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大城市的發展各有千秋,有充滿歷史韻味的南京,也有與西方現代化相結合的香港。
今天要說的城市有點特殊,它是一座由日本人設計規劃的城市。當初的發達程度堪比日本首都東京,但現在卻大不如前。它就是吉林省會——長春。
中國唯一一座由日本人規劃的城市
長春屬於吉林城市群核心城市,還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和重要的工業基地。但是回顧長春的歷史就會發現,作為東北老工業城市,卻與日本有著密切的關聯。
據歷史資料顯示,1932年,偽「滿洲國」定都長春,改名為「新京」。當時的偽滿國是日本佔領中國東北地區後,扶植的一個傀儡政權,也正因為如此,長春遺留了眾多當時的痕跡,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城市規劃建設。
資料顯示,1932年日本針對長春的建設出臺了《大新京都市計劃》,是由日本城市規劃專家設計,參考了19世紀巴黎的改造規劃、英國學者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以及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城市規劃設計理論和中國傳統城市規劃理論,風格接近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
在日本的規劃建設之下,當時的長春無論是在城市建設還是經濟發展都位居全國前列。成為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管道煤氣、第一個實現主幹道電線入地以及第一個規劃地鐵的城市;更是新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和電影製片基地,有「東方底特律」和「東方好萊塢」之稱,發達程度堪比東京。
時至今日,長春雖然位列中國四大園林城市之一,享有「北國春城」的美譽,但是整體發展卻早已落後於南方其他城市。數據顯示,2019年長春GDP總量為5904.10億元,位居全國第34位,失去了往日的光輝成績。
整體來看,我國東北三省經濟均出現下滑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90年,東北三省GDP佔全國比重高達11.7%,到2019年,該比重已下降至5.07%,下降幅度超過50%。這主要與東北三省重工業比重較大,人口流失導致的就業人數不足以及經濟發展動力不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