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三英戰呂布嗎?劉備手持雙鐧、關羽手握青龍偃月刀、張飛手提長矛與呂布大戰三百回合未分勝負,當時曹操大為驚嘆,奉先果然名不虛傳。呂布坐騎赤兔馬,日行千裡,有方天畫戟為器,在戰場上有萬夫不當之勇。
呂布唯一的不好就是亂認乾爹,從丁原、董卓、王允,然後又投靠袁術未果,接著投靠袁紹帳下效力,為袁紹幾下了功勞,但是遭袁紹的記恨,呂布一氣之下逃跑來到陳宮那裡,幫助張邈攻打城池。呂布最後趁劉備疏忽,張飛喝酒誤事,徐州被呂布佔為了己有。
劉備雖然失去徐州,很大氣的沒有討伐呂布,而且還友好的交換了城池,劉備去守下坯,劉備是一位善於偽裝的人,表面不在乎,其實心裡恨透了呂布。曹操攻打呂布時,劉備投靠了曹操為其獻策獻計,而且把自己的兵馬也都交給了曹操,專心的攻打徐州。
呂布是一位武將,也有一定的智謀,但是為人多疑,聽信陳登等小人的話,不採用陳宮的計謀,不聽信高順等將領的建議,最後兵敗,被自己的部下捆綁獻給了曹操。曹操其實很喜愛呂布的,曹操雖然良將千人,但是真的能獨當一面,又具有更強的軍事才能的將領,少之又少。典韋、許褚、曹洪等只能算是武夫,張遼、于禁、夏侯淵等雖有智謀,但是武功尚淺。
呂布雖然認了很多乾爹,而且最後乾爹也都死在他的手裡,那都是因為乾爹沒有領導的能力,王允、董卓等人,豈能和一代梟雄曹孟德相比。曹操如果降服呂布,合理的任用,必然能為他開天闢地。此時的曹操遲疑了,曹操善於用人,曹操也有一句名言,休教天下人負我,寧教我負天下人。曹操絕對是一位只會殺別人,別人肯定傷害不到他的人物。
曹操之所以殺呂布,是因為劉備的挑撥,一向沉穩的劉備,善於偽裝的劉備,平白無故的為何挑撥呂布,難道只是記恨偷襲了徐州,絕對不是。煮酒論英雄時,曹操一語點破天機,英雄只有曹操和劉備二人而已。曹操是一位識人很準的主公,他沒有看錯,他說司馬懿鷹視狼顧,最後魏家政權終歸司馬氏,他說劉備是亂世英雄,劉備自立漢中王最後稱帝。
可是劉備為何挑撥曹操和呂布的關係呢?劉備事出有四,其一劉備確實記恨呂布,本來自己穩穩地掌管著徐州,呂布來了佔了城池,而且讓自己差點丟了性命,袁術的大舉進攻,如果不是投靠曹操,性命休矣。
其二劉備知道呂布是一個將才,只要有好的主公領導,呂布會是一位無人可擋的人物。
其三劉備知道呂布的武功,論單打獨鬥無人可及,關羽和張飛都不是他的對手,如果後期戰場上相見,必被他所害,自己興復漢室的願望還沒實現,這樣的人物又被曹賊佔為己有,豈不是挖坑自己跳。
其四劉備現在投靠了曹操,曹操又是一位多疑之人,如果曹操問我如何處置呂布,我力勸保留他,曹操必然生疑,認為我另有所圖。只有力勸殺死呂布,曹操才會相信我的忠誠,而且也可以討好曹操,畢竟我劉備現在一無所有。
劉備這一舉動殺死了呂布,後來在戰場上,一時間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馳騁疆場,無人可以戰勝。趙雲長坂坡上,在曹操百萬大軍中,七進七出,不僅救出阿鬥而且斬殺多位大將。
新野兵敗,劉備帶領難民逃離,日行十幾裡,很快被曹操的騎兵追上,當時張飛斷後。曹操大軍威逼河邊,張飛單騎站在橋上,大喊我乃燕人張翼德,誰敢來決一死戰?直接嚇退大軍。如果呂布尚在,當時被曹操降服,恐怕就沒有張飛、趙雲等人的完勝了,儘管不會被斬殺,但是呂布絕不會敗退。
劉備一個小小的挑撥,就讓曹操損失了這員大將,而且赤兔馬最後也被關羽佔為己有。所以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要有長遠的眼光和遠大的抱負,劉備雖然算不上聰明之人,但是他在亂世當中,從一個草根到稱帝,已經算是逆襲了。
劉備給自己搞了個劉皇叔的帽子,就有了師出有名;桃園三結義,有了大將,還有了招兵買馬的財力和資源;三顧茅廬有了軍師諸葛亮,謀劃路線,三分天下有其一。從劉備的創業史可以看出,人可以出身差,可以運氣不好,但是要有遠大的抱負和時刻審時度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