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正又火了,因為爆料某女星被黑內幕。
隨後,有熱心網友給於正總結了一下這些年他各種各樣的神操作。
1、公開炮轟林心如,稱林心如過氣了,是靠他的《美人心計》二次幫林心如翻紅的;2、內涵餘少群,指責餘少群不接受考驗還撒謊,於是《鬢邊》不用餘少群,改用尹正,隨後餘少群微博反擊;3、內涵袁姍姍,他自曝節目錄製將有頂級女神助陣,網友猜測鞏俐,他說差不多,網友猜測袁姍姍,他怪網友黑他們節目;4、把袁姍姍比作範冰冰,成功給袁姍姍招黑;5、推新人張南,不惜寫小作文,讓網友猜測趙麗穎陳曉;6、《延禧攻略》開播前,寫繡娘小麗的故事,內涵了一堆人;7、在自己的綜藝節目裡cue朱一龍,然後又怪節目組不該放那一段;8、挑寧靜、殷桃、杜若溪;9、楊冪離婚發《鬢邊》路劇照,以及主動cue楊冪;10、內涵某女演員演技差,尬而不自知,網友猜測馬思純,他又否認;11、內涵某女演員;12、為了大誇吳謹言,直言周迅臺詞不好;13、寫小作文,內涵女演員,網友猜測張檬;14、直言江一燕是蛋糕店老闆娘,口氣都不一樣;15、發微博與朋友圈,炮轟某網綜,之前求楊蓉幫忙,紅了就要馬思純;16、《延禧攻略》粉絲群,各種罵《如懿傳》造型,罵鄔君梅的太后造型像「老鴇」,而之前他還還在鄔君梅微博下請求與鄔君梅合作;17、為了宣傳新人,cue鄭爽,直言自己家的藝人長得漂亮演技又好,並吐槽某家粉絲像邪教;18、最後配一張於正因為抄襲而被瓊瑤起訴,於正敗訴的截圖。
嗯……於正的壓軸神操作還是因為抄襲而被瓊瑤起訴的事——
於正從出道以來就有一個「雅號」:於抄抄。
他的不少作品都有抄襲港臺劇的痕跡:
《楚留香傳奇》曾被曝抄襲《火舞黃沙》經典橋段;
《賢妻良母》曾被曝抄襲《溏心風暴之花好月圓》;
《大清後宮》曾被曝抄襲《金枝欲孽》;
《鎖清秋》曾被曝抄襲《恨鎖金瓶》……
《楚留香傳奇》被曝抄襲《火舞黃沙》
不過於正的態度就是,你曝光你的,我抄襲我的,我不理你。
不僅不回應,於正還憑藉抄襲劇的超高收視率,成為了娛樂圈的金牌編劇、製作人。
2011年,於正甚至把官方頒布的「亞洲最佳編劇」獎收入囊中,有了這個獎項,一線衛視、視頻網站、明星藝人都搶著跟他合作。
於正名利雙收,一時間風頭無兩。
直到一位讓於正不能不理的阿姨站出來指責他抄襲——
這個人就是瓊瑤。
2014年4月,瓊瑤在官方微博寫了一封給廣電總局的公開信,舉報於正新劇《宮鎖連城》中有多處劇情抄襲自己早年的作品《梅花烙》。
瓊瑤列舉5個例子作為附錄,詳細說明《宮3》的人物關係和設定全部抄襲了《梅花烙》。
瓊瑤說自己因為此事心如刀絞,已經病倒,同時呼籲大家不要看於正的劇。
於正看到信後第一時間寫了回信,內容可以概括為:希望瓊瑤高抬貴手,不要再繼續追究此事。
但瓊瑤並沒有善罷甘休,而是持續起訴。
2015年12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判決《宮鎖連城》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編權,於正被要求向瓊瑤公開賠禮道歉,五家被告則共計賠償500萬元。
官司失敗後,於正被人民日報點名譴責為「文賊」。
網上對於正的評論也全都是謾罵。
但即使是這樣,直到2018年5月,於正一直都沒有就自己侵權的事件向瓊瑤道歉,於是《法制日報》再次刊登了侵權案件的內容。
後來於正不堪輿論壓力,公開向瓊瑤道歉並賠償相關損失費,此事才告一段落。
同年,關於瓊瑤告於正侵權案的內容被改編成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瓊瑤訴於正案始末》。
簡介說該書是由備受關注的瓊瑤訴於正侵權案件紀實資料彙編,書中如實記錄了案件的整個過程。
還是同年,於正憑藉一部和《如懿傳》題材相撞的《延禧攻略》東山再起。
其實《延禧攻略》之前,於正就已經重出江湖了:
他編劇的《雲中歌》《班淑傳奇》《美人為餡》《鳳囚凰》陸續播出,幾乎每部劇都有一線流量參與。
期間,於正回應抄襲事件時是這麼說的:
我就是不理你們
我氣死你
現在我覺得我寫得爽就可以
我收視第一就可以了
他甚至推崇「抄襲只要不超過20%就能高枕無憂B」的歪理邪說。
眾所周知,抄襲就是偷,這是關乎人品的原則性問題。
於正一次一次深陷抄襲風波,又一次一次新劇爆火,賺的盆滿缽滿,這真的非常諷刺。
對於這種現象,
有人說:小孩才分是非,成年人只看利弊。
有人說:他確實給大家創造了好處,捧紅了很多新演員,也帶火很多老演員,還讓相關視頻網站賺了錢,所以才一直有市場。
還有人說:他抄襲,但他抄得比原創好看啊,觀眾不會管誰是原創的,觀眾只要好看。
……
所以贏了官司的瓊瑤,是勝了還是敗了?
輸了官司的於正呢,他是敗了還是勝了?
對此,我們該怎麼辦?我們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