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林 夏秋篇》小森林中的美食呀,你到底意味著什麼?

2020-10-12 小川

面對這麼精巧的電影,言語顯得好笨拙啊,於是我就剪輯了幾張頗為喜歡的照片,搬運上來了,記載一下。

小森是位於東北地區某個村莊的小村落,這裡沒有商鋪,只是購買必需品的話,可以去公務所所在的村中心,那裡有農協開的小超市還有幾家商鋪,去程基本都是走下坡路,自行車大概要半小時,不過回程要花多少時間呢?冬天因為路面積雪只能步行去,不緊不慢的話要走上一個半小時吧,不過,大多數居民都是去臨鎮的大型城外超市購物,我去那,來回要花一天。

這段獨白出現在《小森林》電影的冬春秋夏,四季的情話配合小森的美景徐徐道來,如詩,如畫,如樂章。

小森的畫面分割比例有時是接近黃金比例的,給人一種恬然與舒服的感覺,自然與美食、福子與市子、過往與現在往往奇妙地並置其中,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

我很喜歡《小森林》的轉場和畫面剪輯,平淡樸素卻有清麗恬然的極簡美,令人想起日本禪道和侘寂一派的美學。我不禁開始思考作為線索的美食到底意味著什麼?它們的意象是如此豐富深邃,卻平易到在日常生活的肌理處靜靜流淌……

我下面隨便寫寫呀,主要還是看電影圖片啦,畢竟我和市子一樣慵懶。


美食的樂觀主義

做麵包的緣由

夏日有它的溼熱溽暑與蚊蟲飛鳴,居住在小森自然引起的不適與美景美食的饋贈一道成為必須要接受的禮物,從生活到美食之間的路徑似乎是有跡可循的,自然引起的不適要靠美食來排解才對嘛~而食物中似乎包含了一種安然隨適的生活態度,可以說得上是美食的樂觀主義了,要用精心製作的食物去填補適應生活和自然中那些無法改變的缺憾。

釀酸米酒的緣由,和前一道麵包是同樣的三段式獨白:自然的遺憾讓人難受——>不如隨遇而安好好利用/想要安慰和治癒——>來做道菜吧

自然的遺憾經過市子內心鑑照後, 也成為人生經歷的顧影自憐,散落一地的胡頹子像是她努力長大奮鬥,到頭來卻無法融入城市生活的自我經歷,和男友摘胡頹子那段便是極好的隱喻,市子作為鄉村姑娘即使再努力也無法趕上城市中同齡人的腳步,萎靡的心情「只能慢慢腐爛」,「拼命長大結果,到頭來卻付水東流」,真的「好可憐」。那麼,不如做個果醬來安慰一下胡頹子和經歷相仿的自己吧。

果子:瞧瞧你說的這是人話嗎?

市子品嘗西紅柿的側臉和神態是少女與青春極好的寫照。

同樣是類似的從自然-遺憾-美食的三段邏輯,美食成為遺憾派遣的出口,而使身處自然中的人以更親切體貼的方式融入自然之中


構築於時間的橋梁

人們老是健忘,可是他們的腸胃卻是好記性的,真誠地記錄了成長與過往的點滴,作為一道聯結過去與現在、自然與生活的橋梁。

這一段真的好可愛呀

市子總是在做美食的時候牽掛起過往的記憶,舌尖上的滿足感似乎填補了所有遺憾與空虛,食材成為了生活與過往的隱喻,她從食物中尋找著失蹤的母親的點滴記憶,感受著那時間和親情的羈絆。

就像這裡母親福子用刀細心地挑去青菜的筋的細節是在市子親身下廚後才被察覺到,「媽媽也是挺費工夫的啊」,醒悟了過往對母親隨意不上心的誤解,在描述親情的話題裡,這是極其動人而不陷濫情的筆調。

每一道菜都成為悠長回憶的契機,從下廚到品嘗,市子過往的時光被清洗、攪拌、烹飪最後咀嚼,時光是必要的佐料,它使得每一道美食都韻味悠長,品嘗、回憶、反省,在這個循環之中,市子完成了自我心結的疏導和過往記憶的整理,美食成為了指向心靈深處的自我教育。


自然與生活間的禪趣

很多時候也不需要精心籌備的理由,光是一個簡單的回眸,一種生活的習慣,一場時節的輾轉便足以構成製作美食的全部理由——

撿拾河邊路上掉落的核桃,是場與動物們的競賽

或許是對自然悠遠的一瞥中所領悟的禪機與靈感,大概便是這種賜予使得市子的獨白具有俳句般的風格。

後面的臺詞是「你想吃皮啊?增加甜度?酸度?辣度?還是全都要?」

或許只是源於生活中不經意的古怪聯想,而催生出做一道料理的新奇念想。

這兩句讓我想起了《舌尖上的中國》的臺詞

或許只是季節的簡單輪轉,美食的流行和自然的變遷心有靈犀。

或許做一道美食更加簡單的因由僅僅是因為地裡種的蔬菜收穫了。


自我經驗確認的方式

市子的媽媽福子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角色,她作為一種不靠譜的模糊形象出現的,想到要出走了便不告而別,並且在市子幼年的時候任性妄為,喜歡胡說八道,將真話假話一起說,這使得市子對於習得的經驗產生了沒完沒了的懷疑,但是幼年的習慣作為記憶被銘刻在胃裡,市子要檢驗幼年獲得記憶的可靠性可以通過美食的製作和品嘗來檢驗。

小森林整篇的敘述語調都是懷疑遊弋的,因此相信什麼探求可靠性的存在便成為主人公和讀者共同思考尋覓的方式

正是因為母親的任性妄為,從而市子覺得語言不可信賴,親力親為才算痛快,用身體勞作、耕種、烹飪的方式感受生命中獲得的經驗,如此方才能夠相信。料理取代了言語成為市子回憶反思的方式。

另外,《小森林》的分鏡和轉場也極其講究。

多圖連綴成為鏡頭展現的方式之一,但絕不會超過三數,在美學風格上追求簡素平易

身體力行的年年堅守勞作使得生活本身成為一種美好的信念。

後面的臺詞是「從小市還沒出生的時就一直這樣,年年如此」

最後還想說一點——

萬物有靈的理念

用完鋸木機後說「好了,辛苦你啦」

萬物有靈的理念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物件和食物無微不至的尊敬和體恤上。

這隻貓咪太可愛了!

生意盎然的鏡頭對照,像是對於觀看者挑戰的邀約般,充滿了靈性與趣味。

影片中唯二的殺生是吃番鴨,但是食素也是要說「我開動了」,小森的生活充滿了儀式感

如今再尋味《小森林》的生活,感覺在城市和小森的巨大張裂之間,影片代表了獨居的身體力行的生活方式對於代勞分工的城市模式的反抗。

相關焦點

  • 《小森林 夏秋篇》雜而不亂的生活本身
    用了兩個小時,看完了《小森林》夏秋篇,這麼多天的煩躁給這部劇完全治癒,果然美食是緩解煩惱最好的辦法,日式的劇總是給人一種精緻感,處處透露的生活瑣事卻又給人一種雜而不亂的感覺,這在小森林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很多人把這部劇當成日式的《舌尖.上的中國》,但相比《舌尖.上的中國》,這部劇代入感更加強烈,不僅僅是把美食的步驟拆開,- -一 展現在你面前,更融入了關於感情親情的情感在內,日常話的對白,家族式的劇情,讓人對生活本身有著進一步的思考劇中的畫面維持了
  • 《小森林 夏秋篇》
    今天與人推薦看了一部電影《小森林》,煙青色的霧與濃密的闊葉林,使我也想騎車從中略過。小森溼度好大,不知道生活在其中會不會像時時敷著面膜,好想試一下。夏天女主討厭牛氓,我好像沒見過,不過我最近好煩蒼蠅,時時開窗,進來之後尤其是吃飯時就嗡嗡嗡。秋天女主去摘通草果,讓我想起我貴州的同學希希說秋天山上隨便一棵大樹上滿是熟透的獼猴桃,有時候會掉下來,我羨慕的好想讓任何一顆獼猴桃把我砸懵。
  • 《小森林》:夏秋篇 冬春篇
    有人將其稱為「舌尖上的日本」,但透過美食,《小森林》傳遞出的還有優雅淡泊的天然之美和至情至性的情感共振。人物介紹小森村孕育出的主人公市子,不是驚豔絕倫的美女,不是雷厲風行的御姐,不是嬌生慣養的公主,她平凡,她簡單,被男友拋棄被母親遺棄,但卻獨立、剔透,明媚動人。淳樸的她凡事只能靠自己:耕作農活、飼養番鴨、種植瓜果。
  • 多生活|電影遇見生活:《小森林:夏秋篇》
    「夏秋篇」讓我們欣賞到那如畫般的農村美景、誘人的美食、平和的鄉民、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方式,也讓我們見證了一個女孩市子如何從懶散依附變得勤勉獨立,如何從懵懂無知變得充滿生活智慧,也從她身上學習到為人當知感恩和珍惜——對親人
  • 《小森林 夏秋篇》:如同汽水般清新甜美的夏日治癒電影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是日本電影《小森林 夏秋篇》。最開始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是被豆瓣上的一句短評給吸引住的:那些靜的只能聽見呼吸的日子裡,你明白孤獨即生活。這部電影帶有十分濃重的日式風格,把日本鄉間樸素的一餐一飯拍攝的極有美感和藝術感,這種日式情調顯示出了濃重的禪意。
  • 《小森林夏秋篇》:美好的田園生活下蘊含著對人生的另一種感悟
    《小森林夏秋篇》還有個同系列的《小森林冬春篇》,如果說夏秋篇講述的是尋找心靈的寧靜,回歸自我。那冬春篇講述的則是找尋自我,獲得成長的故事。市子在小森的生活,無疑是讓很多被城市生活所束縛的有點喘不過氣的人所羨慕的,但是除了美食、田園之外,我還看了蘊藏中其中關於人生的一些思考,除了羨慕,也許我們更應該從電影中汲取到屬於自己的能力。本文我將從田園美食的展現、市子的獨立堅強、人賦予美食更大的魅力、尋找屬於自己的「小森」四個方面和大家一起去體會和感悟《小森林夏秋篇》的美景、美食和人生思考。
  • 秋季限定——《小森林.夏秋篇》
    影片《小森林.夏秋篇》講的是一個女孩因不適應城市生活而回到家鄉,過著一人兩菜三餐四季的生活的故事影片採用了紀實的手法展示了市子夏天和秋天的生活,記錄著她所種的食材和做的美味。一個人的生活,似乎很孤獨,但也可以很充實與美好。
  • 《小森林夏秋篇》
    《小森林夏秋篇》,是根據五十嵐大介的同名漫畫改編,森淳一執導,橋本愛主演的美食電影。本片講述了平凡的女孩市子自幼生長在位於日本東北地區的村莊小森。這裡遠離塵囂,這裡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小森好像沉睡在蒸汽下,土壤裡的水蒸氣,爭先恐後地要散發出來。」 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擁抱著簡單的快樂,與世無爭。
  • 治癒系:《小森林·夏秋篇》
    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一部電影:《小森林·夏秋篇》。小森是位於日本東北部的一個小村莊,是市子長大的地方。20多年後的某個夏天,市子告別首都東京,孤身一人回到了小森。這裡遠離都市,沒有熙攘的人群和林立的高樓、沒有工廠的轟鳴和汽車的尾氣。 它甚至連商鋪也沒有,去臨近的市集購物,來回要用上一整天,人們大多數時候過著近乎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生活。
  • 《小森林夏秋篇》:心靈良藥
    分為夏、秋、冬、春兩章,現在我們來談談夏秋篇。有些人會認為這可能是布做的食物,因為女主人總是做各種各樣的食物。事實上這只是一種普通生活,這是自給自足的,你不必為了生計而努力工作。只是在電影裡,女主人做了各種各樣的食物。溫度和溼度剛好適合麵粉發酵的麵包。
  • 《小森林 夏秋篇》:市子的田園牧歌生活
    《小森林夏秋篇》根據漫畫家五十嵐大介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市子從都市回到鄉村,在嚴酷大自然中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為了每天的食材不得不學習種田的故事
  • 治癒系的小森林——冬春篇
    我是小編寧哥,我喜歡健身。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小森林—冬春篇》的相關介紹,有留意和關注我的小夥伴們都應該知道,我上一次分享的影片是什麼。那就是《小森林—夏秋篇》。那麼,毫無疑問的就是,我今天準備介紹的電影就是《小森林—夏秋篇》的姐妹篇《小森林—冬春篇》。相信大家對於我今天的介紹內容,早已期待不已了吧!時間不等人,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小森林—冬春篇》。
  • 《小森林 夏秋篇》比起冬春篇,我更更更喜歡小森林 夏秋篇(劇透)
    夏秋篇裡的市子是一個不服輸的種田姑娘,對自己力氣引以為豪,城裡的男朋友能跳起來摘到果子,她就也一定要跳起來摘到果子。小時候媽媽說的,青蛙不是住在井裡而是住在胃裡,抹了吃(nutella)這個詞是媽媽發明的,市子一直深信不疑,發現被騙之後又透露出一些傻氣和不甘心。
  • 《小森林》夏秋篇·理想中的牧野田園;都市人的精神原野
    《小森林》夏秋篇這部日本的影片,可以說是將你心中所想的事情都去做了個遍。一個人處在風景優美的鄉村,過著日出而落日做而息的生活。在豆瓣如此苛刻的地方獲得的評分是9.0分。這已經足以見得這部影片的優秀。還有它的姊妹篇《小森林》春冬篇,都是很美好的。展現了小森這個地方一年四季的美好。如果你能在一個溫暖的午後靜靜的欣賞這部電影你一定會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
  • 《小森林 冬春篇》小森林和西藏
    《小森林》系列一直排在豆瓣Top250比較靠前的位置,之前看封面的風格和我不搭,一直沒有看,近期開了某視頻軟體的會員後,篩選獨播電影,終於開始看了; 首先第一感覺有點像李子柒,不過講真,我說沒怎麼看過幾集李子柒,感覺嚴重商業化,而小森林有明顯日本風格,簡單存粹;
  • 《小森林 夏秋篇》日版李子柒?少女瓦爾登湖?
    光看海報就知道《小森林》是一部小清新的電影。《小森林》分為夏秋篇和冬春篇,但電影裡夏天結束的時候有片尾曲,秋天完結的時候有片尾曲,冬和春也一樣,這樣看來,更像是只有四集的連續劇吧。少女市子因為無法在大城市立足而逃回老家小森獨自生活,她唯一的親人——媽媽五年前毫無預兆地丟下她一個人離家出走了。沒有大人的家裡,一切卻那麼井井有條,手腳忙不停的少女看起來總是那麼篤定、平靜、堅強 、倔強還有那麼一點點呆。
  • 電影資源推薦:小森林 夏秋篇 在線觀看
    好看的電影資源推薦免費小森林 夏秋篇導演: 森淳一編劇: 森淳一 /
  • 《小森林 夏秋篇》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小森林
    這部電影開篇不禁令人想起李子柒的美食vlog,更確切的說似乎是李子柒的vlog帶有一絲小森林的風格。小森林縈繞著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詩性浪漫,幾道美食的製作過程與其說是烹飪秘籍,不如說是精神故鄉的現實尋根。影片中年輕的女主人公是城市化進程中迷茫眾生的縮影,隱約可以感受到不屬於那個城市的異鄉人無依在外的情緒困擾。
  • 《小森林 夏秋篇》小森林(心靈的小森林)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勒特,小森林不同人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自己喜歡的點~其實我最喜歡的是市子把生活過的井井有條~無論在外面見到的任何東西她都可以自己做出來,母親教給她的的技能她都有很好的學到,雖然被自私的母親拋棄了,她依然倔強、安靜的過好了自己的生活,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最終有了屬於自己的家~以下劇情描述,純屬湊字數市子高中畢業後,因為不適應都市生活而回到鄉野的家鄉
  • 《小森林 夏秋篇》詩意的生活
    第一次知道這部影片,是因為一張壁紙,準確的來說是因為同事電腦桌面的一張壁紙,一個女孩站在一片綠色的田野中,臉龐微微上揚,帶著一絲溫暖的微笑,清新而又美好,後來同事告訴我這是部影片的劇照,叫《小森林》,至此以後這部影片就加入了我的觀影片單,今天抽空終於把它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