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蔡英文曾信誓旦旦地表示:
我上臺後臺灣絕不會缺電!
8月15日下午16時50分左右,臺灣多地突發無預警大停電。因為停電,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交通紊亂,多人被困電梯,受影響居民戶數高達668萬戶。
澤鑌想,現在的臺灣民眾
這個時候就只能靠張震嶽了…
點擊視頻,
感受下臺灣民眾的內心…
臺灣當局「經濟部長」李世光15日晚召開記者會,率臺灣中油公司、臺電公司、「能源局」等相關單位一級主管,向臺灣民眾道歉。而蔡英文面對人民的方式是貼了一篇文章,「別說演講,連講句話都沒有」。據報導,此次記者會上公布的停電原因是臺灣中油人員操作天然氣電動閥失誤所致。
詳情請戳視頻:
媒體報導,本次停電是由於工作人員操作氣閥失誤,導致大潭電廠6部燃氣發電機組的天然氣供應中斷了約兩分鐘時間,進而造成大面積停電發生。
戳視頻看現場: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15日下午,全臺各地傳出停電事件,桃園大潭電廠6部機組跳脫,因供電容量減少約400萬瓩(功率單位"千瓦"的舊稱)之後,臺中火力發電廠在5點5分也傳出跳機,主因汽鼓水位控制不良跳機。
僅新北市4000處路口信號燈,粗估有1350處受停電影響,約佔總數三分之一。因適逢下班時間,各地交通出現狀況。新北市交通局長王聲威表示,當時已緊急聯絡臺電,警方也派出警力維持交通秩序。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全臺各地大停電,苗慄縣通霄鎮一戶民宅停電時傳出火警。73歲婦人緊急逃出,但她車禍腦傷的兒子受困2樓命喪火窟,消防人員發現婦人因為停電點蠟燭,不排除因此釀災。
苗慄縣消防局表示,下午5時許接獲報案指稱通霄鎮南華路發生住宅火警,立即派遣通霄、苑裡、銅鑼等分隊人車前往搶救,抵達現場時,透天厝一樓已是濃煙密布,火勢不斷往2樓延燒。
苗慄縣消防局第二大隊大隊長鄭勝峰指出,屋內平日居住一對母子,火警發生後,人在一樓客廳的73歲林姓婦人曾試圖自行滅火未果,緊急逃出,手部輕微灼燙傷。但在2樓的42歲溫姓兒子,因車禍腦傷行動較為遲緩,受困火場,最後被發現趴臥在2樓廁所明顯死亡。
鄭勝峰表示,火警發生當時處於停電狀態,應與電器使用無關,但林姓婦人有向消防人員表示,因為停電點蠟燭,不排除是蠟燭明火引燃火勢,但確切火警原因仍待進一步鑑定。
受停電影響,超市商場也無法正常營業,客人買東西只好手寫開發票。
臺北市京華城停電,失去往日繁華。
臺北101大樓停電,美食街的民眾摸黑用餐。
位於臺北市雙城街的一家知名餐廳也停電了,由於正逢晚餐前的準備時段,餐廳趕緊搬菜搬客人,把客人請到二十米外的另一個店面去用餐。
上周,因為花蓮一座電塔被颱風吹倒,臺灣陷入了持續近一周的「限電危機」。就在該電塔被修復,臺灣一些民眾以為危機已解除時,昨天下午卻發生了波及全臺的大停電。
同一時間,全臺從南到北多個縣市民眾均通過行動網路上傳自己所在之處停電的消息。新北市消防局晚間表示,截至晚間18時20分共接獲78件電梯受困案。
臺灣大範圍停電事故一般是大地震、颱風導致,上一次規模和此次相仿的全臺大停電,發生在20年前的1997年7月29日,當時臺灣監察機構彈劾了涉及違失的臺電官員。
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李世光於昨日18時30分召開記者會,率「中油」公司、臺電公司、「能源局」等相關單位一級主管,向全臺民眾道歉。
李世光
據解釋說,停電原因是「中油」操作氣閥失誤,導致供應大潭電廠6部機組的天然氣中斷約2分鐘,6部機組全部跳機。「中油」公司董事長陳金德表示,本次跳電肇因工作人員更換電源供應器發生失誤導致關斷閥啟動,「中油」會負全責。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以臺灣青年人為主的論壇PTT(批踢踢實業坊)的網友們也因此「暴動」,如同過去臺灣發生地震發生時,PTT便會爆出一陣「地震文」。今天八卦版(Gossiping)則被網民的「停電文」洗版。
不僅如此,網民也開始針對各個與停電相關的議題進行討論,其中先前民進黨在反核遊行中喊出的「用愛發電」,更是成為網友怒嗆焦點。
除此之外,也有網友苦中作樂的分享,還好PTT沒跳電(不然大家去哪裡爆掛?)。不過,當然很快又被網友開嗆,表示都靠不斷電系統來撐。
這次停電也引起臺灣網友想上網分享的動力,下午約六點多左右,PTT開始出現過載、無法登入的情況,在登入時輸入帳號密碼後,會出現「系統過載,請稍後再來」的提示。
臺電公司在記者會上表示,在電量供應不足情況下,已啟動輪流分區限電機制。臺電從18時開始進行分區停電,預計分三輪限電,每輪約1小時,第一輪預計影響237萬戶,第二輪195萬戶,第三輪236萬戶,共計影響668萬戶。據了解,21時40分,臺電解除分區停電,全數恢復供電。
據「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晚表示,經濟部門負責人李世光口頭請辭,「行政院院長」林全已經接受,書面辭呈將於今明兩天送到「行政院」。
在下方留言,
跟澤鑌說說你的看法~
編輯:沒有女粉絲的澤鑌 責任編輯:高宇
來源:央視網綜合本臺視頻、中國之聲、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臺灣網、臺灣《聯合報》、中國新聞網、央廣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