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本書之前就聽女兒說,有人看完發了一條說說——還是不知道是誰殺了她。
熬夜看完小說,結局是比較模糊,我也有些暈,反正園子逃不了一死,似乎兩人都有可能殺了園子。
但我傾向於是園子曾經的密友佳世子殺了她,因為有句古話叫「最毒婦人心」。
原因一:這個女人的佔有欲很強,奪走了閨蜜的男友,自然也不希望男友再有機會與前女友瓜葛,只有死人不會跟她爭。
原因二:她太了解園子,知道園子了解這種自殺方式,也恰好由潤一布置好了一切,只需要她下一個決心,而且與潤有了共同的秘密,就有了互相牽制的發碼,可以更好的佔有潤一。
原因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她曾經不堪的往事,只有園子清楚,如果不殺了園子,園子就是一顆定時炸彈,她隨時要提防園子,怕不知什麼時候園子就會讓她身敗名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園子永遠消失。
但是,潤一似乎也有可能,比如加賀推理他最後又回到現場,殺了園子。也許是他太愛佳世子,也怕園子有一天會傷害他愛的人;也許是怕園子糾纏,又因愧疚無法面對園子(這樣想似乎在給他洗白)。
可是,自殺似乎也說的過去,園子不想讓兩個背叛她的人走在一起,有這樣一件事橫在他們中間,自然不會幸福。如果這樣推測,園子又不太符合前面那善良單純的人設。
然而,愛情會讓一個女人瘋狂,比如她會與閨蜜反目,甚至想公開佳世子不齒的秘密。但她最終還是善良的,只能自殺,希望讓兩個背叛自己的人,心懷內疚,最終分手吧!
所以,我也沒搞清誰殺了她,畢竟是小說,就不去糾結了。
那就說說康正對妹妹的愛與執著,還有最終的善念與正義。站在兄妹情深的角度,他想親手懲治了殺害妹妹的兇手,這是對妹妹的愛與慰藉。但作為警察,他心底還是保存著一絲正義,最後時刻,與其說是在加賀的開導下放棄復仇,不如說他壓根就只是為了得到真相嚇唬一下兇手。
那個潤一,真讓人恨的牙痒痒,你窮困潦倒賣畫為生時,善良的園子欣賞你的畫,請你吃飯,點亮了你生活的熱情,兩人墜入愛河。見到人家閨蜜長的漂亮,你就移情別戀?如果你還在賣畫,估計佳子都不會正眼瞧你一眼。怪不得人說要「防閨蜜」,關鍵是男人太不靠譜,見一個愛一個,害人害己,最該死的是這個傢伙!
還有加賀,在東野圭吾的小說裡,就是個神一樣的存在,有天才的推理能力,又有無所不能的調查能力。有這樣的神探,就該咔咔兩下破案,彎彎繞繞引我熬夜看小說,最終還不給個清楚答案,實在不應該。
不過,推理小說的魅力就在於此,讀者會跟著情節發展自行推理,希望在最後證明自己的智慧。比如我,一開始就猜到了潤一和佳世子,到了結尾,還是無法證明自己,有些遺憾。
還有,平時寫寫日記什麼的似乎也是個好習慣,萬一發生意外也能給警察一些線索什麼的。不過,遇上書中這樣毀滅證據的殺手,似乎也沒啥用處。如果再遇到一個希望自己復仇的個人英雄主義親人,或者遇不到一個如加賀一樣的神探,想要申冤也是白瞎。
只是,這種小說還是要儘量少發行一些,如我等愚鈍之人,看了也只能唏噓一番,萬一被高智商又心理陰暗的傢伙學去,世界上也許又會多幾個冤魂,畢竟警察也很忙。
最後還是要吐槽一下日本小說裡人物的名字,太難記了,只能簡單代號。
20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