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飯這件事,看看哪裡你沒做對!

2021-02-16 美食臺

疫情之下,大家這段時間的「吃」多多少少有些改變,既有「病從口入」的深思,也暫時戒掉了外賣,老老實實宅家做飯,廚藝更是坐上火箭,爆棚飛升。復工之後,規律、良好的飲食習慣怎麼保持?特殊時期,上班族如何解決午飯吃什麼這個歷史大難題?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帶飯」這個話題。

對於帶飯,友鄰日本人很有心得。日語中「弁當」,也就是便當,其實最早出現在我國南宋時期,意為「便利的東西」。

日式便當相對清淡、少油,多適合常溫食用,極為精緻。而中式家庭便當因為食堂文化、快餐文化的替代,反而不那麼討喜。如何更好地平衡溫度、味道、健康營養和菜色顏值,難度不小。今天,我們拿出25條工作帶飯的實用小技巧,助你自食其力,也能吃飽又吃好!

 是眾多飯盒材質中的性價比之選 

常見飯盒有塑料、玻璃、陶瓷、木質、不鏽鋼、鋁製等幾種,其中只有聚丙烯塑料(PP)、耐熱玻璃及陶瓷能夠滿足微波爐加熱的需求。

 ▲向左滑看 木質、鋁製等、塑料、玻璃飯盒優缺點對比塑料飯盒重量輕,易於攜帶、加熱,種類多、選擇面廣,有分層的設置,是性價比最優之選。但在清潔上會受到挑戰,需及時清洗,儘量避免油分高、色素重的食物(如咖喱、薑黃、甜菜汁、番茄醬等),否則容易出現洗不乾淨、有異味的情況。

玻璃、陶瓷飯盒密閉性高、易清洗,其中玻璃的選擇面更廣、也適用於烤箱。但兩者自重都較重,對長時間步行、擠地鐵的上班族來說是個顧慮。除此之外,市面上還有插電使用的自熱便當盒,利用蒸汽或底部聚能來加熱飯菜,可以節約排隊轉飯的時間。價格也相對較高,和購買健身卡一樣,不妨先確認自己帶飯的頻率和周期再下手。燜燒杯適用早起做飯或保溫的情況,梅森杯則可以帶果汁、奶昔、水果、沙拉等冷食。

當然了,無論什麼東西,適合自己的才最好。如果1個滿足不了,2個也沒問題,比如將塑料和玻璃兩種飯盒結合,輕的裝飯,容易清洗的帶菜,取長補短也未嘗不可。


02  購買時要關注飯盒的使用說明及規格大小 

商家通常會在購買頁面或飯盒上標註使用說明,即使同一品牌的不同產品也會出現差異,使用前請認真閱讀:

便當盒通常以毫升來衡量大小。出於顏值考量,很多人會選購日式便當盒,有了基本概念,就不怕買到過於小巧的飯盒了。

 03  知道什麼食材更適合做便當 

中式便當不會立即食用,要考慮到很多因素:頭天晚上做、第二天吃的隔夜問題,食物組合的裝盤問題、二次回溫及微波爐加熱的口感問題等。知道什麼食材更適合做便當,在時間吃緊的情況下才能做到遊刃有餘。

瓜類、茄果類等非葉菜類 VS 葉菜類:

葉菜類蔬菜不建議放過夜,特別是清炒的綠葉菜,加蓋後容易發黃變蔫,更適合當天以蒸或沸水燙的方式來烹飪。相比之下,非葉菜類的瓜類、茄果類、根莖類蔬菜處理起來更簡單,也和現階段的囤菜清單吻合。 

肉類 VS 魚類、海鮮

海鮮、魚類追求新鮮,不宜隔夜,烹煮時尤為注重火候,二次加熱對口感也有影響,處理、保存、加熱的要求也相對較高,這時候選擇肉類、禽類會省心不少。

適合二次加熱  VS  不適合二次加熱、油炸煎烤類

二次加熱的影響不止於魚類海鮮,蔬菜、肉類中也有追求爽脆或軟嫩口感、不適合二次加熱的食材。比如蔬菜中的荷蘭豆等,因為豆類菜一定要炒熟,所以再次加熱容易過頭,還有蒸蛋和豬肝、腰花、百葉等內臟,以及油炸、煎、烤類的菜,都會有口感上的落差。

米飯  VS  麵食、粉、饅頭等

麵條、粉絲易坨發脹,炒麵、意面、炒米粉等回溫容易過幹,饅頭不掌握加熱要領會變得嚼不動……比起麵食米粉,米飯無疑是便當的優選,也可以用粗糧、雜糧來替代。

充分熟透的食物 VS  生拌涼菜、半熟雞蛋等

生拌涼菜、未熟透的雞蛋沒有經過熱加工,保存不當更容易滋生細菌,出於健康方面的考慮,應選擇充分煮熟、徹底加熱的食物。

我們評價一道菜:色、香、味俱全,「色」字打頭說明菜不光味道好,菜色、食慾也很重要,靈活運用多彩的食材進行點綴、搭配,不僅提色,也能增香提味。

 作為主菜開始規劃便當菜式 

如果對「帶飯吃什麼」沒有方向的話,不妨借鑑日本著名食物造型師飯島奈美的意見,她在《明日的便當》一書中分享了讓便當變好吃的法則:加入一道自己喜歡的菜作為主菜,而輔菜從營養和味道來平衡。

如果還有些猶豫不決,不妨在主食+葷菜+素菜+湯/水果碳水+脂肪+蛋白質+膳食纖維兩個公式上做填空。

 並用正確科學的方法保存 

每天花大量時間想吃什麼,不如一步到位。少則提前2~3天,多則在周末就計劃和採購下一周的食材。主要食材種類不必太多,保證兩點即可:(1)吃法多樣,打底有2~3種吃法;(2)既是主菜,也是配菜。

食材也不是塞到冰箱就大功告成了,冰箱並非垃圾箱,買了就往裡面放,只有以正確的方法保存,才能有效延長每種食材的賞味期限。

▲點擊視頻,了解蔬菜、肉類等9種食材的冰箱保存指南

 大大提高效率、縮短時間 

上班族帶飯需要更快速高效地完成,不耗費元氣、不佔用休息時間,這時候前置食材的處理、切配、分裝就顯得尤為重要。

肉類按照1~2餐的份量分裝冷凍也可以提前預處理,切成絲、片、條、塊,去骨(常見於雞腿肉),剁餡、調好肉餡等。特別注意的是,肉類儘量切成小塊,不僅能快速熟透,也便於裝盒。

 ▲圖中為鋁製急凍保鮮盒,常見是分裝後裝入保鮮袋中

如果量比較大的話,最好用記號筆或標籤標註種類和分裝時間。做飯當天上班前取出, 放到深盤裡,送入冷藏室提前化凍,晚上回家就可以直接用了。(點擊了解肉類解凍)

蔬菜短期內的消耗品,如調味的大蒜,可以事先去皮成蒜粒,冷藏保存一周內取用。也可以切末後加少許油,用密封罐保存。相對耐放的青椒、洋蔥也可以切絲、切塊,裝袋冷藏。

量大儲存、或是臨時應急的土豆、西蘭花、胡蘿蔔、豆角等可以切成想要的形狀,水煮汆燙後充分擦乾水分,冷凍保存。主食米飯類似,煮好後冷凍分裝,取用時無需化凍,蒸透即可。

 ▲預估份量、前置切配、及時保鮮、提前化凍

除此之外,市面上也有淨菜、料理包這樣的「開外掛」食材,以及肥牛卷、午餐肉、蛋餃、牛肉丸等半成品,趕時間用一用,也不失為一種偷懶之道。

 07  買對調味料,下廚更省心

解決了食材問題,也要選對萬用調味料,一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09  用對鍋具、小家電,下廚更省力 

近段時間電飯煲做蛋糕大熱,前兩年的一顆番茄飯也紅極一時,說明電飯煲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們懶人料理的需求,除了白米飯,燜飯、煲湯、煲雞、滷牛肉,電飯煲做飯的潛能也逐漸被發掘。預約、保溫功好好利用起來,也能省力不少。

▲點擊圖片,選購復工帶飯精選好物

此外,高壓鍋可以節約時間和燃料,烤箱、微波爐電燉盅能騰出灶臺,多菜並行。使用1~2人份的小鍋具(如雪平鍋)小巧輕便,容易上手。儘量減少鍋碗瓢盆的使用,保持隨用隨衝、物歸原處的習慣,可以縮短洗碗、收拾的時間。

 不妨跟著感覺走 

頭天晚飯之前,先留存第二天的便當。第二天一早做飯,提前一天醃製肉類、切配蔬菜。周末空閒下來,可以為後面一周做好準備。

偶爾廚藝大發或需要下廚解壓、治癒自己,就跟著感覺走,前置處理工作、自製長時間保存的下飯醬、高湯塊等,這樣到了狀態差、想偷懶的時候就坐享其成了。

 11  便當菜烹飪小技巧 

(2)雖然增加鹽、糖可以延長保鮮期,但隔夜入味及微波爐加熱的水分揮發可能會讓菜變得過鹹;(4)根據飯盒形狀調整成品,如方形飯盒不適合用圓碗蒸蛋、蒸肉餅、煎荷包蛋等,裝盒時會破壞形狀。可以直接用耐熱的飯盒或方盒來蒸,煎蛋也可以借鑑日式玉子燒的做法,攤成方塊狀;

(5)儘量做乾爽、少湯汁的菜,防漏防串味。實在想吃的話可以借鑑飯島奈美的做法,加入吸水的乾貨吸收湯汁。日式乾貨通常是柴魚花、海苔等,我們可以用香菇、腐竹、麵筋等來替代;

(6)湯汁較多的菜也可以用大火收汁、勾芡的方法,但芡不宜過厚,否則久放容易懈芡。(進一步了解勾芡技法)

 12  可以做一道解決的,絕不做第二道 

主食+葷菜+素菜的組合只用一道菜解決,那燜飯和炒飯必須都擁有名字,燜飯更簡單,炒料後可以直接移至電飯煲加熱,炒飯則更有鑊氣更快手。

燜飯:洋芋燜飯|南瓜飯|鹹肉菜飯|雞肉什錦飯|蘿蔔飯|羊肉手抓飯|炊飯|腊味煲仔飯|

炒飯:揚州炒飯|福建炒飯|瑤柱蛋白炒飯|泰式菠蘿炒飯|日式醬油炒飯|黃鹹蛋黃金炒飯|爆漿蛋包飯|橄欖菜炒飯|

 13  中式便當之魂:下飯 

日式便當中會有提前一周就做好的常備菜,如果對應到中餐,下飯醬應該有一席之地,因為中國人說一道菜好不好吃,有個獨一無二的衡量標準:是否下飯。況且好吃的下飯醬不管是上班帶飯,還是下了班拌麵條,都萬能又好用。

下飯醬:辣肉醬|豆瓣臊子|兒童肉醬|老北京炸醬|蒜蓉辣椒醬|腐乳蝦醬|牛肉醬|八寶辣醬|

下飯菜也很適合納入中餐便當中。從美食臺過往的拍攝中可以總結出一個下飯菜萬能公式:下飯菜=(肉+鹹菜/醃製菜+配菜)*(全部切碎),料多湯汁少,沒有密封的壓力,吃的時候拿勺子拌飯,絕對過癮。

 炒菜、燉菜、蒸菜三分天下

綜合考慮難度、時間、口味和營養,我們選出了炒菜、燉菜、蒸菜來作為中餐便當菜的三種主要烹飪方式。

炒菜: 炒菜是中餐最常用的烹飪方法之一,簡單快速,講究火候。

燉菜:雖說做便當要儘量避免帶湯汁的菜,但葷素共炙一鍋,做1道頂別人的3道的燉菜實在很難抗拒,除了選擇密閉性強的飯盒、單獨一層存放之外,烹飪小技巧的最後兩點我們也提到,運用勾芡等方法可以減少湯湯水水的狀態。

蒸菜:相比炒菜、燉菜,蒸菜更營養、清淡,下廚也無油煙顧慮。蒸的時候覆上保鮮膜,防止水蒸汽滴落影響後面保存,裝盒時也注意瀝掉多餘湯汁。

 15  剩菜回爐變新菜 

前面介紹到煎、烤、油炸類的菜適合現做現吃,否則口感會變差。但其實只需回爐調個醬汁,油炸類的菜也可以煥發新生。比如炸豬排,改切成條後可以做成糖醋裡脊或滑蛋豬排,炸排骨可以改做為茄汁排骨,炸茄盒、炸藕夾也可以做成澆汁版本。

 生食、熟食分開,米飯、素菜、葷菜分開 

生食水果、蔬菜沙拉等最好單獨裝盒。隔夜便當做到分類冷藏,米飯、素菜、葷菜不合併保存。加熱時間相同的菜可以擺在同一層,加熱時間較短的素菜和時間較長的葷菜分開加熱。

 ▲生熟分開,加熱無負擔、吃得更放心

 裝盒、保存方法也不同 

便當裝盒、保存時就要特別關注溫度和溼度。溫度30~40℃的環境最利於細菌繁殖,高溫60℃以上、低溫10℃以下,不容易產生細菌。裝盒時應把握溫度,視飯盒的密封性來調整操作:

耐熱、密封性能好的飯盒(如玻璃飯盒)遵循消毒-裝盒-密封-冷藏的流程,先以60℃以上的熱水燙一下飯盒,趁熱裝入飯菜後密封,等溫度降到不燙手時,立刻放入冷藏。

密封性能一般的飯盒(如塑料飯盒)不能過早加蓋,避免水汽凝結產生水分,利於細菌生長。一旦降溫到不燙手,應及時加蓋、冷藏,切莫在室溫中久放。帶飯途中也建議使用保溫袋,到了公司立即放入冷藏。加熱米飯、麵食等可以在表面噴一些水,加蓋熱更均勻、鬆軟。加熱紅燒肉、油炸食品等高油脂的菜容易爆油,也需要加蓋,防噴濺,更衛生。注意閱讀使用指南,了解盒蓋的耐熱程度,轉飯時儘量短於3分鐘,且要打開盒蓋上的橡膠塞散熱,以免超過耐熱度。也可以選購適用微波爐帶氣孔的塑料碗蓋,使用完畢記得清洗乾淨。

 帶皮的食材需戳洞或劃刀  

便當加熱要充分,不宜半溫半涼,但使用微波爐忌溫度過高、時間過長。一般建議素菜熱2~3分鐘,葷菜熱3分鐘左右。遇到量大、湯多的情況,建議分2~3次,以中高火加熱,中途攪拌一下,保證熱勻。

土豆、紅薯、香腸、雞翅等帶皮又不帶湯汁的食材,可以用筷子、刀叉、牙籤等戳洞或劃刀。

  21  注意保持微波爐的清潔衛生 

這個階段帶飯的同事較多,大家熱好飯後,一定要做好基礎清潔,保證微波爐的衛生。

 22  微波爐熱飯不會導致病毒傳染

微波爐內溫度較高,熱飯不會導致病毒傳染。

微波爐外殼、把手、按鈕多人使用會有潛在風險,建議大家使用後及時洗手,或是用一次性紙巾隔著按,同時經常用酒精擦拭消毒。

 用餐時避免交流 

挑選通風好的地方用餐,餐前注意洗手。同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避免交流。洗淨後的玻璃、陶瓷飯盒可以放入微波爐中稍轉,起到消毒作用。

25  如何持續、穩定地做出好吃的便當?

— 當然是持續、穩定地關注美食臺啊—

相關焦點

  • 在餘杭的冬天,一定要帶你去做這幾件事……
    在餘杭的冬天,一定要帶你去做這幾件事…… 我一定會帶你去做這幾件事......
  • 沒錢沒背景的年輕人,請一定要做這4件事
    ,30歲之前,請一定要做這4件事無論哪個階段,多數問題集中在兩個點,一是掙太少,二是不明白自己能做什麼、擅長做什麼。臨公子並不想做什麼雞湯人生導師,我走的彎路不比別人少啊。經常洋洋灑灑立完flag發現,你有你的計劃,老天另有計劃。只是回頭想想,周圍那些30歲前做到這4件事的人,似乎過得都不至於太差。之前看到一個新聞:76歲的日本家庭主婦山田勝子入職東京町田市的星巴克。大家很驚訝,為什麼這麼高齡、多年職場斷崖的老奶奶可以快速適應新環境,並出色完成工作?
  • 來新加坡一定要做的60件事,看看你都做了幾件?(上篇)
    找一個天氣較為涼爽的傍晚,來這裡散散步,看看植物、鮮花。悄悄告訴你,這裡也是能出Instagram美照的高產地喔!品嘗東南亞美食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比如出名的328加東叻沙,畢竟也是上過獅城米其林美食榜的明星叻沙店,值得一試!
  • 人微言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多做另外三件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低谷的時候,莫做3件事,多做4件事!《增廣賢文》裡面說得好:「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向我們道透社會和人性的現實一面,真可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啊!我們許多人都出身一般,人微言輕,需要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去改變命運,繼而水到渠成,大器晚成!
  • 年輕人記住了:當你沒錢沒人脈,就去做這3件事,不愁沒發展
    確實,像這種情況,是當下社會很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不過,請年輕人記住了:當你沒錢沒人脈,就去做這3件事,不愁沒發展。一、培養自己總結分析的習慣。一個人混得不好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願意承認自己混得不好。有些人總是活在自己的美好幻想裡,覺得不是自己沒本事,而是「老天爺」不照顧自己。
  • 關於帶小朋友旅行這件事
    兩歲的時候,第一次長途旅行,去了三亞,之後又去了廈門,雲南,內蒙古,日本還有泰國。去蒙古的時候,上幼兒園中班,是跟爸爸兩個人。今年又跟爸爸兩個人,在大西北晃蕩了2個禮拜。關於帶小朋友旅行,以前有個大V,寫過一篇很火的文章,大約是為什麼要從小帶小朋友到處走,到處看,有什麼好處,然後他們家小朋友去過哪裡。
  • 飯局中,常做三件事的男人,多半囊中羞澀,看看你在其中嗎?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更是重視人情,不管是單位同事還是朋友,隔三五天總要聚一聚,吃個飯,好聯絡彼此的感情。畢竟再好的感情也需要維繫,如果長期不聯繫,感情也會變得淡如水。中國人比較含蓄,有的話不好意思直接說,就請對方吃個飯,吃飯的時候,正事兒閒事兒一起說,飯吃了,該說的話也說了。
  • 臺北女孩的推薦:做這8件事,感受原汁原味的臺北
    一個臺北女孩告訴你,要想玩原汁原味的臺北,做這8件事就夠了。文/愛臺北二月初我搬回北京,打車時計程車師傅從天氣物價一路聊,聊呀聊就到了「噢你是臺灣人呀」,「噢你們家馬英九先生是不是下臺了?」「他沒下臺。」我有點無語(換領導是大事啊!)「那電視上怎說他辭職了?」
  • 女人這輩子要做對三件事
    丹丹每天就是朝八晚五的上班,早晨慌慌張張的卡點打卡,到中午了就急急忙忙回家餵奶,囫圇兩口飯,哄哄孩子又到點上班去了。到了下午五點多就狂奔到家。除了工作和孩子,就沒有其它心思想別的和做別的。也沒有時間去購物買衣服,每天就是那幾件,怎麼舒服怎麼穿。
  • 賈寶玉為林黛玉做了6件事,件件齁甜!
    因為賈寶玉為林黛玉做的這六件事,件件齁甜!1、上學前的辭行。因為在寧國府中結識了秦鍾,最厭惡讀書的賈寶玉,做出一個重大決定——我要去上學!當賈政聽說兒子要去上學了,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學』兩個字,連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話,你竟玩你的去是正理。仔細沾髒了我的地,靠髒了我的門!」
  • @坐副駕駛座的你:這件事,千萬別做!
    @坐副駕駛座的你:這件事,千萬別做!如果你在高速公路上,被副駕駛一直這樣「指導」,你的心情會________________(選填)?近日,湖北鹹寧。肖女士開車帶家人外出時,副駕上的老公不放心,不斷給出操作意見,之後兩人發生爭執。
  • 只給小眾的你看:臺北女孩告訴你「到臺北可以做的8件事」
    只是…要做壞事的人偏多啦。)(想去的朋友,臺北西門町U2電影院是最知名的。這算是臺灣特色,女孩子也可以ㄧ個人去體驗一次,安全上是不用多慮的) 第四件事:林森北路轉三圈暖暖的冬日陽光下,鬧騰騰的報紙標題,年輕爸媽帶著聲音超級軟的寶寶曬太陽,這就是臺灣老百姓的生活。 第六件事:去夜市吃臺式料理
  • 養柯基犬,4件事不能做和4件事一定要做,你都做好了沒?
    來說說養柯基犬不能做的幾件事和一定要做的幾件事,關於這些,不知道你做好了沒?一、不能做的事1、出門不戴牽引不管是哪一種狗狗,出門戴牽引是一定要的,所以如果你有在養狗的話,請你做好這一點。這不僅能夠有效地保障狗狗的安全,還能夠減少給路人帶來的麻煩等等,所以,請你做好這一點哦。2、強迫它爬樓梯相信大家都見過柯基犬上樓梯吧,雖然它上樓梯的時候很搞笑,但是你知道嗎?經常的讓它上樓梯對它傷害很大。
  • 【芳媽手記】帶孩子旅行前一定要做的六件事
    帶孩子旅行前一定要做的六件事
  • 臺北女孩認為「到臺北可以做的幾件事」
    有鑑於「三十歲已潛必須做的十件事」和「去印度必須做的十五件事」這種標題很熱門,身為在地人的臺北女孩也想推薦一下各位大陸朋友到臺北後可以做的幾件事。可以嘗試。後果自負。第一件事:搭一趟計程車,然後跟師傅談政治我在北京,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和師傅談兩岸政治。
  • 完成這幾件事,再考慮結婚吧
    所以當你準備結婚時,一定要把下面幾件事做完!01.一起去旅行經常看到有人這麼說,看兩個人合不合適,是否值得託付一生,一起去一次旅行就知道了。在旅行過程中,你不僅可以了解他,還可以重新認識但他。02.看他的朋友圈是否和你共享之前有個同事,跟她男朋友在一起兩年了,男生沒有在朋友圈公開過,也沒帶她見過家人朋友。每次說起這個話題時,她男朋友的說辭都是,朋友圈裡都是領導、客戶、同事,發這些讓人家看到不好。後來我同事也就理解了,也不再提及這件事了。
  • 窮人喜歡做的3件事,做了可能被人瞧不起,希望你沒做過
    窮人喜歡做的3件事,做了可能被人瞧不起,希望你沒做過有一些事情可以做,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上,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做事是要分場合的,如果自己不去注意這種東西,那麼你與身體優秀的朋友貧富差距就會越來越大,所以自己在生活中就只能當一個窮人,只能過一些普通人過的日子,有些事情自己做了
  • 飯後摔一跤,孩子就沒了!孩子吃飯時,家長千萬不要做這幾件事
    誰知在踉踉蹌蹌行走的過程中,皓皓不小心摔了一跤,這一摔,就再也沒有站起來。 家人一時間不知所措,只能趕緊送孩子去醫院。 可惜,醫生已經無力回天。家人準備好了很多「抓周」的物品,皓皓再也用不上了。 孩子吃飯這件小事,看似無關緊要,其實「暗藏殺機」。
  • 面對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有三件事你必須做,有三件事你千萬不能做
    水泡金魚面對魚缸裡的硝化細菌,這三件事你是必須做的既然硝化細菌如此重要,我們必須先了解硝化細菌喜歡什麼,然後順著它的喜好做事,這樣才能讓它開心工作。所以,這第二件你必須做的事情,就是在你的魚缸濾材下方安置一個增氧氣頭。最後就是第三條,它喜歡多孔多面的東西。我們市面上見到的魚缸濾材都是多孔多面的,究其原因就是——硝化細菌喜歡。因為硝化細菌不會隨著水流到處遊蕩,它們是要定居在濾材上的生物。所以啊,我們要儘可能多的在魚缸濾倉裡放置濾材。
  • 雖然經常出差,但我非常慶幸自己做對了這兩件事
    更多的時候,外婆是帶開心的主力軍。她把開心的生活起居料理地井井有條。我是真心感激外婆的辛苦付出的。唯獨為了開心吃飯這事,我抱怨過外婆。但是外婆覺得我這就是在虐待孩子!外婆把開心一天的食譜,幾點吃這個,幾點吃那個,安排得妥妥的。開心沒有挨過餓,吃飯的時候不想吃,後來就越吃越慢。吃飯慢,外婆就餵(其實也可以說是往嘴裡塞)。一直到上大班,依然在餵飯。外婆說:「開心不好好吃飯,你怪我也沒用,但是小孩子長身體,營養要保障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