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都四十歲了,十九年後我們為什麼還要看他?

2021-02-09 吃土少女風格紀


文/風煙寂空

上次跟大家聊過《以家人的名義》——《想跟譚松韻打個商量,分個哥哥給我吧!!》,誰想到播出才兩周,本少女已經決定棄劇了。

看了眼豆瓣,評分也從開播的8.6到現在的7.2分,直線下滑。

除了之前很多人都提出來的打骨科擦邊球,女性角色缺失,女性長輩全員壞人等等讓人不舒服的點,最不能讓人忍受的就是大面積的人設崩塌。

果然還是國產青春劇的一貫套路,閨蜜總要撕一次逼(大部分的原因還非要是男人),一面多角戀大亂燉,一面各路輔助說教性洗腦為主cp強行開路……

聽說賀梅要嫁給李海潮,本少女著實佩服編劇的腦洞,為了讓小哥上李家戶口本真可謂「煞費苦心」。

建議改名叫《以家人之名談戀愛》,或者乾脆《李家戶口本的誘惑》算了。【手動狗頭.jpg】

《以家人之名》又一次證明了,國產編劇真的很少能寫好友情和愛情。

也看到有人說,一看到兩男一女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的故事,首先想到的是《哈利波特》。

剛好最近4K修復3D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又上映了,本少女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這部巨作。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拍攝於2001年,改編自JK羅琳的同名小說,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

講的是一個從小寄養在姨媽家,飽受欺負、虐待的孤兒哈利·波特,11歲生日前的某天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並在求學過程中結識了羅恩·韋斯萊、赫敏·格蘭傑等好友,與他們一同經歷了很多冒險後,最終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勇鬥大魔王的故事。

所以有人也不太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搶票排隊去電影院看一部19年前的老片?

這是JK羅琳女士給我們織的一場夢,20多年沉醉其中不願醒,每每回想起來仍然很感動。

原著小說有7部,拍成8部電影。

從1997年第一部小說出版到2007年完結,用了十年;

從2001年第一部電影開始拍攝,到2011年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上映,又是十年;

這些時光裡,我們看著哈利和他的小夥伴們成長,不知不覺中我們自己也在慢慢長大。

還記得當初是被什麼吸引,開始沉迷於羅琳阿姨的魔法世界嗎?

是漫天飛舞的霍格沃茨通知書?

是海格拿雨傘敲開的對角巷?

是好容易找到的九又四分之三站臺?

還是終於來到霍格沃茨後,忐忑進入的分院儀式?

得益於JK羅琳精湛的文筆和後續電影精緻的布景,每每回想,這些初代的感動場景立馬浮現在眼前。

無論是大場面場景還是細節,羅琳阿姨的描寫都很到位。


對角巷的眾多商家、古靈閣金庫、魔法學校的日常起居和課程設置、魁地奇比賽……眾多元素疊加,形成了一個既符合現實社會邏輯,又飽有自己特色,龐大且恢弘的魔法世界。

雖然《哈利·波特》系列小說通常都被放在兒童文學區,但它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兒童讀物,它在講人生中最重要,也最複雜的兩件事:愛和命運。

哈利·波特作為「大難不死的男孩」,救世主一般的存在,他的人生經歷並不順遂,甚至十分悽慘。

但愛在他身邊一直是潛移默化的,包括一直虐待他的佩妮姨媽一家。

有一段大戰前告別的片段沒在正片裡放出,佩妮姨媽對哈利說:「那晚在戈德裡克山谷,你失去了母親,我也失去了唯一的妹妹。」

雖然從小失去了父母,但哈利的前二十年,受到了四個母親的保護:莉莉,佩妮姨媽,莫莉·韋斯萊和納西莎·馬爾福。

也收到了眾多師長如父一般的關愛,鄧布利多、盧平教授、教父「小天狼星布萊克」……甚至是斯內普。

愛沒有從他的生活中缺失,並且總會在對抗命運的關鍵時刻,給予哈利·波特以各種各樣的支持和幫助。

與其他大多數一味勾心鬥角的女頻和追求狂拽酷炫的男頻文不同,這才是正確的成長示範。

通常在小孩子的眼中,世界非黑即白,愛恨分明,情緒很容易隨著主角的視角波動——海格是友好的,馬爾福是討厭的,麥格教授是嚴厲的,斯內普教授是可怕的,鄧布利多是至高無上的……

等到長大成人後再看,原來羅琳阿姨在書中埋了這麼多的伏筆。

從初踏魔法世界,到最後的決戰,我們一路見證了哈利和他的小夥伴們的成長,特別是哈利、羅恩、赫敏這組「鐵三角」。

但他們的默契並不是一拍即合,而是靠著每次一的爭吵、冷戰、和好以及分工戰鬥慢慢培養出來的。

小時候總以為三個人裡內部消化掉兩個會是哈利和赫敏,作為主角,無論書裡書外,獅子座的哈利太容易吸引大家的目光。

仔細想想,其實哈利只是推進劇情的工具人罷了,而羅恩和赫敏的雙箭頭一直都在。

第一次見面,赫敏就是看到羅恩試著給老鼠施法留下了跟兩位男生聊天的。

三強爭霸賽的時候羅恩首先意識到「赫敏是女生」,在得知赫敏被布魯姆邀請做舞伴後醋意大發,即便布魯姆是自己的偶像。

啊,美好的青春期悸動。


在看「哈利·波特」系列書籍之前,本少女看的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兒童讀物,童話世界的結局總是好人打跑壞人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但第四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後面的「塞德裡克之死」給了當時還年幼的少女當頭一棒——原來看似夢幻的魔法世界裡身邊的同齡人也會死亡。

後續從第五部開始,哈利看到了夜騏。

有人曾經質疑說哈利小時候不是親歷過父母的死亡嗎?

羅琳阿姨給出的解釋是,只有在哈利克服了種種磨難,真正地理解了死亡的含義時才能看見夜騏。

向死而生。

在教導哈利成長的路上,羅琳阿姨簡直是個「後媽」。

從「火焰杯」開始,每部都會猝不及防地「殺」死一個陪伴在哈利身邊的重要角色,造成了無數「哈迷」心中永遠的「意難平」。

在本少女看來,「小天狼星」布萊克這個角色最虐的就是本來一個帥得慘絕人寰家境又高貴得世間少有,性格怎麼也是外表清冷孤傲內心熱血沸騰,特別有小言男主氣場的一個人,卻為了幾位至交好友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他這輩子只有在霍格沃茨與萊姆斯·盧平、詹姆·波特、彼得·佩迪魯四人組成小團體「掠奪者」的這幾年是真正快樂的。。。

《鳳凰社》最後那一堆人打群架,怎麼就突然非是他且只有他死掉了呢??!掉到帷幕後面,連屍骨都沒留下來。

羅琳當初在接受採訪時候說需要設計一個父親類人物的死亡以促進孩子的成長,本來想的是韋斯萊先生,後來覺得羅恩太可愛了,就對「小天狼星」下了手……

難道我們的大腳板不可愛嗎?!他走的時候才36歲啊……

無論是書裡還是電影裡,老一輩的青年時代都著筆很少,就用扮演者加裡·奧德曼年輕時候的照片腦補一下吧。

在作品裡外表、性格都不怎麼討人喜歡的斯內普教授,在2011年5月Bloomsbury出版社發起的一個評選哈迷心中最受歡迎的角色的投票中,以佔總投票數20%的高票當選哈利波特系列最受歡迎的角色。

西弗勒斯·斯內普,魔藥課教授,斯萊特林學院院長,前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校長,食死徒,雙面間諜……這個角色太過複雜,人生經歷完全值得單獨寫一部作品。

但終其一生,他的心裡只有一個人,莉莉·伊萬斯,哈利·波特的母親。

據說他是唯一一個在演第一部的時候就知道人物大結局的人,再從第一部開始看,他眼中的情感流露全是虐。。。

別人見到哈利,總會對他額頭的疤驚嘆不已,只有斯內普看的是他那雙遺傳自母親的綠色眼睛。

他一直忠於鄧布利多,保護哈利,保護霍格沃茨。

最後一部的大戰,面對麥格教授,斯內普一直防禦,把進攻魔法引到周圍食死徒身上。

角色讓人扼腕,飾演斯內普的艾倫·裡克曼2016年因病離世更讓人心碎。

斯內普教授終成絕響,成為全體哈迷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After all this time ?

(時隔多年,依舊如此?)」

「Always…

(一直都是)」

查了一下這些年去世的「哈利·波特」演員,除了「斯內普教授」艾倫·裡克曼,還有:

前兩部的鄧布利多 理察·哈裡斯

弗農姨父 理察·格裡菲斯

巴蒂·克勞奇 羅格·洛伊德·派克

魔杖製造師奧利凡德 約翰·赫特

狼人芬裡爾·格雷伯克 大衛·勒格諾

艾菲亞斯·多吉 大衛·勞亞爾

皮皮鬼 裡克·梅奧爾

魔法部部長福吉 羅伯特·哈迪

……

現在看這個名單的心情,就跟看食死徒致死名單一樣沉重。

但是謝謝你們,讓我們能夠見到書裡面角色鮮活的樣子。

你們就是魔法。

雖然是美國華納兄弟出品的電影,但出演「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演員被要求必須是英國國籍。

據說英國演員分為兩類,一類是演過「哈利·波特」的,一類是沒演過的,而全英國在冊的演員,只有六個演員沒演過「哈利·波特」……

但自從「哈利·波特」衍生出來的《神奇動物在哪裡》開拍後,大概就只剩三位了……

可憐的臉叔!

當然,因為年齡的關係,大多數演員,特別是知名演員即便參演也只能演配角,而眾多小演員還是當年經過層層海選,最終確定的。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拍了10年,從11、12歲演到20出頭,甚至30幾歲,他們都算得上是伴著角色一起長大的演員了。

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爾·雷德克裡夫小時候簡直軟萌,第三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更是到達顏值巔峰,但之的顏值就有點不太穩定,身高也成了遺憾。


他雖然因為出演哈利波特一炮而紅,其實一直想擺脫哈利波特的角色。

2007年甚至不惜顛覆形象全裸出演舞臺劇《戀馬狂》而飽受爭議。

但他的轉型仍不能算成功,這些年能叫出名字角色的大概也就只有《驚天魔盜團2》裡那個幕後黑手科技奇才沃爾特。

很久沒有看到他的其他報導,不過微博上有人貼出他的街拍照片,還是挺有「氣勢」↓

羅恩·韋斯萊的扮演者魯伯特·格林特從小長相就「平平無奇」,長大之後更加……算了,真的不能苛責英國男人的髮際線。

這些年也沒有看到過他的其他影視作品,但是今年5月他升級當爸的消息曾經兩度登上微博熱搜,恍惚間真的是「十九年後」既視感。

赫敏·格蘭傑的扮演者艾瑪·沃特森,這些年真的把自己活成了赫敏的樣子。

不僅僅自己是學霸,還曾經發起「地鐵藏書活動「,倡導更多的人加入閱讀。

在原著裡,赫敏在魁地奇世界盃後,曾經創立了一個「家養小精靈權益促進會」,希望讓家養小精靈享受與巫師相同的權益。

現實中,艾瑪·沃特森也表示自己是女權主義者,多次在公開場合為女權運動發聲。

說實話,小時候覺得赫敏有點「多管閒事」,長大了才想明白,羅琳阿姨在作品裡設置的家養小精靈,未嘗不是在隱喻家庭裡被忽略的主婦們。

小時候看電影,總關注主角,其實「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配角顏值也很高。

誰能想到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裡飾演塞德裡克·迪戈裡的羅伯特·帕丁森,後來會因為出演《暮光之城》的男主爆火呢?

本少女兩年前曾經在巴黎時裝周見過他一面,真的不愧是傳說中的「嫩牛五方」……

作為穿插整部作品最閃耀的反派角色,馬爾福少爺驚豔過多少哈迷的青春時光。

但是很可惜,現實還是敗給了蹉跎的歲月。

一同殘念的還有格蘭芬多魁地奇隊的前隊長奧利弗·伍德。

前幾天去影院重溫會來,本少女還在感慨,伍德真帥,轉眼熱搜上就看到了他的近照……歲月這把殺豬刀對帥哥是不是格外殘酷?

如今看來,論顏值,真的只有納威·隆巴頓的扮演者馬修·路易斯「逆襲成功「。

去年聖誕期間,劇組20周年重聚,照片上看女演員們的狀態保持的都不錯,

特別是盧娜·洛夫古德的扮演者伊文娜·林奇,簡直明豔動人。

人到中年如何保持良好的狀態,這一點無論國別的男演員真的應該跟同年齡段的女演員好好學習一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原著中有個喜歡偷拍哈利的小孩科林·克裡維,在大決戰中慘死,成為年紀最小的罹難者。

而扮演者休·米切爾長大後真的成了一名攝影師,少女去翻了他的ins,作品十分恬靜美好。

除了攝影,他還是一名原創歌手,當初萌萌的小可愛如今充滿了藝術家氣質。

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夢想照進現實」,給哈迷們的心理安慰吧。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最後一章的題目是「十九年後」,今年剛好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首映的十九周年。

按照作者設定,哈利·波特今年應該40歲了。

今天恰好又是九月一日,各位收到霍格沃茨錄取通知書的同學們都去9又3/4站臺趕上霍格沃茨特快了嗎?

不多說了,少女要去大禮堂看分院儀式了。

當然,只有勇敢、有膽識、有氣魄和豪爽的人才能加入我們格蘭芬多。

↘↘↘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都四十歲了,十九年後我們為什麼還要看他?
    所以有人也不太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搶票排隊去電影院看一部19年前的老片?從1997年第一部小說出版到2007年完結,用了十年;從2001年第一部電影開始拍攝,到2011年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上映,又是十年;這些時光裡,我們看著哈利和他的小夥伴們成長,不知不覺中我們自己也在慢慢長大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最好與最壞,都在十九年後到來
    2001年,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影片《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上映,距今正好十九年。十九年後的今天,這部影片重回院線。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十九年後的哈利將自己的孩子送上了開往霍格沃茨的列車,這是故事的大結局。但在那個沒有伏地魔、沒有恐懼的魔法世界裡,這是另一段冒險的開始。
  • 哈利波特四十歲了
    在故事的設定裡,哈利·波特出生在1980年7月31日,昨天,是他40歲的生日。「為什麼我還沒收到霍格沃茲魔法學校的入學通知書?」啃雞腿的樣子,讓「媽媽粉」大呼「可愛」在和哈利這樣引人注目的小孩做朋友之後,他聽過無數次這樣的聲音:「和天選之子比起來你算什麼,和哈利波特在一起誰還會看你一眼?」
  • 《哈利·波特》:十九年後,熒幕內外的你我都成為了一個油膩大叔
    魔戒》和《地海傳說》,總覺得看哈利波特降低我的心理年齡,這大概就是現在所說的鄙視鏈。鐵三角第一天演出都被在場的300多位群眾演員的大陣勢給嚇哭了。不過,有一些哈利波特小說的死忠粉卻對這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表示了不滿。比如說哈利波特的眼睛原著是綠色的,但是雷德克裡夫的眼睛卻是藍色的。這種吹毛求疵的精神,我也是佩服的,這好像也是哈利波特飯圈的固有問題了。電影總共就兩到三個小時的時長,不可能事無巨細的一模一樣的把小說全都拍出來,哪怕人家是主題公園恐怕都做不到。
  • 【煲劇】前天是哈利波特的四十歲生日
    文 | 談心社社長 | 來源 | 談心社(ID:txs163)額頭上的閃電傷疤,圓形眼鏡,可以與蛇對話的奇異能力……23年前,一個名叫「哈利·波特」的瘦弱男孩,從狹窄的樓梯儲藏櫃裡走出來,踏上魔法世界的冒險之旅。
  • 今天是《哈利波特》四十歲生日 當時的少年成了怎樣的模樣?
    今天是《哈利波特》四十歲生日 當時的少年成了怎樣的模樣?時間:2020-07-31 13: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天是《哈利波特》四十歲生日 當時的少年成了怎樣的模樣? 《哈利波特》一直是陪伴許多人童年成長的一部經典影片。霍格沃茲,更是許多人童年夢想的地方。
  • 哈利波特出第八部了!等了九年,終於又有故事可以看咯
    《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的故事,就從這個十九年後的某一天開始。 36歲的波特已經是3個孩子的爸爸了,作為魔法部僱員,每天他都有超多工作要做,生活開始變得不那麼有趣,反而有一種男人四十的味道。當哈利波特劇場版裡由非裔黑人演員來演赫敏,羅琳面對一片炸毛聲給出了回應在故事好像要變成一個現代都市劇的時候,編劇話鋒一轉,表示,剛才那些都是背景,背景啦,下面才開始正式給大家講故事:哈利·波特的二兒子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因為背著他從來不想要的家族名聲包袱而擔憂,而哈利·波特則因為在他工作時不斷出現的過去的回憶覺得煩惱。
  • 哈利波特20年後重映,我們的青春又回來了
    2001年,剛剛上映的它,迅速創造了令人驚嘆的票房神話,打破了北美多項的票房記錄。而它的口碑更不必說了,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分,可以說是很多影視劇都無法企及的高度。哈利波特的電影拍了 10 年,講了他們 11 歲到 40
  • 那年我們十九歲
    記得那年剛升入大學,我們都還未滿十九歲,學9樓的519宿舍,這盤磁帶被反反覆覆地播放。那是生命中多麼年輕、純粹、美好的日子,歲月還長,人生的道路還未真正開始,我們的青春正燦爛。河北涿州軍訓,工經系女生留念519的六個姐妹,各有各的性格、特點。
  • 《哈利波特》22年了,原來我們都是被霍格沃茨選中的學生
    像《哈利波特》這樣的現象級作品,很多年都不會出一部,卻被我們趕上了。我們跟著它一起長大,這種自豪感,可能比聽皇后樂隊長大的自豪感還要多。 我們都是哈利波特的一代。01十幾歲時,我們期待著貓頭鷹能送來霍格沃茲的入學通知書。
  • 馬兆駿 - 那年我們十九歲
    藝人: 馬兆駿語種: 國語唱片公司: 滾石唱片發行時間: 1987年12月01日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專輯曲目:01 那年我們19歲02 心存感激03 今夜我將擁你入夢 04 撕下面具 05 我住在十四層樓的第七層樓 06 我最愛的你 07 上海公園 08 多情的你 09 人人為己 10 明天你用什麼心來愛我
  • 16年後,我們為什麼還要懷念梅豔芳?
    16年後,我們依舊聽梅豔芳的歌,依舊看梅豔芳的電影,依舊懷念那個爽朗、義氣的「大姐大」。作為歌手,她是最好的歌手:出身貧寒,四歲半登臺。19歲獲「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以此出道並走紅。在香港連開三十場演唱會,被稱為「梅三十」。35歲拿下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是第一位獲得中國國家級音樂藝術成就獎的香港歌手。
  • 20年後哈利波特重映,我們希望霍格沃茨永不畢業
    很多年輕的小夥伴們,可能都沒有在大銀幕上看過這部2001年上映的《魔法石《哈利波特》承載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與美好嚮往。我們曾經為了自己會被分到格林芬多還是斯萊特林而苦惱,我們曾經也常常念叨著「除你武器」「阿瓦達索命」的咒語,我們也曾相信每一個火車站都藏著一個9又3/4站臺,也希望去對角巷轉轉買一根屬於自己的魔法杖,哪怕現在,一到 9 月,依然有無數人翹首以盼霍格沃茲的通知書,不論他是
  • 哈利波特主演19年後大重聚,羅恩都已經當爹了
    對於電影《哈利波特》來說,19年是一個特殊的時間點。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的最後一幕裡,一切塵埃落定,魔法世界的時鐘向後調轉19年,就迎來了故事的結尾。但對於沉浸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的我們來說,哪怕過了將近二十年,進入神秘魔法世界的那種激動和興奮似乎總是能一瞬間被喚醒。
  • 哈利波特主演19年後大重聚,羅恩都已經當爹了?!
    對於電影《哈利波特》來說,19年是一個特殊的時間點。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的最後一幕裡,一切塵埃落定,魔法世界的時鐘向後調轉19年,就迎來了故事的結尾。我們曾經熟悉的男孩女孩、少年少女,都長成了大人、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
  • 【哈利波特】出版十九周年:我們追過的HP粉絲書
    Publishing)正式出版,距今已經整整十九年。2001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為什麼最好不要把牛奶留在屋外給刺佬兒吃?該書於2014年推出了特別版,所謂哈利•波特自己的《神奇動物在哪裡》的複製版,內頁空白處有哈利、羅恩等的筆記哦。
  • 哈利波特主演時隔多年變化大 他的長相讓導演都不敢找了
    當年的小哈利也隨著電影的系列在長大,這些年哈利波特的主演們都有什麼變化呢?當年的小哈利是一個非常可愛又可憐的孩子,每個人看到他都會叫他哈利波特,但其實他的扮演者叫丹尼爾·雷德克裡夫,在第一部電影的時候,他還只有12歲,現在的丹尼爾成熟了很多,其實他長大後的樣子在死亡聖器下那一部裡面就能看到了
  • 知道故事結局的你,再看哈利波特時注意點都在哪裡呢?
    前言:4K修復版《哈利波特》重新上映了,哈迷們有去電影院觀看嗎?即便過了那麼多年它的票房還是過億了。對於老哈迷的我們來說,故事的內容完全可以倒背如流。知道故事結局的你再看哈利波特的時候注意點和感受一定和當初不一樣了吧。那麼再看哈利波特的時候,你的注意力都在哪了呢?
  • 18年過去了,哈利波特的演員都長大了!伏地魔是最帥的一個!
    18年過去了,哈利波特的演員都長大了!伏地魔是最帥的一個!回憶中的時間都很快,很難相信自從第一部《哈利波特》出版以來已經有20年了。 2001年哈利波特被搬上大銀幕,從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到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總共除了8部電影,這個魔法世界的影響力是風靡全球的。
  • 30歲的《哈利波特》主創們都怎麼樣了?他已經成為父親了
    在英國,有這樣一本老少鹹宜,受歡迎程度可以用現象級來描述的書:《哈利波特》他的粉絲包括民眾也包括英國王室。而在小說改編成《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之後,全世界人民都被打開了一個魔法世界。哈利波特這個名字,陪伴著我們走過了一段非常重要的時光。當年那些跟隨哈利波特電影系列一起,從默默無名的小朋友,成長為大明星的演員們,如今也已經步入了30歲的門檻,他們的現狀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