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這部電視劇可謂是宮鬥劇的經典之作。雖然已經播出9年了,依然有好多人反反覆覆去重刷。
我也不例外。
這部劇吸引人的不僅是後宮各位麗人的謀略算計,帝王家的多情與無情。各位小主的上位史,更是因為劇情處處有埋伏,值得細細推敲。
劇中人物服飾,配飾,飲食,嬪妃們養的寵物,以及宮中禮儀都大有講究,很有看頭。
01
這部劇裡我比較喜歡的人物是由劉雪華飾演的太后烏雅.成璧。
她是皇帝的生母,皇后是她的侄女,同時她也是整個後宮所有嬪妃的皇家婆婆。
雖然整部劇從始至終太后都是病病怏怏的,除了各大節日之外,都是在自己的壽康宮裡養著,但她卻對後宮的大小事宜都了如指掌。
她懂得身在後宮女人的寂寞和算計,對於各位嬪妃無論賞罰,都做的滴水不漏,讓人只能拜服,不能怨恨。
皇帝登基第一次選秀時,太后告訴皇帝:未必有十全十美的,皇帝要為皇嗣考慮。
太后第一眼看到沈眉莊,就很有好感。沈眉莊端莊持重,落落大方,看著像是能安分守己的,很合太后的心意。
當甄嬛出現時,太后驚到了,就連皇帝的眼睛都看直了,甄嬛的容貌與已故的純元皇后很像。
太后知道皇帝長情,純元已故多年,仍念念不忘。如今見到甄嬛的臉,她很怕皇帝專寵於她。於是,太后幾次難為甄嬛,潑水,放貓,還直言她的名字犯衝,卻都無法阻止皇帝留下她。
雖然只給了常在的位份,可賜封號:菀。太后心裡知道,日後這個人必將成為整個後宮女人的敵人。
02
太后還是一個明事理的皇家婆婆,做事妥當,懂得恩威並施,會安撫人心。
甄嬛侍寢後,得到了皇帝特別的寵愛。湯泉宮過得新婚夜,之後就是賞賜恩寵不斷。就連難得的蜀錦都被皇帝製成鞋子鑲嵌寶石相送。可見皇帝用心。而曾經寵冠六宮的華妃得到的也只是幾匹蜀錦的衣服料子而已。
華妃跑到壽康宮,向太后告狀。送了一件墨狐皮大氅,太后看出華妃嫉妒甄嬛得寵,於是安慰華妃,將她自己的步搖賜給華妃,以示安撫。
之後,便召見皇帝,告訴他要六宮和睦,雨露均沾,才能有助於社稷。還叮囑皇帝不能冷落華妃,但「歡宜香」也不能斷。
可見,太后心思縝密。人前笑臉相迎,誰讓華妃有個好哥哥呢?背後,手段毒辣。不忘提醒皇帝提防華妃,可以驕橫,卻不能有子。
03
甄嬛出宮修行時,皇帝在安陵容那裡發了高熱。太后只安排,穩妥端莊的嬪妃侍疾,不要妖豔的。
在聽見皇帝病中喚著:嬛嬛。這個名字時,太后跟果郡王說:情深意重時帝王家不該有的,這一點,皇帝就不如你。
即使果郡王說皇帝長情,叫的是皇嫂的名字。太后卻心裡明白,皇帝此時心裡可不止裝著純元一個人。
因為那一天是甄嬛的生辰。
太后並沒有因為皇帝病在安陵容寢殿,而處罰她。反倒是息事寧人,免得六宮非議。同時她也擔心起宮外的甄嬛,怕此人還會生事端。
太后雖說是應了眉莊的請求,庇護出宮的甄嬛,讓御前姑姑芳若前去打點。明著是保護甄嬛的性命無礙,暗地也是體察甄嬛有無回宮復寵之心。
04
皇帝料理完年羹堯的事後,圈進了隆科多。
太后為隆科多求情,皇帝卻不肯讓步。為了自己的兒子,太后親手毒死了自己的青梅竹馬隆科多。
兩人憶起年少時的情景,兩個人都觸動情腸,太后捨不得又很無奈。當隆科多死後,她才說出自己心中所想。太后年輕時中意隆科多,一直想嫁給他。而隆科多卻故意讓她穿粉藍色衣衫參選,從此兩人再無可能。
即使她做了太后,但後宮的爭寵算計並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是隆科多斷了太后一生的美夢,所以太后了結了他的性命。
也正是因為太后和隆科多的事,讓皇帝一直耿耿於懷。
直到太后病重,皇帝都不願意多看她一眼。以至於太后像皇帝求情想見十四子一面,皇帝都不允許。
十四子是太后親手撫養長大,而皇帝則是太妃們撫養,很少見到自己的生母。
這對母子只是在繼承大統時站成了一隊。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年少時的情愫,滿心傾慕卻被所愛之人辜負。
萬般艱辛扶著自己的兒子上位,卻被兒子厭棄。一個終身不得見,一個一面都不想見。作為母親,也是在可悲。
05
太后烏雅.成璧的一生,雖然在後宮中步步為營。從選秀到先帝的德貴人,再到德妃。最後成為後宮的大家長皇太后。
她一生也被囚禁在這深宮之中,四方的圍牆四角的天便是她一生的歸宿。與各個嬪妃之間爭寵,算計,活的戰戰兢兢。
最後,聯合青梅竹馬扶著自己的兒子上位。卻被自己的親生兒子嫌棄,至死沒見到自己喜歡的兒子。
生前處處維護自己侄女的皇后之位和家族榮耀。死後,還留一道秘旨,不讓皇帝廢后,避免宮中大變。
她是深愛自己孩子的母親,有手腕的婆婆。她是位高權重的太后,也是深宮中的悲情婦人。
紅顏彈指過,是非成敗皆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