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歌曲而火的安河橋,其實河水一點也不清澈,背後故事卻讓人感動

2021-01-08 龍觀環宇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許多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飛躍性的提高。從前為了吃飽而煩惱,如今,卻為了去哪兒玩而頭疼。確實,中國人民的生活比起以前,有了顯著的提高。那麼如今的中國,許多旅遊愛好者都追求一些網紅地標。而有這麼一座橋,就因為歌曲而火。

這座橋就是安河橋,因歌曲而火的安河橋,其實河水一點也不清澈,背後故事卻讓人感動。歌曲《安河橋》中有這麼一句歌詞「就像安河橋下清澈的水」,這首歌的大火,讓安河橋成為了許多人迅速熱搜的詞語。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座橋下的水,並不是歌曲中寫到的一樣,其實一點都不清澈。

許多旅客到了安河橋都非常失望,因為這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橋,而且橋下的河水也不乾淨,甚至有點渾濁。不過當大家了解了歌曲背後的故事,你就知道為什麼安河橋下的水,是「清澈的」。安河橋其實位於我國首都,安和的意思是「安瀾平和」。寓意非常美好。

許多人聽到這首歌,都以為是一首情歌,不過他並不是寫情人之間的,而是宋老師寫給自己的奶奶的,1987年,他出生在一個北京安和橋的小院子裡,由於父母忙於工作,從小跟奶奶長大的宋老師跟奶奶很親近。後來他們搬入市區,由於不喜歡喧鬧的環境,奶奶又帶他回到了安和橋。

於是,他在安河橋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宋老師說道:其實安和水並不清澈,但是他還是喜歡這裡,靜靜地在這坐著,無憂無慮,這是他的童年,更是他最美好的記憶。後來奶奶去世,這首歌可以說是為了紀念奶奶,紀念童年,紀念所有已經逝去的東西。

都說歌者無心,寫出的歌卻打動了許多人的心。這首歌所描寫的清澈的水,或許是自己的美好幻想。人的一生總為自己的理想在奮鬥,卻總是忘了自己最初的願望是什麼,其實青春已去,我們也只能一笑了之。正如宋冬野寫的一般,每個人去到安河橋,想到的都是自己,如果你還懷念,那水自然也是清澈的。

相關焦點

  • 《安河橋》背後的故事
    相信喜歡聽民謠歌曲的朋友,一定不會對《安河橋》陌生。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安河橋的位置與由來。清雍正二年(1724年)為方便人們出行在北京海澱區中部建設的一個橋,取「安瀾平和」之意稱「安和橋」。這首歌大多數朋友誤以為作曲人是寫給自己喜歡的姑娘,其實不然。
  • 《安河橋》——你回家了,我在等你呢
    幸好思念無聲,怕你震耳欲聾活在安和橋裡的的人大多孤獨成癌,安和橋上,是太多沒來得及悔過的青春安河橋在很多人的心裡是民謠的巔峰,也是很多人可念不可說的愛情和青春。宋冬野曾解釋說,這首歌是寫給自己的奶奶的。
  • 民謠裡的愛情 北京的地鐵四號線——安河橋北
    2013年宋冬野一首《安和橋》火遍全國讓我在看你一眼,從南到北宋冬野溫暖而略顯頹廢的文字,樸實的 文字和旋律,誠實的聲線,純淨的吉他,歌詞中淡淡的憂傷,用低沉喑啞的嗓音訴說著人世間的瑣碎往事,沒有華麗的技巧,沒有嘶喊的喧囂,近乎絮叨地書寫身邊的人
  • 從《董小姐》到《安河橋》,宋冬野是不是「民謠最佳創作人」?
    董小姐 你從沒忘記你的微笑 就算你和我一樣 渴望著衰老董小姐 你嘴角向下的時候很美 就像安和橋下 清澈的水這首《董小姐》可以說是,最先讓大家開始熟悉宋冬野的歌曲吧!當年的快樂男聲,左立翻唱了他的歌,一下子讓這個快男選手火了起來,大家都對他演唱的這首歌而感到痴迷。但是真正的創作者卻是宋冬野本人,宋冬野也因此和左立被邀請參加了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節目,出現在了電視中,一下子讓大家記住了這個胖子!如果說民謠界優秀作品最多的歌手是誰?那一定會是宋冬野!先說說傳唱度,《安河橋》《斑馬,斑馬》《董小姐》《莉莉安》這些民謠歌曲每一首都被翻唱了無數遍!
  • 「志說北京」安河橋的變遷
    安河橋北作為北京地鐵4號線首發站,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旅客的光顧,也給海澱人的出行帶來了方便。同時,許多人開始對安河橋這座古橋產生興趣。安河橋是架設於長河之上的一座石拱橋,俗稱羅鍋橋,創建於清雍正年間。原本是一座木橋,乾隆年間改為石拱橋。石額曰安和橋,取「安瀾平和」之意。
  • 宋冬野:中國口水民謠歌手,你知道安河橋真正的故事嗎?
    一首《安河橋》火遍大江南北,中國口水民謠歌手宋冬野一下子出現在大眾的視野 《嘿,褲衩兒》等歌曲被文藝青年、胖子青年所喜愛。這就是安河橋的故事: 在我三歲的時候由於政府拆遷,我們全家搬到了北京市三環以內居住。 記得那時候父母工作還很忙,只有把我託付給了奶奶照顧。
  • 宋冬野:中國口水民謠歌手,你知道安河橋真正的故事嗎?
    一首《安河橋》火遍大江南北,中國口水民謠歌手宋冬野一下子出現在大眾的視野2009年出現在豆瓣獨立音樂人,並以其作品《抓住那個胖子》、《年年》、《佛祖在一號線》、《嘿,褲衩兒》等歌曲被文藝青年、胖子青年所喜愛。
  • 感人肺腑的五首民謠故事,安河橋為紀念童年,傲寒感情是怎樣的?
    引言:民謠很窮,一聽就是一個故事宋冬野的《安河橋》背後的故事歌詞從頭到尾隻字未提安河橋,這個橋到底在哪裡?原來是在北京海澱區。小的時候,宋冬野和奶奶一起在那裡生活過,2009年因為修建地鐵從此撤離,河水平靜,安靜自由,是他抹不去的童年回憶,那些夏天再也回不來,夏天又何止是夏天,更多回不來的是青春的憂傷,於是創作《安河橋》致所有的過往,你在聽這首歌的時候是否也想起來那些,回不去的過往與故鄉。趙雷的《南方姑娘》到底寫的是誰?
  • 屬於民謠的故事——安河橋
    #民謠歌曲推薦#民謠歌曲,只要聽過一兩句。因為歌曲很好聽也很感人。有沒有一首歌曲表達的東西很模糊、很複雜,但是聽眾聽到之後都會被打動。《安河橋》是由宋冬野創作,時長超過五六年。曲《安和橋》在混音的時候,專輯製作人韋偉讓宋冬野先不去混音。直到宋冬野第一次在樓道裡聽見馬頭琴的聲音,他激動地哭了。於是他衝進棚裡朝製作人和錄音室大喊就要馬頭琴的混音 。
  • 盤點最火的5首民謠歌曲,《安河橋》第5,《成都》只排到了第2!
    5、《安河橋》《安和橋》是民謠歌手宋冬野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宋冬野作詞、作曲,收錄在宋冬野2013年發行的專輯《安和橋北》中,是該專輯的主打歌曲。他的作品《理想三旬》旋律是那麼簡單,沒有煙塵氣,一把吉他加上一位詩人的喃喃自語,仿佛訴說著成長,訴說著青春,訴說著和那個人的故事。3、《七月上》獨立音樂人Jam,以一首《七月上》俘獲了無數粉絲的心,民謠就是如此簡單,簡單的旋律,簡單的歌詞,可帶給我們的卻是不簡單的感覺!初聽平平淡淡,但越聽越好聽!這也是民謠最大的魅力所在吧!
  • 歌曲背後令人感動的故事
    並最終感動了林憶蓮。第二首:《天亮了》這是歌是由韓紅作詞作曲並演唱,收錄在韓紅專輯《醒了》。於2001年發行並獲得當年中國流行歌曲榜「十大金曲」獎。這首歌背後有一個真實的故事。韓紅最終寫了這首種暗淡、悲傷、沉重卻最後給人希望的歌曲。並收養了這個小孩。第三首:《丁香花》2004 年,一首叫《丁香花》的網絡歌曲感動了中國。這首歌的作者和演唱者名叫唐磊,是深圳的一個網絡歌手。曾夢捷,1984年1月26日出生在浙江一個普通的家庭,因小時候犯病右肺被切除。一次偶然的機會與唐磊在網上相遇,從此一聊如故。
  • 他是民謠歌曲故事的講述者,他的董小姐被人翻唱,才有人知道他
    宋東野不例外的,有著低沉嗓音的他雖然有很多的很好聽的歌曲,但是卻並不是特別出名,至少在他的《董小姐》沒有被左立翻唱之前,他是不夠火的,他的《平淡日子裡的刺》、《安河橋》、《斑馬斑馬》等等都是不夠耐耳的。玩民謠喜歡講故事,可是現實卻告訴民謠歌手們沒有人願意聽,講得再好,也只是寥寥幾個聽眾。
  • 自封城後威尼斯骯髒的河水變得清澈無比,天鵝漫步,遊魚清晰可見
    據英媒3月18日報導,自從義大利因新冠疫情封城後,威尼斯的河水變得清澈無比,白天鵝在水中漫步,人們還可以看到水裡的魚遊來遊去。當地人稱這是記憶中威尼斯河水最清澈的時候。
  • 歌曲背後讓人淚奔的故事——《莉莉安》
    她發現孤獨的人準備動身 於是就禱告著 黃昏 直到夜裡她轉頭聽見 悲傷的嗚咽 一個善良的女子 長發垂肩 她已跟隨黃昏 來臨莉莉安發現自己愛的男人要離開了,心裡很不舍,卻又不知道怎麼做,只能禱告。 直到黃昏,出現了另一個女子,其實這個女子是她幻想出來的,穿著翠綠衣裳的女子。
  • 酒館唱片:下一站,安河橋北
    安河橋北的故事被娓娓道來。簡單,卻又有故事在身上間奏的馬頭琴把整首歌曲推向高潮,也是這首歌流傳最廣的一段聲音,來自草原的馬頭琴,在類似於二胡的悲傷之中,又有著獨屬於草原的遼闊,偶爾會讓人聯想到那首《董小姐》中提到的草原。
  • 宋冬野《安河橋北》:放下董小姐 唱得更動人
    只是,《董小姐》如此堂皇進入大眾視野,以及電視上兩分鐘吉他彈唱的影響,也說明了另一個關鍵——每個人心中都有那麼個「董小姐」,她雖是宋冬野的故事,但也延伸成別人的故事,這是成功的要因。當他唱得人浮想聯翩,思緒萬千,甚至眼眶泛淚、懷戀彼時,若不是這個難得的契機,也不會有更多人知道最初宋冬野賦予這旋律的故事,不會有更多人知道那「安河橋」、「鼓樓」真正的象徵,以及那懷思萬千的「蘭州」到底是由誰遞來。
  • 薛之謙演唱會的《安河橋》VS宋冬野《安河橋》
    弦姐昨天下午和閨蜜打電話之後晚上就一直睡不著,打開手機一會兒又放下睡覺,反反覆覆,最後我爬起來找薛之謙在他上海站唱的《安河橋》聽,聽完第一遍再聽第二遍我就落淚了,然後還是關掉了音樂。跑去翻看薛之謙發的那一條微博。
  • 安河橋北
    《莉莉安》 交錯黑白琴鍵中溢出的悠揚輕柔的鋼琴前奏伴以緩緩流淌的泉水聲,整首歌的開頭便已把人拉入了一座與世無爭的孤島。主歌部分為敘述式的唱法,宋冬野用低沉,略帶一點鼻腔的聲音,唱出了故事的開頭。「她發現孤獨的人,準備動身「,轉頭卻發現一位女子,穿著翠綠的裙子,跟隨著黃昏來臨。低聲嗚咽,自言自語。
  • 宋冬野《安河橋北》:安河橋下的時代憂傷
    而面對離開還是留守的時代糾結,我不再懷疑《安河橋北》並不僅僅單單只是一張「情謠」,就像安河橋下,並非僅僅單單只流過清澈的水。北京9月初的風已經有些微涼了,「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車窗搖上去搖下來,心裡始終不覺得暖和。車子一直開,遠遠地,我看到了安河橋北的地鐵站牌,遠遠地,我打了一個激靈,想起宋胖子的這張《安河橋北》。我想,宋胖子應該也會有過這些糾結,而且可能比我們每個人都要深。不然,《安河橋北》裡不會有這麼多關於「留下與離開」,關於「南北和回家」的議題。
  • 乘客朋友們歡迎乘坐北京地鐵四號線:下一站終點站安河橋北站
    安河橋是安河橋,也是安和橋。安河橋,請讓我再看你一遍從南到北,像是被五環路蒙住的雙眼,我知道這個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遺憾,所以你好,再見!乘客朋友們歡迎乘坐北京地鐵四號線:列車即將發車,下一站終點站安河橋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