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是如何過七夕的?

2020-12-23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凌洲業話,ID:lingzhouyehu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這個2020年發生了太多的事兒,就這麼不平凡、不消停的日子、偏偏覺得過得飛快,一轉眼多半年過去了,甭管是按陽曆算還是陰曆,都已經過半了。這不一翻日曆,七月七都到了。這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現如今,很多人拿七夕當成情人節來過。因為這些年洋節的盛行,2月14號不是西方情人節嗎?所以就有人把七夕說成了中國本土情人節。說七夕是情人節,無非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有關,「七月初七天河配」這是全中國人民都知道的事兒。可是這樣的日子算作情人節、合適嗎?

打小兒就聽老人們說七月七要下雨,那是牛郎織女的眼淚。想想也是,一年就見這麼一回面兒,除了哭還能幹嘛?也有人說這兩年都沒見下雨,因為時代不一樣了,他們早就不哭了,有手機、有電腦、有網絡了,平常可以通視頻了。可即便天天通視頻,不還是兩地分居嗎?牛郎帶著孩子在這頭兒,丈夫惦記妻子、孩子想媽媽;織女自己在那頭兒獨守空房,想念丈夫跟兒女,一年就見一回面兒,而且是被王母娘娘強制的,永遠也擺脫不了這種日子。他們的愛情雖然忠貞,故事雖然悽美,但畢竟是個悲劇,以這樣的日子作為情人節,顯然不合適。這只不過是近年來商家促銷的噱頭而已,歷來七夕節也跟情人節不沾邊兒。

如果非要跟現代節日聯繫起來,那麼七夕應該叫做婦女節。不信您來看看七夕的傳統習俗就知道了:七夕節又叫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巧夕等,一聽就知道,全都跟女同志有關。此外,七夕節還叫七夕祭、是個祭祀的日子,它的起源是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的;七夕是傳說中七姐的誕辰日,因此也有地方管七夕叫七姐誕;七姐又稱七娘,其實就是織女星,被民間視為婦女兒童的保護神,拜祭「七姐」的活動要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因為七姐是主管編制雲彩的,是最手巧的神,而古代社會是男耕女織,婦女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做飯、織布、縫衣、繡花等家務,所以都要向七姐乞討巧手、巧藝,故又名「乞巧節」。

七夕節的起源非常早,始於上古時期,普及於西漢,到宋代達到鼎盛。這個節日的傳統習俗非常非常多,有些逐漸消失,但也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一直延續。除了拜七姐、乞巧之外,還有鬥巧、求姻緣、遊七姐水、種生求子、儲七夕水、為牛慶生、七巧貢案、迎仙 、拜神 、染指甲、結紅頭繩、聽悄悄話、供奉磨喝樂等等。由於民俗活動太多,而且各地風俗不同,沒必要一一詳解,咱單說老北京:七夕乞巧是流傳最久、也是地域最廣的傳統習俗,到明清時期已經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人們稱之為乞巧市。少女少婦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置辦乞巧物品,所以每年的乞巧市上都是車水馬龍、人流如潮的,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除夕時的廟會,唯一的區別是市場裡女的多、男的少。

具體的乞巧方式有拜三星;三星可不是指福祿壽三星,而是牛郎星、織女星和魁星;拜雙星(牛郎織女)是婦女們來進行,未婚的少女祈求巧手、祈求美麗、乞求美好姻緣,已婚的婦女求子或祈求美滿的婚姻,年老的婦女則是祈壽。過去沒有電燈,也就自然沒有白晝效應,又沒有這麼多汙染,天上的星星看得很清楚,小孩兒們會在大人的指導下認識星星。古人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鬥七星最亮。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是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古代學子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俗傳七月七日也是魁星的生日,因此當晚還要拜魁星,除了婦女為夫婿祈求功名外,小男孩兒也要來磕頭,為自己祈求好的前程。

拜三星的時候,一般家庭也就是設擺香案、燒幾炷香、磕幾個頭,條件好的家庭還要擺供案、設瓜果;供案最好擺在葡萄架或豆角架旁,擺上各種時令鮮果,花瓶裡插上鮮花,胭脂水粉也要擺上供桌、獻給織女,另外還要擺一種特殊的供品——西瓜,西瓜有什麼特殊的?七夕擺的西瓜不能直接上桌,需要經過雕刻,叫「花瓜」。北京不是有這麼句話嗎,說誰讓人打得跟花瓜似的,大概就是從這兒來的。祭拜結束後,女孩兒們要把供桌上的胭脂水粉分成兩半,一半扔在房上,說是給織女用,一半留給自己用,這樣就和織女用了一樣的化妝品,也就能和織女一樣美麗。然後就是乞巧活動,老人給年輕女子每人發一根針、一根線,在月光和燭光之下,看姑娘們誰穿得快,叫穿針引巧。

拜完了神,引完了巧,姑娘們還要成群到葡萄架或豆角架下去「聽天語」,也叫聽悄悄話兒,據說能聽到牛郎織女在說什麼。家裡沒有葡萄架、豆角架的,可以去井邊聽,據說在井邊還能聽到織女的哭聲。不好意思,筆者作為男士,小時候還跟姐姐們到葡萄架下聽過悄悄話,可惜除了蛐蛐兒叫、蛤蟆叫,什麼也沒聽見。七夕的白天有投針驗巧的活動:初六晚上先在花朵下面放一碗水,初七中午,婦女們將平常自己用的針小心翼翼地平放在碗中;最好能讓針浮在水面,如果沉下去、說明女紅欠功力,還需要努力。如果針浮在水面上,要借著陽光看碗底的投影,針影結合水紋,在碗底上呈現出花朵、鳥獸、雲彩等形狀,就說明「乞到巧」了;如果針影如針一般細直、或彎曲似巧字,叫「乞得巧」,因為這影子表示織女賜的針,將來一定能有一手好女紅;如果針影像棒槌、或彎曲不成形,就代表投針者是個「拙婦」,一般會很不高興,如果再有人嘲笑,面嫩的小女生或許會傷心到哭。

七夕前後,婦女同志們還要做巧餜、吃巧食,所謂巧餜就是麵食,由於老北京管油條叫炸餜子,所以很多麵食、點心也可以叫餜子,是用模具扣出來的,有各種圖案和花紋,類似於月餅,家裡沒有模具的,可以到乞巧市去買現成的。這是點心、小吃,家裡的主食也要做成各種各樣的,以顯示自己的手巧,比如饅頭、花捲兒、餃子、餛飩等,要捏成小耗子、小刺蝟、小兔子、小鳥兒等形狀,就叫巧食。在郊區農村,七月初八早晨要殺公雞,而且要在天沒亮的時候殺,說是怕公雞打鳴得早、天亮的就早,影響牛郎織女團聚的時間。為了他們兩口子多待會兒就把雞殺了,有時候為了嚇唬猴兒也殺雞,您說公雞招誰了?也夠冤的!

此外像七夕染指甲、扎紅頭繩兒這類女孩們的打扮活動就不用解釋了,而遊七姐水、儲七夕水這些並非老北京習俗,也就不必多說了。總之古代的七夕活動,幾乎都與女子有關,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可話說回來了,畢竟七夕與忠貞的愛情故事有關,也有祈求姻緣的民俗活動,所以拋開其中的悲劇成分以及商家的促銷噱頭不談,您樂意拿它當情人節過,好像也沒太大問題。

相關焦點

  • 如何過一個浪漫的七夕節?
    明天是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今年的七夕怎麼過?如何過的更加浪漫呢?方案二,如果你是已婚人士,七夕節這一天,千萬不要忘記哦。也不要不在意地敷衍彼此,即便是結婚多年的老夫老妻,也該利用好這個一年一度的節日,給平淡的生活增添樂趣。例如,兩人一起做幾道美味的菜餚,拿出平時不捨得喝、只給客人留著的好酒,放上兩人戀愛時候流行的歌,在自己的「愛巢」小家裡度過一個浪漫的七夕。
  • 小南幫轉 | 古人如何過七夕?
    七夕節的背後,是中國人民充滿智慧與浪漫的體現。一風一俗,一詩一詞,我們的節日背後,是悠悠華夏文明,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文化傳承。今天,南小青和你一起走進七夕,看看古人在七夕這天如何度過,感受在愛情之外,七夕背後的文化內涵。
  • 古人如何過七夕?這是屬於她們的浪漫……
    來源|河北省傳統文化研究會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七夕節,又稱七巧節、女兒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
  • 香港人如何過七夕?
    ——《七夕》鄧麗欣 離七夕節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內地商家已經積極籌備品牌的各種推廣活動,朋友圈也有人陸陸續續地曬出了自己的七夕禮物。 很多國際奢侈品牌也借傳統節日的機會向中國市場頻頻示好,專門推出了七夕系列,吃準了國人逢節日必購物的習慣。雖然很多設計飽受詬病,但是仍然抵擋不住大牌們的熱情。
  • 日韓如何過七夕 穿和服遊行許願供奉煎餅磕頭祈求
    日韓如何過七夕 穿和服遊行許願供奉煎餅磕頭祈求原標題:東方情人節or傳統乞巧節?看日本韓國如何過七夕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又到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人間迎來「東方情人節」。不過,這一起源於中國的節日,在日韓仍保留著最本真的習俗——少女對月穿針,乞求心靈手巧。所以,七夕節,又名乞巧節。
  • 在閩南與臺灣,如何正確的過七夕?
    現在的年輕人,一提到七夕,就想到情人節。人們相信織女是天帝的孫女,賢慧秀麗,善於紡紗織布;牛郎是位精於耕種的俊秀青年。民間流傳諸多牛郎、織女的浪漫愛情故事版本,共同結局都是分隔兩地,期待每年七夕夜的鵲橋會,所以七夕那天所下的雨,傳說就是織女的眼淚。▲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如此悽美而浪漫的神話,人們從中汲取積極意義,惕厲世間男女。
  • 單身的你如何過七夕?我的經歷告訴你,一個人的七夕也可以精彩過
    去年七夕,一大早朋友圈裡各種曬甜蜜,有收到各種禮物的,有收到微信大紅包的……也有曬孩子陪伴出國旅遊的,清一色的女生在炫愛。結婚以來,我也一樣,在各種情人節會收到各種驚喜……而去年的七夕那天,老公和孩子都出國了,我一個人休假在家。
  • 炸醬麵如何成為老北京的「看家飯」?
    可能有人會問,難道老北京的代表性食物不是烤鴨、醬菜或涮羊肉嗎?怎麼突然變成炸醬麵了?事實上炸醬麵看似普通,但在各種舊京的回憶錄裡,還真就是咱老北京的「看家飯」。開鍋後,把熱面撈到一大盆冷開水中,過水之後,一碗碗盛入碗內,看上去粗細均勻,綿軟有致,絕不打坨,有打油詩形容曰:「擀出來一大片,切出來一條線,下在鍋裡團團轉,撈在碗裡蓮花瓣。」然後再說面碼。老北京人吃東西最講究面碼,吃麵而沒有面碼叫「吃寡婦面」,比喻清湯寡水沒滋沒味不帶勁兒。
  • 七夕怎麼過?杭州商場七夕最全攻略在這裡!
    「七夕節,咱們怎麼過?」最近你被另一半或明示或暗示了嗎?如果你回答「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才能見一次的日子,咱們每天都能見,不用過了吧。」那就等著「送命」吧。記者了解到,2020年七夕節進入倒計時,杭州商場為情侶們準備了大量有意思的活動,既甜蜜又涼快,如果還沒想好七夕節怎麼過,不妨選一家商場,吃喝玩樂一站式過七夕吧。
  • 【約會攻略】2015年七夕是幾月幾日 七夕情人節怎麼過?
    處於熱戀期的你們打算如何度過這一一個溫馨的節日呢?你是否對這個節日也已經期待許久了呢?2015年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七夕情人節要一場浪漫並不難,完美約會攻略三招搞定,鮮花+約會+禮物!2015年七夕節是哪天:
  • 如何過個炫酷無比的七夕?
    聽 說 長 的 好 看 的 人 都 關 注 了 ^四 城 記北京 山西 南京 深圳▲‍‍‍ everybody 晚上好呀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虐狗日了為保護廣大單身汪們 四城寶寶們特別準備了七夕特別企劃 如何過個炫酷無比的七夕呢?
  • 七夕怎麼過?一笑而過
    其實原本的七夕並不是中國情人節。七夕又叫做乞巧節,根據歷史記載,這個節日的主角是女子,乞巧乞巧,顧名思義,是祈願自己心靈手巧,順帶求個好姻緣。但是恰好牛郎織女也是在這一天相會,因此乞巧節就逐漸被看作是中國情人節了。
  • 浪漫又省錢的七夕送禮指南,教你如何在DNF裡過七夕~
    還有不到兩周就到七夕節了,相信很多有DNF小夥伴可能正愁七夕節怎麼送禮。那麼七夕怎麼過既浪漫又不花錢呢?(腦補)呆瓜:「七夕節快樂,這是我第一次和女生過七夕節呢....你喜歡吃月餅嗎?」(死掉...)......
  • 8部好看的老北京電視劇
    最近「老北京」一詞在網上爆紅,很多網紅利用老北京拍視頻賺流量,甚至口音明顯不對的人也為了流量借「老北京」為自己賺人氣,引起較大爭議。什麼才是老北京?真正的老北京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今天,小編精心挑選了8部代表老北京的電視劇,讓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才是老北京,老北京的普通百姓生活怎麼樣,北京城和老北京都經歷了什麼。
  • 8部好看的老北京電視劇,一半由他原著改編,這才是真正的老北京
    原創作者:共同的世界最近「老北京」一詞在網上暴紅,很多網紅利用老北京拍視頻賺流量,甚至口音明顯不對的人也為了流量借「老北京」為自己賺人氣,引起較大爭議。那麼,什麼才是老北京?真正的老北京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 8部好看的老北京電視劇,一半由他原著改編,這才是真正的老北京
    原創作者:共同的世界最近「老北京」一詞在網上爆紅,很多網紅利用老北京拍視頻賺流量,甚至口音明顯不對的人也為了流量借「老北京」為自己賺人氣,引起較大爭議。什麼才是老北京?真正的老北京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今天,共同的世界精心挑選了8部代表老北京的電視劇,讓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才是老北京,老北京的普通百姓生活怎麼樣,北京城和老北京都經歷了什麼。
  • 老北京地道小吃,豆汁兒,灌腸,炸醬麵,驢打滾你吃過哪幾種呢
    要說起老北京,應該有很多人對它有深厚的情誼吧。老北京人說話的兒化音應該也是很多人都喜歡聽的吧,反正小編是很喜歡的。老北京是對古都北京的傳統風俗的叫法,北京作為七大古都之首,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官員們,對衣著打扮都相當重視。
  • 8部美觀的老北京電視劇
    近來「老北京」一詞在網上爆紅,好多網紅運用老北京拍視頻賺流量,乃至口音顯著不對的人也為了流量借「老北京」為本人賺人氣,導致較大爭議。什麼才是老北京?真實的老北京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今日,小編悉心選取了8部代表老北京的電視劇,讓大家知道一下什麼才是老北京,老北京的一般黎民生活怎樣樣,北京城和老北京都經過了什麼。
  • 單身狗如何在七夕絕地反擊?
    本文由「單身狗保護協會」特約製作單身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單身狗過七夕節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吧。單身狗過七夕節,其實就是單身狗過七夕節,大家可能會很驚訝單身狗怎麼會過七夕節呢?但事實就是這樣,小編也感到非常驚訝。這就是關於單身狗過七夕節的事情了,大家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小編一起討論哦!
  • 七夕節怎麼簡單過的 2020年七夕節怎麼過
    七夕節是怎麼過的簡單第一,如果你是單身,那麼可以約上朋友,一塊去吃上一頓,唱唱歌,娛樂一下,是個不錯的事情,如果你是單身,但是有自己默默喜歡的人,還沒表白,此時你可以趁此機會,向她表達你的心意,把氣氛搞得浪漫一些,或者她還很會被你感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