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0個武林門派,藏在香港這棟舊樓裡

2021-01-17 澎湃新聞

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裡描繪的民國時期,

是屬於武林世界最後的黃金時代,

香港精武會也起源於此。

民國武林,「北拳南傳」。

1910年,霍元甲在上海創立「精武體育會」,

之後傳到香港,

「精武一家,四海同盟」。

詠春葉問、洪拳林世榮、

八卦門孫寶剛等一代宗師,匯聚一堂。

香港曾擁有武館400多家,

習武者一萬多人,

中國功夫在此進行南北融合,走向世界。

加上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

從李小龍到香港邵氏武俠片風靡全球,

再到《精武門》、《葉問》、《一代宗師》

電影裡的傳奇人生,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現在,香港精武會有30個門派,

基地藏在尖沙咀一棟殘舊的商業大廈裡,

很難想像,

那裡就是一個傳承百年的武林世界。

自述 | 柯俊龍  編輯 | 江雁南

我叫柯俊龍,是現在的香港精武會主席。1976年開始在精武會教拳。

精武會由霍元甲1910年在上海創辦,之後傳來香港。正如電影《一代宗師》裡描繪的,那個民國時期,是屬於武林世界最後的黃金時代。

民國武林,「北拳南傳」。為了一雪「東亞病夫」之恥,改善國人體質,中國北方的習武之風逐漸南下,傳至全國。

1921年,香港精武會成立。到現在近100年歷史。

電影《霍元甲》劇照

李小龍電影

70年代,李小龍的電影火遍亞洲。尤其是電影《精武門》,很多人爭相學習功夫。一直到八九十年代,功夫熱依然是鼎盛時期。

香港精武會現址所在的老樓

現在,精武會在香港的基地,就在尖沙咀的這棟老樓裡。地方有限,寸金尺土,場地大概共120平方米。

30多個不同門派,詠春拳、刨花蓮拳、鷹爪拳、陳氏太極、吳氏太極拳、七星螳螂、氣功、木蘭拳、白眉拳等等。

各門各派掌門人很多都是從內地來到香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1. 廣州詠春拳 

掌門人:馮銳堅
 

廣州詠春主要是以拳術為主的,但是也有一個兵器,是六點半棍,以及二字鉗陽奪命刀,是雙刀。

以前是沒什麼人認識詠春,尤其是北方。我記得有一次去天津武術比賽,那些裁判是不知道我在打的那一套是什麼拳。直至《葉問》電影上了之後,無論南方也好,北方也好,很多人會認識詠春拳。

電影《一代宗師》中,梁朝偉飾演的葉問正在練拳

詠春拳的特色是短橋扎馬,善發短徑,適合在很窄的地方去對搏。廣州詠春拳有四套拳,「小念頭」、「尋橋」、「標指」、「空樁」,空樁就是打木人樁。木人樁除了可以練到位置的準繩之外,最主要可以練橋手、腳這樣,練到手腳更加硬朗。

2. 全真派 · 龍門打狗棍 

掌門人:張永雄
 

自從電視電影出現這個全真七子,才稍微多人認識。全真七子之一邱處機是我們的祖師爺,這個門派是他創立的,直到現在有八百多年歷史了。

全真派最是道家修煉的功夫,丐幫洪七公發明了打狗棍棍法,洪七公那套有12個動作,現在這套,形成一個套路、演繹、表演,一共有52個動作。

棍棍有力,指上打下,最主要是打膝頭對下上五寸、下五寸的位置。那看對方的頭,就打下面,如果看他的腳,就打上面,所以就叫做指上打下,聲東擊西。

3. 白鶴拳 · 綿裡針 

掌門人:盧傑森
 

白鶴派源於西藏,阿達陀尊者偶見猿鶴相鬥而領悟出來的拳術,直到清朝才從西藏傳入漢人社會。

白鶴拳歷史合影

白鶴拳有四個系統,就是四門手。流星手、飛鶴手、兜羅手、彌勒手。流星手是急、流暢、力,有長拳和短拳,學完之後,入門才教飛鶴手。

飛鶴手有正十手、反十手,入門弟子才被教。彌勒手是綜合佛教的意思來教。

最後,內家拳——兜羅手和棉裡針,從極柔獲得極剛,動中之式,獲得靜中之心。

4. 七星螳螂拳 

掌門人:陳肇棟 

我們的王郎祖師看到螳螂,螳螂的手法敏捷、有力,因此創造了七星螳螂拳。他就將自己所學的十七家功夫,再加上他所領悟到的螳螂拳的特色,總共十八家精華融會貫通。

螳螂拳的手法相當豐富,有很多腳法、掌法。在進攻和退的方面都很快,進亦攻,退亦打,進退都很快。招招即打,有虛有實,是相當豐富的一個拳種。

5. 吳氏太極拳 

掌門人:林展霆
 

吳家太極,主要是分為圓拳、方拳和快拳。

圓拳好像一般的太極,輕鬆自然、流暢;方拳是比較剛的拳,用來對打,動作大,步伐大;快拳,動作有快有慢,有剛有柔,但一定要求內心安靜、輕鬆,節奏快,這樣才能打出來。

如果你沒有練習太極內功、太極推手,沒有十年以上的功力,是打不過人的。

6. 蔡李佛拳 

掌門人:朱兆基
 

蔡李佛顧名思義就是三個字,蔡家拳、李家腳、佛家掌,那這三個功夫加在一起就叫做蔡李佛派。

拳法通常以兇猛為主,打法剛勁。佛家掌柔和,柔和的意思是將之前所練習剛勁的功夫化為柔,不會傷到筋骨。

蔡李佛最主要是講陰陽,陽插陰插,陽掌陰掌。我們的心法都有用陰陽,心法就是子午四平,這個屬於陰陽的步法。

7. 傅式八卦門 

掌門人:李孝全
 

八卦門以推、託、帶、領,搬、攔、截、扣、走、轉、擰、翻,沾、展、擒、拿的技巧,和其他的門派不同,起、走、轉的步法為主的拳術。

我們的掌就有龍爪掌,步法就是有名的八卦步,它比太極快,比少林慢一些。

8. 陳氏太極拳 

掌門人:黃志明
 

太極不是很主動性的拳,比如外家拳主動去攻擊人,但是太極拳會比較柔和、斯文。陳氏太極拳注重纏絲功、纏絲勁,剛柔相間。

9. 嶺南洪拳 

掌門人:張本良
 

洪拳的一代宗師有黃飛鴻,我們是黃飛鴻的第三代傳人。

這次舞的是梅花雙龍刀。有剛有柔,那些動作是大開大邁,靠馬步以及身手的配合,去表達我們的剛柔並濟。出拳威猛、敏捷。

10. 空手道 

掌門人:柯俊龍
 

空手道前身是中國的唐手,是中國的傳統功夫之一。空手道有很兇狠的殺傷力,作為一種武器,所以空手道的格言就是一擊必殺。

11. 氣功 

掌門人:鍾秀霞
 

氣功的鍛鍊是有三類,靜功、動功、動靜功 。氣功,和太極一樣是內家的武功。

「精武一家,不分門派」,將所有不同門派融合在一起,去共同去發展,推廣中國的武術,這是精武會不同於其他武館的地方。

▍從小習武,成香港精武會主席 

我在讀小學的時候,就對武術很有興趣了,也會四處去武館看。因為小時候我比較瘦小,會被小朋友欺負。武術可以保護自己,那我為什麼不學武術呢?

以前學武和現在不同,一周習武三次,放學就去武館上課。比如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這樣。做的第一件事是掃地、擦地。上課的時候,要扎馬步,基本功要練很久。整堂課只做幾個動作,做一千幾百下。現在不行了,現在一堂課做一千幾百下的話,學生都走光咯!

現實生活中也曾用過功夫。其實在我們那個年代,路上還是有很多「飛仔」(古惑仔)的。有一次我在路上被搶,就運用空手道動作,就兩三個動作,他就躺下了,整條街的人都圍著看。

有個跟著我學了好幾年的學生,有一次在家裡睡覺 ,正好一個小偷爬上他家偷東西,很快被他制服。報章電視都有報導,大家都說,「哇,這個小賊太倒黴了,遇上空手道高手。」

李小龍在香港拍攝電影 1972年

▍最巔峰的70年代,外國人都慕名而來 

70年代,我是香港第一批代表隊,代表香港出戰去打全亞洲太平洋空手道錦標賽,30個國家參賽。我們香港隊拿了第三名。之後每年精武會的學員也代表不同門派打散打,拿過不少冠軍。

外國學生拜師

70年代也是最巔峰的時候,很多外國人也為中國功夫慕名而來學習。我印象中,他們甚至學的比中國學生更加專注、有恆心和毅力。

我曾經教授過一些學生是來香港工作的,有一些是軍人,有來自海軍陸戰隊的。他們很有誠心,一學就學幾年。

上海精武總會

加拿大精武會

精武體育會現在在全球71個國家都有分支,總部在上海,但屬香港精武會的歷史最完整。近100年來,經歷不同歷史時期,但從未中斷過。

香港精武會經歷過英殖時期,日治年代、港英時代,以及現在回歸祖國,期間要不間斷地傳承,這個過程是充滿艱辛的。

香港精武會並不受政府資助。為什麼呢?因為以前港英時代,如果要政府資助,很多活動、比賽、交流,都要經過政府的審批,那會相當困難。

▍最純正的功夫是不假思索 

習武最難的是貴在堅持,看能不能堅持得下來。

除了灌輸武術技巧,學習武德,尊師重道也非常重要。一個學生如何好打是沒有用的。他能打多少個呢?重要的是以德服人,止戈為武就是這個道理。過去學習武術是保家衛國,現在可以是為了一種運動、競技、愛好,也可以當成是一種藝術看待。有一些太極動作是很美妙的,播著音樂打套路,看起來很舒服,作為藝術欣賞也行。

也可以打競技,那就是另一種訓練,特殊訓練,體能、速度、技巧都很重要,沒體能,出去上臺幾下就被別人KO。

最純正的功夫要不假思索。不假思索,收發自如。你不會經過大腦想,一個動作速度,當他打過來的時候,自自然,連削帶打就攻擊對方了。經過大腦去想的,已經慢了。你同一時間要比他快,躲過他,攻擊對方。

▍把中國武術教給下一代 

其實練習武術受傷在所難免的。鼻骨、手臼、還有身體各個部分,我那個年代就赤手空拳打,很容易受傷,一次比賽中鼻梁骨被打骨折,恢復了幾個星期。過去沒有這麼疼愛身體,拳拳到肉。習武之人被別人打倒,牙齒打掉、流血、縫針這些時不時都會發生,但現在這個年代就不會了,學生要是受傷,家長會吵翻天。

2004年Angelababy學習詠春

現在精武會所在的這120㎡地方,有兩個教室,每一日都有很多班,每個班最多十幾二十人。總共開設20多門課程 ,一堂課兩小時,每個月都有150多個學生。

以前我們學武起碼要從十幾歲開始,最低限度都八九歲,不能年紀太小。現在我教的學生由2歲半、3歲開始學了。

除了教他們功夫技巧、健身之外 ,還會教他們品格品德,未學武先學德,修行、修煉。這也是「精武精神」的要求:愛國、修身、正義、助人。

圖片來源:香港精武會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一群讓老外聞風喪膽的中國人,就藏在香港的這棟破樓裡
    現在,香港精武會有30個門派,基地藏在尖沙咀一棟殘舊的商業大廈裡,很難想像,那裡就是一個傳承百年的武林世界。我叫柯俊龍,是現在的香港精武會主席。1976年開始在精武會教拳。 精武會由霍元甲1910年在上海創辦,之後傳來香港。正如電影《一代宗師》裡描繪的,那個民國時期,是屬於武林世界最後的黃金時代。
  • 中國女孩最慘的一面,都藏在這棟香港大廈裡...
    關於電影海報,有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女主右後方那個大字,不是「囍」,而是四個「苦」字。今晚,跟隨蟬主的腳步,一起走進這棟寫滿人間真實的《金都》。被媽寶男毀掉的中國女孩,到底有多慘???金都,不是一個城市名。而是一棟坐落於香港太子的舊商廈:
  • 《一代宗師》影評:裡子、面子和武林
    說到武林,總容易和江湖混為一談,在王家衛眼中,江湖是區別於朝廷的民間,而武林則更像是一個個有自己獨立運行機制的系統,其存在方式則是一個個門派。電影中有一段經典臺詞引人深思,是關於裡子和面子的關聯。至於八極拳代表一線天,因厭倦了國名黨賣國之實而毅然選擇逃離佛山定居香港,並開館授徒,可以說形意拳算是傳承地較為完整的。至於說葉問,在戰火中體會到國辱家破慘狀後身心皆疲,決定逃離佛山來到香港,卻不想從此再也回不去大陸。秉承著有一口氣點一盞燈,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的理念,他加入到一家武官,從此開始正式傳道授業,不同的是,葉問一身授徒無數卻從沒有掛過招牌豎過門派, 「對我而言,武術是大同的,千拳歸一路。
  • 我在華陽這棟居民樓裡,找到珍貴的古蜀錦技術
    前幾天,小天前往華陽一棟平平無奇的居民樓,探訪了一位織錦人,在他手裡,你還能見到古老的蜀錦技術。別看藏在一個小區裡,這裡可先後接待過各國國際友人,紡織業和服裝界業內大咖,以及尋找靈感的藝術家。蜀錦,興於春秋戰國,盛於漢唐,因產於四川而得名蜀錦,代表了中國古代織造的最高水平。要了解古蜀錦文化,當然要前往丁橋織機的發現地——華陽。
  • 《武林志》新出的門派時裝太撩人了吧
    武俠單機RPG《武林志》10月30日在Steam平臺推出了新版本。更新完善了各門派換裝功能。這意味著:玩家加入不同的門派,就會獲得該門派的身份裝。角色的身份不同,門派時裝也會隨身份變化。 《武林志》的門派時裝,不僅每個門派有自己的服裝,而且服裝可以根據玩家的成長,門派中身份的不同,從入門新人、長老護法一直穿到終極的掌門時裝。
  • 南派元家班 北派什剎海:中國武林門派哪家強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功夫哪家強? 文|安宕宕愛看金庸的讀者想必早已在心裡對張無忌、楊過、令狐衝等一票美男紙的戰力有過千萬種排序了。今天,兔子先生決定對現實當中的功夫巨星來個大起底:風格迥異又各有千秋的他們屬於哪一派?南北兩大勢力稱霸武林誰家強?看完這部「功夫巨星觸電史」,想必讓你心有所屬!
  • 歷史上的武術門派和真實功夫拳種 中國武林中的武功和鏢局的歷史
    上一期呢我們盤點中國武術這幾年給大家的一個誤區,都以為練習套路能直接和競技訓練體系下的搏擊直接對抗,很不現實也不科學。那麼這一期我們講一下中國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武術門派,以及真實的武林是什麼樣的,門派和小說中、影視中、傳說中的區別又是哪些?
  • 中國說唱圈各大門派介紹
    隨著《中國有嘻哈》的大熱,越來越多的地下說唱歌手進入到人們的視線,今天大個哥整理出國內各大說唱門派,分享給喜歡嘻哈音樂的小夥伴們!紅花會的重要人物丁飛也發朋友圈,要拉黑所有和GAI有交集的朋友,還說GAI的音樂是」中國有山歌「。
  • 神評:武林最牛九大門派排行榜 誰最厲害?
    7 雪山派武俠小說中門派之一,1958年的臥龍生名作《飛燕驚龍》中,即有雪山派描述,位於大雪山「十二連環峰」,並列入「九大門派」之中。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中稱雄西域的武林大派,以「凌霄城」為總部,掌門「威德先生」白自在,以「雪山劍法」為立派之本。
  • 我敢打賭,沙坪垻勒家藏在老居民樓裡的小眾私房菜,你絕對沒去過!
    進了樓裡,按摩店、眼鏡店、賓館、修理店..啥子店店都有,兔子一度懷疑自己誤入了神秘領地。三棟牽滿電線的老舊居民樓足夠迷惑人,穿過中間樓的鐵門,最裡面那棟樓才是咱們的目的地!沙坪垻人,你們也太會藏秘密了吧!老居民樓7樓,進門白色+青色的牆面、拉線吊燈、滿牆錄像帶,這是哪個八十年代家庭的屋頭嗎?
  • 武林外傳中的最強門派葵花派,其實是東廠的特務機構
    武林外傳雖是情景喜劇,但卻也展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武林,這個武林相當的接地氣,高手會為生計所苦。要說這個武林裡哪個門派最強,那肯定不是少林武當,而是白展堂出身的葵花派。在寧財神的劇外訪談中其實提到,葵花派其實是東廠魏公公手下的特務機構(寧財神訪談中說的確實是魏公公,但劇情裡東廠是曹公公)。
  • 笑傲高考的學生, 都來自金庸筆下這五大門派!【獨門秘籍】
    據香港《明報》報導,一代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原名查良鏞)30日下午,因病在香港養和醫院辭世。金庸生於1924年3月10日,浙江海寧人。如果把高考比喻成一次高手過招的武林大會,那麼每年高考「武林大會」,各路高手拼手速、搶時間,使出渾身解數。有五大門派獨領風騷,青壯派高手在大會上出盡風頭。
  • 《大俠霍元甲》身為堂堂武林一大門派,鷹爪門到底有多亂?
    我們通過邯鄲陳秋風(鷹爪門二師兄)口中得知,鷹爪門為堂堂武林第一大門派,那確實江湖聲名遠揚。而且霍元甲也提到過&34;,看來鷹爪門實力確實非同一般。鷹爪門這一武林第一門派有多亂,武林就有多亂。而且小編認為,鷹爪門的劇情也有些亂。霍元甲邂逅陳秋風、徐子泉、赫子清,提到&34;,而陳秋風也提到一句&34;(當然這是陳秋風等對霍元甲的試驗),既然鷹九很早就被逐出師門了,善用的是毒,何來&34;?況且九子至少沒了老大和老四。這種說法不是不可以,只是感覺有些牽強。
  • 文武觀察 |「藏著的武林」,妙哉!——紀錄片《藏著的武林》觀前閒話
    「藏著的武林」這一武林景觀,只是武林園中千姿百態其中一景,該如何是好?該如何示好?第一、「藏武」之道。藏武,真正的武術就是「藏著的」狀態,藏於身,藏於家,藏於密室,輕不示人,在外人看來,武人與常人無異。「藏」、「無」,「有藏化無」,正是武的最高境界和體現。
  • 新資料片再爆猛料 八大門派套裝驚現江湖
    第一武俠手遊《大掌門》2周年全新資料片「終南古墓」即將於近日震撼上線,八大門派(少林、武當、逍遙、古墓、全真、華山、明教、丐幫)強勢崛起;鎮派奇寶流落江湖引發各方勢力爭奪,新的武林大戰開戰在即,等您歸來!
  • 民國時期,真實存在的3位武林高手,黃飛鴻霍元甲都只能甘拜下風
    「武林」一詞當時指的還是杭州。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宮白羽因「文林」一詞受到啟發,自創「武林」一詞,自此武林多用於指代江湖之中習武的各個門派。事實上,武術門派多為後人劃分,前人習武時很少有門派之見。 在諸多武俠小說中有過對於武林的描寫後,這個危險卻又充滿俠義之氣的地方讓無數人心嚮往之。然而真正的古代不僅沒有「武林」或「江湖」,更沒有「武林盟主」一職。
  • 金庸武俠各門派分布圖公開!難為當年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了
    難為當年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了文|小何論點我國著名的武俠小說家金庸,作為武學界的泰鬥傳奇,金庸一生寫了太多武俠經典小說,不僅小說深受讀者的追捧和歡迎,翻拍成電視劇後更是引發了無數的收視狂潮,可以說,在中國幾乎每一個人都看過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他的作品關係著一代人的精神成長,金庸先生的小說幾乎每部都是經典,裡面不僅劇情傳奇,各種武林門派和武功也是特別多。
  • 這些超級畫廊全藏在了香港這棟樓裡
    ,這是香港兩條最繁華的街道,沿街皆是高聳的樓宇。這番景象出現在香港最重要的「藝術黃金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BaselHongKong)來臨之前,雖然在一年前甚至更早,就陸續收到了多家「超級畫廊」在H Queen’s開設新空間的消息,但直到緊張有序的布展環節一一展開,
  • 武林往事《一代宗師》
    ,中國香港導    演:王家衛編    劇:王家衛,鄒靜之,徐浩峰製片人:吳思遠,王家衛主    演:梁朝偉、章子怡、王慶祥、張震、宋慧喬、張晉、趙本山、小瀋陽片    長:111min(3D內地)130min(2D內地)上映時間:2015年1月8日(3D內地)2013年1月8日(2D內地)
  • 武林在這裡延續
    初次來到師父位於香港皇后大道東的武館,頓時感覺這裡仿佛遠離窗外繁華喧囂的都市,一張張泛黃的照片沉澱著歲月的光輝,自成一格。來自杭州的小戴和我一樣,都心懷著一份美好的憧憬,千裡迢迢來香港跟隨師父學藝。簡單、直接、不拘泥於傳統,這是師父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雖然語言上略有不通,師父教授我們卻很有耐心,一招一式中不夾雜絲毫馬虎,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師父沒有和他名氣一樣大的架子,這裡的功夫也沒有高深莫測的神秘,出手就來、來則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