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文史創辦到現在有兩年多了,考慮到大部分粉絲其實是最近半年多才關注我們,之前沉澱的很多優質內容可能大家並沒有看到。所以我們推出了舊文精選欄目,挑選比較滿意的舊作,推送給新關注的朋友。
凡是看過《還珠格格》人,想必對五阿哥永琪都很熟悉了。在劇中,他聰慧善良,文武雙全,又溫柔痴情,最後甘願拋棄榮華富貴與小燕子一起離開皇宮,到民間過著平凡的生活。實際上,五阿哥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比劇中人物更加出色,結局卻與劇中人物相差萬裡。
愛新覺羅·永琪,字筠亭,號藤琴居士,乾隆帝第五子,人稱「五阿哥」,生母為珂裡葉特氏,又稱「海氏」「海佳氏」,即《如懿傳》中的海蘭。在《如懿傳》中,海蘭是繡女出身,地位低微,又不得寵,因此前期經常被人欺負。
而真正的珂裡葉特氏出身也不高,父親額爾吉圖僅僅是員外郎。因此,在雍正時期,珂裡葉特氏只能以低級侍妾的身份入侍寶親王弘曆府邸,稱為「格格」。乾隆繼位後,先被封為「海常在」,又被封為「海貴人」。直到乾隆六年(1741年),27歲「高齡」的珂裡葉特氏才生下了她一生中唯一的一個孩子,即五阿哥愛新覺羅·永琪。
從珂裡葉特氏的出身以及生育孩子的年齡來看,她在乾隆的眾多妃妾中應該是不太受寵的。生下皇子後才被封為嬪,四年後又被封妃,直到去世位份再也沒動過,居於妃位長達47年。她幾乎陪伴了乾隆一生,卻只有一個孩子,足以說明她在宮中不得寵。儘管如此,她卻生出了大清朝知名度最高的皇子,而且一度成為太子人選。
據記載,永琪少年時不僅馬上功夫了得,騎馬射箭樣樣不凡,完美地繼承了滿人尚武的優秀傳統。更讓乾隆驚喜的是,他並不是一個赳赳武夫,文化修養同樣了不起。
永琪自幼聰慧,刻苦好學,語言功底很好,通曉滿語、蒙語、漢語等,文學才能不錯,善於作詩,有詩集《凝瑞堂詩抄》稿本傳世。
再就是,他對書法、繪畫、彈琴也是樣樣精通。乾隆十一皇子永瑆的書法號稱一絕,母親是《如懿傳》中金玉妍的那位,而永琪的書法達到了可以與之齊名的地步,那麼他的書法造詣絕非一般了,作品有《純王行書中堂》和《純王金書小楷摺扇子》傳世,從中也可對這位皇子書法之風姿略知一二。
永琪不僅文學功底好,就是理科成績也是「棒棒噠」。他精於天文曆法和算學,所作《八線法》手卷,除了用「甲乙丙丁」代替現代幾何學中的「ABCD」外,其計算的準確度十分精密,為當時所罕見。
正是因為永琪全方位的才能,乾隆帝幾乎從中看到了未來明君的影子,對他十分寵愛,全力培養,派他主持很多祭祀活動。永琪出身低微的母親因此被晉封為愉妃,去世後又以貴妃儀制下葬。
奇怪的是,儘管永琪很受寵,愉妃卻再也沒有誕育子嗣,這也從側面說明愉妃真的是一個不得寵的「主兒」。而永琪之所以備受乾隆喜愛和重視,依靠的完全是他極為出眾的個人才幹與努力。
當然了,真正讓乾隆帝動了立永琪為儲君的心思,還要說道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的那一場大火。那一年五月初五,乾隆帝、和親王弘晝還有永琪等人一起去圓明園,在九州清宴殿舉行端午宴會,突然之間濃煙滾滾,其他人都逃出去了,乾隆帝被困在大火之中。40多歲的和親王不知所措,被像被嚇傻了一樣。23歲的永琪奮不顧身,衝入火海之中將乾隆背了出來,救了父親一命。
歷經此事,乾隆對這個兒子更加滿意,覺得他有仁孝之心,有君王之德,有意將他立為太子。人算不如天算,計劃不如變化快。乾隆三十年(1765年),永琪不幸染上了風寒,久治不愈,導致臥床不起。
乾隆看著自己疼愛的兒子飽受病痛折磨,十分心急,為了鼓勵他早日恢復健康,便封其為和碩榮親王。「榮」字極其尊貴,只有極為得寵的皇子才有資格受封。清朝歷史是第一位榮親王就是順治寵妃董鄂氏所生皇四子。乾隆諸子中除了永琪享有這項殊榮外,再就是十一阿哥永瑆和十五阿哥永琰(後來的嘉慶皇帝)了,而永琪是第一個受封的,可見永琪在乾隆心中的地位。
可惜的是,這樣的盛寵對永琪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在乾隆的殷切期盼中,在愉妃的日夜憂愁中,被封親王之後四個月,永琪還是去世了,諡號為「純」。永琪的早亡成為了乾隆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傷痛,乃至於當1793年英國使者馬格爾尼訪華時,乾隆提起這位讓他驕傲不已卻又心痛不已的皇子的語氣中,仍然充滿了傷感,此時距離永琪去世已經快30年了。
永琪去世時才25歲,可謂是天妒英才。讓人稍感安慰的是,他生前共有妻妾三人,分別是正福晉西林覺羅氏,鄂爾泰孫女,側福晉左都御史觀保之女,妾室漢人胡氏,共生有六子,唯一存活下來並繼承家業的是側室所生第五子綿憶,就是《還珠格格第三部》中知畫所生之子。知畫是虛構的,綿憶這個兒子倒是真的。
綿憶生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雖為側室之子,卻充分繼承了父親的天縱英才。琴棋書畫、騎馬射箭樣樣精通,尤其是書畫名重士林,是宗室中難得的才子。他比父親永琪長壽一些,活到51歲。
綿憶的兒子奕繪也很有才華,繼承了祖、父的優秀基因,其妻、妾均是名動一時的才女,側室西林覺羅·太清尤為出色,兩人夫唱婦隨,伉儷情深。祖父永琪和小燕子的愛情故事似乎放在他這兒更加合適。
西林覺羅·太清的祖父是大學士鄂爾泰的侄子鄂昌,後來牽涉到文字獄案中,自盡於獄中,家產全部沒收,她也成了罪人之後。道光初年,奕繪欲納西林覺羅·太清為側室,擔心她為罪人之後的名聲,便將其身份改為王府二等護衛顧文星之女,更名為顧太清。在妻子妙華夫人去世後,奕繪一直沒有再娶,顧太清便成了實際上的嫡福晉了。
顧太清多才多藝,文學創作涉及各個方面,詩、詞、繪畫樣樣精通,尤其是詞更為出色,與清初大才子納蘭容若併名,「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此外,她還以雲槎外史之名創作了一部《紅樓夢》續書,名為《紅樓夢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
或許是受到永琪強大基因的影響,他的很多後代都從事文化研究。其七世孫愛新覺羅·啟孮(後改名金啟孮)一生致力於滿族和女真族文化研究,是著名的女真文、滿學、清史、蒙古史專家。永琪雖不得為帝,子嗣卻很爭氣,一脈相承,並卓有成就,可謂是後繼有人了。
從永琪短暫的一生來看,他確實非常出眾,堪稱眾皇子之楷模。母親勢微,不得助力,他完全憑藉個人努力得到乾隆的器重,甚至成為了儲君人選。然而他的「少年得意」卻是以消耗生命換來的,夜夜苦讀,再加上成婚年齡很早,以至於年紀輕輕便去世了。
或許是因為他個人實在優秀,又加上他同樣出色的後人,人們對他的盛年早亡報以極大的同情,不願意相信他因被病痛折磨而去世,更願意相信他為愛情「離家出走」,與他的「小燕子」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去了……
1.劉傳吉:《乾隆心中的儲君——五阿哥永琪》,《文史天地》2011年第9期。
2.劉競飛:《愛新覺羅·永琪的詩歌創作》,《滿語研究》2015年第5期。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專業學者團隊
有趣又有料的文史科普
投稿:公號首頁點聯繫我們
稿酬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