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松下除安排可換鏡頭相機外,也提供了幾臺不可換鏡頭的ZS110給媒體試用。我趁今天下午在東京轉車的機會,跑去銀座與皇居附近拍了幾張照片,快速的感受了一下這臺新機。
松下把這臺等效焦距為25-250mm的1寸底相機歸入ZS系列,大概是要與走長焦路線的1英寸機FZ系列區分開。但是我心目中其實更期望松下能使用TZ也就是Travel Zoom的名字——「適合旅行的變焦相機」是它的產品定位(實際該機型在海外分不同地區有ZS100和TZ100兩個名字)。
本機的感光元件看起來和FZ1000的那塊2010w像素元件相同,機身雖然小但功能齊全。不過說實話我寧可這款相機把鏡頭變焦範圍縮小一點,同時如果能把光圈從現在的F2.8-5.9變為恆定光圈甚至在最廣角端能有個F2或F1.8之類肯定會更討人喜歡 。不過,換過來想想,松下使用這樣的大變焦比鏡頭來凸顯一頭走天下的旅遊鏡風格,可能也是為了和索尼黑卡或者佳能G7X之流打差異化競爭吧?
下面這些樣張多是我把機器設置為3:2畫幅,vivid色彩模式下進行拍攝的。和平時一樣,使用這樣的小機器我習慣於放在P檔上只用一隻手握著機器隨手拍,唯一稍微講究點的也不過是把電子水平儀打開以保證單手持機拍風景也能做到橫平豎直而已。
從單手握持角度來看,本機的體積與重量很適當,一隻手完成變焦、對焦和按快門也穩固可靠。整臺相機做工精細,按鍵布局和菜單結構也都和其他松下相機如出一轍,有經驗的用戶應該能夠很快上手。不過我也要吐槽一下這臺機器的兩個設定:
1、由於本人手指比較粗且喜歡單手操控,右手大拇指免不了會按到屏幕右上角,導致對焦點跟著偏移到此處而非默認的中心點;
2、機背上的EVF實在太小,即使用我的5.0視力來看也覺得很吃力。我知道設置EVF對增加長焦端穩定性有幫助,但這屏幕實在太小缺乏實用性略顯雞肋。
畫質方面:這裡放出的照片並非原圖而是經過輕微後期。有幾張照片我提高一點暗部使得畫面寬容度更高一點。但個人覺得即使看原圖,這1英寸畫質也很不錯了:色彩飽和度和曝光寬容度都介於傳統卡片機和真正的大底機之間(當然會更偏向於後者)。
松下的這款機器在vivid色彩和風景色彩模式下直出的JPG相當悅目,青綠色彩尤為豔麗,很適合還原今天這種天朗氣清的戶外場景。只是個人感覺在此模式下畫面反差稍大,另外從屏幕上看時平均測光會有輕微的過曝傾向但導入電腦後觀察,亮度實際是正合適。
另外,這裡選出的幾張照片恰好都是戶外低感光度的,但實際我還有幾張室內拍攝的iso1600的畫面,只是拍的不是很好看。該機在ISO1600下純淨度是沒有問題的,而畫面細節也是會因為降噪而有一定損失。不過和其他現代機型一樣,松下ZS110的降噪也是分區域的:暗部大色塊區域降噪塗抹明顯些,而高光區域則儘可能少降噪以保留細節。所以拿著這個機器去拍攝室內場景完全沒問題。但請注意,最後那張夜景是我把機器擱在窗臺上用低感拍的長曝光。
總之,如果沒有可換鏡頭相機可以選用的話,讓我帶著松下ZS110出門旅行拍攝我也會非常樂意。這款機器整體操控良好、畫質表現符合預期,再加上它續航不錯(下午拍了200張只去掉一格電,而且還支持直接用移動電源充電)和我尚未體驗的「後對焦」、「4K照片」等功能,把它作為隨身旅行相機是很恰當的。
唯一的問題還是價格:機器是好機器,但如果真按海外價699美金,再加上稅什麼的,國內行貨價格怎麼也要過5000了吧?萬一真是如此...
很晚了,我去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