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都說,錢不是一個好東西,有錢也不一定給人帶來快樂。可是沒錢卻萬萬不能,當錢包比臉還乾淨的時候,就體會到了沒錢真是寸步難行啊……
一:有多少存款才好?
如果討論一家富有的程度,首先要看看他家有多少存款。
說起我們中國普通家庭,幾乎家家戶戶都喜歡攢錢。少到幾千元,多到幾十萬元或者幾百萬元,都願意把它拿到銀行存起來,不捨得花掉,因為兜裡揣著存摺就心裡就有底氣。也許大多數人都有這個思想,一家人過日子,沒有點存款就感到心慌,會擔心一旦有病,兜裡沒錢那可咋辦?
所以,深受「傳統觀念」影響,中國就成了「儲蓄大國」:
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存款總金額增加達到92.09萬億元,14億人口的人均儲蓄約為65776元。
看到這個數字,我哭了,趕緊說一聲對不起大家,我給國家拖後腿了。其實作者也不願意這樣,真沒辦法,家裡一直有臥床高齡老人需要照顧,還有兩個讀書的孩子需要供養。我50歲了,依然需要和年輕人一起拼搏,因為我兜裡實在沒有啥存款……
那麼話說回來,歸根結底還是有多少存款為好?我認為,越多越好,哪怕存款一萬兩萬,也比負債要好。所以賺錢難就掂量著花,寧可省吃儉用,也多多少少存起來點錢,以備不時之需。
要知道「借米下鍋」難啊!有時候真是一分錢憋到英雄漢。六七年前母親「化療」後,五年來的不間斷治療,讓我深深體會到了世態炎涼,啥話都得聽,什麼氣都得受著,誰讓咱缺錢了呢,沒錢說話都不硬氣。所以說,有多大力量就用多大力氣,能存多少錢就存多少,最後別賺一個花一個。
不管錢多錢少,總會有人發愁,老趙媳婦就是這樣。
二:存款20萬,她為什麼還愁容滿面?
老趙家日子過得不錯,這些年老兩口省吃儉用,有存款20萬。可是老趙媳婦總是憂心忡忡,覺得這點錢,將來一旦遇點到事會杯水車薪,發愁這點存款將來日子可咋辦。
其實,我認為不必看那麼遠,憂慮太多也沒用,只要我們努力工作,其它的就順其自然吧!舉個例子:八十年代的那些萬元戶,當時多牛啊!很多人把錢存了起來,認為這輩子夠用了,結果停滯不前後,沒用多少年,靠這點錢過日子的這些人,都成了貧困戶。
要知道計劃沒有變化快,盤算的再好也沒有用,過一時算一時,咱努力奮鬥了就問心無愧,命運不好,咱也不是沒有了辦法不是嗎?因此,我覺得她已經有了存款20萬,還愁容滿面,就有點杞人憂天的味道了。
也許老趙媳婦愁眉苦臉,是犯愁她有兩個兒子的緣故吧。
三:兩個兒子值得發愁嗎?
我覺得有兩個兒子,更應該值得開心才對啊,根本就用不著發愁,要知道古話說的很好: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去憂愁」。
當父母該做到的,首當其衝就是教育好孩子,讓他們從小自強自立。願意讀書的孩子,我們盡力培養,讓他們長大以後成才;不喜歡讀書的孩子,我們告訴他們如何做人做事,生活是靠勞動付出得來。我們當老人的,只要把孩子扶到馬背上,陪他們走一程,能否策馬揚鞭奔馳,就靠他們自己吧!
也許老趙媳婦,是擔心兩個兒子將來娶媳婦,買房子買車,這20萬元的存款杯水車薪,無濟無事。我認為她這個擔心更是多餘,你兒子沒本事,就是你花光你們家的老本,用巨資娶來的媳婦是否能夠長久,這都是未知數。
也許你兒子優秀,自己能搞定,獨立成家立室也未嘗不可。花大錢娶來媳婦機會的確多一些,但是,這有可能迎進家門的是「拜金女」呢,因為正常人家根本不會「賣女」,所以父母也不可能開出所謂的「天價彩禮」。
因此,我認為有兩個兒子,根本就沒必要發愁,要知道老話說的好:「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通山車」,過好當下就好!
結語:老趙媳婦兩個兒子,她已經有存款20萬,還愁容滿面真沒必要。如果這樣的日子還發愁,那麼我們沒有存款的人咋活?手機屏幕前的你,肯定也有相同感受,說出來會心情好點,讓我們彼此之間互相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