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父母這樣做,孩子秒變「小棉襖」

2021-02-13 中學試題

進化媽:在孩子早期教育當中,父母的精心陪伴才能獲得孩子持久的心理影響力和控制力。

作者:小貓喵喵喵(爸媽進化論主筆)

在大眾的認知裡,女孩乖巧伶俐,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經常無意做出的暖心舉動,著實羨煞旁人。

而男孩,就是那熱不能穿、冷不擋風的皮夾克,屬於誰有誰知道。

其實,這是對男孩的一種偏見,男孩也可以是「小棉襖」。

看似一天到晚休息5分鐘,惹事闖禍一整天的男孩,其實也有善解人意、體貼溫情的一面。

如果父母想他們多展現出與大眾不同的一面,就需要掌握一些正確的指導方法,才能讓我們面前調皮的小男孩,像變魔術一樣展現出他可靠、柔情、充滿魅力的男子漢形象!

不怕男孩鬧,就怕媽媽不懂「鬧」

全球暢銷作家史蒂夫·比達爾夫,曾提到女孩和男孩的區別時說:

「你可以到幼兒園親眼看看。女孩會聚在一起玩,非常快樂;男孩卻只知道瘋跑,就像印第安人圍著野牛瘋跑一樣。他們故意惹女孩生氣,還和同伴打架。」

這就是男孩。

他們沒有耐心,容易情緒激動,有時會對周圍的人產生暴力的攻擊行為。

他們崇拜英雄,熱衷參與表現自己勇敢的冒險,非要折騰得筋疲力盡了才願意安靜下來。

這樣不同於女孩的舉止,容易讓人們誤會是男孩身體裡的睪丸激素激增在作怪,忽視查找男孩表現異常的真正原因。

一位幼兒園老師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新來小男孩,入園還沒一周,就被告狀十幾次。

他媽媽氣得站在班級門口,訓斥男孩:「我真的一點都不想來幼兒園接你,誰家孩子像你一樣啊!還不快點跟老師和同學道歉!」說完,就準備動手打孩子。

幸虧老師及時阻止了媽媽的行為,單獨和媽媽進行交談。

建議媽媽調整一下自己非打即罵的教育方式,嘗試著理解孩子惹事的動機,用接受的心態,讓孩子感受媽媽的包容和關愛。

哪怕孩子第一次不願意開口表達也沒有關係,只要媽媽能夠儘量保持耐心的態度進行溝通和引導,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

有研究表明,媽媽的溫柔細語和喜形於色的鼓勵,會帶給孩子安全感,令他們的大腦得到充分的發育,睪丸激素水平也會大幅降低,成為男孩掌握與他人交流的關鍵力量!

果然,沒多久,男孩用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改變。

他不再惹是生非,也樂於嘗試著和小夥伴友好相處。因為,在他內心深處,自己不再是孤單一人,最信賴的媽媽不但懂他也深愛著他!

這是他安心改變的底氣和勇氣!

忙碌的爸爸,

也可以成為男孩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有人說,現在的父親工作太忙,容易導致男孩過於依賴媽媽,養成陰柔、懦弱等不可逆的性格問題。

畢竟,媽媽再重要,爸爸才是男孩成長的榜樣。

例如樊登讀書的創始人,經常會在講書中提到自己和兒子之間的故事,他說:

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在地鐵上聽到「終點站,土橋方向」,很好奇土橋在哪?他為了滿足兒子的好奇心,就答應學校聖誕節晚會結束後,帶兒子去看土橋。

兒子高興極了,整個晚上不停地跟老師說,我要去看土橋了!

老師莫名其妙,不明白去看什麼土橋,竟然讓小朋友這麼高興。

哪怕後來到了土橋發現並沒有橋,他也依舊滿足。


因為爸爸願意陪伴他去探索,也願意重視他的想法,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就算因為工作原因,樊登不得不經常出差,他也沒有「丟下」兒子莫名失蹤。

他會在出差前和孩子好好聊一聊,爸爸為什麼出差?去哪?然後和孩子一起在地圖上找出來;


當不在家的時候,他還堅持一天給孩子一個電話或者帶孩子參與自己的工作。

這讓孩子心目中父親的形象更加立體且豐滿,甚至會在了解爸爸的過程中產生出一種喜歡和崇拜之情。

如同心理學家弗洛姆所說:父親,是孩子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父親對男孩有著絕對的吸引力,男孩通過和他的相處,不斷地去了解自己所處的世界。

在和父親的對比和憧憬中,開始嘗試著有意識的進行自我認知和潛移默化的學習和改變!

讓自己成為心目中完美的男性的模樣!

養好男孩,

需要父母有「雙打」的良好配合

閨蜜說,如果生了男孩就給爸爸帶,這樣男孩才會有陽剛之氣,不會娘。

閨蜜的想法是好的,但現實卻是:養育孩子,從來就不是父親或者母親一個人的事情。尤其是男孩,母親的感性和父親的理性的愛,才是他們成長中最好的助力!

在看《小孩的神秘生活》的時候,我被裡面一位叫堯堯的4歲小男孩深深吸引了。

節目開始,老師讓一名女孩做班長,組織其他小朋友一起做自我介紹。

有幾個男孩子不服,他們把女孩困在中間,圍攻她:「你什麼都不是!你就是一個小孩!」

嚇得小女孩無助地縮在角落裡哭了起來。

原本嗓子有些啞的堯堯,見此情景,忍不住地拍著大腿,竭力出聲維護:「行了!夠了!聽班長的,誰還說話我看!」那霸氣十足的樣子,瞬間讓幾個調皮的小男孩秒慫。

還有一次,堯堯和另一名女孩玩「蒙面貼尾巴」的遊戲。女孩太小,不能迅速接收到堯堯傳遞給她的信息,急得堯堯大吼大叫,竟然把女孩兇哭了。

這件事換成其他男孩,都會怪女孩「都是你的錯,哭什麼哭」。

但是堯堯沒有,他先是幫助小女孩一起完成遊戲,然後再替小女孩擦乾眼淚,安慰她說:「我不是兇你,我大聲是以為你聽不見我說話,才聲音大了點。」

最後,兩人相視一笑的模樣,連觀察員都暖哭了。

網友更是狂發彈幕「示愛」:堯堯的家教一定很好,這麼有愛的孩子,父母一定付出了很多!

記得李玫瑾教授說過:「在孩子早期教育當中,父母的精心陪伴才能獲得孩子持久的心理影響力和控制力。

深以為然。

日常生活中,堯堯的媽媽耐心細緻,經常陪伴孩子做安靜的事情,例如學習方面的引導;爸爸體力充沛,就經常陪伴孩子玩耍,例如角色扮演等。

他們都用屬於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和輸出對孩子的愛,而孩子不但接收到了,也學著父母的模樣,無條件地將這份愛回饋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幸福得媽媽都忍不住感嘆:「堯堯人雖然不大,但經常是會主動幫助我們,就好像刻在骨子裡一樣。」

但其實,真正刻進孩子骨子裡的東西,正是父母對他的愛,溫柔細膩、堅強勇敢、善解人意、聰明懂事。

試想一下這樣一個溫暖又可靠的男孩子走進社會,會有誰不喜歡嗎?

由此可見,身為父母的我們,不要把養育男孩看成是爸爸或者媽媽專屬事情,也不要用「男孩就是這樣」的單一視角去看待孩子,而應該用父母不同的愛去肯定、支持他們。

讓他們能夠正確地看待自己、認同自己,將自己無處安放的精力變為珍貴的勇氣、堅定的毅力和共情的能力。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走得更順、更遠!

作者簡介:小貓喵喵喵,富書專欄作者,富書寫作營學員,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籤約作者,國家一級人力資源師。堅信沒有理所當然的成功,只有日復一日的努力,夢想能陪伴孩子長大的同時,再感受一次成長的喜悅,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相關焦點

  • 「男孩才是父母的小棉襖」70歲老人的一句話,讓人無法反駁
    我家鄰居是個70歲的老人,每天到樓下曬太陽,遛狗,見鄰居時,也會熱情地打招呼,生活得很不愉快。有一次,有人拿他開玩笑,說這輩子過得值,家裡兩個兒子都成了家,對他還很孝順。但也不能說唯一的遺憾,應該是沒有一個女孩的出生。女孩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心靈手巧知道疼人。
  • 小女孩這動作感動眾人 網友:真是貼心小棉襖(圖)
    隨後,這組照片也被鄰座的乘客們發到了網上,還有網友這要留言到:其實這樣也看到了父親愛女兒的一面,這樣睡著,也可以防止女兒不被丟失,真是用心良苦。   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是最能打動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小暖男」、「小棉襖」還有很多,讓我們一起在看看下面的故事!   男子700多天為母親做晚餐不重樣
  •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其實兒子也可以「暖暖的,很貼心」
    聽說現在有個鄙視鏈,家有兩個女兒的,受到眾人的羨慕,而有兩個兒子的,卻受到鄙視。可能在大多數人的眼裡,養兒子會更累,操心操肺不說,還要買房買車,要給他娶媳婦,而他很可能還娶了媳婦忘了娘。但女兒就不一樣了,不但省心還跟爹媽貼心,尤其是結婚以後,還是爹媽的貼心小棉襖,著實讓人羨慕。
  • 如何讓孩子遠離危險?有遠見的父母都這樣做……
    事情起因是這樣的。小男孩的爺爺出門忘帶鑰匙沒法進屋,於是他想了個奇招——用一根尼龍繩把小男孩從6樓樓頂吊往3樓窗戶,想讓孫子從窗戶爬進屋裡打開門!沒想到繩子中途斷裂,男孩被困4樓防護網接近一個小時,撐到體力不支才被民警趕到救了下來。
  • 誰說男孩不是「小棉襖」?杭州高一男孩被「偷拍」,視頻一夜爆紅...
    餘杭區融媒體中心1米7多的個子,笑起來就露出一口大白牙,餘杭中學高一的小成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然因為這條14秒的視頻,在全網爆紅了!被偷拍,靦腆男孩臉紅到脖子根拍攝這段視頻的,是小成的語文老師吳老師。而正是這小心翼翼的模樣,讓吳老師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學生時代,班上也總有那麼幾個心靈手巧的暖男同學,會編手鍊、織圍巾。於是她拿起手機拍了這一幕。 班上同學看到老師在拍視頻,頓時安靜了不少,感覺氛圍異樣的小成抬起頭一看,發現老師正對著自己拍視頻,頓時有些不好意思,迅速地放下了棒針。
  • 讓3歲70斤的孩子做吃播,這樣的父母不及格
    佩琪的父母辯稱,佩琪出生就是「巨大兒」,體重達到了9斤。儘管該視頻帳號的粉絲只有5157個,但單條視頻的播放量最高達到了55.6w,顯然已經有了盈利的能力。昨日,視頻平臺回應稱,由於其帳號的投訴密度變大,平臺已經於上周對其視頻和帳號進行了封禁。
  • 遠嫁真的值得嗎,父母的小棉襖,現在躺在手機通訊錄裡
    父母的小棉襖為了愛情遠嫁的女兒,她們現在都過幸福嗎。遠嫁真的值得嗎?月是故鄉明陶子自從嫁過去,跟公婆住在一起,家裡一切事宜,都是婆婆一個人說的算,三年生了兩個孩子,每天起早貪黑做家務看孩子,像極了一個保姆,老公典型的媽寶,啥事都聽媽話,啥家務都不會做。
  • 在這寒冷的夜,你的小棉襖還暖和吧
    天氣晴朗的時候,朋友圈總是有人曬「小情人」、「小棉襖」,怎麼樣,這麼冷的天,你的「小棉襖」派上用場了嗎?你又是誰的「小棉襖」呢?在這個寒冷的夜,你的「小棉襖」在不在你身邊,你這件「小棉襖」又有沒有去溫暖她的主人?
  • 女兒是貼心小棉襖?看了這幾張圖,爸爸們有沒有覺得肉疼?
    文|福林媽咪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很多家庭中的爸爸非常的「雙標」,對兒子和女兒的態度差別太大了。女兒就該好好抱著,兒子就戴上「狗繩兒」遛就完了!女兒睡覺就要好好抱著,兒子只能坐在地上靠著冷椅子睡覺。爸爸對女兒這麼好,女兒對爸爸呢?
  • 男孩想要有男子氣,媽媽別做這些事,做得越多孩子越娘
    孩子的培養可是家長的頭等大事。許多家長看到一些綜藝節目上的小男孩開朗、健康、陽光,看到別人家的男孩這麼有男子氣,一些媽媽心裡也是非常羨慕,很渴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像電視上的小男孩一樣。可是現在的孩子可不是個個都像電視表現的那樣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 寶媽心聲:別再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了,這話聽著太虛偽
    總把「女兒是貼心小棉襖」掛嘴邊的父母,常做「家產給兒子,養老靠女兒」的事閨蜜說她就是被自己的媽媽給傷了心,再也聽不得「女兒是貼心小棉襖」這句話,認為這句話裡包含了父母的太多私心。閨蜜有個哥哥,結婚時父母傾盡全力給兒子全款買了房,裝修款居然要閨蜜出一半,被閨蜜拒絕後父母還傷心地說,自己養了個白眼狼。閨蜜出嫁時,父母在彩禮上坐地起價,弄得閨蜜很尷尬。
  • 父母吃飯看手機,卻責怪孩子不好好吃飯?這樣教養孩子有效果嗎?
    極寒天氣,想吃點熱乎的,於是全家人一起出門吃火鍋,卻遇到隔壁飯桌,孩子哭鬧,父母不管,你說窩不窩火?這桌孩子父母,從點完菜開始,就各自看自己的手機,任由小男孩這裡跑跑,那裡動動,小男孩還時不時地朝著我們做鬼臉。直到孩子打翻了碗筷,打碎了茶杯,服務員過來了,孩子媽媽才抬起頭,打罵孩子:「我說了叫你不要亂動,你就是不聽話!
  • 小棉襖想成為您的防彈衣
    「夠用」我答,「那就先這樣吧,有空我再打回來」我有點急於掛斷電話。  「女兒就是爸爸的小棉襖」「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誰要是在我面前說這樣的話,那我準翻個白眼。  我的性格還算開朗,跟同學幾分鐘就能混熟,可唯獨不知道怎麼與父親相處。
  • 父母愛情:亞菲才是貼心小棉襖,德華的這2件大事都是她的功勞
    有人說《父母愛情》的成功是個偶然,同時又是個奇蹟,誰也沒有想到題材上沒有任何新穎的電視劇,卻靠劇情和臺詞的出彩博得頭彩,的確是讓人意想不到的,雖然劇中人物眾多,但是關係卻絲毫不雜亂,而且每個人物都有他存在的價值,不僅劇情不拖泥帶水,就連每個角色的設計都不會多餘
  • 父母兩種行為易讓男孩變「偽娘」
    父母兩種行為易讓男孩變「偽娘」   在今天有很多父母抱怨說雖然有的媽媽也能夠培養孩子的勇敢、堅強,但是,爸爸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媽媽所不能替代的。  有這麼一位名副其實的「偽娘」,男孩,14歲,可惜已經休學在家,孩子的言行舉止,簡直是媚氣十足。
  • 男孩考高分,媽媽獎勵隨意購物30秒!網友:我家孩子不給機會
    小男孩在半期考試時取得了高分,媽媽兌現了此前的承諾,將他帶至家附近的超市裡,任其在30秒內隨意購物。媽媽手握秒表,男孩手拖購物筐,他們最終選擇在零食區掃貨。媽媽一聲令下,秒表數據開始跳動,男孩開啟了瘋狂的購物模式。
  • 大人將帶籤烤腸扔進鵜鶘嘴裡:父母才是孩子成長的一面鏡子!
    好在鵜鶘最後安然無恙,有網友氣憤地評論說:「 孩子交給這樣的人帶,我是真的擔心孩子長大了會是什麼樣子?」的確如此,大人不僅沒有阻止孩子餵食鵜鶘的不文明行為,反倒當著孩子的面,把這麼危險的東西直接戳進鵜鶘的嘴裡,根本是給孩子做壞榜樣啊!
  • 二胎寶媽自述:我和孩子奶奶,親手把「小棉襖」變成了「小惡魔」
    「睡得比你早,醒的比你早,幹啥啥不行,搞事第一名」,這幾句話只有帶過娃的人才有感觸。可是你知道嗎?多數孩子天生很好帶,只不過被家長帶跑偏了。不要給嬰兒亂扣帽子,他們的「高需求」不一定是天生的安吉第一胎是個女兒,當時全家人喜歡的不行。
  • 當孩子和小夥伴發生衝突時,父母首先應該這樣做
    很多父母都經歷過在遊樂園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發生衝突,可能我們會氣憤或者不知所措,我女兒一次在遊樂園騎木馬,一個小男孩大老遠就衝過來,說那是我的,我女兒堅定的說不要!
  • 孩子越來越自卑,是父母經常犯這樣的錯誤,你是這樣的父母嗎?
    說什麼也不聽,什麼都做不好,打罵溝通都用遍了都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其實反過來想想是不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父母經常犯的那些錯誤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1.對孩子不認可,經常說孩子沒用曾經聽過一個講師講自己的小時候的親身經歷,小的時候家裡要求非常嚴苛,作為兒子他從小就十分調皮,父親處處都看不上他,說他沒用,說將來不會有出息,這讓他心理一度十分受挫,為了證明自己可以,他拼命的學習可父親還是看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