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慢慢長大》: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2020-12-22 歷史知心人

何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古今中外的優秀頭腦對此進行了許多思考,發表了許多言論。

談到周國平,我覺得大部分女性都應該比較熟悉。

雖然他讀的專業是哲學方面的,但寫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談論婚姻、愛情和孩子。

所以他的書有眾多的女性讀者。

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作為學者,周國平研究的是哲學,而這同時也是他的職業。哲學家的理性和冷智,讓周國平的學術成就為學界矚目。而在此之外,他也是一個幸福的男人。先後有3個女人,都用她們一生中最好的時間陪伴了他。 

第一任妻子

周國平在北京時候認識的一個叫敏子的女孩,

當時見面,他對她並沒有什麼感覺。因為大家都前途未卜,沒事業、沒錢,啥都沒有,這個時候,談論感情也是奢侈的。

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廣西農村工作。敏子在西藏工作。在農村,他過著焦慮的生活,閉塞的信息,無聊的工作,讓他看不到希望。這時,敏子開始給他寫信,四年來,他們都是通過寫信來維持友誼的。他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就越覺得自己需要負起責任。所以,當他決定敏子結婚,大部分原因只是為了給對方一個解釋。

認識雨兒,是我這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情

1978年,恢復高考,去了大學,夫妻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冷淡,在北師大認識了叫雨兒的女孩。

剛開始,他和敏子通信,會把自己這邊的交友情況如實寫給她看,但直到認識雨兒之後,他就不敢敞開心寫這些東西了。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和敏子的關係越來越淡,維持著表面婚姻,這樣的狀況維持了6年,最後敏子終於同意和周國平離婚

中年喪女,我和雨兒的開放式婚姻,走到了盡頭

離婚不久,他就和雨兒結婚了,那時候,周國平已經42歲,也迎來了他的第一個孩子,

但不幸的事,他們的孩子剛出生就被被檢查出了眼部的腫瘤,不到一周歲,就去世了。

至此,他和雨兒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他把自己關進書房,將自己的痛苦寫進書裡!

但後來,他妻子卻在外面認識了別人,並且產生了感情。這個人還是彼此熟悉的朋友。

雖然,他們之間的婚姻模式相對開放,周國平也願意她多交往一些朋友,男朋友也可以。

但真的發生這件事以後,他卻感覺痛苦。

喪女之痛還沒有得到緩解,卻遭受了這樣的打擊,讓他陷入了悲觀、絕望的境地。

他沒日沒夜地寫東西,把內心的那種抑鬱和難過全部寫出來,終於完成了《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這本書寫完,他們的感情也走到了盡頭。

比自己小22歲的嬌妻,是上天帶給我的一份禮物

周國平和雨兒離婚了,又和紅結婚了,當時的他已經52歲,紅才30歲。第一個孩子夭折,讓他對生孩子這件事,有一種本能的懼怕。再到後來啾啾的到來,

周國平覺得,啾啾和紅,是他生命裡最重要的禮物,

現在的周國平,已經退休,但仍然會寫作、參加活動,陪伴自己的孩子和妻子。三段婚姻,經歷過年輕時的迷茫,遭受過中年喪女的苦痛,直到最後擁有自己的孩子和心儀的另一半。

博爾赫斯說:生活是苦難的,但我又劃著自己的斷槳重新出發了。

有些人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的愛人,而有些人直到暮年,才能收穫真正的幸福,這就是殘酷的真相。

我們不知道那個對的人,什麼時候會出現,但我們不能喪失尋找的勇氣,你要相信,這個世上總有一個人在等你。

推薦好書,給孩子們的寄語,適合有孩子的家長看看,書名《願你慢慢長大》!僅要45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冒出這樣一句偏激的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所謂「不可不讀」即「非讀不可」之意,發此言論者著實應該重新組織語言。讀書為什麼要分性別?就算男女各有偏愛,但凡事沒有絕對之說。
  • 為什麼說,女人要讀周國平,男人要讀王小波?
    最近在網上有看到這樣的論斷說,女人要讀周國平,男人要讀王小波。其實對於這句話,我看到的第一眼時是比較好奇,為什麼?然後產生餓的第二感受就是我完全不贊同。我首先了解到為什麼會有人做出這樣的論斷。話說,周國平的作品多是散文,行文優美,意境優雅,而相反王小波的書的風格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粗俗,但我覺得恰是這種粗俗才是最真實的,毫無遮掩的。「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們最不了解的。」這些富有哲理而且又得體的文字是出自周國平的。周國平是當代著名的哲學家,學者和作家。
  • 外甥上學不務正業想玩搖滾,王小波:別人的痛苦才是你的藝術源泉
    有人說,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很多,但是有趣的靈魂實在太少,而像王小波這樣的睿智卻有趣的人,恐怕遇不上第二個。王小波的的生前,窮困潦倒,出書費盡周折。卻在死後,作品被反覆刊印,備受推崇。在大學校園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 讀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不可不讀《聊齋》
    讀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不可不讀《聊齋》。不讀《聊齋》,不知天下竟有如此奇聞異事。
  • 小月書評|我們都是孤獨的行路人,你看不到的才是風景
    一直有「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這樣的說法,原因不外乎周國平的文字平和恬淡又富含道理,所涉及話題又多是諸如心靈、美好、人生、愛情、寬容、永恆、家庭、教育之類,這些話題與時下流行的身心靈圖書極為相似,只是周國平哲學背景,又技高一籌,同樣的話題說起來,不玄幻,不妥協,不委曲求全,反倒是通俗易懂
  • 當你活得很累,沒有了生活的勇氣與希望時,請讀王小波
    「男人要讀王小波,女人要讀周國平。」王小波這麼一個玩世不恭,吊兒郎當,相貌平平之人,僅僅在這個世上存活了45年,卻給我們留下了永遠的精神財富。當你活得很累,沒有了生活的勇氣與希望時,請讀王小波。王小波說:「不相信世界就是這樣,在明知道有的時候必須低頭,有的人必將失去,有的東西命中注定不能長久的時候,依然要說,在第一千個選擇之外,還有第一千零一個可能,有一扇窗等著我打開,然後有光透進來。」王小波這句話,他是這麼說 的,也是這麼做的。他這一生,不認命,不服人,不服輸。
  • 讀了周國平10本書,總結出6個人生道理,一起說給你聽
    一直喜歡美好而長久的東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癒孤獨,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動你,請點上方的關注,一起走下去哦~有人說:男人不讀王小波,女人不讀周國平。人生過半,我卻偏愛起周國平的散文;像是跟一個朋友聊天,隨心而談,什麼都可以說,也什麼都可以不說。
  • 看著滿園菊花,元稹寫了一首《菊花》詩,意境唯美,不可不讀
    元稹筆下的菊花也是有著陶淵明筆下那一份淡然,更是把自己對於菊花的喜愛,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使得他這首詩顯得更為獨特,也更加生動,短短的四句,卻是把菊花描繪的出神入化,讀來朗朗上口,意境唯美,不可不讀。元稹的這首《菊花》與其他描寫菊花的詩歌有所不同。詩歌簡潔,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但是卻把詩人對於菊花的喜愛之情描寫得淋漓盡致。
  • 【古詩詞】不可不讀的十首蘇軾詞
    周國平說:我們永遠不能佔有時間,時間卻掌握著我們的命運。在它寬大無邊的手掌裡,我們短暫的一生同時呈現,無所謂過去、現在、未來,我們的生和死、幸福和災禍早已記錄在案。蘇軾說:不要在年華老去之時,去感慨時光流逝,你看看,那門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珍惜是對時光最大的讚美,不要等夕陽西下的時候才對自己說,想當初、如果、要是,之類的話!在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時,選擇我行我素,有一種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 不可不看的「我是吸血鬼系列」韓劇,就不信你全看過?!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部不可不看的「我是吸血鬼系列」的韓劇。可能其中有你看過的,但是我就不信你去全都看過?!一、《Blood》「Blood」這個英文單詞,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吧。沒錯,它就是血液的意思。
  • 1997年深夜,王小波撞牆病亡!死後被捧上神壇,葬禮卻無同行弔唁
    結果榜單讓大家嚇了一跳,榜首的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二位則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某中文系教授看到榜單後有喜有憂,憂的是認為北大的學生審美有待提高,喜的是在這麼浮躁的時代,還有那麼多人喜歡讀王小波。
  • 這一套莎士比亞,你不可不收
    ——德國詩人、劇作家歌德這個俘獲大文豪歌德的男人,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莎士比亞肖像畫 圖片來自網絡我們尊稱他:莎翁。 莎翁一生創作38部戲劇、155首十四行詩、2首長敘事詩和其他一些詩歌。
  • 2020年為什麼要讀王小波?網友:有趣的靈魂誰不愛?
    時隔20年,他仍然像一股清流一般,所有的著作讀來讓人沉思良久,讓人捧腹大笑,讓人拍案叫絕。看完王小波的書,你會感受到,從平時的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但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能學到更多,你會選擇繼續一聲不吭。
  • 周國平的泣血之作,只為告訴世人,懷孕時別照X光
    也許你知道周國平,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位父親,就是周國平。作者簡介及創作背景周國平,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代表作品有《人與永恆》《周國平人生哲思錄》。有句話說道:男不可不讀王小波,女不可不讀周國平。足以可見周國平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 | 專訪周國平
    周國平,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似乎依舊保持著創作熱情。一手做哲學,一手寫散文。他風格鮮明的哲理散文已經俘獲了幾代讀者。在人人追求精神浪漫的八十年代,向中國人重新介紹尼採讓周國平一舉成為了文化偶像;九十年代以後,周國平更是被冠以「平民哲學家」、「人生導師」的稱號,周氏人生格言不僅吸引著中年人, 校園裡也有「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的傳說。
  • 王小波《黃金時代》雖細緻但並不猥瑣,更不是「黑暗」的角落
    王小波與《黃金時代》屬於那個年代的藝術"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王小波曾經也是一位下鄉的知青,他明白那種被世俗壓迫的感覺,因此創作了他的《黃金時代》。《黃金時代》絕對是一本被低估的書,王小波本人也是一位被低估的作者,他被稱為"最可憐的作家"。
  • 你談你的白百何,我讀我的王小波
    一連多天,朋友圈多談白百何,鮮見懷念王小波。王小波(1952-1997),中國當代學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等。1952年,王小波出生於北京。他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
  • 王小波,讀遍「黃色小說」也枉然,你讀懂《黃金時代》了嗎?
    俗話說上天給你關了一扇門就會給你開一扇窗,這不王小波就是,他的長相和才華就是成反比的,他不僅是醜,還很賤,這是為什麼呢?王小波的落魄全都是他自找的。他的父親是當時非常著名的邏輯學家,他自己也是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系的高材生,還是美國匹茲堡大學碩士,貨真價實的「海歸」。
  • 香港電影資料館:100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第1頁:香港電影資料館慶10周年 第2頁:百部不可不看的電影  香港電影資料館為慶祝成立10周年,邀請此間資深影評人、學者,推選出100部1916年至1999年間出品的香港電影佳作,並於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名單。
  • 《黃金時代》「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
    從這一方面來說,王小波是個嚮往自由的人,浪漫有趣,特立獨行中帶著理性。都說王小波長得醜,但是李銀河卻愛得深沉,丈母娘曾經因為王小波太醜,不讓李銀河跟他來往,於是王小波便對李銀河說了一句:「你也長得不怎麼好看」,李銀河又氣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