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的歷史名人,每一個都不是善茬,不論在哪個領域都有建樹
文可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文武雙全一直是歷史中人物的追求,不斷進取的他們不斷豐富自身,希望自己成為全才,成為各個領域的知名人物。人生有限但追求無限,有想法有能力的古人們在奮鬥拼搏中不二話,三國名將關羽出生草莽,戰場上的拼殺讓他揚名諸侯,成為將軍的他並沒有滿足,一卷春秋在手不斷豐富自身,最終成全自己的五千年歷史武聖的美名。關羽是不是文武雙全的人物,之讀書的他沒有成為文學界的代表,武聖還不夠格。歷史中名人很多,但真的可以評價為文武雙全的人物很少,今天為大家介紹三位能文能武的佼佼者。
三國亂世中關羽沒有成為能文能武的代表,欣賞關羽的梟雄曹操卻做到能文能武,歷朝歷代都有名士團體,唐詩宋詞成為歷史中最精彩的文化瑰寶,在三國時期對文人們也有概括,魏晉風骨成為引領時代的潮流,建安七子成為最出名的文士代表,曹操和自己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一起成為建安七子,成為魏晉風骨的代表人物,一首《觀滄海》表現出老驥伏櫪的志氣,不肯歷史落寞的雄心壯志,現代生活中都成為語文課本上的必修詩詞,為我們的必備詩詞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化造詣徵服後人,曹操的戰場指揮也是徵服了後人,爭霸了一個時代。曹魏勢力的締造者在東漢末年,漢朝衰微的局勢下扛起復興的大旗,董卓亂政,曹操孤身一人前去行刺,壯士勇矣,失敗之後沒有心灰意冷,逃出皇宮豎起反抗的旗幟,雖然是諸侯中弱小的勢力,面對董卓的西涼雄兵毫不退縮,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終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建立亂世中最強大的勢力,天子在曹操手中成為統治天下的工具,違背自己的初心,只因為天下需要更厲害的主人,曹操當仁不讓。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在歷史中證明自己的勢力,能文能武不是說說而已,曹操的表現得到後世的認可,後世中的英雄們也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如前人,後世們的人才更厲害。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的詞人,介紹他不能僅僅說他是一個詞人,還要加上他的另一項成就,將軍。辛棄疾不僅是詞人,更是了不得的將軍。
辛棄疾的詩詞中表現出自己想要抗擊金人,收復失地的決心,這不是說他一直在做白日夢,僅僅憑藉詩詞表示自己的決心,做一個鍵盤俠,這是他對自己的過去生活的緬懷,因為在成為一個詞人之前,他是反抗金人的起義軍領袖。辛棄疾出生的時候,,北方就已經淪陷,辛棄疾和金人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更是在目睹金人的暴行之後,將對抗金人是做自己一生的追求。1161年,完顏亮大舉南侵,在金人通知下的漢人開始反抗,年僅21歲的辛棄疾聚集兩千多人,開始自己的起義,在起義軍中辛棄疾表現的勇敢和果斷得到賞識,在戰鬥中曾經帶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人,抓到叛徒帶回朝廷,遊街示眾後砍頭。辛棄疾是一位厲害的將領,一心收復失地的他和南宋的政權不契合,於是被雪藏成為不得志的詞人,從他的詩詞中我們看到壯志未酬,不甘心繼續埋沒自己能力的一位將軍,辛棄疾能文能武,是詩人中最瀟灑,最勇敢的代表。
明朝有為奇人是叫王陽明,他的出現掩蓋明朝的光輝,他的輝煌讓整個明朝黯然失色。王陽明是將軍,更是一位聖人。聖人的頭銜在五千年歷史中沒有幾人可以得到,王陽明如同孔子孟子一樣,成為儒家聖人之一。聖人王陽明經歷挫折,創立自己的學術思想,教授弟子,影響的不只是一代人,是整個王朝,後世依舊受到他的影響。王陽明心學的創立是歷史中不可忽略的重大事件,聖人王陽明還是歷史上有名的將領。
得益於自己年少的經歷,王陽明才成為文武雙全的名人。王陽明的父親是進士,有官職有能力的他成為王陽明的表率,不愛讀書,沒關係,父親帶你去邊境領略沙場,見識過戰爭,見識過書本的王陽明表現得很叛逆,讓他開明的父親吃了不少苦頭,王陽明專研學術,兵法,剿匪成為建功立業的途徑,開宗立派成為學術的巔峰,王陽明是一個傳奇。
魯迅說,學醫救不了中國人,於是棄醫學文通過作品發出叫醒中國人的吶喊,古時候棄筆從戎的將軍很多,放棄擅長的開始新領域的拼搏是辛苦的,他們都是勇敢的代表,歷史中這些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的人物更是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