象。從宇宙的立場上,人間的一切道德都是「瞎扯淡」,都是站不住腳的,都是沒有根據的。
  • 為什麼對孩子越好,孩子反而越叛逆?父母要注意「愛的邊界」
    劇中宋倩對女兒的要求十分嚴格,什麼時間該吃什麼補品,什麼時間該做習題,全部安排得妥妥噹噹。可是在這樣密集的愛裡,英子卻越來越想逃離,甚至患上了中度抑鬱。孩子也是一個個體,當他們在成長中也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欲越多,孩子越想逃離。
  • 校長專訪|北京中芯學校周憲明:注重品格教育,培養國際化人才
    當他創辦中芯學校以後,他就交代校長們一定要把品格第一放在核心教育理念的位置上。我需要解釋的是,很多人把它誤解為道德。在這裡品格跟道德是兩碼事,比如說品格是一個潛在的特質,是一個內心的動機、內在的驅動力,非常穩定。
  • 從《小歡喜》看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22(孩子不應是夫妻的較力點)
    對於喬英子來說,她最希望的當然是同時擁有父母的愛,而宋倩因為與喬衛東的矛盾,逼著喬英子必須在這兩種愛之間做一個取捨,喬英子最終還是說宋倩對自己最好,這才讓宋倩放下心來,一時悲喜交加,摟著喬英子說女兒就是她的一切,可喬英子卻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