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的一天》:從家庭主婦到獨立女性的蛻變,追求快樂人生

2020-10-17 小煦時光

《海灘的一天》,楊德昌導演的。電影太現實了,一個校園少女,如何選擇婚姻,從家庭主婦到自立女性的蛻變。

佳莉與佳森是一對兄妹,爸爸是醫生,權威,哥哥跟著爸爸當醫生,哥哥跟女友分手,包辦婚姻,無愛壓抑的家庭。

妹妹問哥哥快樂嗎?

哥哥反問,先告訴他什麼叫快樂?

妹妹本來也要包辦婚姻,在某天夜晚跟大學同學私奔了。

然後Happy ending?

No.

妹妹當家庭主婦,商業社會,老公工作壓力大,很少回家吃飯,很少陪伴,彼此的觀念越來越遠,不信任,吵架,冷戰,所謂無理取鬧,出軌。

妹妹反思有個孩子能不能改變?兩個人在一起都不知道什麼是幸福,怎麼能夠給孩子幸福呢?

妹妹只有一個好朋友,以前她告訴妹妹要怎麼做,現在遇到婚姻感情問題,也沒有人教她們怎麼做。

妹妹追問,我們讀過那麼多書,為什麼沒有教我們怎樣去應對這些重大問題呢?

為什麼電視都是happy ending?沒有教婚姻生活呢?

原來妹妹在年少的時候,看到正人君子爸爸強暴家裡的護士,媽媽用錢解決,妹妹問媽媽,怕不怕爸爸拋棄她?

媽媽說,爸爸一直像個小孩,是她在照顧他,他怎麼能離開他呢?

爸爸去世後,哥哥總結,他這輩子明白最深刻的是,一切要靠自己,但是不要盲目相信一個人,希望妹妹能完全信賴自己,按自己的方式去選擇生活。

哥哥年紀輕輕就得肝癌走了,可能他這一輩子無從支配自己的人生,過得太壓抑,壓抑傷肝。

在海灘的一天,老公到底淹死了,還是挪款逃到國外?

對於妹妹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她已經從一個無憂的少女,成長成一個完美的獨立的婦人了,雖然這過程是痛苦的蛻變。

相關焦點

  • 軟到給人提鞋,剛到怒打惡婦,這樣的家庭主婦算不算獨立女性?
    《三十而已》播出帶動了熱搜上的問題——家庭主婦算不算獨立女性家庭主婦和職業女性都只是title而已,其中包含各種各樣價值觀不同的女性。家庭主婦不是都像董花花那樣整天曬正宮貴婦標籤的,職業女性也有像張大奕那樣老想找點捷徑不走正道的。
  • 60年代法國「女德班」,比諾什主演,完美主婦到自由女性的蛻變
    在法國東部一個叫阿爾薩斯的小鎮上,有這樣一所家政學校,教導十幾歲的女孩子如何成為完美的家庭主婦。從烹飪到禮儀,如何對丈夫百依百順,如何照顧得服服帖帖,這聽起來儼然就是一個60年代的法式「女德班」。 在20世紀,這樣學校的存在似乎再正常不過了。但隨著校長波萊特丈夫的去世,讓她對這所學校和自己的人生有了全新的看法。
  • 電影《海灘的一天》女性還在尋求的自我覺醒
    打開了《十年,再見楊德昌》長達6個小時的十周年紀念訪談,看了杜篤之和張震的部分,他們說了楊德昌導演的很多事情,還是決定繼續看他的作品再看訪談,今天打開他拍的第一部片《海灘的一天》,心裡想,沒有看完他的作品,如何能說了解呢?
  • 《海灘的一天》:所有的婚外情告訴我們,女人一定要獨立
    看過很多電影,讀過很多書,你會發覺,但凡會背叛你的另一半,都一定是因為你不夠獨立。1983年的一部長達三小時的電影被載入了史冊,這部電影叫《海灘的一天》。導演叫楊德昌,當時還是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但極具才華。這部電影是他的處女作,但是自電影上映後,一鳴驚人。很多人都說,看懂了這部電影就看懂了女人的一生 。
  • 從《我的前半生》到《第二次也很美》,家庭主婦為何這麼「作」?
    回到《第二次也很美》中,該劇前期通過弱化家庭主婦的方式,不僅不能很好地實現傳遞女性獨立的價值觀,反而,因為女主人設前後反差過大弱化了獨立女性的劇情精髓。該劇從一開始,便設定了一個「家庭主婦」無法精神獨立的前提。 其實,不止《第二次也很美》,《我的前半生》中的家庭主婦羅子君,也是這樣糟糕的人設,名牌大學畢業,卻衝在了保養和嚴防死守老公的異性關係的最前線,翻看丈夫的手機,託朋友調查老公身邊的年輕女性,對丈夫公司的年輕女同事發難等等,接人待物缺乏體面和教養。
  • 《三十而已》結局備受爭議,女性擁有追求自律、獨立的權利
    圖片來源於微博確實,女性需要獨立,對於每個年齡階段都是如此,三十而已在《三十而已》中,顧佳應該是活成了大多數女性羨慕的樣子,過著全職主婦羨慕的生活。作為一位全職太太,在家照顧孩子的同時,又保持自律,並沒有因為失去事業而糾結在照顧孩子的柴米油鹽中,反而是活出了一種獨立女性的狀態。
  • 從獨立女性到幸福家庭:一個巴掌拍不響的修煉,不是女神也可以
    無論是範爺還是伊能靜,在普通人眼中都是女神,普通女人做夢都難以成為她們那樣的獨立女性,那普通女人還要不要成為獨立女性啦?怎麼破?這事對男人來說也是一樣的,如果放下工作回歸家庭的是男人,同樣會存在和妻子疏遠的風險,更何況傳統觀念中男人天生就被賦予掙錢養家的使命,男人做「家庭主夫」的壓力恐怕比女人做家庭主婦更大。
  • 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去追求女性獨立和解放的故事
    其實這只是一種表象,在接下來的教學中, 她發現這些學生都是被馴化成一樣的模式,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凱薩琳在看到這種情況後,用自己的獨特、開放、自由的觀念去影響他們,開啟他們追求女性解放之門。 她有著自己堅定的看法,認為女性不應該只做一個家庭主婦,把時間消耗在打掃衛生、做飯洗衣上面,而應該追求自己的事業。
  • 家庭主婦是「理想職業」嗎?
    如今,正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在婚後當家庭主婦。兩難選擇和國外有些偏保守傾向的文化氛圍下「從小立志當家庭主婦」的傾向不同,當下中國都市中女性在婚後選擇做家庭主婦,多被當事人描繪為一種出於實際考慮的臨時性選擇。在我的周圍的人際網絡中,就能接觸到很多這樣的個案,其共通之處在於:促使女性向家庭主婦轉變的關鍵因素,不是結婚,而是孩子的降生。
  • 對啊故事|現實版羅子君:39歲,我從家庭主婦到職場精英
    前兩年熱播劇《我的前半生》中,33歲的全職太太羅子君因為一場離婚徹底改變了人生軌跡,從一個多年圈養在家,毫無社會工作經驗的家庭主婦到幾經磨難,化身職業女性,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獨立自信之美。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今天就來分享一位39歲家庭主婦,重回職場找到自信與人生價值的故事。
  • 從「知畫」到「莫向晚」,不斷蛻變的秦嵐,獨立女性進化史
    而她本人就跟她飾演的角色一樣,慢慢蛻變,從最初的溫婉隱忍到現在的獨立自信。劇裡的她是個既「毒舌」又「大大咧咧」的不婚族職場獨立女性,跟10年前的「隱忍溫婉」的知畫已經大不一樣,也沒有知畫的疏離感,此時的秦嵐已經有了一波好感熱度,但還是不溫不火。
  • 《三十而已》顧佳:全職太太也可以是獨立女性,獨立靠的是實力
    三十歲這個人生階段,是人生這場戰役的「上甘嶺」,誓死守衛下來,人生的下半場才能安寧。三十歲,似乎是女性的一個標誌性的年紀。最近不管是熱播的綜藝還是熱播的電視劇,三十歲女性的話題一直沒有斷過。三十歲的女性該如何度過,是依附還是獨立,還是再次挑戰自我,每一種選擇都有每一種選擇的精彩。
  • 謝楠談婚姻:女性獨立,靠的不是錢
    ,就像謝楠說的,全職主婦也能在家庭中收穫成就感和認同感,前提是家人認可自己的付出,毫無疑問,吳京就是這樣的好男人。「經濟要獨立,人格才能獨立」的同時,謝楠的言論不禁引發了更多女性的思考,經濟獨立真的能全權代表女性獨立嗎?
  • 閨話丨可以軟到給人提鞋,可以剛到怒打惡婦,這樣的家庭主婦算不算...
    《三十而已》播出帶動了熱搜上的問題——家庭主婦算不算獨立女性。 遇言姐覺得這個問題挺奇怪的。 家庭主婦和職業女性都只是title而已,其中包含各種各樣價值觀不同的女性。 家庭主婦不是都像董花花那樣整天曬正宮貴婦標籤的,職業女性也有像張大奕那樣老想找點捷徑不走正道的。
  •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到三十而已的獨立女性
    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對三十歲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偏見和不公。哪怕是女藝人女明星也不意外,就拿最近熱播的乘風破浪說,裡面不乏一些在年輕時候就取得過成就和成績的女藝人,娛樂圈除了有不斷的後浪湧上來,影視劇對女演員的篩選更為嚴格,認為30歲以上女演員就應該演都市劇裡的年輕媽媽、離異少婦等等這些刻板偏見。30歲的女歌手同樣也沒有市場,從20歲左右到30以後,認為你過氣了,已經沒有才華和能力了。
  • 嫁入豪門的奚夢瑤,墮落成家庭主婦?
    結果她去做家庭主婦,這是對學校和老師辛苦付出的不尊重,更是對她自己人生的放棄。」的話題,從貧困女性,到嫁入豪門的女明星都難以避免地被席捲其中。再到前一陣爆紅網絡的#基層女性的婚姻困境#;再再到《三十而已》中能幹的全職太太顧佳依然慘被劈腿,引發全網對「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
  • 女性買房是獨立的表現嗎?女性經濟和精神獨立,會不會被家庭牽絆
    是經濟獨立:「女性自己買了房,就是向周圍的人宣布我經濟獨立了,我不用再依靠男人了,我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並能為之付出努力。」「獨立不能靠嘴說,在中國,買房正是能證明自己獨立的一種表現。」女性獨立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從大的社會環境來看,女性被默認就是應該依附於男性的,自古以來也是如此,女性到了年紀就嫁人相夫教子,一輩子在院子度過。女性在體力方面天生就是弱勢群體,但是隨著社會越來越平等,女性也在不斷為自己爭取權益,女性也在逐漸獲得社會地位。
  • 解讀《包法利夫人》《一生》的女主,明白女性獨立覺醒要靠自己
    女性題材小說中有關女性獨立意識地探尋很多,其中《一生》《包法利夫人》這兩部小說算是女性獨立意識探究類小說中最具代表性的兩本小說。這兩部小說的女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和雅娜的悲劇人生與時代背景密不可分。小說中的兩位女性都在追求完美愛情,但現實生活中本就沒有完全的愛情,任何愛情都存有缺陷,當她們發現愛情不夠浪漫和完美後開始背叛愛情。
  • 《三十而已》顧佳一個字引發10萬人罵戰,全職太太不算獨立女性?
    前幾天,有一位網友在微博上發起了一則投票,內容是:「你覺得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而認為「不算」的一方認為:想要思想獨立,首先要經濟獨立,不然一切都是空談。在家空想,伸手找丈夫要錢,根本不算獨立女性。
  • 《與愛何幹》:女性搖滾的傳奇,詮釋女性的獨立與成長
    從一名被抱以偏見而不受重視、家庭教育父母之愛缺失的兒童,到引領潮流、成熟獨立的搖滾教母,蒂娜·特納的人生蛻變過程被賦予了社會意義——無論是那個保守偏執、缺乏遠見、責任缺失的母親,還是乖張暴戾、狂妄自大、剛愎自用的丈夫,因思維的愚昧與落後而女性自我發展帶來的更深層面的精神桎梏,才是問題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