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證券時報 發布時間: 2010年08月23日 04:33 作者: 劉宇平;馬智 公司願景:10年內成為中國輸配電與工業電氣領域的第一領導者,20年內成為中國的ABB
證券時報記者 劉宇平 馬 智
鞍山,一座誕生了鞍鋼這樣特大鋼企的城市,一座刻滿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特徵與符號的城市。至今,這座城市的許多人仍為其曾經擁有「鋼都」的稱號而驕傲著。
這也是一座擁有著濃烈證券文化和意識的城市。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證券市場恢復後,鞍山人便迅速登上這一舞臺,一下子擁有了4家上市公司和當時引起全國證券業議論紛紛的營業部模式。但隨後不久,或退市或出走,4家上市公司就只剩下了1家,證券營業部的廣場式營業模式也漸漸淡出業界視野,曾經的「鋼都」和「股民城」一度蕭條。
時隔多年,在鞍山鐵西企業堆裡,一個叫榮信電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小作坊」企業成為了鞍山歷史上第五家上市公司,也是目前僅有的兩家上市公司之一。這個仿佛是一夜之間實現了蝶變的小公司,用它在中小板的絢麗表現和清新的企業形像,使看慣了大型老國企面孔的鞍山人眼前為之一亮,也成為這座城市眼中的香餑餑。
從小作坊到行業龍頭
從榮信股份(002123)所在的高新區向西望去,便是鞍鋼巨大的身影。與鞍鋼縱橫數十平方公裡、跨越半個城市、擁有數十萬員工的規模相比,榮信股份實在是小巧。
「這不是一個量級的比較,卻是兩種極端上的美麗,在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上擁有相等的重要性和份量。」鞍山市金融辦主任劉丹華告訴記者,如果說鞍鋼代表著鞍山人的過去,那麼,榮信股份這樣的自主創新型中小企業,則代表了鞍山的未來。榮信股份的自主創新和上市融資之路,給鞍山一大批中小企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榮信股份的新辦公樓和新廠區都是在2008年底落成的,這也是公司上市後的第一個大變化。在高新區林林總總的中外企業裡,充滿現代格調的榮信大廈顯得特別突出,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榮信股份董事長左強告訴記者,公司創業之初,起步相當艱難。「那時我們就有兩個夢想,一是企業上市,再是成為行業第一。但公司發展速度之快,實出乎自己所料,現在這兩個夢想都實現了,我們又回到了新的起點,所以,榮信必須擁有新的夢想。」
穿行在榮信潔淨的廠區裡,兩種情愫在記者內心交織,一是驚訝,一是感慨。驚訝的是一個「純技術」型的創業團隊如此年輕,又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做到了幾何式的裂變發展,成為國內行業的翹首。他們靠的是什麼?感慨的是,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模式中,對於擁有優秀發展潛質和潛力的中小型企業而言,資本市場這個舞臺,擁有著怎樣的作用和魔力,使一大批榮信這樣的「小作坊」企業能在很短的時間裡超速發展,從而實現自己的企業理想。
榮信股份董事會秘書趙殿波對記者說,是天時、地利、人和與東北老工業基地深厚的工業文化土壤,是以左強董事長為首的年輕的創業團隊所抱有的產業報國理念,以及十幾年來堅持不懈地走自主創新發展之路的創業信心造就了榮信的超常規發展。「我們驕傲於公司高新技術企業這個稱號。走自主創新將是榮信股份堅定不移的發展方向。」
榮信股份上市前後的變化之大,幾乎讓所有熟悉它的人感到驚訝和讚嘆,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詩來形容方能表達榮信人目前的心境。
趙殿波這樣解釋道,公司上市前,靠自有資本發展,是「小步走」,上市後,藉助資本市場平臺,解決了資金問題,一下子有了巨大的發展張力,使多年的能量積蓄實現了大爆發,現在一年的發展速度相當於過去的十年。
據了解,榮信股份上市前,公司只有200多員工,廠區面積2000多平方米,年生產幾十套產品,年銷售額1個多億;上市後建了新廠區,員工增加到1000多人,廠區面積20000多平方米,年生產幾百套產品,年銷售額10個多億,都是乘以10倍的增長。
趙殿波認為,相對於數據上的增長,公司上市後無形的變化更是巨大,這就是品牌效應。而品牌效應帶來的是更廣闊的市場,更高端的人才,更先進的企業文化,更清晰的發展目標,以及更厚重的社會責任感。
做中國的ABB
榮信上市前後,有不少基金等投資者來公司調研,在當時的老廠區,他們看到的景象是,既看不到幾臺產品,也看不到幾個工人,便戲說榮信是家「小作坊」,並對企業發展前景提出質疑。事實雖然並不完全如此,但榮信的確是從「小作坊」式的廠區裡一步步走出來的。當時廠區雖小,人數雖少,但技術能量和市場能量的儲備已相當大,只待一場東風。
今天,榮信的高壓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試驗中心已是全世界最好的,已經超過了西門子和ABB。在榮信股份的新廠房,記者看到高壓動態無功補償裝置(SVC)、智能瓦斯排放裝置(MABZ)、高壓變頻裝置(HVC)、高壓大功率靜止無功發生器(SVG)、有源濾波裝置(APF)等各種產品,有的正在調試,有的整裝待發。公司有關技術人員介紹說:「產品生產很飽滿,市場潛力很大。」在公司產品展室,記者看到,榮信股份上市前只有SVC、 MABZ 、HVC三個產品,而上市後,充足的資金,保證公司把一個細分產品轉換成電力電子行業可幹的10多個產品,把整個產品線鋪開了,同時也拓寬了行業視角。
目前,榮信股份的產品應用於冶金、電力、煤炭、有色金屬、電氣化鐵路等重點耗能行業,在節能降耗,提高電網安全性和穩定性,改善電能質量,提升煤礦安全生產水平,保障礦工生命和礦井財產安全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經被列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商務部聯合編制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6年度)》。榮信股份的發展是沿著研發和市場兩條線來走,公司的產品有節能環保和智能電網兩大概念,符合國家的產業發展方向,因此市場前景十分看好。資料統計,榮信股份系列產品年節約電能40億度,可供一個百萬人口城市的全年用電量。
榮信董事長左強對公司的發展顯得很自信,他認為上市後的榮信股份已催生了一個更大的發展平臺和市場空間,因此目標也更宏遠:發展世界一流的電力電子技術,創建世界一流的電力電子企業;創造中國的世界名牌,創造世界的中國名牌。以節能大功率電力電子設備製造為主營業務方向,爭取10年內成為中國輸配電與工業電氣領域的第一領導者,20年內成為中國的ABB,成為全球輸配電與工業電氣領域的主要製造商之一。
敢為天下先
「既有超人一等的決心和眼光,又要有兌現承諾的信用。」這是榮信股份董事長左強常說的一句話。他認為,在榮信發展的過程中,這兩點至關重要。的確,十幾年來,榮信股份想到的都做到了,從未失信。敢為天下先,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自主創新之路。
榮信股份上市前,主要產品是SVC和大型煤礦瓦斯安全監控與排放自動化成套系統兩個項目。左強說,SVC(高壓電網動態無功補償裝置)項目當時現狀是,大學沒錢做不了,企業沒技術也做不了,而榮信股份有著雙方沒有的條件和優勢。通過多年的研發和技術積累,成了國內掌握最全面SVC技術的公司。通過上市融資後,SVC產業化升級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產業規模越做越大,目前,榮信股份SVC國內市場佔有率達60%,連續四年裝機量全國第一,目前公司已經超過了德國的西門子、ABB,成為世界上最大的SVC製造商。
大型煤礦瓦斯安全監控與排放自動化成套系統項目是個冷門,榮信股份涉足這一領域是被「逼」出來的。左強說,當時國內沒有企業做,國外的產品質量又不行,榮信股份獨闢蹊徑,依靠公司的研發和技術,又做了全國第一。如今,這個產品幾乎壟斷了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85%以上。
要做就做第一,做頭雁,不跟隨,這一貫穿榮信股份發展始終的技術創新理念,一要勇氣、信心、膽識和眼光,更要有持續的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做保障。2002年榮信股份研製成功的國內第一臺煤礦提升機,至今還平穩地在遼寧鐵法礦務局運行著,這是榮信股份技術創新堅持「從難到易」的最好例證。當時國內一些在這方面技術、經驗超過榮信股份的公司都不敢碰的產品,卻被從未涉足該領域的榮信股份研發成功了。
通過十幾年的創新發展積累,通過上市融資後的跨越式發展,榮信股份的技術、裝備、人才儲備已經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2009年榮信股份中標了中石油的特大高壓變頻項目,這一項目在國家能源總局的支持下,將一步到位做到4萬千瓦,而目前國內運行的最大才8000千瓦。這是國內目前最難的一套特大高壓變頻產品,是對榮信股份多年來自主創新能力的又一次檢驗。
「四個不做」的產品戰略
無論是小作坊時代,還是成為國內第一,十多年來,榮信股份始終堅持「四個不做」的產品發展戰略,即沒有高技術含量和核心技術優勢的不做;沒有市場發展空間的不做;沒有高附加值的不做;沒有社會價值的不做。「四不做」保證了公司產品技術、市場和盈利能力。產品研發又是以持續的高投入做保障的,近三年公司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比重分別為14.18%、9.45%、9.72%。為了保證公司持續的原始創新能力,榮信股份利用2009年增發項目募集的資金在北京和南京成立了研發中心。
事實證明了榮信股份產品研發策略的正確。公司上市後業務突顯,主導產品市場佔有率一直保持50%以上,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佔有率均是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盈利能力強,技術含量高,各主導產品毛利在50%以上,經營業績逐年穩步增長。上市三年來,主營業務和經營業績持續快速增長,2009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22億元,淨利潤1.85億元,分別比上市前的2006年增長282.1%和266%,三年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56.3%和54.1%。
榮信股份2009年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4.98億元,用於投資10kV特大功率變頻裝置國產化項目,電抗器產業化建設項目,1.5MW風電變流器研發及中試項目。這也是圍繞公司核心主業,秉承「四不做」原則的發展規劃。左強說:「有了資金後,我們更堅定了產業投資的專一方向。有錢不亂花,要『坐懷不亂』,要對投資者負責。」
榮信股份發展歷史
榮信股份前身是鞍山榮信電力電子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是為執行國家計委SVC產業化項目而設立的,當時註冊資本只有870萬元。
2000年10月引入風險投資,實施增資擴股和股份制改造,整體變更為鞍山榮信電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631萬元。2003年和2005年兩次增資擴股,註冊資本增加到4800萬元。
2007年3月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1600萬股並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成功募集資金3.02億元,用於實施國家發改委的SVC產業化升級項目和大型煤礦瓦斯安全監控與排放自動化成套系統項目。上市後,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採訪後記·
努力使員工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在榮信股份採訪,隨處可觸可嗅的,是一個新型的、現代的、文化的企業所散發出的味道。這種味道精巧而敦厚,嚴謹而溫暖,細緻而又大氣,一絲絲一縷縷,充溢在這個公司的各個環節。
在公司整潔的現代化食堂,或在公司儒商味道十足的辦公區裡,記者常常看到的一句話是:努力使員工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左強表示,這句話不是承諾,而是責任;不是一個簡單的企業願景,而是榮信未來發展和構造企業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關注關愛每一個員工,他們是公司自主創新發展的最核心內容。」
在這句話的後面,是榮信股份正在制定的員工收入倍增計劃。而這份計劃,掛在公司發展的路標上,又將述說多少屬於榮信人自己的創業故事呢?
左強說:「用自主創新把企業做大做強是一種快樂,用自主創新讓全體員工過上好生活更是一種快樂,為此,我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