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故事》獲得了多項電影大獎,備受好評,目前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6。
這部電影講述了,戲劇導演查理和演員妮可夫妻兩個人漸行漸遠,最終以離婚收場的故事,揭露出婚姻最真實、最扎心的一面,溫暖又殘酷。
妮可是最先提出離婚的,她感覺到自己在婚姻裡很渺小,查理總是敷衍和忽視她,甚至連她的電話號碼也記不住,更沒把她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
但最想離開的妮可,卻也是最溫柔、為婚姻付出最多的人。她很愛查理,但這種愛裡藏著太多的遷就和退讓,讓她逐漸失去自我,如果她再不離開,她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她無法在這段關係裡找到愛與自我的平衡。
妮可說:「我之所以愛查理,查理毫無畏懼,他從來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或任何挫折,放棄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非常愛整潔,節能意識強,他不常照鏡子……他很少有挫敗感,而我經常有這種感覺。在喜戲劇公司裡,他施展魔咒,讓所有人感覺有歸宿感,哪怕實習生也是如此,他能記住所有的圈內笑話。他井井有條,考慮周全,總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像我總是說不清楚……」
這段話是妮可在接受婚姻調解時,按照調解員的要求,寫出的查理的優點。從這段話裡,我們可以看出查理具備的很多優點,妮可都想要擁有,但可惜的是,她跟查理恰恰相反。
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她會經常有挫敗感,她不像查理那麼愛整潔,喜歡亂丟襪子和衣物……
她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或許正因為如此,才嫁給了跟她性格互補的查理。她以為「近朱則赤」,走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的身邊,便可以變得像對方一樣優秀強大。
但查理自我感覺太良好了,有點自戀和強勢,相比之下,妮可就顯得更加弱小了。
就像寫對方優點這件小事,妮可很客觀地寫出了查理的優點,但調解員讓她念出來的時候,她說,她一點也不喜歡自己寫的東西。她沒辦法悅納自己,也不夠自信,總是在否定自己。
而查理卻很肯定地說,他喜歡自己寫的東西。可以看出來,查理是極度自信的,甚至有點自大。他總是喜歡評判妮可的演技,即便兩個人在鬧離婚,他依然要對妮可的表演發表自己的看法。
妮可知道,如果查理不說出來,就會睡不著。所以,她依舊在遷就查理。但轉過身,她就難過得哭了,哭得很壓抑。
她需要的是一個可以鼓勵、支持和引領她的丈夫。當初,她或許以為查理可以做到這些,但她最終發現,強大而優秀的查理,帶給她的是打擊和忽視。她在這段親密關係裡,沒辦法變得更好,而是自我感覺越來越糟糕。
我想,這才是妮可離婚的真正的原因。當初嫁給查理,是想成為理想的自我;而今離開查理,是想找到獨立而真實的自我。
妮可對查理一見鍾情,當時已經準備跟另一個男人結婚的她,在遇見查理以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跟隨查理。
對於一見鍾情的緣分,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裡,有這樣的解釋:我們常說「這是前世修來的緣分」,緣分的確是在過去修下的,但過去不是前世,而是我們的童年,主要是在父母的關係中修下的。
婚戀關係,其實是對親子關係的複製,有的複製幸福,有的複製痛苦。
然而,我們心裡都埋藏著一個夢想:重複童年的幸福,修正童年的不幸。問題是,無論我們選中的是怎樣一個理想父母,那只是我們的投射。
妮可有一個早早過世且性取向與眾不同的父親,有一個令人窒息的強勢的母親。對於妮可來說,她想找的伴侶是不僅是理想的自我,還是「理想父親」的原型。
而查理是一個善於製造家庭氛圍的人,無論在什麼場合,他都有能力讓其他人找到歸宿感。對於擁有那樣原生家庭的妮可來說,查理就是她的「理想父親」。
然而,在婚姻關係裡,查理並沒有像一個「理想父親」那樣,對妮可足夠重視和關注,給予妮可支持和照顧。一直以來,他甚至沒有注意到妮可的頭髮是什麼樣子的,直到離婚了才突然發現,妮可頭髮的顏色和造型。然後,他還是習慣性地對妮可評頭論足,他說妮可應該留長髮。
其實,無論是妮可還是查理,都有不幸的童年。妮可不希望成為父母那樣的人,查理也一樣不喜歡愛酗酒和有暴力行為的父母。他們視彼此為自己的「理想父母」。
但他們看到的對方,只是他們自己的投射,卻不是對方最真實的樣子。
在電影裡,妮可和查理爆發了一場極其激烈的爭吵,而讓他們情緒失控的正是,他們指責對方像自己的父母,觸痛了他們童年留下的最深的傷痛。
但這場爭吵過後,查理讓步了,不再爭奪兒子的撫養權。離婚讓他明白,他再親密的人也是另外一個人,是和他一樣重要、一樣獨立的人。
而妮可在離婚的過程中,已經慢慢地找到了自己,最後也活出了她真實而自信的樣子。
在這部電影的最後,查理在看望兒子的時候,意外看到了妮可當初不願意念出來的那段文字,是在調解員的要求下寫的查理的優點。在那段話的最後,妮可說:
「我永遠不會停止愛你,儘管已經沒有意義。」
其實,它意義重大,擁有完整而獨立的自我後,才愛得更加自由,才認識到愛的本質,學會不再把對方當做愛的工具和自我的投射,而是僅僅愛他這個人本身。
劉若英在《我敢在你懷裡孤獨》這本書裡說:「因為保有你,我感覺幸福,同時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
結婚主要意義不是讓我們找到一個能黏一輩子的伴侶,而是讓我們真正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伴侶是另外一個和自己一樣獨立、一樣重要的人。並且,我們還深深地懂得,兩個人可以親密無間地相處,也可以各自保持獨立和自由。
所以,婚姻不再是頭等大事,但愛和獨立的自我永遠是。