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行業寒冬持續 青年演員何去何從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影視寒冬遲遲不過去,入行11年的青年演員劉樂(化名)覺得「很難受」。做為一名觀眾「眼熟的演員」,他演過「男一號」、與知名導演合作過、和一線明星演過對手戲。他能列出一長串代表作,也有一撥兒喜歡他的粉絲。儘管如此,近3年來,他每年最多拍一部戲,片酬倒退回了剛入行時的水平。

2018年,影視行業被曝出「陰陽合同」及範冰冰涉稅問題,這兩個事件被看作是影視行業進入寒冬的導火索。有業內人士調侃:「影視寒冬之下,一線明星繼續拍、二三線演員上綜藝、普通演員被淘汰。」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來自企查查的數據顯示:2020年1至6月,從事與影視相關的公司中,已經有13170家公司註銷,遠遠超過2019年全年影視公司註銷的數量。

今年5月初,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三大視頻網站還聯合六大影視製作公司發表了《關於開展團結一心 共克時艱行業自救行動的倡議書》,其中有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影視劇行業約有60個劇組停拍、100個項目延遲,播出機構各項收入大幅下滑,僅廣告收入平均跌幅就超過了30%以上,預計今年電視劇產量將比2019年寒冬期還要減少30%。

寒冬之下,像劉樂這樣打拼多年的「腰部」演員,原本想憑藉多年積累的資源和演技,讓事業再上一層樓,卻不曾料到現實直接把他打到谷底,眼下是繼續堅守還是轉行,是很多青年演員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角色競爭激勵 猶如藝考擠獨木橋

劉樂剛入行時,就擔下了一部數字電影的男一號,與很多演員相比,起點和運氣都不錯。最忙時,劉樂一年拍了10多部數字電影和電視劇,全年無休。

兩個月前,劉樂剛拍完了一部戲,場次不多,片酬也壓得很低。劉樂透露,3個多月的拍攝周期,製片方給了一個「打包片酬」,平均到每一天的收入還不如群眾演員。但如果不接,會有很多演員搶著拍,劉樂不想坐吃山空。

在贏得這個角色前,劉樂已經在家待了1年。據他了解,他飾演的男三號角色,有六七十個人一起競爭。想要勝出,不僅要在試戲時用演技徵服導演,私底下還要拼人脈和資歷。

更殘酷的是,「很多演員一部片子拍攝殺青後,就意味著再次失業」。現在,劉樂又陷入了漫長的等待期,不知何時能再接到角色。他也經常翻看微信朋友圈,看是否有劇組在籌備、是否有機會去試戲,但機會非常少。他反覆叮囑經紀公司,只要有戲就接,不挑角色,「進劇組至少能有個包吃住的地方」。

24歲的演員關愛妮入行4年。2016年,關愛妮從職業模特進入影視圈時,正值影視行業的黃金期。她說,當時入行很容易,機會也多。雖然關愛妮沒在專業院校學過表演,但經過表演老師的專業點撥後,她開始在很多製作較好的網絡大電影中擔任女一號。最忙的一年,她連續拍了12部戲。

當下,關愛妮不再奢求角色分量,有戲拍就已經讓其他演員非常羨慕。去年,她和幾十名女演員共同競爭一個普通角色,最終有幸入選。以前資源和機會主動找到她,而現在為了贏得角色她必須接受「友情價」片酬。行業寒冬讓關愛妮體驗到了演藝生涯剛有起色就迅速下滑的落差感,也讓她更加清醒。

95後女演員陳齊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本科班,在同學眼裡她是「舞臺劇小皇后」,演技沒得說。因為愛惜羽毛,陳齊一直很挑劇本和角色。

「目前活下去最重要。」陳齊不再堅持給自己定下的接戲標準。有些選角導演找到陳齊時,直接告訴她,可以參演,但沒有報酬。即便如此,一樣有人對角色趨之若鶩。

入行20多年的製片人嶽昊,連續在橫店影視城工作了8個月。他透露,疫情發生後,橫店影視城有31個劇組暫停拍攝,後來一多半劇組沒能按時復工,項目終止。而往年在橫店影視城旺季時,一個景區有多個劇組,拍攝起來互相受影響,現在很多景區只有一個劇組。

拍戲之餘,有青年演員問嶽昊如何渡過當下的影視寒冬。嶽昊介紹,目前很多有名氣的演員都沒機會擔當重要角色,只能出演戲份不多的「特約」角色,而普通演員則根本沒有話語權,一個角色有幾十人來試戲,競爭激烈。

無戲可拍 煎熬中進退兩難

「剛開始學表演時,不懂明星和演員的區別。」劉樂說,畢業進入市場,才發現家裡沒有從事文藝行業的親友,自己也沒有太多人脈,很難在演員行業有大作為,「除非是認準了要當演員,不怕沉寂和苦熬,等待出頭之日」。

行業寒冬,劉樂逐漸給自己明確了定位:不論以後能否大紅大紫,至少演員這個職業是他喜歡並願意堅守的,雖然很難,但堅持10多年又放棄,他覺得太可惜。

入行10年的高海誠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寒冬期,他最長9個月沒有拍戲。在他看來,演藝事業發展是否順利,與你是否畢業於名校和演技如何,不成正相關。

「是否能贏得一個角色,不是自己的演技說了算,更多在於導演是否覺得你合適。」最近,高海誠去面試了一個自己覺得可以勝任的角色,儘管與其他試戲演員相比,自己的簡歷很突出,但導演覺得他不合適。

在高海誠看來,演員很被動,擠過藝考的獨木橋,還要繼續在試戲時過五關斬六將,接到角色後,還需要上下維護關係,有個好人緣,日後才有更多機會。

無戲可拍時,高海誠選擇安心陪伴家人,同時堅持每日健身、嚴格控制熱量攝入、刷片、看書,有機會就去跑組、試戲。

今年,趙振(化名)從一家全國知名的本科表演院校畢業,籤約了一家經紀公司。因為性格內斂,不善交際,經紀人經常提醒他,該如何與選角導演溝通、如何維護關係。經紀人告訴他,在戲少演員多的當下,不積極主動,剛出道就得被淘汰。

失望之後 演員們逐漸認清行業現實

現在,劉樂每天翻看微信朋友圈,經常覺得「太難受」「很失望」:一些和他級別相同的演員大多無戲可拍,轉行做起直播和微商,愣是把副業變成了主業。還有一些演員乾脆待在老家,這樣至少不用擔心交不起北京的房租。

看著周圍演員朋友離開影視圈,劉樂也猶豫過。他也曾考慮是否要做直播帶貨,當看到其他演員在手機屏幕前熱情洋溢地推銷商品時,他還是覺得有點尷尬,「張不開口」。

影視劇投拍數量驟減的同時,短視頻廣告需求量激增。也曾有人問劉樂要不要接拍此類廣告,被他婉拒了。他覺得這算是留給自己最後的堅持。

大學時期,劉樂立志做一名好演員,陳道明和王志文這樣的實力派演員是他的學習榜樣。他無法接受很多短視頻廣告拍攝的粗製濫造,他認為接這些活雖然能餬口,但對自己日後演藝事業沒有益處。

而童星出道的周倜不想「一條道走到黑」。最近,他已經準備好了一份應聘媒體類工作的簡歷。

北京男孩周倜,5歲就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少兒表演班學習表演,6歲開始拍戲,先後在《家有兒女》《海洋館的約會》《別惹小孩》等很多影視作品中擔當重要角色。

差一點就考入表演專業院校的周倜,大學時成為一名傳播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一心重返影視圈的周倜,不料趕上了行業寒冬。豐富的表演經歷,未能助他一臂之力。大學畢業已經3年,除參演了一部主旋律話劇外,周倜還沒能在影視劇中贏得任何角色。「不能幹等著,都是成年人了,要先解決生計問題。」周倜對持續的影視寒冬並不樂觀。

曾參與製作電視劇《有淚盡情流》《大浴堂》和《一個鬼子都不留》的資深製片人趙偉認為,不僅是影視行業,各行各業在經歷一個周期的高速發展後,都會到達峰值,繼而下行,進入一個平緩期。

趙偉說,下行對於影視而言,是一場優勝劣汰,不專業的投資人、公司、編劇、製片人和演員,必然被淘汰。整個影視行業縮水,明星片酬折半甚至更低,以往動輒幾億元的大項目很難再有,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短小精良的影視作品。寒冬期,一線明星可以通過綜藝和商業活動維持曝光度,而普通演員則非常艱難。

在嶽昊看來,影視寒冬期讓整個行業都趨於冷靜,特別是普通演員更需審視和評估自己,權衡自己是否適合繼續擠演藝「獨木橋」。他建議,一些演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轉到幕後,擔任副導演或製片人,還可以嘗試直播或微商維持生計。對於綜合條件不錯的演員,嶽昊認為還是應該繼續堅守,提升自己,等待機會。

而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的多位「腰部」演員看來,減少抱怨,不計較角色,讓自己保持工作狀態,活躍在圈子裡,才是熬過行業寒冬的不二法門。

相關焦點

  • 影視行業是持續「寒冬」還是走向新春天!
    炎炎夏日還是逃不過影視行業稅務整改,資本膨脹,快速的經濟下滑,影視行業一落千丈,至今2020年期間,寒冬之中也有暖流的催化劑,例如:《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
  • 影視行業寒冬有多可怕:今年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
    事實上,對於影視行業來說,冬天早就來了,明星和演員也不得不被迫冬眠。迪麗熱巴借訪談節目嚮導演們喊話,「我有時間」;楊冪依靠綜藝節目刷存在感;袁弘開始考慮只能演男三的劇本;黃曉明沒戲可演的情況下,接下了於正操刀的改編劇……一線明星普遍陷入無戲可演的焦慮,而處在行業底層的青年演員,面對的則是更加艱難的生存環境。
  • 35歲的高以翔錄節目猝死,影視行業寒冬到底有多可怕?
    不少演員站出來自曝演員的困境:工作強度高、沒有保障、拍攝條件差。但比辛苦工作還要難過的是,沒有工作可做。因為影視寒冬,很多演員無戲可拍,不得不去做綜藝節目。 事實上,對於影視行業來說,冬天早就來了,明星和演員也不得不被迫冬眠。隨著影視市場從巔峰跌落谷底,演員多出了大把時間。不願蟄伏,就只有放低身段。
  • 年僅35歲,高以翔錄節目猝死背後:影視行業寒冬有多可怕?
    電影演員轉戰電視劇,電視劇一線演員去演配角,原來的配角只能演更小的配角。一層一層傳導下去,造成普遍性的資源降級。市場對演員不那麼友好了。一位青年演員透露,在經歷了近二十次試戲失敗後,他不得不對自己的事業、劇組的選擇,乃至整個影視行業都產生懷疑。根據《影視圈》報導,當下已經有演員靠賣房過冬。今年五月,27歲的演員鄒新宇退圈,她曾出演過《小重逢》《不良女警》等電視劇。
  • 影視行業寒冬到底有多可怕?
    電影演員轉戰電視劇,電視劇一線演員去演配角,原來的配角只能演更小的配角。一層一層傳導下去,造成普遍性的資源降級。市場對演員不那麼友好了。一位青年演員透露,在經歷了近二十次試戲失敗後,他不得不對自己的事業、劇組的選擇,乃至整個影視行業都產生懷疑。根據《影視圈》報導,當下已經有演員靠賣房過冬。今年五月,27歲的演員鄒新宇退圈,她曾出演過《小重逢》《不良女警》等電視劇。
  • 影視寒冬「冰封」演藝圈 這個演員卻佳作不斷忙拍攝
    ​ 2019年經濟大形勢下影視行業寒冬,3000餘家影視公司「消失」……根據近幾年上新劇集數量對比及今年前三季度電視劇備案數量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不僅播出的電視劇數量逐年減少,開機拍攝的電視劇數量也在急速下滑。
  • 影視行業寒冬到底有多可怕?
    雪球用戶代價2018也表示:錄個節目猝死,可以看出那個行業沒有表面光鮮...事實上,對於影視行業來說,冬天早就來了,明星和演員也不得不被迫冬眠。隨著影視市場從巔峰跌落谷底,演員多出了大把時間。不願蟄伏,就只有放低身段。
  • 影視行業「整風」持續加碼,顏丙燕等好演員的「春天」還有多遠?
    這是「子非論娛」的第8篇原創文章,全文約2000字~在顏值至上的流量時代,外表光鮮亮麗、演技乏善可陳的小鮮肉小花們百花齊放,成為觀眾、粉絲關注的焦點,而許多人好、戲好的實力派演員只能淪為他們的陪襯,甚至沒有戲可演。 對於這些好演員來說,像是生活在寒冬,很少有觀眾注意到他們。
  • 30位《乘風破浪的姐姐》選秀拼命真相:影視寒冬,生存殘酷
    這樣的節目,成為了以成熟的演員資源來餵養節目,亦或者說能給電影帶來賣點噱頭,不過很難打破當前中生代女演員面對的困境,而對於影視行業反向充電也很難。」「很多演員自身有問題,自己的主業不精,難以靠上綜藝節目來彌補,同時節目點位也引發爭議,嘉賓直言讓這些姐姐們適應女團的標準,少女感審美訴求過於狹隘。」
  • 萬達影城虧損超5.5億元,影視行業進入寒冬時期
    根據各影視公司註銷數據顯示,目前2020年初至今累計已有5328家影視公司宣布破產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數量的1.78倍。 目前全國影院票房都暫停營業,票房幾乎為零。omapp在這疫情還沒有完全解除之下,影院持續關門狀態,影院虧損將持續下去,影視行業進入寒冬時期,相必大家也不願意看到這個結果。估計又得多少影視行業倒下,在夾縫中求生存,或許這將對影院普通工作人員來說將面臨一次裁員。不過對於萬達集團來說,虧損這點不算什麼,畢竟萬達擁有很多產業。最難過的是中小影院,難以生存下去,將面臨倒閉潮。
  • 盤點| 2019影視行業冰與火
    缺少影視劇窗口,演員們開始轉戰其它屏幕,黃曉明參演綜藝《中餐廳3》獲得「意外之喜」,範冰冰、柳巖、林更新等藝人則加入了直播帶貨的大軍。  最終,轉戰綜藝的演員高以翔,在錄製綜藝過程中猝死。  高以翔長辭於世,這也只是2019影視寒冬的冰山一角,在電影票房、電視劇備案持續走低之時,商業鏈條上的影視公司、院線等都難逃一劫,並且要直面這凜冽的寒冬。
  • 影視行業過冬指南
    今年,從崔永元事件延伸而出的關於明星片酬、陰陽合同、加稅補稅等一系列連鎖反應更是給影視行業雪上加霜。如此種種都加速了影視行業寒冬的來臨。而最近不斷被曝出的橫店生意蕭條現象,以及閱文收購新麗事件,這些也都是影視行業寒冬已至的最直觀證據。其實寒冬的來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沒有做好過冬的準備,以致在「冬眠」的過程中夭折。那針對影視行業的這次寒冬,各影視公司以及從業人員應該如何儲糧過冬呢?
  • 跨界自救抗疫情,影視行業如何度「寒冬」?
    在停擺了100多天後,包括影院、影視公司等在內的影視行業的黑夜即將過去,曙光要降臨了嗎?政府扶持、影院「轉型」,但仍損失巨大自從1月20日鍾南山院士肯定新冠病毒人傳人之後,全國各地的電影院成了影視行業最先遭受衝擊的一環——很多影院選擇在除夕關門,春節檔變成了空檔。
  • 影視行業波動強難預測,完美世界影視憑啥持續增長?
    其中,遊戲業務實現營收47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24.97%;影視業務實現營收14.55億元,同比增長28.85%。能夠如此,是因為完美世界影視幾年來一直在踏踏實實地做內容,做投資,做布局。  38部精品內容各擅勝場  頭部市場越來越集中,對內容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靠大製作、大IP、明星演員等概念炒作已經很難得到市場認可。
  • 影視寒冬,實力派演員也拍「爛劇」?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近年來娛樂圈被譽為「影視寒冬」,在這段時間內各大影視城的劇組比之前下降了許多,雖然有很多藝人全年駐紮在劇組,但影視作品的質量卻大不如前。
  • 5000多家公司倒閉,影視行業寒冬之下中老年影視需求帶來新機會
    經濟整體大環境下行,影視行業的「寒冬」一直在持續。 2019年開播400多部電視劇,其中爆款屈指可數,能成功出圈、成為現象級成功劇集的更是鳳毛麟角。 突發的一場疫情讓影視行業雪上加霜。截至2020年10月,全國影視相關公司倒閉5328家,是2019年的1.78倍。 而我們常說「危」中藏有機會。
  • 「影視寒冬」下的橫店:院線大電影開機量低,群演做直播自救
    二是拉動了演藝娛樂相關的配套行業。橫店影視城的繁忙程度,非一般影視基地可比,最多時一天有幾十個劇組在此拍攝。在這裡有專門給劇組提供臨時演員的演員村、有活躍於各劇組的「橫漂」、有演員中介公司、有培訓影視旅遊人才的學校和院系、有專門的場景搭建和服裝道具製作公司等。三是拉動了餐飲、旅館、交通等相關服務行業的發展。
  • 藝庫 | 內地青年影視演員:楊雅涵
    艾納藝庫 | 藝人推薦內地青年影視演員、歌手:楊雅涵相關連結
  • 業績收益飛增143%,傳遞娛樂緣何能在寒冬下為行業提振?
    2019年10月17日  |  烹小鮮第 1115 篇原創自去年影視行業進入寒冬期,諸多影視公司的日子都不再好過
  • 橫店影視節 | 行業權威遇上人間煙火,最具期待的影視節來啦
    影視改變生活,橫店見證夢想。經過20多年發展,橫店已真正成為中國「規模最宏大、要素最集聚、技術最先進、成本最低廉」的一座影視名城,不僅是浙江改革的一張閃亮名片,更是文化浙江建設的一塊金字招牌。2020年的影視行業,在疫情的衝擊下,曾一度被按下了「暫停鍵」。如何重振行業信心,恢復行業生機,成為當下中國影視行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