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每年都會湧現出很多神童,這些神童總是能憑藉自己的特殊能力受到人們的關注,甚至還成為了無數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不過我國自古就有:「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說法,而事實也的確如此,有很多神童總是在受到了足夠的關注後迅速沉淪,漸漸地「泯然眾人」。
他曾經在2011年時憑藉著一張照片紅遍網絡,人們都將其稱之為「五道槓少年」,他就是黃藝博。有意思的是,就在黃藝博倍受人們關注時,他還無意間帶紅了自己的同學孫童,而孫童也憑藉著一個有趣的鏡頭被人們所記住,被人們親切地稱為「不屑弟」。那麼,兩位少年後來的結局咋樣了呢?
黃藝博是武漢人,在2011年的時候他才13歲,就讀於武漢市滑坡路小學。雖然年齡尚小,但黃藝博卻有著超越同齡人的心態和覺悟,他非常熱衷於課外活動,而不斷的社會實踐為他帶來了很多榮譽。
別看他小小年紀,黃藝博收穫的稱號可是不少,像「湖北省優秀少年」,「全國百名優秀好少年」以及「武漢市十大孝子」等,這些都讓黃藝博成為了一個品德高尚的好學生。因此在學校中老師都非常喜歡這個懂事的孩子,而在學校的推薦下,黃藝博還成為了中國武漢少先隊的副總隊長,這也讓他實現了肩扛五道槓的成就。
也正是由於黃藝博肩扛五道槓的這張照片,再加上他收穫的諸多榮譽稱號,使得他很快就出了名,一時間成為了他人爭相讚譽的對象。後來媒體為了宣揚這麼一個好學生,還特意對黃藝博的學習生活進行了拍攝錄製,可以說黃藝博一時風頭無二。
不過有意思的是,就在錄製的過程中,黃藝博後方的同學孫童卻在鏡頭中露出了非常不屑的表情,這個鏡頭也讓網友大呼真實。於是,孫童便隨同著黃藝博一同火了起來,成為了「五道槓少年」身後的「不屑弟」。如果說黃藝博是一個少年老成的「小大人」的話,那麼孫童則是一個真真切切的小孩子,兩人在性格上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對於黃藝博而言,電子遊戲和玩具這些東西對他沒有任何吸引力,而他最大的樂趣,便是關注時事。根據黃藝博的母親講述,孩子從小就對時政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他非常喜歡看新聞,後來隨著年齡的增大還開始堅持看報。除此之外,黃藝博還熱衷於讀史書,並且對很多歷史問題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而和黃藝博比起來,孫童的童年則顯得普通很多,他是一個非常淘氣的小孩,喜歡看動畫片,玩遊戲,僅此而已。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黃藝博很受老師們的喜愛,但他的學業生涯卻並不怎麼順利。由於身兼多個職位,因此黃藝博不得不投入巨大的精力在自己的「工作」之中,使得他放到學習上的精力很有限。但憑藉著優秀的簡歷,黃藝博還是通過了武漢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這也讓他信心滿滿。
然而遺憾的是,由於高考發揮失常,黃藝博只考了477分,這個分數也使得他錯失了上武大的機會,最終只能選擇一所普通的民辦大學。而孫童隨著年紀的增長,他也深刻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並在之後的學習生活中一直努力耕耘,最終獲得了去往哈佛大學的機會。
通過黃藝博和孫童的不同結局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太早的成熟未必是好事,因為人生所缺失的經歷必然會影響到未來。也許黃藝博因為少年老成收穫了足夠的關注,但與此同時他也承擔了與其年齡不相匹配的壓力,而最終的結果不得不令人唏噓。
不過從客觀角度來說,去普通民辦大學學習也未必就比上哈佛要差。雖然考上名校意味著更大的優勢,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的未來都是難以估量的,在學習期間對自身的鍛造,才是決定人生走向的根本因素。因此,黃藝博的未來未必會比孫童差勁,對於他們的人生,我們也只能是拭目以待。
參考獻:
《世說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