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在馬桶中溺亡!家中藏溺水「陷阱」,嚴防2大高危地帶!

2020-12-23 科學家庭育兒

炎炎夏日,寶寶們最愛幹的事兒是什麼?當然是玩水啊!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是你知道嗎?

據數據顯示,「溺水」是孩子「頭號殺手」。

今年入夏以來,就發生了好幾起兒童溺水身亡的事件:

6月21日,重慶8名落水兒童均無生命體徵。

6月26日,亳州一男孩溺水身亡。

6月28日,6歲孩童在公園水域嬉水溺亡。

還有前兩天剛剛發生的悲劇:瀋陽5名少年下水野浴3人溺亡↓↓↓

來源:人民日報

看到這樣的新聞,科大大的心都碎了!

很多家長會說:我不讓孩子去遊泳,不去水邊,就絕對不會溺水。

錯!實際上很多溺水都是發生在家裡有些地方還是你想都想不到的!

今天科大大就來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溺水的問題。

1

5釐米2分鐘,娃就有可能溺亡!

5釐米,2分鐘,是什麼意思呢?

科大大要告訴大家一個可怕的真相:

這也就意味著,除了河邊、遊泳館等容易溺水的地方,家裡、或者娃常常玩耍的地方,也暗藏殺機!

洗澡

是的,不要懷疑,洗澡水也會淹死人。

洗澡過程中,如果家長因為別的事情短暫離開,留寶寶一個人在浴室或浴盆裡,很容易導致寶寶溺亡。

這樣的悲劇真不在少數 ↓↓↓

長沙的王女士給寶寶洗完澡後,讓他自己在盆裡玩,等到發現時孩子已經沒有呼吸了。

來源:湖南都市

所以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寶媽要全程看護,水再淺,也不要鬆開手。

家長可以在洗澡前把所有東西都準備好,避免中途出去拿。爸爸媽媽也可以一起給寶寶洗澡,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上廁所

啥?上廁所也這麼危險?

是的。馬桶中有水,正在學步的寶寶如果栽進去,很可能無法起身,導致溺亡。

前段時間,就有1歲男童不幸在家中衛生間溺亡 ↓↓↓

來源:廣州日報

所以馬桶用完最好把蓋子蓋上,衛生間的門也要常關,千萬馬虎不得。

除了家中,戶外更是「暗藏殺機」

小區、公園內

夏天一到,小區或公園裡的噴泉和人工湖紛紛「營業」。

但這些地方,一個沒看住,寶寶也容易掉進去哦。

遊泳館

寶寶溺水都是悄無聲息發生的,一個疏忽,就很可能釀成大禍。

比如福州曾發生的一起溺水事件:

這位寶媽帶著2個寶寶去嬰幼兒館遊泳,期間店員離開,讓媽媽看護寶寶。

媽媽卻一直在玩手機,未發現寶寶溺水,最終導致寶寶溺亡。

帶娃去遊泳館,一定要時刻看護著寶寶,千萬不能鬆懈!

2

一旦發現孩子溺水,做好這3步!

你以為的溺水是這樣的:

實際上,真正的溺水都是悄無聲息發生的。

那麼溺水一般是什麼樣子的呢?

科大大做了一個圖,記不住的可以保存下來。

它的可怕之處在於:看起來不像溺水!

比如下面這幾起新聞,都是因為家長沒能及時發現孩子溺水而釀成的慘劇:

3歲娃遊泳池溺水,2分鐘無人發現↓↓↓

來源:梨視頻

2歲男孩帶著遊泳圈溺水,1分鐘內身體逐漸不動↓↓↓

來源:紅星視頻

及時發現溺水和及時搶救,對於挽救生命至關重要!

所以一旦發現孩子溺水,做好這三步:

第一步:

發現孩子溺水後,爸媽要及時撥打120,並採取搶救措施。

先讓孩子的臉露出水面,從背部把頭託起或者拉住胸部,再把他拖上岸。

上岸後先看孩子的反應、呼吸、脈博,及時清理口鼻異物,以保證氣道通暢。

第二步:

沒有呼吸有脈搏,把頭後仰,做人工呼吸。

第三步:

沒有呼吸沒有脈搏,先人工呼吸,再做胸外按壓,直至救護人員到達。

科大大強烈建議,家長們都能學會辨別溺水特徵和溺水搶救的方法,最好保存圖片,多學多看多練!

但是,你以為這樣就一定安全了嗎?

NO!家長們還要提防「二次溺水」的發生……

3

如何規避「二次溺水」?

武昌曾發生一起事件:

6歲男孩龍龍與父親在遊泳池遊了一個多小時。

晚飯時,父母發現龍龍精神萎靡並不停地咳嗽,體溫也開始升高,急忙送醫院,診斷為急性肺水腫。

沒有溺水,為什麼孩子還會出問題呢?

這是因為兒童身體更加脆弱,在遊泳的過程中發生短暫的溺水,肺部吸入了少量的水。

雖然之後的表現和平時差不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肺部水腫,導致呼吸越來越弱,最終窒息。

這就是可怕的「二次溺水」。

它的症狀更難以發覺、也更隱蔽,一般會有以下表現:

既然二次溺水這麼難發現,那要怎麼避免它的發生呢?

最後,科大大要強調一下,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為了嚇唬大家,而是希望所有家長都能提高警惕,做好看護。

我們寧願膽戰心驚,也不要痛徹心扉。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在馬桶內溺亡,家中藏有溺水「陷阱」,家長不得不防
    據我所知,最近一個月已經發生了好幾起關於兒童玩水溺亡的悲劇了:6月28日,一名6歲兒童在公園水域戲水溺水而亡6月21日,重慶市潼南區米心鎮8名小學生溺水身亡6月14日,福建廈門兩名少年遊泳被海浪捲走,溺水身亡......
  • 1歲的娃,在衛生間不小心「倒栽蔥」溺亡,家長卻毫無察覺
    家長要把寶寶照顧好,平時要特別注意,每時每刻都需要打起12分精神,不能讓寶寶離開自己的視線,有時候稍不留神,寶寶就可能會發生意外。1歲的娃在家裡衛生間裡溺亡最近,浙江溫州的一名1歲小寶寶,在自己家衛生家裡溺亡,給廣大家長敲響了安全的警鐘。
  • 濟南21歲小夥救人溺水身亡 是家中唯一頂梁柱
    濟南21歲小夥救人溺水身亡 是家中唯一頂梁柱 南方都市報 | 2020-08-21 16:35:39 廣東東莞市公安局石龍分局8月16日晚發布通報稱,8月15日凌晨3時許,警方接群眾報警稱,在石龍鎮西湖村委會大園北路與江南中路,有人跳河輕生。
  • 媽媽廚房炒菜十分鐘,孩子家中死亡!東西湖的家長還不注意?
    2013年2月,深圳一位媽媽帶著女兒到隔壁鄰居家裡玩,媽媽在打麻將,2歲女兒一個人在廁所裡玩,後來掉進了一個裝水的水桶裡溺亡。 媽媽做早飯  1歲男嬰廁所玩水溺亡 2016年,湖南株洲一名1歲多小男孩不慎倒栽進家中的水桶中。儘管醫護人員盡力搶救,遺憾的是,孩子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事發時小男孩媽媽正在做早飯,小男孩一個人在家裡廁所附近玩耍。
  • 安徽高中女生在注視下溺亡,民警面對群眾溺水究竟該怎麼做
    安徽高中女生在注視下溺亡,民警面對群眾溺水究竟該怎麼做圖片來源於新聞配圖安徽17歲高中女生疑似在警察的注視下自殺溺亡一事仍在輿論場發酵。指責處警人員施救不力的觀點與"警察也是普通人,不會遊泳,咋救,難道民警的命就不是命?"
  • 《寶寶巴士細菌來了》馬桶上的細菌,細菌居然在髒髒的馬桶裡遊泳
    對於很多有孩子的家長朋友來說《寶寶巴士》並不陌生,可能對於其中的很多人物、故事情節等都十分熟悉,會單拿出哪個片段,就會有畫面重現的感覺。那麼,《寶寶巴士細菌來了》這一期裡面所講述的故事,大家還是否有印象呢?裡面的寶寶在獨自走進了家中的衛生間後,在離近了馬桶的位置,突然發現了可怕的事情,頓時會使得寶寶很懊惱,怎麼這麼多的細菌啊?馬桶上的細菌,細菌居然在髒髒的馬桶裡遊泳呢。
  • 深網觀察 第181期|溺水事件頻發,兒童安全教育留不得「隱秘的角落」
    6月21日,重慶市15名十二三歲的小學生相約在河灘上玩,其中一名學生不慎失足落水,旁邊7名學生前來施救,結果8名學生通通落水,最後全部溺亡。6月25日下午,海南省澄邁縣發生兩起學生溺亡事故,分別導致一名14歲初一學生和一名10歲小學4年級學生落水溺亡,事因均為家人帶孩子在非安全水域嬉水。
  • 2歲孩子脖子被筷子戳穿,快排查家中這些安全隱患
    11月29日,南京一名2歲多的男童在家玩耍,奶奶切了塊蘋果,為了吃起來方便,就用筷子紮上給孩子吃,沒想到一轉身工夫,孩子騎的兒童車翻了,筷子從嘴巴徑直穿入,幾乎貫穿了脖子。家裡人見狀趕緊把孩子送醫,輾轉了幾家醫院後,好在是有驚無險,筷子被順利取出,目前各方面恢復良好,已經可以正常進食。
  • 1歲女嬰浴缸溺亡,家長的行為令人髮指:別再盲目跟風,真的會出人命!
    美國兒科學會說,1歲以內的嬰幼兒不建議遊泳。主要原因有兩點:1、特別容易勒到脖子。脖圈一般是塑料材質。2018年,昆明一個7個月大的嬰兒,在遊泳途中昏迷。用的也是脖圈。從岸邊戴上脖圈到下水,寶寶一直在哭鬧。蔣女士以為孩子只是不適應。其實是脖圈太緊,最後寶寶昏迷了。好在蔣女士一直沒離開,及時發現送醫,寶寶才成功獲救。
  • 這份最全防溺水手冊送給家長和孩子
    五一假期,發生多起未成年人溺亡事故。 5月2日,四川達州市大竹縣廟壩鎮兩名初一學生溺水身亡。5月3日晚間,大竹縣發生了一起16歲少年溺水身亡事件,該少年當日下午與另外三名小夥伴到龍潭水庫釣魚,因天氣炎熱便下河遊泳,導致了悲劇發生。
  • 2歲寶寶如廁訓練,先把馬桶選對!再配合8個如廁原則更有效果
    導語:很多家長比較著急,可能寶寶一歲會走路的時候,就開始把屎把尿,訓練寶寶如廁。有的時候急於求成,反而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如果了解寶寶的成長規律,家長才不會著急。一歲的寶寶太小,膀胱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還沒有成熟,從生理上來說還不具備自主控制排便的能力。而寶寶到了兩歲左右才開始自主控制排便,這個時候在訓練寶寶的如廁意識效果會更好。
  • 【閃耀•明珠】莫讓一時疏忽,釀成溺水悲劇——明珠中英文學校防溺水專題
    一個不小心,很可能發生溺水,甚至是溺亡!為了孩子的安全,為了家庭的幸福,日常生活中,請時刻敲響溺水警鐘!莫讓一時疏忽,釀成溺水悲劇!尊敬的家長朋友: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夏季即將來臨,天氣逐漸變熱,溺水又將進入高發季,希望廣大家長務必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切實承擔起監護責任,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別是加強放學後、周末、節假日期間和孩子結伴外出遊玩時的管理,經常進行預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給孩子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不斷加強孩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孩子們的避險防災和自救能力,嚴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 陝西9歲男童嬉水溺亡,水深僅1米5,母親50米外打麻將未發現
    7月13日,陝西漢中城固縣二裡鎮金沙灣河道,一9歲小孩盧某宸溺水身亡,當時,他的母親和同行人員在事發河道邊打麻將娛樂。全家出遊 兩位男童河內獨自玩耍2020年7月13日下午2點左右,溺水者兒童盧某宸跟隨父親盧某剛和母親毛某霞,以及相約的7位朋友一同去到到二裡鎮的金沙灣公共休閒娛樂場所遊玩。
  • 9天24個孩子溺水身亡……家長孩子必看!
    25日下午,有4名女學生下河遊泳,發生溺水後,其中1名女生被群眾救上岸,另外3名女生被河水衝向下遊。村支書稱,最小孩子8歲,最大13歲,8人中只有一個12歲男孩會遊泳,2個女孩沒下水。該鎮6名青少年到江邊遊泳,其中4人下水不久發生溺水,另外2名未下水的同伴施救未果報警求助。截止當日19時左右,4名溺水人員全部打撈上岸,經120醫生現場確認均已無生命體徵。
  • 北京拒馬河發生兩起溺亡,夏季這些活動務必警惕
    21歲男子拒馬河內野泳不幸溺亡8月9日12時32分,房山藍天救援隊接到協助搜救的任務,在房山區張坊鎮與河北交界處的拒馬河內有一人溺水。房山藍天救援隊立刻組織33名隊員,前往事發地營救。近期類似事故頻發不久前在房山區某河道、永定河河道都發生過類似的事件京郊一河道26歲男子野泳溺亡據北京房山藍天救援隊消息,8月1日下午,在房山區一河道內,一名26歲的男子野泳時不慎溺水。藍天隊員配合房山公安、消防部門下水搜救。
  • 防溺水知識,關鍵時刻可以救命!
    6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發布消息落細落實落地 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6月21日,重慶潼南區發生8名小學生溺亡事件,令人震驚,令人痛惜,給各地各校再次敲響了警鐘。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特發布2020年第3號預警,提醒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學校務必引以為戒,認真落實防溺水工作各項要求,盡最大努力防止此類事件發生。一是宣傳教育要落細。
  • 廣州:身高1.75米的高中少年,不幸在小區水深1.40米泳池內溺亡
    來源:2019-07-21 01:16 一城說 有市民向媒體報料稱,7月5日廣州平沙富力城南區的小區內一個公共泳池發生溺水事件,一位15歲少年在泳池內不幸溺亡。家長為此向物業管理方提出諸多質疑。
  • 訓練寶寶坐馬桶的「拉鋸戰」中,老母親終獲勝利,我是怎麼做到的
    寶寶主動是主動,但他並不喜歡坐馬桶,根本拉不出來。在與眾多寶媽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這種現象十分普遍。0101談談我與寶寶鬥智鬥勇的經歷大寶1歲多的時候習慣穿著拉拉褲站著便便,當時雖然買了兒童馬桶,但他不願意坐,我們也就沒堅持,因為聽聞很多寶媽說自家孩子都是兩歲多才戒掉站著拉臭臭習慣的
  • 1.8米高壯漢1.3米泳池溺亡 醫生稱可能突發疾病
    前天晚上6時許,蒼南縣龍港鎮一家遊泳館內,一名身高約1.8米的健壯男子不幸溺亡在最深處為1.3米的泳池裡。發生意外的男子姓黃,蒼南舥艚人,今年31歲。前天下午,黃先生獨自去龍港鎮宏博遊泳館遊泳。意外發生在當天晚上6時左右。
  • 「廣東保姆在僱主家中離奇溺亡」視頻瘋傳!監控拍下驚人一幕……
    據知情人稱屋主家門前的這個魚池雖然不算大但卻比較深大概有1米8到2米深保姆跌落水中時雙腳無法著地加之不識水性因此越掙扎身體越往下沉知情街坊告訴記者這間別墅的戶主夫婦去了美國移民溺水後如何自救?1.溺水後不要試圖通過掙扎使自己浮出水面,那樣只能適得其反。此時最重要的是屏住呼吸,放鬆全身,同時去除身上的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