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雄作品《他鄉》| 無論是誰,定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

2021-02-08 廣東現代舞團

《他鄉》

ANOTHER COUNTRY

時間:2017年11月25  20:00

場館:廣東歌舞劇院小劇場

製作人:蟻薇玲

協同編舞 :吳建緯

服裝:林璟如

舞臺監督/舞臺技術指導:王耀崇

技術統籌/燈光:吳文安

音樂/影像設計:林經堯

劇照攝影:張曉雄

影像拍攝:林伯勳

平面設計:葉天琪

舞者:吳建緯、王元俐、陳佳宏、林鈺華 

特別演出:吳素君、王心心

驀然回首,故鄉已成他鄉

而他鄉,卻從未是故鄉……

穿越文字與身體的空間

俯拾跌綴在歷史隧道的記憶

文字、裝置、聲音、音樂、影響、舞蹈,交織著呈現一個華麗而蒼涼的舞臺意象,講述著無數遊子們因為時代變遷、為了環境生存,漂泊於他鄉的心路歷程。

縱使時代變遷,但漂泊似乎從未消逝,無論你是否生於那個年代,相信都能從作品中,遇上某種共鳴與觸動。你也可以帶上祖輩、父輩一同欣賞,打開回憶的匣子,或許你會更了解關於家族的故事。

出生柬埔寨的編舞家張曉雄,過去數十年穿梭歐亞多個城市演出、創作和教學。他把自身對城市的敏感化成文字、影像和舞蹈,三者相互交錯

《他鄉》中,一個執迷於流浪的臺北少年,在街巷自我放逐中享受著流浪的浪蕩,偶然闖進滿載記憶碎片的時空密室,遇上舊城的浮光掠影,是華麗,或是蒼涼?」舞臺時空變換著倒敘、回憶與當下,以獨舞、雙人舞的交錯,行雲流水般的舞蹈肢體帶著觀眾進入尋求安身歸宿的歷程。

此次復刻演出,再度邀請臺灣最具代表性的資深舞蹈家吳素君女士,一展其無人能出其右的舞臺古典風華;同時特邀重量級南管表演家王心心,在舞作中演唱,跨領域的結合,讓作品的演出藝術表現更加深刻與動人。

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專任副教授,澳洲表演與視覺藝術學院駐校編舞家。出生柬埔寨,畢業於暨南大學歷史系。曾任臺北越界舞團藝術總監,並涉足劇場、電影與文字、攝影創作。其以獨特的當代技巧教學體系,將當代思維與傳統東方肢體觀念相結合,影響了華人地區及澳洲一代舞者。主要作品有:《浮士德之咒》、《浮生》、《紀實與虛構系列》、《離騷》等。

野草舞蹈聚落由新生代編舞家吳建緯創辦於2013年。舞團以魯迅散文詩集《野草》為名,期待舞團如同野草一般堅韌強壯。野草舞蹈聚落以小而美為宗旨,追求形式的獨特與內涵的深度,在精緻中建構格局,立足本土,走向國際。舞團創建一年來,兩檔獨立製作《兩個身體》(2013)與《我們選擇的告別》(2014)皆獲得臺新獎的提名肯定。

鎖定我們的公眾號

Follow最新舞周消息

||

點擊公眾號底部菜單

或回復「預告」、「購票」、「大師班」

獲取更多舞周相關資訊

主辦:廣東省文化廳

承辦:廣東星海演藝集團、廣東現代舞團有限公司

鳴謝:所有為本次舞周提供攝影作品的攝影師及工作人員

(廣東現代舞周的演出及大師班資訊,或因不可抗因素出現調整或更新,以主辦方最新公布消息為準,望能理解)

相關焦點

  • 現代舞人的鄉愁——評張曉雄作品《古城》
    讓我沒想到的是,8月初在國家大劇院小劇場,一部由旅澳臺灣舞蹈家張曉雄創作的現代舞作品《古城》卻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靜下來,感悟北京,難得這樣推心置腹地與生活在其間的自己對話。北京,這個我居住了20餘年的異鄉,早已成為融入我生命的城市。觀劇結束,踏上地鐵,感受著那些與我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一瞬間我仿佛穿越了時空,那些潛藏在心靈和腦海深處,對北京的記憶碎片都飄散開。
  • 編舞家張曉雄與《春之祭·離騷》
    今次他委託香港作曲家陳國平寫曲,用的多是中國古代樂器,也是想從古琴或洞簫的獨奏中,找到一種孤獨的甚至有些自我的精神狀態。因為《離騷》在他眼中,就是一篇獨白。  生存局限古今無異在這獨白中,屈原講自己的成長經歷,自己的委屈和追求,以及自己與環境的格格不入。文中,女嬃勸屈原,不要那麼尖銳不要讓自己那麼痛苦,但勸不動。
  • 【書院專訪】張曉雄:眉眼如初 歲月如故
    8月4日、5日,國家大劇院小劇場,張曉雄編舞,張蓀作品,舞劇《古城》,感動上演。《古城》劇照 攝影:王小京頭一次,在一部舞劇的演出後座談上流眼淚。當時座談,來自臺灣的舞者吳建緯幾度哽咽,淚光閃現,抱歉地說自己還沒有從剛剛的演出中抽離。聽者動容,竟跟他一起落下淚來。
  • 溫嶺體育人張曉雄衝鋒在一線
    送溫暖 抗疫情 保平安 溫嶺體育人張曉雄衝鋒在一線
  • #隨筆#尋找他鄉的故事
    本節目由金庸題字,鍾景輝、遊繼彪旁白,喜多郎配樂。日本音樂大師喜多郎用合成電子技術和對生命的深思匯集合成悠遠寧靜而又略帶鄉愁般憂傷的曲風更為節目增色不少。《尋找他鄉的故事》作為亞視記錄片巨獻,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容錯過的。攝製組走訪南北半球每個角落,揭開中國人在異鄉掙扎求生,安身立命的故事。《尋找他鄉的故事》是亞視最嚴謹的製作,最珍貴的紀錄片,最真實的海外華人發展史與血淚史。
  • 人在他鄉:瑛子的故事
    您在他鄉還好嗎?請您講述(或他人代言)在異鄉的奮鬥歷程和經歷的那些酸甜苦辣的故事。請看」人在他鄉一一我身邊的感人故事「有獎徵文第一期:瑛子的故事。人在他鄉:瑛子的故事大海,是生命起源的地方。年薪10萬、20萬、25萬,省內幾家大型旅行社紛紛派人找到她,想以高薪聘請她。經歷了市場的洗禮,此時的瑛子,已然雄心勃勃地想幹一番自己的事業了。不久,她接掌了廣州電視臺旅行社學生部,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創業之路。
  • 在喧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寧靜
    走在街上,你能聽見從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這些聲音可能算不上優美,但就個體而言也許也算不上噪音。不過,一旦這些聲音混雜在一起,就被稱為「喧囂」了。這就是大都市特別的一處,匯聚一切,包容所有,即使是「聲音」此物都可以被融匯。我喜歡寧靜的環境,住在喧囂的都市讓我頭疼不已。
  • 我希望你能找到屬於自己的 「火花」
    每天擠髒亂差的地鐵,下班後回到小小的公寓,衣服破了就轉個彎,找到自己母親開的裁縫店,在接受一番數落後拿回自己縫補好的衣服。       直到有一天,事情似乎出現了 「轉機」,一所學校決定聘請他為正式教師,面對這個消息,Joey顯然是無動於衷,甚至是有些沮喪,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媽媽又會替自己 「做主」,讓他接下這個工作。
  • 《龍在澳洲》再尋他鄉故事(多圖)
    而就《尋找他鄉的故事》來說,它的導演是中國內地的,拍攝眼光也是依據內地觀眾的喜好而定,所以對觀眾有很大親和力。另外,拍攝劇組去的國家多,涉及面廣,這是它成功之處。但從另一方面看,該劇的拍攝時間短,廣度大,所以就很難照顧到深度。還有就是它的導演沒在國外生活過,可能沒有具備親身體驗的人更具熟練的把握能力。
  • 韻韻散文:《小欖人在他鄉的故事》
    我懷著一顆敬佩的心,用文字記下這位小欖妹人在他鄉的奮鬥故事,她是我一位血脈相連堂妹,在漂泊他鄉多年,無論際遇如何,都勇於接受,積極面對,因為她相信只要努力
  • 古訓:人生需沉澱,在寧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沉澱,不是消沉,而是用一顆淡然的心審視浮躁,是在寧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淡如煙雲,定如磐石,才能遠離內心的喧囂。播種善良,造福人間,有時也在不經意間幫助了自己。用眼看世界,難免一葉障目;用心觀世界,萬物盡收於眼底;用一顆善良的心去觸摸世界,一切變得生機勃勃、光彩奪目。生活五味雜陳,人生紛紛擾擾,一顆善良的心,必能將人生種種妥帖安放,把生活過成自己內心歡喜的模樣。
  • 他鄉裡的故鄉
    因為是第一次去歐洲,第一次參展如此規格的盛會,他有些緊張,擔心地域文化、社會形態迥然不同的他鄉的觀眾,能夠理解拍攝於他的故鄉,中國汾陽的故事嗎?,因此他相信,即使在柏林這個他鄉,也一定有人能夠看懂他的《小武》,找到他們自己的故鄉。
  • 舞蹈家張曉雄:當我毀掉自己,包括毀掉我的身體,機會就來了
    加入造就會員,可觀享張曉雄老師完整演講視頻。那按照這個比喻,有的人冒著粉身碎骨的風險逆流而上;有人選擇守住自己的孤獨和初衷;有人順流而下隨遇而安,找到一種泰然的生活處事方式。如果你在河流流淌的過程中,曾經為自己做過一點選擇,並且堅持下來了,那麼回首的時候,一定會有某些非常珍貴的、可愛的記憶,留在你的生命當中。
  • 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火花
    有趣的故事於是發生,他和「二十二」同時降臨地球,「二十二」的靈魂進了他的身體,他自己的靈魂卻不小心進了一隻貓的身體。無數有趣的細節於是展開,在這個奇特的「心靈旅途」中,「二十二」居然找到了對人類生活的興趣。  可貴的是,這種「興趣」不是經由說教產生的,而是隱藏在火熱的生活中。
  • 找到並恪守,屬於自己的信仰
    兩個老人最後終於醒悟,與其每天等死,不如讓自己放開心靈,於是他們準備自己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埃及金字塔頂上上,摩根費曼問了尼克爾森兩個問題:     1.你這一生快樂嗎?     2.你這一生讓別人快樂了嗎? 看到這裡,我也開始思考自己,如果人的一生不能快樂,不能讓別人快樂..那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 《夏日國度》願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summerland
    這樣一個角色設定和肯特郡的海邊的場景設定有著特別又完美的契合關係,一個孤獨的人在一個孤獨的海邊,我作為一個觀眾自然而然會對她接下來發生的故事感興趣。直到Frank這個捲毛小朋友出現在她門前,Alice說自己沒有時間照顧他,堅持讓他回到家裡。但不可避免的事,隨著Alice慢慢地與人有一些生活上的聯結,她的心房也被逐漸打開。
  • 《情遇曼哈頓》他鄉遇故知,悲喜未可知
    民間常說人生的四大喜,莫過於「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電影《情遇曼哈頓》所講述的故事,就是這四大喜之一——他鄉遇故知,
  • 日本喜多郎的音樂: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黑水城幻想》 《尋找他鄉的故事》
    知己知彼…真正的認識自己,方可邁出真實並實在的第一步!日本喜多郎的音樂:《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黑水城幻想》《尋找他鄉的故事》該專輯共29首曲我選29之14,23、13曲編為一版便於你分享。喜多郎(Kitaro)1953年出生於日本豐橋市,日本當代作曲家、音樂家。
  • 人生海海,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屬於你的靈魂伴侶
    《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和林黛玉就屬於這一類型。兩人初次見面,她微微抬頭,他定睛細看,四目相對時,賈寶玉說道:「我曾見過這個妹妹。」府裡每個人都鼓勵賈寶玉努力讀書,考取功名,就連身邊的襲人,也經常勉勵他。02一個人來到世上,尋尋覓覓,希望遇到那一個對的人,也是最懂自己的人。在節目中,年過四旬還單身的王志文被問,怎麼還不結婚。他說,還沒遇到對的人。「怎樣的女人才是對的人?」
  • 《每一天夢想練習》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遇見更好的自我
    都是熱愛音樂的人,音樂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夠堅持夢想真的很不容易,我每次看都激動萬分。因為對於音樂的熱愛,他們來到北京這所大城市闖蕩。可初來北京的日子並不好過。要租房租還要應對生活,每天宅在小小的空間裡創作音樂。沒有名氣只能到處給別人寫歌賺錢。這就是音樂人真實寫照。可是他們中不放棄對於音樂夢想不放棄,最後站在夢想的舞臺,被大家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