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戀情篇 亦心

2020-11-09 林下之風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
戀情篇 亦心

接受西方道德觀的人們往往會說,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幸的,結婚雙方需要身體,心靈和價值觀的契合,在婚姻中,愛情也許不是全部,但卻是重要因素。可是深諳東方國家價值觀的人們卻從沒有這麼認為,老輩人往往會說:

哪有什麼愛不愛的,結婚就是搭夥過日子,不管愛有多少,那兩個人也得能過到一塊兒去。

愛情與度日,看似是兩種相互衝突的價值觀,實際上只是說明兩種完全不同的價值觀,東方社會對婚姻的態度務實,認為婚嫁雙方乃至雙方家庭能夠從婚事中得到相應的便利,才能稱得上是美滿的婚姻,可是西方社會則以感情為重要衡量標準,愛情排在在務實之前,可是對於出身財閥家庭,親情在金錢誘惑之下都會變得淡薄的財閥家族裡,哪怕如何接受西方教育,甚至持有西方穿入信仰的族人都會秉持東方社會認可的婚姻觀,選擇自己不得不走的路:

結婚就是搭夥過日子。

崔氏財閥之女崔瑞允就是這樣的信徒,或者說,與張泰柱的協議結婚,是她按照父親為人處世的標準選擇了一個有能力助她爭產成功的合伙人。分析到這裡,觀眾可能對崔瑞允分明已經察覺到張泰柱犯了大事卻還跑來結婚的動機瞭然於心,卻仍然自願與他結婚的目的有所了解:

為了家族,為了對父親的承諾,崔瑞允實際上只是選擇了一個滿意的合伙人,因為她的標準是能力,助她爭產脫困的能力,不包括是否守法,是否藐視規則,實際上,在某些方面,崔瑞允與張泰柱相似,他們都是藐視規則的人,只是崔瑞允對己要求更為嚴苛,又或者她是口含銀匙而生,生下來就已經得到太多,無需她如此越線。可是對於生下來就什麼都沒有,甚至要被不斷剝奪的窮孩子來說,如何越線,如何不沾泥點的越線就成為他們生活中研究如何生存的重要課題和此生至大目標。

處於韓國經濟形勢一日三秋的劇烈波動又身在大背景之下財閥爭產的環境下,時至婚齡的約婚男女論及婚姻,提及愛情時不可能不談到商計,因為商業行為,商業操作以致商業決策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對於我們這個關於以崔氏財閥興衰史映射韓國現代經濟發展史的故事,商計甚至是衡量結婚對象水準的重要標誌之一:

究竟有否在爭產中自救救人的實力,究竟有否確保自己和合伙人的利益。

在崔氏乃至周邊相關未婚人士當中,張泰柱所佔有的資源與崔瑞允直接相關,且關係重大,因此張氏毫無爭議地成為最佳人選。那麼,曰婚雙方究竟如何?別著忙,他和她自有計較。她會要求他關燈,然後喃喃自語:

-相信與否又怎樣,我要是想自救就必須救你。

其實,自打崔瑞允在聖堂行婚禮時,見到張泰柱帶著血跡的手指,就知道張氏有可能惹了大麻煩,可是她的目標明確,在金議員被戳事件暴露後,她甚至不對張氏的解釋表達特別強烈的態度,而是隨他去的消極處理,唯一的標準只有一個:

-你要想辦法解決檢方調查的問題才可以。

崔瑞允為什麼要這麼做?難道她真的相信張泰柱的解釋嗎?

哦不,只要看到崔瑞允懷疑的眼神就能明白,她只是在確認案發時的細節,她早就認定張氏是兇手,之所以繼續聽下去那是因為在她看到血跡的時候,就已經猜到張氏是行兇者,那個時候她還不知道有人因為張氏而死去,所以在聽到新聞之後,她第一時間確認的是張泰柱打來應允婚事電話的時間,在確認電話時間是當日三點十分,而金議員死於三點零二分的時候,心裡已經有了數。她之所以對張泰柱的解釋表示接受,不是因為她信任張泰柱,而是她必須維持合作關係,理由很簡單:

在合作與法律之間,崔瑞允分得清什麼是最重要的,在惡劣形勢下,崔瑞允自行作出了選擇,對於崔瑞允來說,守護自家財團,崔張二人聯手對付崔氏爭產者才是最重要的事。

在討論張泰柱對新婚妻子崔瑞允的種種要求之前,張泰柱與尹楔嬉的感情究竟是否稱為愛情,已經成為本劇播出至今,觀眾爭論的焦點:

如果有這樣一個人,初入行時被趁人之危,接受女方要求去賭命,賭贏之後被逮,自救出獄之後又被女方出賣,再次賭命後再贏,贏後接受女方提議,投身地產業,三次賭命後,女方拒絕旁人提議,謝絕出賣,繼續合作,但不時遭到男方拒絕,在被檢方傳喚後繼續保護男方,被搭救之後有置身事外的可能性,然而她一心追隨,謝絕隱退之後繼續堅守,終於在男方怒戳利害關係人之後,在其要求下頂罪。

那麼,張泰柱對尹楔嬉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愛對方的表現,或者說,他的行為雖然自私冷酷,但只是他自己的一種表達方式?

如此說來,爭論的焦點就轉移到了張泰柱愛別人的方式是否就是刻薄待人,對人狠厲到了要無辜的人去頂替殺人罪行的地步。

實際上,張尹二人的感情界定焦點不在愛情是否純粹,也不在於愛情表達方式的不同,張尹二人的感情引起討論的焦點更不在於他們的愛情是否符合世俗要求,而是張泰柱對女方提出色誘合作者和頂罪的要求已經超出了常人對愛情的理解和界定。但是,現實中如此匪夷所思的事並非沒有,但前提必須是提出過分要求的一方是感情扭曲,心智不健全,極為不正常的人,因此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包括取向在內也不正常,才會有如此異常扭曲的愛情表達方式。

本劇男主人公張泰柱從劇集開篇以來就是個心智正常的男子,在感情上雖然有潔癖也非常驕傲,但沒有心智不健全的情況出現,相關傾向也沒有,相反,他是一個自律嚴格的人,對自己有要求,對伴侶也有要求,而且要求很高,平時輕易不與年輕女性見面。此前對尹楔嬉還曾經表現出厭煩和排斥的態度。看他對待家人的態度也十分好,給母親和妹妹安穩的生活,給母親買了房子,供家人居住,盤下麵店,供其經營,極力要求妹妹考大學,並負責學雜費,生活費,還要為手足未來設想周到,給妹妹預備嫁妝,是一個感情表達正常,日常感情生活能夠做到正常處理的人。

一個心智正常的男子,知道給予家人自由和選擇,孝順母親,疼愛妹妹的男子,對男女感情即愛情的表達方式就變成:平日對女方要求不理不睬,要分手時才應女方要求去飯店吃飯,危難時要求女方與利害關係人發生兩性關係,犯案後要求女方頂罪。這個論點顯然說不通。這才是劇評中判斷張泰柱沒有愛過尹楔嬉的真正原因,也是眾多讀者對張尹二人感情界定的疑問所在。

談到愛情,論及張尹二人是否相愛,至少尹楔嬉一方有愛,她對張泰柱的感情一直都溢於言表,最喜歡說的話是:

-泰銖啊~

-我們泰銖~

-泰銖呀~

尹楔嬉對張氏用的是半語,顯得非常親密。在韓劇中,角色使用怎樣的措辭非常重要,因為稱謂和措辭既顯示了角色人物的教養和水準,也能表達思想感情。尹楔嬉對待張泰柱的態度可說是親密無間,甚至可說是自來熟,她是那種坐車主動要坐到男方身邊去,被趕回來的類型。張泰柱對待尹楔嬉的態度則一直保持尊重,謹慎的態度,甚至是刻意保持上下之分。在朝鮮語中,不同的敬語可以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
  
如有年齡差距,必須使用敬語,如出身同一地域或是同校、同一資歷,要在名字前加上前輩二字;若是稱呼關係親近的同輩朋友,並且是同年齡的朋友,則直接使用半語,稱作:泰柱呀,意思是:張泰柱你這小子;若是稱呼關係較為生疏又尊敬,年齡比自己大的人,通常稱呼為泰柱si,意思為:泰柱君;若是熟悉的人,則直接使用半語,稱呼為泰柱先生,楔嬉小姐,若是身份有上下之分,則稱呼為:泰柱先生您,這個稱謂更為正式一些,多用於古語或是老人們的對話當中。

知道為什麼尹楔嬉最喜歡嘟著嘴說那句「泰銖呀」?

那是因為她和他都是釜山人,那句泰銖呀的稱呼是釜山口音的稱謂,她是在用鄉音下意識地告訴自己,也告訴別人,她與張泰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論是地緣還是情緣,都緊密相連,不可分割。

可是張泰柱一直都回應說:

-前輩,您怎麼了嗎?

-楔嬉前輩,感覺怎麼樣?

-前輩,我們一起去您預定的那個餐廳吃飯。

原來,溢於言表要示愛的人一直都是尹楔嬉一個人。那麼,張泰柱真的不愛尹楔嬉嗎?可是他至少說了要奪得誠進集團與尹氏分享的話,在跟趙畢鬥閒聊時,專門提到:

-你說我是唯一想要一起變老的人?

-對我來說,楔嬉前輩是想要一起歡笑的人~

為什麼不是一起變老,為什麼是一起歡笑?

趙畢鬥提到一起變老,是對於同伴的情誼,他認為張泰柱是個信得過,靠得住的夥伴,是能夠一起扶持到老,一輩子合作,不必擔心的同伴,張泰柱提到一起歡笑,只是說了瞬間感情的分享,分享的是快樂的感受,甚至沒有提到更長遠的打算,證明尹楔嬉的努力只是讓張泰柱放下心來在當下交託信任,可是張氏甚至沒提到和尹楔嬉前輩一輩子歡笑的話,不是因為他沒有想到,而是因為尹楔嬉不是一起變老的人。

那麼,關於變老和歡笑的話是否因為張氏慣於沉默,惜言如金而不肯多說什麼?

可是迄今為止,張泰柱與尹楔嬉的最親密接觸僅止於張泰柱要求她定罪時給她的親吻,在預計要去往菲律賓的時候,張氏安排的甚至都是先後前往,而非一同前往,就連婚姻這樣的承諾都沒有給,當然也沒有象徵誓言的戒指,因為結婚戒指在本劇當中,被主人公崔瑞允與張泰柱行婚禮時賦予了這樣的含義:

-標信我的愛情與信賴的戒指,願卿收下。

-標信我愛情與信任的戒指,請君收下。

究竟什麼才是對合伙人最無懈可擊的保障?崔瑞允的行為已經給出了範本:

-我會讓你相信的~

-那麼,結婚怎麼樣?

對於崔瑞允和張泰柱雙方來說,婚姻才是確保雙方權益的最好選擇,可是對於張泰柱和尹楔嬉來說不是。在尹氏為張泰柱頂住檢方壓力的時候,張泰柱為她安排的不是婚姻,而是歉意,還有那句話:

-因為我父親,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無法負擔自己愛的女人就說要結婚,是件多麼無助可怕的事。

在張泰柱看來,對尹楔嬉而言,最好的保障是黃金地段的收租大樓,而非法律承認的張泰柱夫人的位置。這是對待信任的同伴乃至合伙人的態度,而非對待愛人的態度。

這樣的相處過程與選擇,可否稱之為相愛?不,相愛需要兩個人互相愛戀,都表達感情,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愛對方的心意。可是,自始至終說愛的人,只有尹楔嬉一個人。最初,在明白尹楔嬉的支持是不穩定狀態的時候,張泰柱是以小心翼翼的態度隔開尹楔嬉表達好感的方式,不讓她坐在自己身邊,不肯多與她有交集,在尹楔嬉表達出對張氏堅定支持的一面以後,張泰柱表現出的維護是在眾人面前對尹氏的維護,私下裡仍將尹楔嬉的種種接近舉動毫無痕跡地拒絕掉。每次她說要吃飯,要一起與吃預定的餐廳,他就面色一沉,說不要。那次的晚餐預定,若是沒有檢方訊問扣押又放人這一場,張泰柱根本不可能坐下來與尹楔嬉吃那頓晚餐。他之所以會去,是想要與為他受罪,吃得大苦頭的女子說告別的話。可是有愛的尹楔嬉一方,不肯告白,也無法告白,就算為她安排了穩妥的人生,只要不能待在張泰柱的身邊,她就會無法忍受。

至此,在作品中著意強調角色衝突,強化大背景下人物複雜內心世界,弱化愛情力量的樸慶秀與趙南國兩位主創終於又撮合了一對自願結合,拿婚姻做利益交換的男女。實際上,在樸趙配的作品中,往往沒有純粹的愛情,但是卻有不同類型的極度糾結失落的情感,還有各色失意失婚男女可分類討論,因此期望看到不同方式表達的愛情,抑或是希望看到不以商業目的為考量的愛情相關劇情內容的觀眾,可以考慮退場,在本劇播出至十六集時退場,現在還來得及。

相關焦點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戀情篇 欲心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戀情篇 欲心無論生死浮沉,財閥的世界裡總有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事實若干,不是因為他們非常人,而是因為他們的欲望超過常人,即便再遭遇非常之事,也不能停下腳步,對於黃金帝國來說,擁有欲望的爭產者只要一日不停止爭產,欲望之海的浮沉一日不得止息。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戀情篇 代價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戀情篇 代價對於崔氏財閥誠進集團爭產的主人公來說,有選擇才有愛情,可是對於想要爭取爭產主人公的人們來說,唯有控制他們才有愛情。選擇與控制,這是得到與失去的弔詭,避不開也躲不掉,只要想要得到財富,就必須選擇,後果則看心意和運氣。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最終篇 選擇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最終篇(23-24)選擇歷經三個月之久,關於黃金帝國的爭奪大戰終於結束了。在相關財閥崔氏家族這個黃金帝國的故事要暫時告一段落之際,肯定會出現很多疑問,譬如張泰柱分明已經提高銷售額,取得資金,為什麼會落入下風?還有,在最後的爭鬥中,爭產鬥爭中的三位,論及實力,可說是勢均力敵,為什麼崔瑞允會取勝?其實,這都與黃金的帝國有關。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戀情篇 生分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戀情篇 生分在爭產困境之中,被提出離婚的財閥之女會低下高貴的頭顱,放低姿態,使用女性最原始的辦法,引誘丈夫,為的是保住家業嗎?劇情行至第二十二集,擔心財閥之女崔瑞允感情去向的觀眾肯定會鬆口氣,原本就連期待看到尹楔嬉和張泰柱愛情戲份的觀眾都在疑惑會否有可能看到財閥之女依照繼母韓氏的惡意建議,放低身段,拉攏丈夫張泰柱的情形,可是很快地,局勢就發生了變化:既然要瓦解崔張聯盟,既然要拉開崔張對撼的序幕,既然身為協議離婚一方的張泰銖已經明確提出離婚,那麼,最後的決心要由崔瑞允來下,所以,最終離婚手續的辦理竟然是崔瑞允主動提出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一 仙丹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前言 追本溯源開篇先來回答讀者提問:韓國有哪家財閥是姓崔的?日韓都是以財閥企業聞名於世的國家,可是兩國的經濟構架卻不盡相同,對於日本財閥,人們談及最多的不是財閥如何影響經濟,而是財閥世家的財力如何龐大,為富仁義且素質優異,如何謹慎低調地介入財界政界,默默在文化藝術界出錢出力,有的財閥世家本身的藏品就可開博物館。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戀情篇 愛否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戀情篇 愛否金字塔的頂峰是輝煌的,可是如果沒有塔基的堅實,頂峰的輝煌是不存在的。在韓國這個國民構成金字塔當中,財閥與政界世家就如同是金字塔的頂端,而塔基則是眾多住在板子房或是在棚戶區艱難度日的人。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十 報應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第十篇(19-20)報應秋高氣爽,白露已過,秋老虎遁走,在這涼爽的時節,熬過酷暑的人們大都在享用美食貼秋膘,可是在這大好時節,有人忙報仇,結果害人害己,有人忙離婚,為的是把妻家的財產都搶過來,因為在他看來,死去的嶽父崔棟誠會長是個小偷,偷走了如同他父親那麼誠實的人們多年勞動奮鬥的果實。【八卦風打了個哈欠,這話虧不虧心?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十一 逆鱗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第十一篇(21-22)逆鱗在期待看到精彩愛情戲份的觀眾等待了兩個多月之後,與崔氏黃金帝國裡的人們共同經歷了大時代的起起落落,有否精彩愛情戲份已經不是重點,因為樸趙配的這部作品再次證明想要在樸慶秀編劇的作品裡看到動人的愛情,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收視率能夠達到怎樣的高度也不是問題,因為家庭劇觀眾往往都轉向能夠予人希望,催人奮進的別臺醫療劇【good doctor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三 入室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第三篇(5-6)入室面對一部艱澀的財閥鬥爭劇,不少觀眾或多或少都會有顧慮,這麼深的內容,能看明白嗎?不會犯困嗎?本劇開播至今,收視率雖然未能達到第一,與第一位的歷史劇差距不大,卻始終沒能上升到第一,也落後到太差,弄了個不上不下,原因就在這裡。或者說,趙樸組合這次是想要做到儘可能地符合歷史條件和相關情況,也要給出相應專業術語,才算到位。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九 制衡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第九篇(17-18)制衡平衡,對於商業運作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不僅資產構架需要平衡,就連合伙人關係也需要平衡,對於構架複雜的財閥企業來說尤為重要。於是,在複雜的財閥家族成員之間,有了另一種關係:制衡。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全十七篇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第一篇(1-2)仙丹時間過去一年,樸編劇的開篇敘事還是沒什麼新意,和從前一樣,以衝擊性事件作為開頭,只不過開場秀是高洙這樣演技逐漸成熟,相貌依然年輕的名演員與努力進取的張真英合作,比起中堅演技派來做,多了更多震撼感。因為兩人搭戲,給人感覺除相貌配襯之外,配合度也高,因而劇情急轉直下帶來的衝擊力也就更大。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二 代價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第二篇(3-4)代價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因此,無法忘卻傷痛的人們總是試圖回顧過去,希望從中找出有價值的回憶。直到2013年盛夏,直到金融危機爆發過去十六年之後,SBS這樣的民營電視臺還在試圖找出與經濟生活有關的記憶。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六 大馬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第六篇(11-12)大馬該來的還是要來,擋都擋不住,繼上周收視率出現並列第一之後,過山車一般的收視出現了大滑坡。繼上周並列第一的標題之後,聳動的標題再次出現這樣的標題:黃金帝國收視率降至三臺收視末尾。…………這到底是為什麼?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四 承上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第四篇(7-8)承上專業與世俗之間需要平衡嗎?哦不,其實最專業的恰是沒有專業性的解釋,因為專業性解釋的最高標準是深入淺出,想要最為專業的解釋,根本不需要術語。本劇中所出現的術語與相關場景,一可看做是編劇多年來的知識累積用於劇本的一種表現,二要表現的是劇中人物所持的專業水準。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七 婚約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第七篇(13-14)婚約嫁人,就如同是第二次投胎,嫁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後半生的命運,對於女性來說非常重要。在財閥這個殘酷的世界裡,所有東西都是可以交換的,可明碼標價,若是不可用現金購買,則可用以物易物的辦法進行交換,婚姻也在交換物品之列。
  • 《黃金帝國》欲望之海之五 藉口
    黃金帝國 欲望之海第五篇(9-10)藉口收視率之於韓劇的意義,很有點類似死亡對於人生的意義那樣,可能意味著開始,也可能意味著終結。在盤桓了四周之後,月火劇場的激烈競爭終於出現了小小的縫隙,新聞標題開始出現月火劇場兩部連續劇並列第一的字樣,可是這樣的領先畢竟是短暫的,只能說明兩種數據調查在同樣地區被不同的調查人群各有偏好而已。下周會怎樣,還真不好說。
  • 海賊王特別篇:黃金之心
    從前就是《海賊王》粉絲的小慄旬表示,曾經收到過一次配音的邀約,但當時他覺得自己並不適合那個人物,所以就婉拒了,而這次他覺得寶藏獵人的角色真是與自己很搭,終於遇到了合適的角色。對此的部分評價:對手明明廢得跟渣一樣還要假裝打得難捨難分,噁心的一筆。
  • 《黃金帝國》全員惡人的黃金帝國
    編劇大概是寫一本叫做《全員惡人之世代枷鎖》的鬥爭吧。這個世界,儘管我們強調和追求公平,平等,可資源,財富,權勢,地位都還是有區別的,財閥,工人階級等分級,就像一座金字塔一樣屹立。一個所謂的黃金帝國,不過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靠著無數次的掠奪,最終建立的王國。崔東城是誠進集團的創始人,也是這個王國的王。早期的他,其實也和張泰株男主一樣,有才能,有野心,然後一步一步地狠心掠奪才能創造這樣的帝國。
  • 欲望的荒原 --我看《黃金帝國》
            因為實在喜歡這部劇,看很多人在網上寫劇評,也動了寫劇評的心,就在百度貼吧---黃金帝國吧裡以方念煊的名字開始寫了連載劇評。貼到空間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 劇場版《海賊王特別篇:黃金之心》
    ◎譯  名 海賊王特別篇:黃金之心/航海王之黃金城/海賊王劇場版GOLD/航海王電影 : GOLD/海賊王2016劇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