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旅行前一定要做的六件事
我是旅友,熱愛各種海和山。
從女兒出生五個月,我就開始帶她週遊,那個時候頗為可笑,我自己駕車,她在後座安全兒童筐裡,每隔兩個小時我就會進休息站給她換尿布,順便在車裡哺乳。就這樣一路四千多公裡,我給她唱歌,和她說話,雖然她聽不懂,但是她似乎知道媽媽很辛苦,從來不哭不鬧。
她三歲起我們開始帶她出國,有窮遊,也有相對條件好一些的。我生活的原則就是:可以不買奢侈品,不買貴重的服裝,但是一定要和她一起用腳來了解世界。
這些年,我積累了不少帶孩子旅行的經驗,我把我的經驗寫出來與媽媽們分享。我今天說的這六件事,不是準備吃穿用品,而是精神準備,這個比物質準備重要得多。
第一:讓孩子參與選擇路線
很多我身邊很有文化的家長卻並不明白對孩子尊重有多重要,自己想去哪裡知道出發前和孩子說一句就走了。我通常在這個假日結束的時候會和孩子商量下一個假期去哪裡,一般都會是我推薦兩個地方,她來選擇,我會把利弊都講清楚,然後供她思考,最後敲定,但是敲定了就絕對不可以改變,因為這是她自己參與的選擇。有一次,小假期,她自己選擇了近處的一個溫泉,後來聽說同學要去草原,她又想換草原,我告訴她:NO,因為我們已經選擇了。所以下次再次選擇的時候她會更加認真。
第二:讓孩子學會看地圖,越早越好
看地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有一次我們錄製一期關於長徵的節目,說到瑞金,在座的九零後竟然沒人知道在哪裡,我心中暗暗失望,同時特別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訓練我拼地圖,讓我的大腦中永遠有一張清晰的地圖,讓我知道赤道在哪裡,西風帶在哪裡。很多媽媽和我說:「我自己還看不明白地圖呢,教孩子更別提了!」那我告訴你,這是一項技能,可以培養孩子的方向感,媽媽為了孩子什麼都可以學習,不做「無知者無畏」型媽媽。
我女兒出生之後,我們家裡最重要的地方掛著兩張地圖,她五歲起我們開始一起尋找地圖上的坐標,把我們去過的地方畫上紅旗,然後不斷地訓練她這個地方在北京的哪個方向,孩子特別聰明,很快就知道了東南方向,西北方向是什麼意思。
第三:給他講當地的特點,和他一起找資料
在出發之前,要和孩子一起溫習當地的風土民情,編成小故事,讓孩子產生興趣,自己想去,比我們帶她去更重要。
第四:教給孩子做每天的旅行計劃
我一般都是自助遊,出發前來不及,在路上都會不斷地和孩子商量明天的路線,讓她知道做任何事情要準備好了,心裡更有底,後來養成習慣,她就會自己問,明天怎麼安排?甚至提出一些建議,這些都不僅僅是旅行了,對她一生都有好處,讓她明白計劃的重要性。
第五:談好每天的零用錢金額
我一般是旅途中,國內每天給20,國外每天給當地錢幣30元,這是八歲前,我和她說好這個錢在10歲的時候可以提高一次。這個錢是她自己可以支配的,一開始她絕對是一出門就把東西買好,後來由於不斷地發現後面有更好的東西,她漸漸的學會了克制,如果她一天錢沒有花,我會在第二天多給她兩元,讓她有最初的理財概念。
第六:列出禮品單
出門之前,會和孩子商量這次要給誰買禮品,孩子特別可愛,常常會列出一個大單子,然後我會幫她再理一遍,旅行回來讓寶貝自己去送禮物,而且一定要講出來為什麼買這個,以及這個禮品背後的故事。這樣,讓她再回顧一遍旅途。
【照片是2014年攝於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