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嫦娥五號返航精度駭人,美軍瞬間明白厲害

2020-12-26 排頭觀察

據俄羅斯紅星報12月21日報導,17日凌晨我國嫦娥五號返回艙成功在內蒙古四王子旗成功著陸,引發了世界的關注。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般人只注重嫦娥五號返回艙成功帶回了2公斤月球的土壤,但是美軍卻瞬間明白了其中的厲害之處,因為嫦娥五號返回艙的著陸精度異常駭人。

這次嫦娥五號返回艙在四王子旗著陸的地點距離預定的著陸點僅502米遠,對於返回艙來說,這是非常高的精度,相當於步槍在1000米開外命中10環靶心。當時嫦娥五號的驗證飛行器嫦娥5T在返回地球的時候,距離預定著陸點僅506米,這樣的高精度令世界震驚,當時普遍認為這是湊巧,因為從數十萬公裡返回地球,500多遠的距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這次嫦娥五號返回距離著陸點僅為502米,已經不能用湊巧來形容了,因為一次可以說是運氣,二次如此只能是實力。

外行人看這樣的精度頂多是驚嘆一聲,但是美軍卻立即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意義。因為返回艙的遠離和彈道飛彈彈頭返回大氣層的原理差不多,假如嫦娥五號返回艙攜帶的是核彈頭的話,500米的距離對於核彈頭爆炸殺傷範圍來說,就是恐怖到極點的精度。

而且嫦娥五號返回艙返回的時候具有一段不可控的階段,也就是剛剛進入大氣層內後水漂飛行狀態,這種狀態和乘波體彈頭的飛行軌跡非常類似,也就是說利用嫦娥五號返回艙技術製造的彈道飛彈的飛行軌跡絕對不會是傳統意義上彈道飛彈彈頭的飛行彈道,而是更加複雜和多變,且無法預測。這種特性的彈頭將會使得美方現有的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全部失效,從而可以避開攔截,順利擊中目標。

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大幅度提升,已經可以通過巨型計算機對彈道飛彈的軌跡進行計算,從而可以使用攔截飛彈對其進行攔截。為了避開攔截,各國加快了對新型彈道飛彈的研發。其中我國研發的東風17飛彈採用乘波體彈頭,採用水漂方式末端機動,而且因為彈頭自帶動力系統,可以靈活調整方向。

俄羅斯媒體稱,一旦我國將這項技術運用到軍事領域,兩國之間如果開戰,我國的飛彈肯定會成功避開美軍的攔截,成功擊中美方目標。

相關焦點

  • 《圍城》: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所謂之:「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錢鍾書自己說過:在這本書裡,我想寫現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他就是玩心大起,寫一本書嘲諷中國傳統意義的文人。便是看不懂錢老先生的真正意味,文字的奇峰迭起足以讓我們覺得淋漓酣暢。我們講詩的時候說到過「西崑體」最是晦澀難懂,因為「西崑體」用典多而艱深,不是普通人能讀懂的,才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的感嘆——並非西崑體不好,而是太高深難懂。
  • 精釀啤酒設備清洗—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精釀啤酒設備清洗的重要性(1)精釀啤酒發展非常快速,因此對釀造過程的環境衛生和無菌化要求越來越嚴,無論是生產現場的環境衛生,還是精釀啤酒設備的清洗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汙物顆粒主要由蛋白質、油脂、脂肪顆粒、啤酒花樹脂、乾酵母等,它們附著在啤酒設備和管道的內表面,不但讓清洗變得麻煩,還給微生物生長提供了棲息地,同時消弱了殺菌劑的作用。啤酒設備清洗的主要目的(1)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形成的汙物及沉澱的礦物質衝洗掉。
  • 「4K」韓紅一曲《月亮》陪你追「嫦娥」,「嫦娥五號」返航地球了
    搭載「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2020年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這也標誌著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三步已經拉開序幕。此次「嫦娥五號」在月球正面未曾探索過的區域,收集塵埃和碎片並將其送回地球,以便科學家們來分析月球形成的演化歷史。
  •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咖啡展你怎麼看?
    這次的展會是茶、咖啡、烘焙,三合一的展會,買一次票,可看三個不同內容的展覽。不過展場內還是以咖啡的展區最大,參展的廠商最多。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從參展的廠商跟觀展群眾的熱情反應看來,本次展會透露出了咖啡產業發展的三個重點趨勢:阿里山的高山茶已經是非常的出名,近10年來因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對精品咖啡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懂行」最重要
    老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也許一個「看」字,有些置身事外的意味,但如果置身其中,外行與內行差的可不是一個熱鬧那麼簡單,可能是超乎想像的代價。講幾個故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揮軍南下,意欲完成一統,但在赤壁之戰中,曹操卻敗了。一個被認為曹操失敗的最直接和關鍵原因,在於他採用了最不擅長的水戰。
  • 嫦娥五號升空無尾焰,美宇航局瞬間明白水平,警告白宮:大事不妙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也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據了解,偏二甲烷/四氧化二氮發動機的優點是既能在短時間內產生巨大能量將火箭送上太空,同時燃燒之後的產物又不汙染空氣,因為其產物都是空氣成分。
  •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跨界歌王》演出故事編出好音樂
    尤其是本期節目中,陳建斌在大秀《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中,登上了節目組設計的轟轟火車頭之上,儼然成為繼小瀋陽之後又一位「導演組裡有人」的代表。短短三期節目的時間,這檔節目的舞臺創意可以說已經徵服了一大票的觀眾甚至是專業電視人。客觀的說,公眾對於第一季《跨界歌王》音樂性與專業性一直存在很多討論,大眾對「非專業歌手」跨界唱歌這一行為處於觀望狀態。
  • 畫面卡頓,直播中斷,嫦娥五號與阿波羅的差距在哪裡?
    嫦娥雲監工們呆看了很久的月亮許多人紛紛在社交平臺鬧意見,說既然嫦娥五號這麼先進,為什麼連一個電視直播都搞不定,你看看人家美國,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就實現了電視直播,那畫面儘管模糊些如果你留心看央視的新聞,每次畫面中出現指揮中心大屏幕時,它左邊那些參數數據都是打了碼的,看起來,咱們的長徵火箭發射以及嫦娥五號運行過程中的許多參數確實是保密的。
  • 嫦娥五號 月球之旅
    據新華社報導,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凌晨4時40分,在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
  •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了解楊柳青元宵節燈展每組燈的寓意
    看花會、逛燈展、品年味。每年的元宵佳節,到楊柳青看燈已經成為了京津冀百姓約定俗成的、必去的「遛百病」項目,而元宵節燈展也早已成為了西青區展示文化發展的重要名片。不負偉大新時代,同心共築中國夢。
  • 厲害!嫦娥五號國旗耀月背後:煙臺泰和芳綸飛天秀
    膠東在線12月9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王聰 柴瑞華 高華峰)2020年12月3日,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採樣,上升器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升空,踏上返航之旅。
  • 護膚 | 貴婦這事兒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所以說貴婦與否,貴婦圈的鄙視鏈也好,外行人不過看個熱鬧,內行人看的才是門道。當大家都一門心思在想著如何實現階級跨越的時候,是無法理解也是無法全然知曉階級內部矛盾的。同樣是使用頂級的貴婦面霜,有人就被扣上人傻錢多的帽子,有人則被人冠以有眼光、有品位的頭銜,這其中的奧妙光靠疊人民幣是參不透的。
  • 嫦娥五號,重大進展!_焦點_新聞頻道_雲南網
    原標題:嫦娥五號,重大進展!  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在距月面約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正常,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 五星紅旗在月球升起,嫦娥五號將把「無價之寶」帶回中國
    尤其是本次在發動機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上的一裝置彈出了五星紅旗,令人感慨。這是中國國旗首次在月球表面「獨立展示」,意義不亞於當年阿姆斯特朗將美國國旗插上月球。 在這裡需要簡單說明一下,嫦娥五號此行前往月球的任務就是帶回前文所述的「樣品」,即月壤,說白了就是月球表面的土壤巖石等,用於科研研究。
  • 嫦娥五號完成月球採樣!——送她登月的「動力心臟」來自閔行!
    這場跨越了38萬公裡的落月之旅則有賴於嫦娥五號探測器推進分系統精準暖心的一路護航。嫦娥五號動力心臟就誕生在位於閔行區的上海空間推進研究所,他們承擔了三個器的推進系統研製工作,配置了77臺發動機和配套關鍵零部件,產品(含推進劑)佔嫦娥五號探測器四分之三的重量。
  • 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題: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新華社記者 胡喆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小標題)設計理念世界首創「抱爪機構具有重量輕、捕獲可靠、結構簡單、對接精度高等優點。因此,我們在嫦娥五號上採用了抱爪式對接機構,通過增加連杆棘爪式轉移機構,實現了對接與自動轉移功能的一體化,這些設計理念都是世界首創。」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說。
  • 嫦娥一號到五號的歷史成果
    孫輝先介紹,因為科學探測目標一致,兩顆衛星的有效載荷(即搭載的儀器設備)也相似,但嫦娥二號上搭載了最新研製的CCD立體相機,其精度由嫦娥一號時的120米的解析度提高到7米左右,解析度提高了17倍。此外,嫦娥二號還增加了降落相機,以檢驗對月成像能力,為嫦娥三號月面軟著陸作準備。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圖為12月17日凌晨,工作人員在搬運嫦娥五號返回器。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圖為12月17日凌晨拍攝的嫦娥五號返回器。
  • 第一視角看嫦娥五號落月全程
    但對月球表面的觀測發現,某些區域可能含有最近10至20億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巖,這與嫦娥五號著陸地區的年齡相仿。如果嫦娥五號採回的樣本能夠證實這段時間月球仍在活動,將改寫月球的歷史。」龐之浩說。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來源:國家航天局怎麼落?
  • 嫦娥五號落點堪稱恐怖!NASA提醒五角大樓小心:東風41被低估了
    值得注意的是,嫦娥五號返回器是選擇了「太空打水漂」的返回方案,其專業術語又叫「半彈道跳躍式返回」,即在返回器第一次進入大氣層一定「深度」並滑行一定距離後,調整返回器姿態,使其再次升高,隨著返回器的升高,其速度會進一步降低,然後以類似神舟飛船的返回過程返回地球,後面的過程就輕車熟路了。有意思的是,嫦娥五號的「探路先鋒」——再入返回試驗器「嫦娥5T」也是採用了這種返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