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公眾帳號CwanWechat,關注cwan,關注遊戲爆料及最新遊戲動態!
據相關媒體報導,元旦前一天,上海市中山北路鎮坪路口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輛日產GTR與一輛計程車相撞,導致多人受傷。據網友爆料,肇事者鄧某和肇事車輛內的乘客,分別是兩家遊戲直播平臺的知名主播。在事發當時,車內三人正在直播。
這一事件發生之後,眾人將目光聚焦到了網路遊戲直播這一領域。伴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視頻發展迅速,但同時也亂象叢生。而網絡視頻直播更是不時傳出各樣問題,但目前這一領域卻成了網絡管理方面的真空地帶,沒有相關的法律或法規對其進行規範。
巨大的市場潛力
網絡直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受到眾多公司的青睞。隨著LOL、《DOTA2》等一大批電競遊戲的火熱流行,遊戲直播開始興起。遊戲直播也成了網絡直播的一部分,雖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卻產生了我們不能忽視的影響力。
2015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中正式公布的《2015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遊戲產業相關數據,其中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407億元,同比增長22.9%。中國遊戲用戶達到5.34億人,同比增長3.3%。
而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5年中國遊戲直播市場研究報告(行業篇)》披露,2013年遊戲直播產業開始加速發展,到了2015年用戶規模增長率達到58.8%,數量達到4800萬,而2016年遊戲直播用戶數量將破億。中國遊戲直播市場規模將達50億元人民幣。直播平臺也搭上了近幾年國內遊戲行業高速增長的順風車。
現今在遊戲的蓬勃發展中,鬥魚、戰旗、YY等等眾多網絡直播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全民直播的時代顯然已經到來。也正是它的到來,使得遊戲直播領域更加的熱鬧非凡。挖角、跳槽、明星大戰,各種事件吸引了無數的眼球。在不久前王思聰也高調宣布成立熊貓TV出任CEO,更是籤約了一大批知名遊戲主播和一線明星AnGElaBAby。
現如今,網絡直播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就能實現了很多人的明星夢,成為生活裡的主角。也正是這樣簡單的方式,跟隨著網絡直播觀看人數的爆炸式增長,導致負面效應呈幾何倍數傳播,不雅直播、粗俗用語等一些網絡不文明現象,已經從虛擬的網絡世界帶到了現實的生活中。
改善亂局從監管出發
「網絡直播是利用網際網路將遊戲、電影、電視劇或者現實生活場景等視頻同步在網絡交流平臺向廣大受眾直播的一種新型網絡媒體形式。」中國法學會會員、北京科技法學會理事、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孫宏臣博士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一份中國少先隊事業發展中心等單位發布《第八次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狀況調查報告》,不得不讓我們重視。在調查報告中顯示,91.9%的未成年人有使用網際網路的經歷,遠高於我國網民的總體觸網率。娛樂遊戲、完成作業、查閱資料和放鬆休息是他們上網的主要目的。
這份報告中還顯示,有超過九成的未成年人在上網時,遇到過種類多樣的不良信息,這些不良信息中包括廣告推銷、騷擾信息、木馬病毒、謠言、粗俗語言和黃色圖片。此外,也有相當比例的未成年人在網上交往的過程中,受到了來自網友的網絡暴力。
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閆創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關於網絡直播內容的健康性以及網絡環境令人們十分擔憂。」
據了解,個別的網絡直播平臺對於直播內容給予了一些規範和公告。但是在沒有明確的政策指導下,這些規範和公告也是漏洞百出,往往起不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各網絡直播平臺也只是規定主播嚴禁在無任何保障措施下,直播高風險內容或威脅生命健康的內容。
孫宏臣博士表示,「我們所處的時代,正快速進入網絡時代,網絡社會已經從虛擬走向現實。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的每一個行為,都會成為世界網絡信息的一部分。」
「由於網絡直播面向的是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觀眾,隨著網絡直播的發展,其受眾群體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因此網絡直播已經成為一種區別於傳統『自媒體』的公共媒體。對於這樣一個公共媒體傳播者,理所當然應該予以監管。但監管不是限制其發展,而是讓網絡直播這種公共媒體形式在法治軌道上健康發展。」孫宏臣博士表示。
在網絡蓬勃發展的背後,適時地介入監管,既不扼殺創新,又能合理引導,是擺在相關部門面前的難題。
孫宏臣博士表示,「我們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和引導網絡領域的創新和發展,積極鼓勵和支持網絡上各種新鮮事物,以實際行動推動國家『網際網路+』戰略的實施。另一方面,要適時對網絡新鮮事物的發展進行規範和引導。網絡社會徹底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每一個人都成為網絡社會中的一個信息源,每個人的網絡行為,都會在網絡空間中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網絡讓每一個人都暴露在全世界面前。我們的所有行為都可以通過網絡瞬間傳遍世界。」
分級制度亟待建立
據了解,近年來遊戲直播產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相關的法律法規還處於較為薄弱的狀態,相關監管基本上處於空白,相關制度和規範不完善。也就是說,現階段以平臺自律為主。
目前只有北京的相關企業發布了《北京網絡表演行業自律行動宣言》。而這項宣言僅限於打擊淫穢色情等違法內容,並非是一個系統完整的適用於網絡直播方面的法律法規。
閆創律師表示,「目前存在著多頭監管,有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各個部門分管一塊,不能形成有效的監管合力。以後監管不但強調事先審批,更要重視事中、時候監管,最後及時對這種違法違規行為予以懲處。」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研究中心秘書長胡鋼認為,嚴格審核直播內容是直播平臺的義務。因為有人經常給主播打賞之類的,而平臺通過打賞來提成,通過直播內容獲取利益,就理所當然應該對內容進行強有力的監管。
閆創律師表示,「對於網絡直播平臺所承擔的責任要有所區分,主要分為網絡平臺的、網絡主播以及網絡用戶的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業內人士認為,直播平臺在進行內容監管的時候,要對主播的直播內容加以限制和約束,以更詳細和更強制的方式落實到書面制度中。
面對這種新興產業,其他國家的網絡直播業發展情況如何?在韓國,網絡主播活動十分活躍,開始主要是美食、化妝、服裝搭配等一般人們比較關心的話題。形形色色的韓國網絡直播中也夾雜著不合法的現象。這種網絡主播的形式在韓國開始的時間還不算時間很長,法律也不健全,還處在摸索、完善階段。澳大利亞對於網絡直播比較寬鬆,只要不涉及恐怖主義的問題,一般都不會刻意地去幹涉。
因為現在網絡直播興起沒多久,還沒有成熟到將其提高到法律法規層面去探討。但是現在有一些傾向已經表現出來了,網絡監管迫在眉睫。
而胡鋼則分析,目前我國確實有對於網絡直播方面的管理辦法,但是可能僅適用於企業層面,對於主播個人規範管理方面,尚處於模糊地帶,在現實中也確實不太好監管,因為尺度很難拿捏。
孫宏臣博士表示,「網絡直播的監管主要是其內容。直播內容不能違背法律法規,比如:不得傳播淫穢色情或者暴力內容,不得傳播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行。網絡直播也不得傳播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或者社會道德的內容,只要其內容是健康向上的,其運行經營是合法的,就應給予其寬鬆的社會輿論並創造條件鼓勵其發展。」
「網絡直播提供的內容要分級,就是每個群體對應不同的內容,成年人有成年人的直播內容,未成年有未成年人的內容,要設置門檻。」閆創律師表示。
對於監管可以從哪個角度出發,孫宏臣博士表示,一是國家主管部門的行政監管,包括智慧財產權管理部門、網絡監管機構、工商部門等。二是行業自律或者網絡平臺的自我約束。網絡平臺的自我約束是基礎,隨著網絡直播的發展,可以建立行業自治組織,規範行業運營。三是「粉絲」等受眾的監督。
制定相對應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也必不可少。目前平臺的違法成本過低,與其通過網絡低俗換來的大流量相比,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需要建立專門的網絡法律規範,對包括網絡隱私、網絡安全、電子商務、網絡直播在內的所有網絡行為通過立法進行規範。比如,正在審議中的《網絡安全法》就是其一。同時,網絡社會是現實生活的延伸,網絡行為的不同只是其行為傳播方式的不同和影響範圍的擴大,對於社會生活中的很多行為,現行法律規範規定的已經比較詳細,一般情況下,這些法律規定也可以適用於網絡行為。」孫宏臣博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